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出 " 城中村 " 系列第五期。城市不斷擴大,原先散落在鄉野的村子漸漸被吞並,成為城的一部分。然而她的密集、雜亂、無序與大都市的繁華、秩序井然格格不入。
殘敗的廣州冼村街頭人來人往,小店生意紅火,遠處可見珠江新城的住宅樓。這裡給瞭很多擠進城裡卻擠不進核心的淘金者一個可以做夢的落腳點,他們蝸居於此,緩解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
2010 年,冼村剛提出拆遷的時候,村裡大多數的租客都不得不搬走,隨著改造的停滯,租客們又紛紛回來瞭。便利的地理位置、廉價的租金是他們歸來的原因。傍晚,幾名房東等待住店的人。這裡的小旅館是很多初到城裡的外地人或是剛畢業大學生的第一站。(攝於 2017 年 8 月)
在滿是瓦礫的村裡,越來越多的人回歸生活。(攝於 2013 年 9 月)
大批租客的回歸,使得治安隱患壓力非常大,治安隊員進廢棄的房屋裡檢查。(攝於 2013 年 3 月)
一張廢棄的沙發,幾名外來務工人員在拉傢常。(攝於 2014 年 12 月)
來自湖南邵陽的理發師傅老段,20 多年前來到冼村,在路邊擺攤剪發。收費從當初的 3 元到現在的 8 元,他見證瞭冼村從一個無人問津的荒郊村子變成搶手的香饃饃,再後來變成騎虎難下、左右為難的局面。他說盡管在冼村生活瞭 20 多年,認識的朋友也僅有幾個同樣長期做小生意的人,這裡的居住條件並不太好,許多人來瞭,待到經濟條件稍好,又離開瞭。(攝於 2016 年 4 月)
買快餐的人正在炒菜,旁邊的中醫攤,一個年輕人在拔火罐。(攝於 2014 年 9 月)
路邊買表、賣表的人們。(攝於 2016 年 4 月)
街道上的老人和小孩。(攝於 2014 年 9 月)
拆遷廢墟內的縫衣小攤檔,男主人與人在下象棋,閑暇的妻子在一旁觀戰。夫婦來自湖南,剛剛搬離出租屋,從一棟已簽拆遷協定的房子遷來瞭另一棟還未簽約的房子。(攝於 2017 年 8 月)
雖然到處是瓦礫廢墟,但卻也充滿生活氣息。還有人在廢墟堆上晾曬臘味。(攝於 2013 年 11 月)
下午三點許,賣包子的年輕人趁著空閑,用簡陋設備唱著宋冬野的《安和橋》。(攝於 2017 年 8 月)
傍晚,在冼村祠堂前的空地,小販們紛紛把貨品擺放出來,夜市一般會經營到凌晨。(攝於 2017 年 8 月)
夏天的廣州格外炎熱,幾名來自廣西的拆遷工人居住在冼村沒有門窗的待拆房屋裡。他們在臟亂的屋裡喝啤酒、吃晚飯。他們的拆遷工作斷斷續續持續瞭多年,也偶爾會被村民幹擾被迫叫停。(攝於 2017 年 8 月)
冼村內有一些特別的小店鋪,廉價提供影視劇和音樂的下載服務,這也是村裡居民的娛樂方式之一。(攝於 2017 年 8 月)
一名男子在大池塘邊釣魚,水面倒映著遠處燈火輝煌的高樓。隨著一期回遷房的完工,二期回遷房的啟動,水塘被填得越來越小。(攝於 2014 年 9 月)
夜晚,許多小攤販出來擺地攤,本已狹小的街道變得更加擁擠。街上熙熙攘攘,有施工隊伍,巡邏的治安員,有外來務工人員,也有年輕的上班族,操著五湖四海各地的口音,而本地村民也時常會聚在村裡的大祠堂,竊竊私語,相互打探村子改造的動向。(攝於 2014 年 9 月)
一名男子在路邊的沙發睡覺。待到冼村改造完成,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將要搬離,在這座城市尋找下一個落腳點。(攝於 2017 年 8 月)(微信搜索 " 中國人的一天 " 或 "chinaoneday" 公眾號,加入我們的微社區,分享你的故事,你將有機會成為中國人的一天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