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徽州村莊的人,往往會有這樣的驚詫——看似低調的鄉居,實為一座座『內裝修』奢華的民間宮殿。樸素的白墻黑瓦,掩蓋瞭一個個華美繁復的雕刻世界。這一簡一繁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徽州三雕
簡與繁的迷人交響
徽州民居,多為外觀素凈的高墻深院,粉白的墻壁在江南梅雨多年的沖刷下顯得斑駁古舊。但推開古老的大門就會發現,從入口到室內,從梁、枋、棟、天井、墻裙、屏門、窗扇,甚至美人靠的欄桿上下,木頭、石頭和青磚上,到處雕滿瞭華美的紋飾。
徽州 " 三雕 "(木雕、磚雕、石雕)有著深厚的身世,自宋迄清直至民國,流傳發展千年。那些最精湛的三雕,往往出自最為豪富的徽商傢宅和宗族祠堂。翻看徽商發展史,商幫的崛起和三雕日趨繁復的發展軌跡達到瞭驚人的契合:
南宋初年的徽商初興期和元朝的相對蟄伏期,徽州三雕發展平淡;及至明清,隨著徽商勢力日趨鼎盛,資產猛增,三雕逐步成為徽商重要的資本出路、提升社會地位的工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反抗 " 抑商文化 " 的手段,一路向著 " 大繁 " 之美的巔峰攀援而上。
徽州木雕
作為清朝大鹽商汪定貴的傢宅,承志堂堪稱一座木雕藝術博物館。無論是前梁、額坊、護板、立柱,還是鬥拱和房門上,都雕刻著精美的木雕 ,並以金粉描覆,使其看上去富麗堂皇。據傳,這座建築共耗資 60 萬兩白銀,僅木雕就由 20 個工匠雕刻瞭 4 年才完成。由此,宏村承志堂也被譽為 " 民間故宮 "。
徽州磚雕
徽州磚雕廣泛地應用門樓、門罩、八字墻、鏤窗、民簷、屋頂、屋翎及旌表牌坊、神位龕座等,使建築物典雅、莊重、富有立體效果。
徽州磚雕使用當地所產的質地堅細的青灰磚,經過精致雕鏤而成,其制作極為考究,其刀功、技藝被譽為 " 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往往在見方僅尺的磚面上,也是亭臺樓閣、山水樹木、人物花鳥一應俱全。
徽州石雕
徽州出產的石料也特別適合雕刻,除瞭用於表現動植物形象、博古紋樣和書法的繁復之美,其教化作用也很重要。在這片 " 東南鄒魯 " 之地,許許多多的貞節牌坊、孝慈牌坊和恩榮牌坊既是石雕藝術的舞臺,也是森嚴禮教的 " 化石 "。圖中的許國石坊,便是為彰顯皇恩浩蕩而於明朝萬歷年間興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