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騰訊、華為爆發雲巔大戰

01-27

摘要:當我們在談論雲計算時,並非人雲亦雲。這場雲巔之上的戰爭,根源在於對未來互聯網水電基礎設施的爭奪。

文|《中國企業傢》記者 李亞婷 編輯|翟文婷

BAT三個掌門人因對互聯網未來各持己見而同臺交鋒的場景,上一次發生在八年前,深圳IT領袖峰會現場,馬雲、馬化騰和李彥宏為"雲計算"到底有沒有前景爭論不已。

李彥宏說,無非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

馬化騰緩緩稱道,"可能幾百年、一千年後,阿凡達那種現象確實有可能,但現在做雲計算過早。"

隻有馬雲神情激動,"最怕就是老酒裝新瓶,你看不清他在玩什麼。"彼時,阿裡巴巴B2B業務在香港上市不到三年,是BAT中最晚IPO的一傢公司,卻是唯一啟動雲計算項目的,而且已經開工半年多。

今天互聯網的現狀已經足以說明,誰是那場爭論的勝者。如果說電商是阿裡的過去,螞蟻金服是現在,雲則代表阿裡的未來。

當時尚看不清輪廓的戰役如今早已硝煙彌漫。不止騰訊、百度,華為、金山、京東,甚至眾多創業公司也蜂擁而至。

2017年3月,騰訊雲以0.01元的價格中標廈門市政務外網雲服務項目。同時競標的還有四傢公司,聯通雲數據報價最高約人民幣309萬元。結果公佈的那一刻,整個行業為之震驚。要知道,騰訊在雲方面的起步並不算早,但攻勢凌厲。雲市場還從來沒有哪傢公司這麼玩過。

幾天後,阿裡雲總裁胡曉明在深圳的雲棲大會隔空喊話,"馬化騰和他的團隊用1分錢投標對行業進行瞭破壞。"話雖如此,阿裡雲卻在2017年公有雲市場帶頭打起價格戰,創業公司紛紛繳械。

2017年,華為才正式殺進雲市場,急切渴望找到行業位置。不到一年時間組織架構連續兩次升級。3月,華為宣佈成立專註於公有雲的Cloud BU,是隸屬於產品和解決方案部門的二級部門。僅僅五個月後,Cloud BU被遷至華為集團,升級為公司一級組織。

雲在華為內部不是新業務,直至去年才痛下決心,根源在於不忍放棄其傳統硬件產品銷售產生的巨額利潤。如果同時推進兩大業務,無異於左右手互搏。

但現實不容回避。

"IT產業的市場空間正在被公有雲一步步擠壓,如果我們不轉型做雲服務提供商,華為這麼多年的投資回報就等於被砍掉一條腿。"華為Cloud BU總裁兼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

華為來勢洶洶,初入局就毫不掩飾成為全球"五朵雲"之一的野心,他們最強勢的業務是政務雲。鄭葉來去年9月底高調對外宣稱,公司常務董事會對雲業務規劃沒有任何限制。

為什麼雲突然變得如此重要?我們不是在人雲亦雲,這些巨頭和玩傢更不是。

數據上雲隻是第一步,但卻至關重要,它不僅意味著可以摒棄傳統的機房和IT架構,更關鍵的是,隻有大數據上雲,才使得接下來的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具備可行性。一些雲服務商已經在做類似融合,將盡可能多的應用集成在產品上,適用於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行業。

短短兩三年間,國內雲市場就形成以阿裡、騰訊和華為為首的雲端三巨頭。鑒於這個行業滾雪球般的規模效應,不出意外,三巨頭格局隻會增強,不會被削弱。

資本也開始向排名靠前的玩傢集中,不少創業公司被擋在門外。1月4日,金山雲宣佈D輪再獲2.2億美元融資,這是一個月內金山雲獲取的第二筆資金。總計5.2億美元的融資後,這傢公司估值達到21.2億美元,刷新中國獨立雲服務商估值最高紀錄。

那些最早佈局雲業務的亞馬遜、IBM、微軟等跨國公司,像在互聯網行業折戟一樣,同樣未能真正立足中國市場。市場調查機構IDC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阿裡雲在國內IaaS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7.6%,騰訊雲位列第二,市場份額9.6%。同時,阿裡雲已經擠進全球市場份額前三名。

但棋局剛剛開始。德意志銀行2017年8月曾預測,到2020年阿裡雲、騰訊雲、華為雲在中國將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分別占有40%、27%、29%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阿裡雲的市場份額遭到蠶食,騰訊和華為虎口拔牙,卻也彼此掣肘。

看上去隻是個位數字的變化,背後卻是一場爭奪未來的雲端核戰爭。

風起雲湧

過去一年,胡曉明拜訪瞭超過100傢企業。他感觸最深的是,"原來接觸的主要是CTO、CIO,現在直接和CEO、CFO對話,他們更關心解決什麼問題,成本和收益的變化。"

《中國企業傢》采訪當天,胡曉明的一個會議被拖延半個小時,他匆忙往嘴裡塞瞭幾口面包當午飯,一個半小時後,趕去和阿裡集團CEO張勇拜訪三十多公裡外的傳化集團。

胡曉明(攝影:費子)

雲真正爆發是在2015年左右,隨著企業數據的增長,僅靠傳統的IT架構已經無法滿足數據的存儲、計算。IT具有規模化特征,當量足夠大時,雲服務就會像水電一樣便宜,自己搭建遠不如上雲快捷便利。

要充分理解巨頭們搶奪雲市場背後的邏輯,我們有必要對雲概念有一個基本認知——按照不同維度,對雲有不同的劃分方式。從層級來分,雲可以分為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PaaS(Platform-as-a-Service)、SaaS(Software-as-a-Service)三個層級。

其中IaaS層主要是解決計算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網絡虛擬化問題,將傳統硬件上的資源進行虛擬化和標準化;PaaS層主要解決和實體相結合的問題;SaaS則是解決具體的問題。後兩者最大區別在於平臺並不是解決方案,不解決具體問題,而是隔離掉最底層的IaaS。

阿裡、騰訊和華為主要佈局在IaaS,這是底層架構,對資金和技術門檻要求都很高,全球內這部分業務也主要被巨頭包攬。

從大方向講,雲也分為公有雲和私有雲。私有雲像是自建房屋,房內設備一應俱全;公有雲則類似住酒店,走出自己的房間,共用酒店的大廳、餐廳、健身房等,而且,可以根據需求決定房間的數量,不需要則可以隨時退房,不會造成不必要的閑置。

私有雲是雲嗎?這在業內沒有統一定論。阿裡雲副總裁劉松持否定態度,在他看來如果想稱之為雲,數據必然是可以流動的。但私有雲的孤立性決定它隻能是信息孤島,無法隨時與外界連通。

雲的另一屬性是根據用量按需購買。比如微博,很難預測什麼時間會湧入巨大的訪問量,如果采用傳統IT架構,在非高峰期間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私有雲顯然也無法滿足這一點需求。

雲在國內發展軌跡並不長,阿裡巴巴雖然在2009年就開始攻克技術,直到2014年前後,才開始真正落地。騰訊雲源於QQ的後臺系統,2013年9月獨立開始對外商用,比阿裡雲晚瞭四年。

"直到去年騰訊雲才開始發力,在此之前,業內聊起他們都覺得有點不在狀態。"一位雲服務提供商如此評價。

騰訊雲起步時有意投資一傢雲服務創業公司,結果對方因為有些摸不清騰訊雲的技術實力而婉拒。當場提瞭一些意見,讓投資部的人很尷尬。

2014年左右,一撥又一撥移動互聯網風口,間接促成雲計算服務被廣泛使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行業小高潮。創業公司為瞭降低成本和風險,傾向於不再自建機房和購買設備,而是選擇上雲。傳統機房如果出現故障,相關聯的業務就會癱瘓。雲則不然,即便設備故障,由於雲具有容錯能力,數據和IP可以隨時遷移。

也是在這一年,巨頭之間磨擦系數不斷增大,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價格戰。當年3月,阿裡雲的雲服務器、雲存儲和雲數據庫價格大幅下調,其中雲存儲降幅達42%;一個多月後,騰訊雲宣佈雲服務價格全線下調50%。

戰火在持續。業內將騰訊雲2017年的主題定義為"送",逐漸擺脫生存危機的創業公司也加入戰局。去年12月28日,青雲宣佈新一輪資費下調,這已經是其成立以來第9次下調公有雲資費,包括虛擬主機、物理主機、硬盤,以及AppCenter應用等,最高降幅達74%。

除瞭價格因素,巨頭還盡可能拋出生態內的豐富資源以獲取客戶青睞。一個企業級雲服務商創業公司曾在雲南丟失一單,挖角的正是騰訊雲,盡管兩傢提供的服務差別不大。但騰訊答應幫助對方搭建一套企業級內部社交軟件,這是一般創業公司做不到的。

螞蟻金服也是阿裡雲進入金融機構的優勢,"這在行業內被稱為打單",一位投資機構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傢》,除瞭提供阿裡雲產品以外,他們可以聯合芝麻信用、支付寶等提供給配套服務,"對很多金融機構而言,吸引力很大。"

與此同時,創業公司、投資機構開始收縮雲計算市場的投入。去年幾乎是公有雲行業最後一波投資高峰,據統計,去年上半年國內雲計算創業公司累計融資超過50億元。青雲宣佈D輪10.8億元融資前後,華雲完成總計15億元的新一輪融資;3月,UCloud獲得9.6億元D輪融資。

但光速中國助理合夥人潘翔提醒,現在如果有創業公司還想進入公有雲市場,很難再拿到錢,"已經是巨頭的生意瞭。"

迅達雲CEO於浩也有同感,他認為迅達雲拿到瞭公有雲市場的最後一張入門券,場內選手數量明顯減少。於浩開玩笑,"巨頭揮舞的大旗可以把很多人嚇跑。"

於浩慶幸訊達雲在2013年拿到瞭公有雲最後一張入場券。(圖片來源:被訪者供圖)

投資、收購一直是市場洗牌的最好途徑。創業到現在,青雲幾次收到阿裡巴巴、騰訊拋來的投資入股意向書,青雲希望保持獨立、不站隊,至今沒有接受BAT中任意一傢的投資。

但另一傢在直播領域紮根很深的七牛雲卻在2017年8月接受瞭阿裡巴巴和雲鋒集團領投的10億元投資,阿裡雲也參與其中。這傢雲服務商主攻以數據為核心的場景化PaaS,跟長於IaaS的阿裡雲在多個領域都有合作空間。

唐吉訶德

根據市場調研及投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6年亞馬遜的AWS全球的IaaS營收為97.75億美金,排名世界第一,微軟的Azure以15.79億美金的營收位居第二,緊隨其後的就是阿裡雲,雖然6.75億美金的營收規模並不大。但在全球前十的增速排名中,阿裡雲以126%排名第一。

資料來源:IDC

在阿裡巴巴2017財年的全年財報中,阿裡雲營收達到66.63億人民幣,自2016財年第一季度以來,阿裡雲已經連續8個季度保持超過100%的高速增長。

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阿裡雲不僅不被外界所關註,就連阿裡集團內部也抱著懷疑甚至忽視的態度。阿裡雲的產品和技術真正成熟以前,隻有阿裡金融一個帶有實驗性質的客戶。

2009年中,阿裡金融部門成立,由胡曉明負責。團隊主要負責信貸業務,向阿裡巴巴旗下的淘寶、天貓、B2B賣傢及支付寶商戶放貸,現任阿裡雲運營總監的王國濤也是在那時候加盟阿裡金融,負責數據部門,團隊根據數據模型計算給客戶借款的金額。

同年9月,王堅帶領的阿裡雲成立,他堅持自研一套雲計算操作系統,也就是後來的飛天。馬雲為表支持,提出阿裡金融全線業務遷往阿裡雲平臺。

王堅,人稱博士,頭發有些花白,笑的時候眼睛瞇成一條線。大多數場合,他都身穿格子襯衣,被外界善意地吐槽審美還停留在工程師階段。在胡曉明的描述中,王堅是個唐吉訶德式的人物。"當時業內有開源代碼,但阿裡雲選擇重建。"站在今天,胡曉明認為這個決定讓阿裡受益無窮。

兩個阿裡內部孵化的項目像是一起蓋房子:阿裡雲負責打地基、建房子,阿裡金融做傢居,雙方不僅要同步,還要協調,任何一步不耦合都會導致合作的不順暢。

合作的艱辛遠超乎團隊的想象。阿裡雲的技術難度比阿裡金融更大,通常是金融的產品已經就緒,阿裡雲卻屢屢延期,"產品研發隻用三個月,但因為雲平臺不到位,推遲上線五個月。"王國濤回憶。2010年年中,阿裡雲產品終於上線,但阿裡金融跑出來的數據卻頻繁報錯。這讓技術團隊痛苦不堪。

最典型的表現是,阿裡雲平臺無法實現全自動運行,中途往往需要手工幹預。而且由於都是零點開始跑數據,金融的技術人員每天半夜輪流起床清理故障。2010年年底,王國濤的年終總結中寫到,"全年團隊半夜起床清理故障220次。"團隊中一位技術負責人不老(花名)甚至將報警鈴聲設置成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哭聲。不老後來信佛。

真正觸及胡曉明底線的是,阿裡雲在計算實際金額時出錯。"本來應收300元錢利息,平臺會算成100,我們還得找客戶要回200元錢。"據說,最嚴重的一次資金規模過億。

也正是此時,一批雲計算創業公司在悄然行動。2011到2013年,七牛雲、青雲、UCloud、迅達雲等先後成立,市場熱鬧起來。雖然站在風口,青雲QingCloud市場副總裁劉靚認為當時國內雲計算市場並不成熟,客戶處於觀望狀態,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是雲,雲服務商提供的產品水平也很低。

阿裡金融的選擇也愈發兩難,自身業務每年增速數十倍,卻被阿裡雲嚴重拖慢節奏。2011年年底,胡曉明和團隊跑到阿裡雲位於西湖國際的辦公室,做出最後通牒,"如果春節期間解決不瞭問題,來年就放棄使用阿裡雲。"整個春節,兩邊的團隊都沒有休息。

也在那一年的阿裡雲年會,王堅淚灑會場。阿裡雲的處境艱難,每到年底,集團內都會有阿裡雲團隊解散、王堅下崗的傳言。"跟博士合作的人,可能都搞不清楚他在想什麼。"被稱為"阿裡雲媽媽"的曾鳴曾告訴媒體。

馬雲每年都會參加阿裡雲年會,但永遠都是誇獎和支持,"你們工程師瞭不起,雖然我不懂你們做的事情,但相信你們一定可以做好。"

在當時的阿裡雲辦公室,到處貼著臥薪嘗膽、背水一戰、殺出重圍的標語。

2013年8月,阿裡雲正式推出服務器規模達到5000臺的飛天(Apsara)操作系統,成為國內第一個獨立研發擁有大規模通用計算平臺的公司,這一成果也結束瞭公司內外對王堅團隊在技術上的質疑。現在,飛天可以將遍佈全球的百萬級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提供計算能力。

2014年,阿裡雲開始向12306提供服務,成為國傢重要基礎設施上雲的一個關鍵節點,"這是馬雲給時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盛光祖的一個承諾。"胡曉明說。在此之前,每年春節12306官網都會宕機,阿裡雲免費為其做瞭基礎架構優化,2015年春節,12306有75%的業務搭建在阿裡雲的公有雲上。

"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2014年3月,在北京的一場大數據產業推介會上,馬雲在主題演講中強調大數據的發展趨勢。這次對外喊話意味著馬雲更堅信阿裡雲的未來。

2015年4月,亞馬遜首次在財報中披露AWS的財務狀況:2014年凈收入46.4億美元,較2013年上漲49%;2015年一季度凈收入15.7億美元,較2014年同期上漲49%,此時,距離亞馬遜推出AWS已經近九年。

這份財報最大的意義在於,重燃起國內雲服務廠商的信心。在此之前,外界懷疑雲計算是否是一個偽命題,而AWS盈利讓壓在雲計算頭頂的質疑一掃而光,無論是巨頭、創業公司還是投資機構都開始大力押寶雲計算。

這讓阿裡雲壓力倍增,雖然隻比AWS起步晚三年,但AWS的營收已經是阿裡雲的數十倍,在2014年,阿裡雲一個季度的收入隻有2億人民幣。

"我流的眼淚比王堅多。"胡曉明向《中國企業傢》感嘆。2014年年底,胡曉明開始擔任阿裡雲總裁。他與王堅風格截然不同,王堅瞭解技術,關註發展趨勢,而當時的團隊缺少與商業世界銜接的一環,如何將團隊技術產品化,這是胡曉明擅長的地方,在公司內部,他被稱為"把阿裡雲從夢想拉回現實的人"。

上任阿裡雲總裁之後,胡曉明開的第一次會議就是解決客戶投訴。當時阿裡所投公司快的打車APP使用的正是阿裡雲平臺,他們對服務的反饋是"一塌糊塗"。

這背後其實涉及到阿裡雲到底如何自我定位的問題,也是當時整個雲行業存在的困惑:那就是雲計算到底是單純的技術,還是應該轉化為一種服務。胡曉明給出的基調是,阿裡雲要做一傢技術服務公司,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

格局未定

按照當前市場格局,國內幾傢雲服務商已經在各自優勢領域形成一定的壁壘。

發力最早的阿裡雲業務產品相對成熟,市場占有率最高。騰訊雲在社交、遊戲、視頻等行業拿下不少公司,這與其自身業務有很大關系,不足之處在於騰訊缺少2B的基因,導致其在企業級領域一直沒有突破性客戶。

華為雲服務更擅長的領域是政務和企業雲。截止到目前,華為在國內擁有18個國傢級政務雲,21個省級政務雲,以及200多個地市政務雲。但他們一直飽受質疑之處在於缺少互聯網基因,行業普遍認為華為仍在沿用傳統IT思路做雲業務。這是最大的弊端。

摩根士丹利發佈的報告顯示,國內目前公有雲的普及率隻有4%。這意味著巨頭仍然有巨大的滲透空間,對創業公司而言則喜憂參半。

最直接的表現是一些熱門領域已經出現正面對抗,比如視頻、遊戲以及2016年掀起的直播和小視頻創業高潮。海量數據顯示他們對公有雲的需求量極大,雲服務公司紛紛沖進這個行業掘金。

面對巨大的誘惑,青雲認為自己保持瞭克制,"在這個戰場,我們沒有資本硬拼",劉靚告訴《中國企業傢》。另一方面,風口上的公司風險更高,比如很多直播公司都死瞭,外界卻還沒有聽說過它們的名字。"它們死瞭,我們擴容的設備怎麼辦?"劉靚認為這類公司不適合他們,青雲很少押寶一個公司或行業,而是將業務放在更多的籃子裡。

劉靚認為企業對公有雲和私有雲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攝影:史小兵)

迅達雲是陌陌直播的公有雲合作夥伴之一。最初陌陌告訴於浩,直播的消息量已經超過陌陌社交的信息量,於浩還不敢相信。直到真正合作,才切身感受到直播對公有雲發出的挑戰。

假如一個直播房間有1000人,一條信息同時向1000人推送,意味著產生1000個並發連接。目前的服務器可以支持一萬個並發連接,如果乘以海量的信息和上萬個直播房間,不僅要求大量的服務器,同時,對於支撐這種擴張的服務和程序架構也是嚴峻的考驗。

雖然公有雲是未來已經是行業共識,但目前私有雲市場的前景仍然巨大。2016年10月,公有雲老大AWS宣佈與私有雲巨頭VMware形成新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推出名為VMware Cloud on AWS的新平臺。通過此平臺,客戶可以實現私有雲、公有雲、混合雲的應用,雙方客戶不必在公有雲和私有雲之間做艱難的抉擇。

阿裡雲也采取過類似動作,2017年初,私有雲領域的創業公司ZStack宣佈完成由阿裡雲領投的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去年年中,阿裡雲投資專註PaaS層的創業公司數夢工場,用投資的方式不斷跑馬圈地,完善在雲市場的佈局。

從公有雲到私有雲再到公有雲,青雲走瞭一條迂回之路。創業之初,青雲就認定兩者都要做,"但如果沒有成功的案例和規模,就拿不下私有雲的合作。"劉靚說。截至2014年,青雲在公有雲積累瞭兩萬傢企業客戶,大多數都是互聯網公司。

需要兩條腿走路的青雲開始尋求私有雲客戶,2015年,CEO黃允松每周刷臉一次,持續大半年,終於拿下招商銀行的一個私有雲項目。隨後,中國銀行、泰康保險相繼使用青雲的服務,私有雲業務走上正軌。

劉靚認為企業對公有雲和私有雲的需求界限正在變得模糊。"CIO正從信息官變成創新管,"與之前CIO更關註技術、IT能力相比,她看到更多的CIO開始考慮技術如何為創新服務。一傢保險公司在設計產品時,當有外部的醫療機構可以提供客戶的體檢信息,保險公司更傾向選擇公有雲,將外部的醫療機構數據接入,而不是私有雲。

IaaS、PaaS、SaaS三個層級中,IaaS的門檻最高、巨頭最多,國內市場份額排名前三全部是中國公司。但在PaaS層,除瞭阿裡雲以2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以外,其餘四名為海外企業,這種局勢也吸引一部分創業公司開始介入PaaS層。

青雲希望將業務范圍向上繼續拓展,一種是類似裸數據庫的PaaS平臺,通用於各個領域,另一種叫做SaaS平臺,不同於SaaS軟件,它可以屏蔽掉底層的基礎架構和雲,客戶隻負責最上層的應用,不用考慮底層架構。

行業掘金

2015年5月,青雲推出App Center,一個集合瞭眾多第三方應用的企業級應用商店。這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從底層就將第三方應用和青雲平臺結合,目前青雲App Cente上集成的第三方應用已超過100個。也就是說,通過雲平臺向企業提供更多應用解決方案。

這個思路與阿裡雲不謀而合。在劉松看來,阿裡雲是集團眾多技術的統一出口,雲隻是基礎,在此之上要結合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實現四維一體。

但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的研究總監曾劭清卻並不認同,"這些並不在雲服務范疇,雲必須是輸出服務,而不是輸出軟件和產品。"

毫無疑問,阿裡雲一直在試圖將雲范圍輻射更廣。阿裡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傢閔萬裡認為,阿裡雲最核心的特點是,"打造以數據技術為中心的雲計算,降低硬件成本隻是過程,最終目的是將阿裡雲的計算能力和客戶的海量數據資源相結合,解決企業自身業務問題。"

閔萬裡認為,傳統制造業存在海量數據,數據就是金礦,客戶可以利於阿裡雲的技術挖掘數據價值。(攝影:費子)

2016年上半年,阿裡雲團隊提出"ET工業大腦"概念,簡而言之,就是讓機器感知、傳遞和自我診斷問題,工業大腦通過收集分析數據,優化產能。

顯然,這是面向制造業的一個解決方案。閔萬裡和團隊花瞭三個多月才談下第一傢客戶。當時公司內部有不少反對聲音,制造業與互聯網行業基因不同,商業模式能走通嗎?閔萬裡的邏輯是,傳統制造業存在海量數據,數據就是金礦,一定有挖掘的價值。

在與客戶接觸的過程中,雙方的訴求點始終無法完全契合。對方的要求仍然是"能否改造公司的信息系統?能不能提供便宜一些的存儲?"這些問題並不難解決,但閔萬裡認為這不是阿裡雲的最大價值。

三個月,被拒絕瞭幾十次之後,協鑫新能源成為阿裡雲工業大腦的第一個試點企業。

初期,阿裡雲不懂制造業,協鑫也不知道該提供哪些數據。歷史上協鑫生產的每一批產品的質量都有記錄,生產過程中上千個參數的配置也有記載,阿裡雲隻能逐個分析所有歷史數據,最後找到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參數。

"大約有60個關鍵參數,隻要發生變化就會影響產品質量,之後再建模,尋找60個參數和最終產品質量的定量關系。"閔萬裡介紹。合作一年,成效已經十分顯著,協鑫光伏的良品率提升1個百分點,每年節省上億元的生產成本。

從王堅到胡曉明,阿裡雲實現瞭從技術到產品的轉變,而目前正從雲計算向解決方案過渡。閔萬裡認為阿裡雲不應該隻解決IT痛點,而是通過雲計算解決真正的業務痛點。

除ET工業大腦外,阿裡雲還有四個垂直大腦:ET城市大腦、ET環境大腦、ET航空大腦、ET醫療大腦。利用風能發電的盾安新能源也是ET工業大腦的合作夥伴,在新疆、寧夏、內蒙古等地,盾安有超過五百臺風力發電機組。這些每臺價值上千萬的發電機組上都有超過100個傳感器產生數據,但數據並不會被保存,而是隨時消失。

2015年初,浙江盾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顧毅看到這些數據的價值,推動集團成立數據中心,以秒為單位采集數據。雖然看到數據的價值,也知道未來應用的方向,但顧毅並不清楚應該如何將數據進行轉化。

在穩定收集近一年數據之後,2016年年中,顧毅開始與阿裡雲接觸,主要訴求是降低停機時間和維修成本。他給阿裡雲出瞭一道考題:根據近一年數據,阿裡雲找到發生故障的時間點。如果能達到75%的正確率,雙方就可以談接下來的合作。

阿裡雲的邏輯是在發生故障之前,機器會出現異常數據,"人在生病前,身體指標也會出現浮動,如果在故障前發現數據異常,可以提前維修,降低停機時間,停機一天帶來的損失要數萬元。"顧毅告訴《中國企業傢》。雙方從去年十月開始正式合作,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顧毅預計維修成本會下降30%。

為瞭打消合作夥伴的顧慮,阿裡雲在合作方式上盡量多樣化。比如與天合光能的合作中,雙方並不是按照項目制簽約,阿裡雲承諾提升一定比例的良品率,天合光能按照阿裡雲技術給公司帶來的收入凈增長支付費用。

但行業對阿裡雲的"大腦"業務一直爭議不斷。"我們承諾不用技術手段在後臺獲取客戶的數據,不將客戶的數據進行商業變現,"鄭葉來曾做出如上表態。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這是華為雲業務的原則。

雖然鄭葉來的話並沒有明確的指向性,但國內所有雲服務商中,隻有阿裡雲最強調數據的戰略價值。"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這句繞口令經常被阿裡人掛在嘴邊。

胡曉明卻認為外界對此有誤解,"數據是客戶的,阿裡雲提供技術,"對於數據,阿裡雲是"不能看"還是"不會看"?胡曉明認為現階段是"不會看",正在向"不能看"演進。

跑得快一些,這是胡曉明對團隊的要求。"我想象中的阿裡雲的未來,要比現在大100倍。"他說完向後仰瞭下頭。雖然位居國內公有雲市場第一的位置,但他還是有強烈的不安全感,"今天的市場體量,五年後再看根本不算什麼。"

在王國濤看來,胡曉明是攻擊型的風格,他會關註市場上絕大多數選手,即便是遠遠落後於阿裡雲,他也會研究他們的產品和技術路徑。

曾劭清也持同樣觀點,在他看來,現在被激活的市場份額太小,還有大量企業沒有做出選擇。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攪局者入圍,比如2016年8月,借道入華的AWS,實力就不可小覷。"2020年公有雲市場的前三名給出最終排名,小公司競爭實力弱一些,但巨頭依然存在很大變量。"

過往皆序章。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