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貨界,有句話叫做 " 不吃河魨,不知魚味 "。作為最傳奇的桌上美食,河魨讓廣大美食愛好者是心生向往。可美味的背後,也隱藏藏著不小的風險。這些年來,因為食用河魨中毒乃至喪生的悲劇就不斷上演。那麼,南寧酒樓裡是否有河魨的身影,這些河魨的加工經營又是否符合相關的規定呢?來看記者的調查。
去年 12 月底,防城港市居民唐某以每斤 12 元的價格,從北海某市場購進 70 斤河魨魚幹,帶回防城區扶隆鎮銷售。當地居民陳某食用之後,出現嘔吐、頭昏等癥狀到當地衛生院治療,後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被害人食用剩餘的河魨魚幹、被銷售給他人的河魨魚幹及待售的河魨魚幹接受隨機抽檢後,都被爆出存在河魨毒素成分。
不過在網絡上,每斤單價 30 元到 80 元不等的河魨魚幹依然在熱賣。其中銷量最大的一傢月成交量超過 300 單。這些魚幹的來源五花八門,商傢也各有各的說辭。
記者隨後走訪瞭南寧淡村市場跟南寧交易場,都沒有發現有河魨活魚或魚幹在售。不過在雙擁路上某酒樓內,卻有養殖的河魨提供,它們的料理方式也很多。
在酒樓的廚房裡,記者看到數十條河魨在水池裡遊動。店員說,他們的廚師都有專業的料理資質,食用安全很有保障。
2016 年,農業部跟國傢食藥監總局下發《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 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魨 ",養殖的河魨應當經具備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工後方可銷售。根據記者的暗訪,食藥監管部門對酒樓展開瞭調查。
中國漁業協會河魨分會表示:我國沿海的野生河魨多達 40 餘種,它們的河魨毒性大小和帶毒的部位多不一樣,有的魚肉帶毒,有的魚皮帶毒,加工之後,即使是專傢有時也不好分辨是它究竟是哪種河魨,肉眼對魚幹毒性的鑒別更無從說起。專業人士提醒:河魨毒素是自然界毒性最強的非蛋白物質之一,它對人體的最低致死量為 0.5 毫克。大傢消費的時候千萬不能大意。通常情況下,河魨產品的河魨毒素含量不得超過 2.2mg(毫克)/kg(千克),它的加工產品應當包裝並附帶可追溯二維碼,並標明原料基地、執行標準等信息。
(來源:廣西新聞 編輯:餘寒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