寫在前面
習主席在慶祝建軍 90 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人民軍隊在黨的旗幟下前進,形成瞭一整套建軍治軍原則,發展瞭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培育瞭特有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是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傳傢法寶,是人民軍隊必須永志不忘的紅色血脈。
融入血脈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部隊官兵在強軍征程上奮勇向前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當前,軍隊 " 脖子以下 " 改革正在紮實推進,在此過程中,凝聚著數代官兵心血的歷史榮譽如何留存?流淌在官兵血脈中的紅色基因如何傳承?銘刻於官兵靈魂的優良傳統如何發揚?請看來自第 82 集團軍某合成旅的報道。
第 82 集團軍某合成旅的前身是誕生於 1928 年平江起義的紅軍部隊,歷經大小戰鬥數百次,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使相距不到一公裡的南逃北援之敵始終無法會合,創造瞭 " 飛兵三所裡 "" 血戰龍源裡 " 的光輝戰績,獲得瞭 " 飛虎 " 威名。此次部隊調整改革,該旅由 7 個旅團級單位合編。
轉隸重組,如何傳承光榮歷史?
——註重整理留存也要續寫榮光
剛裝修完的該旅二營裝步三連榮譽室內,該連第 23 任指導員陳雄帶著白手套,輕輕地把泛黃的紙張放進鋪著紅色絨佈的玻璃展櫃中,紙上的字跡已有些模糊。" 這是我連第 2 任連長武世鴻的回憶錄手稿。" 陳雄告訴筆者,70 多年來,無論連隊如何變化,無論連隊到哪裡,他們都把手稿帶在身邊。
該連誕生於彭德懷、滕代遠領導的平江起義,有 " 紅三連 "" 特等功臣連 " 等榮譽稱號,歷經大小戰鬥數百次、轉隸調整數十次。在此過程中,他們始終堅持深挖每一面錦旗、每一塊獎牌、每一枚證章背後的故事,用 " 老物件 " 背後的歷史構建起連隊的精神傢譜,讓官兵在潛移默化中賡續紅色血脈。
此次調整改革,該連移防到新營區,籌建榮譽室一直被列為議事日程的重點。" 這是我們連的寶貝啊!老連長對黨的忠誠、對革命的熱情、對連隊的牽掛,都是我們後來人的榜樣。" 該連戰士董銘告訴筆者,每次翻閱參觀這些史料文物他都興奮不已。
有形的史料留存很重要,無形的精神傳承更可貴。該旅二營火力連由來自不同單位的班排組合而成,為瞭激發連隊官兵榮譽感,增強新組建連隊凝聚力,該連組織開展 " 我心中的連魂 " 交流會,讓戰士們自己定 " 連魂 "。交流會首先以班為單位分為 10 多個小組商定 " 連魂 " 並派出解說員依次上場陳述理由,最終全連投票,選出 " 我心中的連魂 ",經支委會審核後上報。
" ‘飛虎’是我們這支部隊的精神支柱,我們的連魂也是‘飛虎’的組成部分,我們都是飛虎傳人!" 交流會上,指揮班班長趙鵬飛的發言博得臺下官兵陣陣掌聲。
" 你們看!我是‘健身達人’!" 該旅坦克二連下士李榮輝指著屏幕向戰友們炫耀自己的 " 榮譽 "。該旅坦克二連多媒體一體機前,參觀 " 網上榮譽室 " 的官兵圍成一團,紛紛找尋榮譽室中自己的身影。
原來,該旅調整組建後,因受到場地、技術、精力等因素影響,連隊榮譽室建設問題較為突出。為此,旅黨委 " 一班人 " 決定創新思路,優先建立網上榮譽室,並以此為依托,開展 " 人人上連史 " 實踐活動。這一舉措有效激發瞭廣大官兵傳承歷史傳統、建設新型連隊的工作熱情。
該旅政委李敏介紹,他們在全旅開展的各項活動使官兵的 " 主人翁 " 意識大大增強,讓官兵在活動過程中重溫旅隊歷史、瞭解連隊榮譽,成瞭光榮傳統和當代傳人相互對接的重要載體。
強強合並,該打誰的 " 榮譽旗 "?
——每個歷史榮譽都值得尊重
" 四連的人被打散分流到 6 個連隊,大部分在我們這個連,我們不守護連隊的歷史榮譽,四連的歷史就沒瞭啊!" 該旅政治工作部組織科負責人李寶亮的辦公室裡,三營火力連四級軍士長李龑光心情激動。他時而慷慨陳詞,把眼睛瞪得溜圓;時而聲音哽咽,手指甲劃在桌角上吱吱作響。這個平素性格直爽的老班長,這次談話卻絮絮叨叨地講瞭 2 個小時。
在他走後,李寶亮揉瞭揉因久坐而有些麻木的雙腿,盯著電腦屏幕上《旅隊編成及榮譽稱號統計表》陷入思考。
剛才,李龑光來找李寶亮談的是 " 連隊合並後應該打誰的榮譽旗 " 的問題。在老班長捍衛歷史榮譽的背後,李寶亮思考的是旅隊合並組建後的歷史傳承問題。
" 無論掛哪一面旗,我都感覺很驕傲!" 小馮和一些年輕的戰士們想得開,但 " 掛誰的連旗 ",對大多數老兵來說卻是一個敏感而又嚴肅的話題。
李龑光的老連隊是原某團四連,曾在天津城頭巧施戰法,讓火炮 " 上樓 ",斬獲 " 天津戰役三好連隊 " 的榮譽稱號。這次與他們合並組建新連隊的是原某團炮二連,該連曾萬裡赴戎機,禦敵國門外,有 " 威震南疆 " 的赫赫威名。
按理說,這樣 2 支歷史厚重、戰功卓著的隊伍合並重組是 " 強強聯合 ",各方面都應該走在前列、站到排頭。然而,連隊組建之初,他們就在新連隊到底該掛誰的連旗、唱誰的連歌這些 " 小問題 " 上絆瞭跟頭,遲遲找不到圓滿答案。
一段時間以來,老四連的人和老二連的人各抱一團,互不相讓。有些戰士思想轉不過彎,維護歷史傳統榮譽的方式並不理智:有的人說自己連隊來的人多,有的人說自己單位建連更早,甚至有的人說營房是誰的就掛誰的旗 ……
為此,連隊組織開展瞭 " 連史小講堂 ",讓大傢都來聊聊老連隊的故事,談談到瞭新的連隊該如何傳承。火力連三排長李曉勛給大傢講起瞭老二連近些年開展戰法創新的故事,老四連的戰友不禁暗自欽佩。李排長講道:" 要說創新,你們四連才是老大哥,天津戰役的時候,你們創造瞭‘大炮上樓、7 發炮彈打掉 6 個目標’的戰鬥奇跡,我們應該向你們致敬!"
李排長的一席話讓籠罩在連隊的 " 軟對抗 " 氣氛有所消解。" 連史小講堂 " 讓大傢開始逐漸意識到:每個單位的歷史榮譽都是人民軍隊光輝歷史的組成部分,每一個都值得尊敬和傳承。
如今,印著 " 火力連 " 三個大字的旗幟在連門口迎風飄揚," 威震南疆 " 和 " 三好連 " 的旗幟與歷史一同被收入瞭連史。李寶亮長舒瞭一口氣:" 這既是歷史傳統的融合與傳承,又預示著一支新力量的重生。"
番號變瞭," 老牌子 " 會不會 " 過氣 "?
——優良傳統在新征程中發力
該旅勤務保障連宿舍中,四級軍士長陳喜良小心地擦拭著一尊刻著 " 飛虎尖兵 " 的水晶獎杯。2014 年,他被原北京軍區評為優秀教練員,成為當年唯一被評為 " 五星飛虎尖兵 " 的士兵。今年部隊調整改革,陳喜良擔心,番號變瞭,這印著 " 飛虎 " 的獎杯會就此蒙塵," 飛虎 " 精神這個部隊的 " 老牌子 " 會慢慢 " 過氣 "。
然而該旅接下來的一系列活動打消瞭他的疑慮:以 " 飛虎 " 命名的電視臺為官兵送上精彩節目;" 飛虎 " 政工網正式上線,成為宣傳 " 飛虎 " 精神的輿論陣地;營區裡 " 龍源裡路 " 標示牌默默傳達著對 " 飛虎 " 成名之戰的緬懷 …… 在這些點滴的熏陶和感染之中,該旅官兵從歷史傳承中找到瞭精神內核。陳喜良喜上眉梢," 飛虎尖兵 " 的獎杯被收進瞭連史館,他也被 " 聘 " 為新建旅史館的講解員。
" ‘飛虎’之名,來源於行軍神速、戰鬥勇猛,我們一定要將其繼承發揚!" 旅隊調整組建之初,人員裝備從 6 個單位、10 個營區集結而來。在臨時指揮機構的協調下,各營區迅速清點物資,集結待命,人員有條不紊、快而有序,絲毫沒有 " 搬傢 " 的慌亂冗雜,旅長郭軼感慨道:" 我們的隊伍是帶著優秀的精神品質和戰鬥作風來的!"
在部隊調整移防過程中,該旅按照新的力量編成和任務要求,摒棄粗放型建設模式,對所屬人員和物資進行細致的模塊化編組,每一個模塊都具備獨自的指揮和遂行任務能力,並將任務細化分解到每一個單兵,有效提升瞭部隊行動效率。
炎天暑月,太行山麓。8 月初,該旅組織 20 公裡戰鬥體能訓練,從旅長政委到普通一兵全部戰鬥著裝,奔襲至野外訓練場,完成各項課目。這是一次實戰化訓練,也是一次對歷史的致敬。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是一支部隊啟新圖強、面向未來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力量。在這個新組建的合成旅,每個連隊都采取各種方法賡續傳統,爭當 " 飛虎 " 傳人。如今,這支脫胎換骨的 " 飛虎 ",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嚴陣以待再創佳績。
獨傢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您的一鍵分享,就是傳播正能量!
來源 | 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 | 王龍剛 史 浩
本期編審:錢曉虎
值班編輯:李華劉暢孫繼偉
責任編輯:趙林孟付瀟翔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