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騎共享單車,20 分鐘路程花瞭 1 小時

09-01

筆者近段時間在美國俄亥俄州首府訪學,距離入住的公寓大概 8 公裡處,有個中國商品超市。上周日,為采購晚餐必需的佐料,正好小區門口有美國版 " 共享單車 ",順便體驗瞭一把。

先到停車點,當地的共享單車品牌叫 Zagster,要使用需先在網上註冊。與國內要求繳納押金不同,美國共享單車基本不需要押金;不過當地收費體系與國內有很大不同,國內單車都是以每次騎行為單位計費,而當地騎行付費標準分成三類:24 小時、1 個月和 1 年。24 小時收費 6 美元,如果換成人民幣其實並不便宜,當然如果辦月卡和年卡就便宜很多,但若無法保證天天都騎,似乎也不是非常劃算的交易。

圖片 / 作者拍攝

美國的共享單車,無法像國內一樣隨停隨取,隻能在停車點取車,到停車點還車,這點相對不太方便。不過美國共享單車的車型和質量非常好,所有兩輪自行車都帶變速器,且有雙人自行車和三輪車可供選擇,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當地取車方便,基本和國內一樣,隻要在手機 App 中輸入車號,就可取車。

真正區別大的反倒是騎行過程。在國內,基本隻要是地圖上有標的路,順著騎即可,即便有些地方沒自行車道,沿著人行道騎行也問題不大。可是在美國,很多交通要道都是隻為汽車通行準備的,不要說自行車道,連人行道也是時有時無。經常騎著騎著就發現山重水復 " 已 " 無路瞭,共享單車隻能與汽車共享大路。

即便有人行道的地方,大多也缺乏統一管理。估計是富人或者高級中產階級社區的一些地方,在別墅整齊的草坪外,往往會配有比較標準化、平整的人行道。然而,在一些無人居住區域或者估計不那麼有錢的社區,人行道要麼沒有,要麼就是坑坑窪窪,經常看到一些路邊的野草或者垂落的樹木枝條。

圖 / 作者拍攝

為保證騎行安全,本該 20 分鐘騎到的路,我去程花瞭近一個小時。在中國超市買到醬油、醋、老幹媽等食物後,我又帶著那些瓶瓶罐罐一路騎回去。由於地面不平整,擔心瓶瓶罐罐被打碎,我花瞭近一個半小時,才精疲力竭地回到公寓。

這次騎行雖然隻是一次生活的嘗試、簡單的體驗,但似乎也可管窺一些更為宏大的內容。

美國的確是 " 車輪上的國傢 ",有車人的生活和沒車人的生活可謂是天壤之別。如果沒有車,如果住處附近沒有比較好的生活設施,那麼隻能使用慢悠悠的老爺公交,或者像我那樣艱苦騎行。

一邊是寬闊的道路、疾馳的汽車,另一邊是破舊的人行道和堪稱行路難的騎行,這從某種側面反映出美國政府在基礎設施上投入的價值取向。

( 作者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原文載於環球時報,已獲作者授權轉載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