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天氣好,吳義中正帶領著留守婦女們加班加點生產豆粑,他說從每年的八月十五過後到年底,都是他們加工豆粑的黃金時期,這個時間裡如果加工的越多就賣的越多,因為豆粑作為當地的特產是不愁銷路的。
在安徽省太湖縣北中鎮沙河村,記者見到瞭正在幹活的的吳義中,今年 45 歲的吳義中是一名典型的大山漢子,一米八的大個,身體魁梧,皮膚略顯黝黑。
其實在沒有做豆粑之前,吳義中也幹過很多別的活,特別是初中畢業後,先後跟著村裡打工的到過溫州、上海、寧夏等地做過建築,但都不是很掙錢,而且還離傢特別的遠。
最後吳義中發現傢鄉所在山區交通特別不發達,鄉親們想進城一趟辦點事,一天時間都耗在等車上瞭。於是,吳義中覺得回來跑運輸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圖為吳義中請來留守婦女給他做豆粑。
說幹就幹,吳義中將前些年打工掙的錢和傢裡借的一些錢買瞭一輛大巴車跑鄉鎮到縣城線路,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車少人多,所以吳義中跑鄉鎮大巴生意特別的好,幾乎天天都是滿員。
但沒過多久,他發現除瞭跑車外,經常還會有老鄉讓他幫忙捎帶豆粑到縣城裡去,時間久瞭,吳義中發現他所在的傢鄉豆粑市場還是很火的。圖為留守婦女用簸箕端出來還熱氣騰騰的豆粑。
不安於現狀的他又開始琢磨起豆粑的事來瞭,最後決定自己來做豆粑自己賣。其實做豆粑並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關鍵還是要貨真價實,特別是大米與各種豆子的比例,吳義中捧著手中按一比一比例配好的大米綠豆對記者說。
豆粑,作為一種食品存在已經有很久的歷史瞭,據說在很久以前因為當地百姓生活條件特別差,應該說窮到瞭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地步。圖為曬幹後的芝麻豆粑。
為瞭充饑,百姓們想盡各種辦法,最後他們發現山裡有很多野生豆類,便采集起來,但直接食用又不好吃,便想出瞭一種方法,就是按一定比例放入大米和豆子加水磨碎,用柴火熱鍋攤成皮,就著咸菜或其他調料吃,不僅味美還能填飽肚子,吃不完的就放到外面曬幹留著以後煮著吃炒著吃都可以。
慢慢地,豆粑就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有綠豆的,黃豆的,芝麻的。在吳義中的傢裡,記者看到留守婦女們各司其職,負責燒火的燒火,負責攤成豆皮的攤成豆皮,負責機器切絲的切絲,而吳義中則哪裡忙就出現在哪裡,不是在曬場裡曬豆粑就是在屋裡成品裝袋。
總之,用吳義中的話說隻要努力,不怕苦不怕累,像他這樣做純手工的豆粑,一年下來加工個 10 萬來斤是沒問題的,如果按照市場批發價每斤 8 元算,一年收入 80 萬還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