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春節期間,掀起瞭極大知識焦慮和討論高潮,卻在數字貨幣市場,呈現出反向低谷。
比特幣跌幅 50%,其他的數字貨幣,普遍下跌 70%。
區塊鏈世界中,的確充斥著大量泡沫。
因為離利益太近,這裡聚集瞭精英,也匯聚瞭牛鬼蛇神,且兩者邊界,模糊不清。
各類空氣幣、傳銷幣和雞肋幣的出現,讓數字貨幣變得渾濁不堪。
而正因為如此,深藏其後的 "Token",其真正價值,被掩蓋殆盡。
" 悲哀的是,現在這些為區塊鏈搖旗吶喊者,99% 並不明白 Token 的意義,都是沖著其財富效應去的。" 區塊鏈領域多位元老級人物,都曾如此表示。
也許隻有浮躁褪去,就如大潮退下,才會露出海底的珍珠一樣,那時 Token 的魅力,才能真正展現……
通證,而非代幣
中國最早為區塊鏈搖旗吶喊者,恐怕就是 " 元道先生 "。
上圖為元道先生
元道先生的真實身份,是世紀互聯數據中心的創始人、董事長陳升。
早在 2013 年,他就在關註區塊鏈,並最早提出,將 "blockchain" 翻譯為 " 區塊鏈 ",對應 " 互聯網 " 三個字。
在目前,ICO 項目發行的各種 Token,為瞭吸引更多的炒幣者,被直接翻譯成 " 代幣 "。
元道大概也沒料想到,當年他擁抱的區塊鏈,在今日會發展得如此迅猛,而區塊鏈項目發佈的各種 Token,居然能掀起如此的軒然大波。
" 把 Token 譯為代幣,可以說是大錯特錯的。" 元道稱,即便這種翻譯已約定俗成,也要堅決把它改掉,不容姑息。
正確的翻譯,應該是 " 通證 "。
在早期,元道是鏈圈的擁躉,對幣圈,則頗為反感,但在一次次幣圈席卷的財富浪潮中,元道開始冷靜審視 Token 的意義,才發現自己錯瞭。
" 我甚至覺得,通證的意義比區塊鏈還重要。" 元道稱。
先來說說,什麼是 " 通證 "。
在傳統的價值體系中,隻有可以被記錄在賬本上的事物,才可進行價值交換,進行流通。
所以,記賬是產生財富的基礎。
但是,現實世界中,絕大多數事物無法被量化,可被記賬的事物,是極為有限的。
但是 "Token" 可以。
這件事情神奇在,Token 可以將實體資產、虛擬的數字資產,通過數字的方式進行記錄。
比如,現在已被記錄的,比較常見的有門票、積分、合同、證書、點卡、證券、權限、資質等等。
元道將 Token 稱為: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
" 試想一下,無論是標準還是非標的商品或服務,都能夠數字化、通證化,並上傳到區塊鏈上,進行低摩擦、甚至零成本的交易、切割,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 元道對一本區塊鏈表示,此時,人類的資產和價值,將完全被激活。
最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 Token 化的 " 房屋和土地資產 "。
比如,以前的房子交易,隻能一整棟直接出售,不可能將一棟房子分割成好幾份,分開買。
但是在區塊鏈上,價值可以分割,並進行流通。
" 區塊鏈是新世界的後臺技術,而通證是新世界的前臺經濟形態,兩件事情完全獨立,兩件事情同樣偉大。" 元道稱。
垃圾 Token
" 大多數的人,把主要關註力都放到瞭價格暴漲和各種暴富的傳奇上,而通證的真面目被掩蓋瞭。" 元道一直在呼喚,行業褪去浮躁,從而關註 Token 本身的意義。
" 現在很多幣圈的思維是什麼?" 元道稱,他們在 " 空轉 "。
搞一條鏈,發一個新數字貨幣,按上一堆先進技術,再拉上幾個名人做背書,盡快上交易所。
然後開始莊傢拉盤、價格炒作。而所謂的幣,完全沒有服務實體經濟,這就是空轉。
元道認為,空轉速度快,但是始終不落地,遲早要崩下來。
"99% 的 ICO 項目,都是騙局。" 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這是監管層對其的態度。
行業的浮躁和瘋狂,確實讓人震驚。
目前,絕大多數的 "Token",都是毫無價值的。
很多項目發行的,都是空氣幣,完全沒有落地場景;還有 " 雞肋幣 ",隻映射瞭一些毫無意義和增值空間的資產。
這些都屬於垃圾 "Token"。
另外,還有一些 "Token",雖然有點用,卻沒啥想象力。
比如,積分幣,積分可以換購,但是,卻毫無升值的邏輯。
難道隻能靠上交易所,通過炒幣把價格抬高嗎?如果是這樣,本身意義不大。
此外,還有一些 " 分紅幣 ",其本身價值,也受到質疑。
所謂的分紅,還是由一些中心化來決定,又如何保證公平公正?
那麼,什麼樣的 "Token",才是終極模式?
終極模式
為瞭直觀理解,我們拿一款遊戲來舉例。
在以太坊上,有一款小遊戲,一度被認為是區塊鏈領域目前最為成功的應用,遊戲名叫 Decentraland。
這款遊戲是如何運轉的?
遊戲開發者將遊戲制作出來後,就將遊戲規則和玩法,刻在瞭區塊鏈上,無法修改,他們也無法幹預。
他們自己保留瞭一些 Token 後,其他 Token 流入市場。
在遊戲系統中,有 6 萬塊土地,土地公開拍賣,當然,需要用 Token 來購買。
遊戲的初始土地拍賣,參加人數超過 3000 人,最貴的一塊地,拍出瞭等值於十二萬美元的價格。
大傢熱情暴漲。
接著,土地的主人,就開始建設自己王國,在土地上蓋房子、建社區、建公園,而如此,王國和土地都開始越來越值錢。
這時候,別人要想再來購買你的土地,就需要更多的 Token。
因為 Token 的總量是固定的,當遊戲參與方越來越多,在供求關系的作用下,二級市場上 Token 的價格就越來越高。
這也意味著,這款遊戲的總價值,已水漲船高瞭。
有意思嗎?在一個無人監管的自由生長的生態系統中,這套系統平穩運轉,並不斷增加價值。
這和比特幣完全一樣,自由生長,且有條不紊。
我們將其稱為 " 自生態 "。
自生態為何能自行生長,並不斷增值?其背後的秘密,就來自 "Token"。
首先,遊戲玩傢們,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遊戲,自己手裡的土地和 Token 變得更值錢,他們開始不斷安利身邊的朋友參與進來。
這居然就將遊戲行業頭疼不已的 " 流量 " 問題,輕易化解。
流量再也不會被巨頭們收割,用戶產生瞭 " 自然流量 ",打破瞭巨頭們的壟斷。
其次,遊戲開發者們,因為手裡還保留著 Token,當 Token 增值後,他們也賺到瞭錢。
他們不再需要為瞭讓用戶 " 氪金 ",而費勁心思。
這就是真正有價值的 Token 的魅力。
它能夠徹底激活每一個人的潛能,在這個自生態系統中,所有的人都是利益共同體,為瞭共同的目標努力。
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是一個精英社會和壟斷時代。
少數的精英和巨頭,控制瞭所有的行業,並指揮著平民為他們賣命,為瞭他們的利益而勞作。
而在這個自生態系統中,平民的智慧和潛能被完全激活,他們為瞭自己的利益而勞作,且獲得公平的回報。
阿裡巴巴的合夥人曾鳴也認為,Token 本質是一個利益機制,促使 " 大傢願意主動合作 "。
" 就像比特幣一樣,比特幣的成功與礦工獎勵機制的設計有直接關系,但這本來就是一個復雜的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難題……區塊鏈直接面對的是人性。"
在 Token 的激勵下,去中心化世界自動運轉,且看起來如此美好。
通過 Token,將更多的資產(比如遊戲、存儲、網絡、文化內容等)上鏈,激勵勞動者與創造者的勞動與交易,也許真的可以完全激活人類社會的價值。
因此,現在我們判斷一個 ICO 項目的好壞,有瞭兩個頗為有效的指標:
第一,隻需要看看 Token 是否有落地場景,是否能激勵所有的人為瞭這個生態而努力。
第二,Token 是否將以前無法記賬的資產,進行瞭電子化,並可以進行切割交易,而同時,這套新的流通價值體系,有不斷增值的空間。
Token,某種意義上,確實比股份制更性感。
它激活瞭人的潛能,且較為公平,並有密碼學的保證,無人可以篡改、幹涉。
除瞭暴富故事,我們更應該關註抵達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