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華為聯手美國電信運營商 AT&T 沖擊美國市場的消息被傳的沸沸揚揚,這也被視為華為成功叩開美國市場大門的象征。可是就在 1 月 9 日,在萬眾矚目與期待中,AT&T 竟然毀約瞭。
據一位內部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華為與 AT&T 的合作協議中,這種情況屬於 " 不可控因素 ",AT&T 已經在協議上準備瞭相應條款,所以相關損失也隻能由華為來承擔。更為悲催的是,在 AT&T 被迫打瞭退堂鼓之後,未來美國運營商或許都會對華為 " 避而遠之 "。可以說,至少近期之內,華為已經與美國運營商市場無緣瞭。
不過,就在人們還對華為蘋果受阻一事議論紛紛的時候,小米卻在熱點上狠狠的搶瞭一把華為的風頭,雷軍表示:" 我們一直在考慮進軍美國市場。我們計劃在 2018 年底或是 2019 年初正式進入美國市場。"
美國市場怎麼突然就成瞭華為、小米的 " 香餑餑 " 瞭?
雖然說中國市場是智能手機重要的銷售場地,但隨著產品創新和市場的飽和,國產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已經開始放緩,在產品、價格、營銷等方面的越來越接近,國產手機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可以說已經進入到瞭拉鋸戰的模式,短時間內想要逆轉實屬不易。
華為在中國手機市場的地位可謂是有目共睹的,至於小米,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小米在中國排在華為、OPPO 和 vivo 之後,是中國市場上第四大手機供應商。此外蘋果和三星分列第 5 和第 8 名。2016 年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經歷瞭下滑,但是在 2017 年成功反彈,當年手機出貨量提高瞭超過 50%,達到 9600 萬部。
小米的觸底反彈實屬不易,當然瞭這其中肯定會有不少樂視粉絲的倒戈,但想要更進一步就不容易瞭,從產品定位上看,華為主打的是高端商務系,而旗下的榮耀系列近幾年通過營銷和產品的升級圈瞭不少的花粉,OPPO 和 vivo 呢?憑借線下渠道的轟炸和拍照功能的凸顯贏得瞭不少女性用戶的芳心,而小米雖然早期憑借高性價比的差異造就出不少的米粉傢族,但最終因為 " 饑餓營銷 " 的過度拉鋸被榮耀和藍綠大軍趕超,雖然近些年來小米在印度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上已經獲得瞭巨大的成功,並且已經進入瞭部分西方國傢市場,例如西班牙,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在西班牙開設瞭零售店。但比起美國的市場價值,這些國傢顯然還差點,為瞭提升品牌優勢和營收占比,小米在國內市場增長困局的情況下隻能前往美國市場,因為這裡不僅是全球科技創新的最重要基地,也是全球最高端的智能手機市場。市調公司 Statista 數據顯示,2017 年美國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 2 億部,市場規模高達 556 億美元,而 2018 年總銷售額預計將達到 629 億美元。
至於華為嗎?就餘承東領導的華為終端來說,一方面,華為需要證明自己的 Mate 系列旗艦在高端的美國市場依然具有競爭力,體現自己的品牌地位和技術實力;另一方面,華為也希望在體量巨大的美國實現突破,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營收和利潤,縮小與三星及蘋果的差距,實現自己 " 望二爭一 " 的目標。
華為在美國受阻,小米難道就會一帆風順嗎?
既然談到華為在美國受阻,那我們就要對華為為什麼在美國受阻的原因進行分析。
對於華為來說,通訊領域一直是華為的強項,在 5G、智能基礎網絡即將對數字化世界產生新的顛覆影響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數據管理方式的變革。圍繞著如何更加高效、智能地處理數據這一挑戰,在通信領域保持多年領先的華為通過不斷實踐摸索出瞭一套清晰的趨勢——全面閃存化、全面雲化、全面智能化為標志的數據存儲時代,雖然說華為開啟瞭新的數據存儲時代,但在美國市場華為的這一優勢也變成瞭劣勢,因為斯諾登的 " 棱鏡門 " 事件,揭秘瞭美國政府通過谷歌等高科技公司獲取信息之後,讓美國對於數據信息這塊格外的註意,雖然在談及美國政府高層提到的安全擔憂時,餘承東耐心解釋稱,華為是 " 獨立的 "。" 我們沒有與任何政府捆綁,我們獨立於所有政府的政治傾向。我們從來沒有卷入這種事情。" 他還補充道,華為在隱私或網絡安全方面沒有問題。但對於美國政府來說,可謂是上演瞭一出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情景。
當然瞭,除瞭安全隱患外,我認為還有來自美國對本土蘋果品牌的保護,因為在特朗普的稅改措施後,蘋果公司宣佈將把巨額海外現金轉回國內,為此將一次性繳納稅款 380 億美元。同時,蘋果還宣佈將在未來 5 年內為美國經濟貢獻 3500 億美元,創造 20000 個就業機會。特朗普對此表示," 我馬上給庫克打電話表示瞭感謝 "。而且,未來 5 年蘋果計劃花費 30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用於投資美國科技制造業,蘋果扶持的先進制造基金(Advanced Manufacturing Fund)從 10 億美元提升到 50 億美元。當然,這些新園區、新投資、新項目,可能早就在蘋果的規劃當中。未來有部分蘋果產品的制造環節估計會在美國完成。
不得不說,蘋果對於美國的貢獻是巨大的,但華為這幾年的發展勢頭可謂是直接威脅到瞭蘋果品牌的地位,從 2017 年度全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來看可以說達到瞭 4 個多億,具體來看:三星第一,占據 21.6% 的份額,蘋果第二,占據 14.7% 的市場份額,華為則是 10.4%,占據第三,那麼 OPPO 手機占據第四,小米手機占據第五,分別為 7.6%、6.3%。而早在 2016 年的時候,其實華為手機已經就是全球銷量第三大的手機品牌瞭,近幾年隨著技術的提升和品牌價值的放大,成瞭全球可以和蘋果、三星手機抗衡的唯一國產手機。
當然瞭,對於小米來說雖然觸底反彈瞭,而且此前已經開始在美國銷售網絡互連設備,例如音箱、相機和電子秤等產品,但是小米的手機還沒有在美國開售。但要想順利進入美國市場,小米將會面臨一些的挑戰,同時雷軍本人也十分清楚進入國際市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米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去熟悉當地的法律和監管政策,還有當地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產品的需求與期望。
不過該公司國際業務負責人王翔本周在接受 CNBC 采訪時稱,小米正在為進入美國市場籌備 " 資源 "。" 我們是一傢互聯網公司,我們非常的開放。我們對消費者非常友好,對不同國傢的人民也非常友好。我們一向看重美國市場。美國市場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但我們正十分謹慎地籌備資源,為美國消費者提供服務。" 王翔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而且,美國市場中國手機已經有存在的品牌,例如劉作虎的一加手機,一加日前向 CNBC 表示,該公司去年的營收增長瞭 139%,美國營收占到公司電商營收的 25%。不過一加目前尚未通過美國運營商銷售產品。
這對於小米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美國智能手機市場是一個運營商和線下渠道占據著絕對主導的領域。雖然近年來公開市場的裸機銷量不斷提升,但目前可獲得的最近數據(來自 NPD)顯示,2016 年美國公開市場裸機的市場占比依然隻有 12%,而且其中 74% 的裸機銷售來自於線下。要在美國獲得足夠的手機銷量,就必須要入駐運營商渠道。
看來小米手機的美國之行並非易事,能否拿下美國運營商渠道成瞭小米手機國際拓展的重要一步。
文 | 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