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BAT 已成往事

07-14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keso 怎麼看(微信 ID:kesoview),轉載已獲得作者授權。

6 月 26 日星期一,晚上,科技媒體都在等待著美國股市開盤,等待著一個見證奇跡的時刻,他們已經提前賦予瞭那個時刻以特別重大的意義,所以,他們在等待著一個他們以為的意義,那就是 BAT 中的 B,終於被新巨頭京東在市值上超越,從而讓 "BAT" 這個統領中國互聯網十餘年的概念,有一個象征性的終結。

人們特別偏愛這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時間節點,比如 2004 年 8 月,盛大網絡的市值超過新浪,這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從門戶時代,走向遊戲時代的標志。不過一年後,隨著百度在美 IPO,百度的市值一舉超過騰訊和網易,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2005 年底,百度市值 21 億美元,騰訊 19 億美元,但隱形冠軍卻是阿裡巴巴。2005 年 8 月,Yahoo 投資阿裡巴巴 10 億美元,換取後者 40% 股份,推算阿裡估值達到 25 億美元,超過百度和騰訊。2005 年可以算是 BAT 三國殺時代的起始點。

2006 年 -2011 年這 6 年,是 BAT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建立絕對優勢的 6 年,百度的市值從 21 億美元增至 421 億美元,增長 20 倍;騰訊的市值從 19 億美元增至 498 億美元,增長 26 倍;2011 年,阿裡巴巴的估值達到 320 億美元,25 億美元到 320 億美元,增長 13 倍。BAT 成為中國互聯網的三面旗幟、三駕馬車、三座大山。

以微信的發佈和小米手機的推出為標志,2011 年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元年,各大互聯網公司都開始奮力爭奪移動互聯網的船票。在 2011 年的百度聯盟峰會上,李彥宏卻告訴創業者:" 我認為 local、mobile 絕對不是在座多數的創業者,或者中國互聯網創業者的機會 。" 他給出的三大機會是:中間頁、讀圖時代、應用為王。這些機會,基本上還是以 web 為核心的機會,應用為王指的也主要是 web 應用。

2010 年 Google 從中國市場的撤退,讓百度面臨著一個空前輕松的市場和競爭環境,接下來的幾年間,百度的營收規模從 79 億元,快速增長到 2016 年的 705 億元。與此同時,近十年來,百度再也沒有像貼吧(2003 年)、百度知道(2005 年)、百度地圖(2005 年)、百度百科(2006 年)那樣的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新產品推出。

2003 年推出的百度新聞,從 500 多個新聞網站自動抓取、聚合新聞資訊,是門戶新聞時代僅有的不含任何人工編輯成分的機器新聞資訊服務,而且這一服務既能利用百度的資源優勢、品牌優勢,又能利用百度的技術優勢,基本上屬於非百度不可的那種產品類型。

然而,百度新聞卻輸給瞭 2012 年才問世的今日頭條,輸得慘不忍睹,以至於李彥宏要在 2017 年專門寫一封內部信重新強調 " 內容分發 " 的重要性。其實,張一鳴一直在向外界解釋,今日頭條不是媒體公司,而是搜索公司,和百度一樣;內容推薦依賴的不是編輯,而是算法,和百度一樣。這就等於說,在百度的主場,百度被一個新手輕松打垮瞭。

百度新聞隻是一個例子,它說明,最近六七年,百度的太平日子過得實在太安逸瞭,安逸到李彥宏不得不發內部信呼喚狼性,淘汰小資。但這事真的跟狼性沒什麼關系,公司創造力、戰鬥力的喪失,不能讓員工背鍋。這六七年,也是技術公司快速增長,逐步掌控經濟發展主導權的六七年,不光在中國,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這樣。到今年,世界市值最大的 10 傢公司中已經有 7 傢是技術公司,其中包括中國的騰訊和阿裡巴巴。從 2011 年至今,騰訊股價上漲幅度超過 6 倍,百度隻有可憐的 77%,更接近一傢傳統企業,比如埃克森美孚(NYSE:XOM)。

(2011-1-1 至 2017-6-27 百度、騰訊、埃克森美孚的股價走勢)

1997 年,喬佈斯回到被普遍認為氣數已盡的 Apple,業界幾乎沒人認為 Apple 還有救,即使救主是喬佈斯。那年 10 月 6 日,在 Gartner 集團的一次討論會上 ,被問及 " 如果你是喬佈斯,你會怎樣做?",戴爾公司 CEO 邁克爾 · 戴爾答道: " 我會怎麼做?我會關瞭這傢公司,把錢還給股東。" 說到做到,2013 年 2 月,邁克爾 · 戴爾對戴爾公司進行瞭私有化,錢真的被還給瞭股東。而 Apple,在喬佈斯的帶領下,上演絕地大逆轉,如今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像 Apple 那樣從死亡邊緣重新走向輝煌的例子,並不多見,但今天的百度,遠沒有到 1997 年的 Apple 那樣的淒慘程度。而且,百度還是國內最早佈局人工智能,並在人工智能領域最早大手筆投入的公司,已經擁有瞭世界級的人工智能人才儲備和技術儲備,這為接下來的人工智能競爭打下瞭不錯的基礎。

而且,百度還找來瞭業內口碑極佳的拼命三郎陸奇,為什麼不給陸奇一點時間呢?

6 月 26 日晚上守在電腦前的科技媒體的編輯們可能會有點無聊,他們並沒有等來見證奇跡的時刻,京東逆襲百度的故事暫時沒有發生,就像提前寫好瞭文采飛揚的訃告,臨發出之前卻被告知,訃告的主人還沒死。訃告隻好先壓下,留待日後再發。

大傢之所以這麼關心百度被逆襲這件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王興。前些天在一篇刷屏的采訪中,在談到 BAT 時,王興直言不諱地說,"B 和 AT 已經不是一個量級的。" 他還說:" 在對手這件事上,就像開車一樣,你得偶爾看一下後視鏡,但你不能盯著後視鏡開車。"

第一句話是句大實話,阿裡、騰訊都是 3500 億美元規模的公司,百度是 600 億美元規模的公司,你當然不能說 3500 億和 600 億是一個量級。至於未來還有沒有機會成為一個量級,其實已經不重要瞭,BAT 那段歷史也該畫上句號瞭。而第二句話是句廢話,開車當然不能盯著後視鏡開,如果偶爾看一下後視鏡是為瞭看看你的對手,對不起,你的主要對手都在你前面呢,後視鏡裡是看不到的,偶爾看一下也看不到。

對百度來說,確實需要一次歸零,需要一次對自我的重新體認。無論如何,你早就不再是那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百度,不再是那個主宰互聯網流量甚至網站生死的百度,也不再是那個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百度。你當年的夥伴和對手已是世界十強,而你離世界十強很遠很遠,你根本不需要什麼後視鏡。

是時候跟過去的一切,無論好的壞的,做一個瞭斷瞭。當 BAT 成為往事,何不趁此機會跟互聯網公司百度說聲再見,以 AI 公司百度的身份重新輕裝上路呢?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