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巨浪 -3 ”不是傳說——

08-16

資料圖:潛艇正在下潛。 周演成 攝

如果 " 巨浪 -3" 不是傳說

潛射彈道導彈是指由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是核三位一體的關鍵一極。核潛艇上需要攜帶裝有核彈頭的戰略導彈,才能構成一個國傢的二次核打擊能力,因此任何潛射彈道導彈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媒體焦點。

近日,網絡上出現的圖片顯示,中國海軍唯一一艘 032 型彈道導彈常規動力潛艇的指揮塔圍殼進行瞭改裝,後部升高。有媒體認為,它的改裝是為試驗新型的 " 巨浪 -3" 潛射彈道導彈做準備。

科技日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尚無官方渠道消息證實 " 巨浪 -3" 的存在,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傳說中的 " 巨浪 -3" 性能無疑會更加先進,而且會借鑒很多現有的先進技術。

" 巨浪 -2" 性能接近俄 " 佈拉瓦 " 導彈

軍事評論員王強介紹," 中國實行積極的防禦政策,具備三位一體有限核反擊能力。據媒體報道,在潛射彈道導彈方面,我國現有潛射導彈主要是‘巨浪 -2 ’型導彈 "。

1967 年,我國開始瞭固體戰略彈道導彈的攻關和研制工作。經過反復論證後,我國將 " 巨浪 -1" 定位為潛地固體彈道導彈,這是中國首枚固體戰略彈道導彈,且最初研究定位為 " 一彈兩用 ",既是核潛艇導彈,在陸地上又可作陸基機動導彈。

1982 年 10 月 12 日," 巨浪 -1" 型固體戰略導彈發射成功。它的成功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潛艇水下發射核導彈能力的國傢,具備瞭二次核打擊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 巨浪 -2" 潛射洲際彈道導彈,是東風 -31 彈道導彈的改良型,是我國二次核打擊的主力,構成核三位一體的重要一環。但也有專傢認為," 巨浪 -2" 潛射彈道導彈和東風 -31 彈道導彈早在設計階段就一同研制,總體方案設計兼顧瞭兩者需求," 巨浪 -2" 不是簡單海基版的東風 -31,而是進行瞭很多改進。

王強介紹," 綜合媒體報道,‘巨浪 -2 ’型導彈應該是采用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起飛重量超過 50 噸,能攜帶多枚分導核彈頭,射程達到 8000 公裡左右。‘巨浪 -2 ’性能接近法國的 M45 導彈和俄羅斯‘佈拉瓦’導彈,但與美國‘三叉戟’Ⅱ D-5 導彈相比,在射程、投擲重量、彈頭數量、精度等方面仍有差距。"

潛射導彈技術僅少數國傢掌握

境外媒體報道稱," 巨浪 -3" 潛射導彈的總體性能要比 " 巨浪 -2" 先進一代,達到或超過美國 " 三叉戟 " Ⅱ D-5 的水平。

作為美國海基核力量的核心," 三叉戟 " Ⅱ D-5 導彈可以攜帶 8 具 MK-5 再入載具外加 8 枚 47.5 萬噸的 W-88 核彈頭。其射程高達 11000 公裡,可以使美國核潛艇在港口內發射 " 三叉戟 " Ⅱ D-5 導彈,打擊北半球的任何一個位置。

王強介紹," 三叉戟 " Ⅱ D-5 導彈的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彈體、發動機、制導等多方面。該彈外殼采用凱夫拉環氧樹脂纖維纏繞,具有強度大、重量輕的特點。發動機則應用推力矢量控制技術,柔性接頭技術,加上先進焊接技術,不但保證瞭大推力需要,也提高瞭發動機的可靠性。D5 彈采用 MK-6 星光制導技術,並通過新型轉化器並和新制式系統軟件,與 GPS 系統形成瞭高效復合制導,在快速反應與作戰瞄準綜合系統配合下,顯著提高瞭發射準備操作自動化程度,使導彈重新裝定諸元時間大為縮短。更值得關註的是," 三叉戟 " Ⅱ D-5 的再入載具圓概率誤差可到 90 米。

" 需要指出的是,潛射彈道導彈技術門檻較高,對整體國防科技實力依賴性強,一般被認為是大國的利器,除瞭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外,很少會有國傢投入資源進行研發。" 他說。

俄羅斯在潛射彈道導彈技術水平上僅次於美國。除瞭 " ( 魚右加工 ) 魚 " 導彈、" 藍天 " 導彈外," 佈拉瓦 " 導彈是俄羅斯軍隊目前最先進潛射彈道導彈。其射程 8000 公裡,精度達 350 米,可攜帶 10 枚核彈頭,彈道高點僅 40 公裡,飛行剖面極低,而且彈頭可實施高超聲速機動,具有機動變軌能力,具有隱蔽性好、生存力強的特點。

王強指出," 一些謀求大國地位的國傢如印度等,近年來也加大瞭對潛射彈道導彈的研發力度。從目前披露的情況看,盡管印度雄心勃勃,而且也進行瞭所謂的成功發射試驗,但型號性能距離形成有效威懾尚有差距 "。

未來潛射導彈或應用更多先進技術

有專傢稱,不排除 " 巨浪 -3" 利用所謂東風 -41 部分技術的可能,因為兩者同為固體燃料發動機彈道導彈,有著很多相似點,但這並不意味著 " 東風 -41" 能夠被移植到潛艇上使用。

對此,王強表示贊同。

" 毫無疑問,潛射彈道導彈經過多年發展,技術日益完善,而且隨著新材料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呈現瞭加速發展態勢。" 但他認為," 從技術體制方面講,陸基和海基差距較大,而且僅從彈體本身來講,高大的陸基導彈基本難以直接進入潛艇服役。如果陸基導彈能夠移植的話,很有可能僅僅是技術方面的移植,比如制導技術、材料技術等。"

" 從導彈技術的發展來看,未來我國潛射彈道導彈可以應用諸多先進技術。" 王強指出,一是先進復合制導技術。比如先進陀螺技術,一些抗幹擾性能好、制導精度高的原子幹涉、光子晶體光纖陀螺等,極有可能進入新型導彈制造中。再比如,類似末助推技術、星光定位、景象匹配等經過優化的制導技術,也有可能與先進陀螺技術一同構成復合制導體制。二是導彈突防技術。比如機動變軌技術、彈頭隱身技術、火箭速燃技術等。特別是火箭速燃技術的應用,可以顯著降低對方預警衛星的紅外探測時間窗口,提高主動段突防能力。三是導彈出水技術。通過采用先進傳感器,優化水下彈道等,減少水下發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各種幹擾,從而提高彈道控制品質,確保導彈性能不受影響。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