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點“蘭州拉面”,收錢阿姨會生氣哦!

10-16

蘭州,這座拉面穿過的城市——

啊講錯瞭,這座黃河穿過的城市,是帶有味道的——牛肉面的香味,從清晨開始,就彌漫開來,滲透到每一條街道。

可別叫蘭州拉面。櫃頭收錢的頭巾阿姨一定會嗤之以鼻:"我們一直叫牛肉面的,外邊叫蘭州拉面的都不正宗。要幾碗面?肉要不要?蛋和小菜?"

肉蛋雙飛

蘭州人回鄉,第一頓總是要去"嗑牛大",還不忘囑咐面口師傅:"多加辣子!"

到一個地方旅遊,有個鐵律:"看哪兒人多,肯定好吃啊。"這句話在蘭州不適用。到瞭飯點,幾乎每傢牛肉面店都得排著隊——這飯點,可是從早上6點延續到下2點的。

天還沒亮,來吃頭湯面

吃面的程序很野,有一套連貫又分離的規則:門口點單,換上票子,走向面口的長隊,選你想吃的面型,比如優雅的"三細",在經歷瞭拉面、煮面、盛湯、舀辣子的過程後,一碗熱透瞭面碗的"牛大"出現在你面前,你需要托著這碗面,迅速占領一個空位,然後跑去切肉檔口,取上牛肉、茶蛋和小菜。肉蛋都瀟灑地劃入湯中,叫"肉蛋雙飛"。占座可不是簡單事兒,等不及跑到門外蹲著吃,可是很朋克的做法呢。

蹲著吃/站著吃

"一清(湯清)、二白(蘿卜)、三紅(辣子)、四綠(蒜苗、香菜)、五黃(面條)",是蘭州拉面的元素。對於我來說,大概還是要加上六牛吧:牛肉片得薄軟而不柴,還能自選肥瘦。

一清 | 湯

有人說湯是蘭州拉面的靈魂,我覺得是骨架。一碗貨真價實的牛肉清湯,才能支撐起一碗牛肉面。而面條,是肉身;辣子,是個性;牛肉香菜蒜苗蘿卜,是衣服;而做面的人,才是靈魂。

大塊牛肉、牛骨、土雞,加上幾十種香料,這碗清湯要熬上4個小時。

湯鍋@阿拉蘭

熬好的湯,湯色是清澈的。加入牛油甚至雞油,調出的湯底呈淡茶色,放在面檔裡的大鍋繼續滾著,隨時等待被澆入剛煮好、瀝幹水的面條裡。

清鮮,吃完不口渴,這是味精和"骨湯粉"之類的勾兌湯無法代替的。在牛肉消耗量大的地區,做到"真牛湯"不難,更有競爭性的是每傢店千金不換的傲嬌"湯料秘方":生薑、茴香、草果、桂皮、花椒、胡椒、沙薑、肉蔻、香茅草、蓽茇…其實就是配比不同啦,所以每傢口味會有些差異。

盛湯@白建強

蘭州人也興吃頭湯(鍋)面。尤其是過年過節,起個大早,就為瞭趕在6點吃那鍋有儀式感的湯。

早起遛彎,還給老伴打包

我也起瞭好幾個大早去吃面,果然早上的湯鮮美清醇。到下午,再去吃,湯已經有些微苦,大概是煮太久,調料中苦味滲出,必然會影響到面的滋味。

頭湯面@占國

二白 | 蘿卜

某些宣傳中說:"牛肉面中加入最佳為秋冬經過打霜後收獲的象牙蘿卜——因其味甜、汁多,口感細嫩。其他季節,就求其次,冬天水蘿卜、夏天花櫻蘿卜、秋冬綠蘿卜片。"

有點過於花哨而官方瞭。

問瞭一些知名的店傢,無非就是去市場時購買時令的白蘿卜或綠蘿卜:畢竟蘿卜的作用,一是去肉膻、二是解油膩;隻要切得薄,投入湯中浸煮,都是通透而香軟的。

安泊爾、東方宮等大型餐飲店鋪還可以單買湯蘿卜——燉煮到色澤接近淡琥珀色,香甜可口。

湯蘿卜@東方宮

三紅 | 辣子

辣子@阿拉蘭

入鄉隨俗,要管辣椒油叫做"辣子",吃牛肉面,"這辣子真香";管牛奶叫"奶子",去喝排隊堪比喜茶的"牛奶醪糟","奶子好,煮出來才對味。"

紅辣子,是滾燙的菜籽油潑到辣椒等香料裡做成的,註重香,而非辣。

用的辣椒面往往就地取材:甘肅幹谷的牛角椒和陜西的幹線椒都不錯。

舀辣子@金強

辣子裡的其他香料也是各傢店"秘方",還有不少店討巧地加瞭芝麻來增香。也有以辣子出名的店,"馬安軍辣子牛肉面",因為慕名而來的嗜辣者太多,已經規定加超過10勺辣子要另外收費。"馬安軍"的辣油上沒有芝麻,但花椒大概加得多,偏麻。

著名的馬安軍辣子,一勺一塊錢哦

澆辣子是最後一步,一頭撞進熱湯,那香味就強勢地擴散開。

"國保牛肉面"是個例外,他傢一勺湯蓋進瞭面碗,加辣子,再補一勺湯。

吃面的時候,你可以肆無忌憚地加醋,食量翻倍指日可待。

四綠 | 蒜苗、香菜

紅綠相間@東方宮

新鮮的蒜苗和香菜,細細切碎,分放在湯鍋旁的兩個大金屬碗裡,在盛好湯之後,舀一勺飄在湯上,與鮮紅的辣子平分秋色,給厚重的牛油味添瞭一分清香。

畢竟不少人存在反香菜人格,那在面口守好瞭,因為盛湯師傅是默認放蒜苗和香菜的。一看到師傅撩起面放入碗裡後,務必大聲表達自己的需求:"不要香菜!"否則,那套行雲流水的流程幾秒鐘就走完瞭。

啥?不要蒜苗?也不要香菜?@白建強

五黃 | 拉面

記錄中最早的蘭州牛肉面館是成立於清朝初年的"月陽樓"。

清朝中期的《調鼎集》中提到過:"蘭州人做面,以上白面,用蛋清揉入。工夫最久,用指尖隨意捏成細條,長丈餘而不斷,亦絕技也。"

如今做拉面,已經不加雞蛋瞭,有一樣東西卻必加:蓬灰(拉面劑)。蓬灰是燃燒幹枯的"蓬草"得到的灰燼,有效成分是碳酸鉀——原理就類似堿水,增加高筋面粉中谷膠蛋白的交連程度以達到筋道的口感,可以拉伸到極細而不斷裂。

生意好的店傢,和面、拉面和煮面師傅是明確分工的。

揉面

和面師傅"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溜條順筋"做出瞭面劑子;拉面師傅抓起面劑子,拉抻、對折、摔打,一副面不出一分鐘;煮面師傅負責畫著圈兒攪動滾煮的面條,一熟就撩入瓷碗。

分工明確的廚房

面身通透如玉,嚼起來彈性十足,這才算是面好。

面大面小您說瞭算

面型、粗細都可以自選,師傅拉面時候多拉幾道就細些,少拉幾道就粗些。

1.一窩絲

剛煮好的一窩絲@白建強

圓身面,細如面線,半透明,柔軟,甚至無需咀嚼。

一窩絲@白建強

2.毛細

毛細@金強

圓身面,比一窩絲粗點兒,因為不用嚼、易入味。一窩絲和毛細,都是老人小孩吃的多,我覺得福建人也會很喜歡,但太容易泡漲,三分鐘不吃完,就成面糊瞭。

3. 細

細面@占國

非常淑女的面,開始帶些筋道瞭。

4. 三細

三細@阿拉蘭

"蘭州拉面最優雅的吃法"。

細而有彈性,撩起來掛滿辣油,香味和牛味的完美融合。吃完面,辣子也剛好被面吸完。

5. 二細

二細@阿拉蘭

比三細更粗些,也更筋道。

細、三細、二細都是樸實的圓身面,卻是本地人最常點的。

6. 二柱子

二柱子@國保

接近鉛筆粗細,需要煮比較久。面身有一道凹棱,從這一側面看,就像兩條粘連的面條——大概這就是名字的含義。口感肉肉的,非常彈牙而面芯略硬,如果你喜歡意大利面的al denta口感,別錯過二柱子。

7. 韭葉

韭葉@馬安軍

扁身面,面如其名——寬度接近韭菜葉。個人覺得是比較無趣、體現不出優點的一種面。

8. 薄寬

寬@磨溝沿

形似海帶,邊緣浮起波浪狀。邊緣柔順而中部偏硬,口感上有著鮮明對比。

9. 大寬

最寬的面,我在面口點大寬,師傅都笑瞭,比劃給我看:"大寬這麼寬的,一碗面就2條。"

大寬@蒼鷹

面比嘴寬,可以從左啃到右,像是吃一張韌性十足的面皮。非常男子漢,配得上戴一條大金鏈子來吃。

吃完這碗,走出門正好看見路子很野的一位大哥。

10. 蕎麥棱子

蕎麥棱@安泊爾

切面像三角形的蕎麥皮形狀,比較難做。從面劑子開始就要捏成三角形,拉扯出來才是這個形狀。面體帶有凹痕,帶的湯汁特別足。抱著嘗鮮的態度試瞭以後欲罷不能。

據說早先還有空心面、絕根子面,如今都已失傳瞭。

可能也是信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吧,店中通常設置面湯(煮面水)自助,免費取用。

六 | 牛肉

牛湯燉好,牛肉被取出放到涼透,切片。建議的吃法是浸潤到湯裡,薄薄的肉片被燙得脂肪半化、柔酥鮮活。

用甘南草原上和寧夏康樂等地黃牛肉的店傢居多。也有店傢是因肉出名的——比如白建強和吾穆勒。

你可以試探和老板討一塊意向的肉,簡單點兒說:要肥點兒、全瘦、帶點筋。更具體點兒:

"瘦肉":就是那些不帶皮和肥肉的部位,咀嚼比較香。但煮過瞭,容易感覺纖維比較粗,吃起來柴。

瘦肉@吾穆勒

"牛腱":基本全瘦,有的帶筋。幹挺而緊致,才好吃。帶部分筋的部位,就是五花趾。

精品牛腱@安泊爾

"三道皮":帶上瞭筋、皮、肉,潤滑而滋味豐富、軟爛活絡。

沒切的三道皮@白建強

切過的三道皮@白建強

"胸叉",像是潮汕牛肉火鍋中的胸口朥,嚼著可香,濃厚牛油味充滿口腔。

胸叉@白建強

"牛板筋",量少,可遇不可求,點牛板筋一定不是為瞭嚼爛它。

牛板筋@東方宮

幾乎所有店鋪出售的都是冷切牛肉——頭一天就煮好,放涼到第二天好切。如果你在下午1點和3點之間去白建強,可以吃到剛煮好的熱氣騰騰的牛肉。

有些店傢除瞭牛肉還會賣雞蛋和小菜。雞蛋是白煮或者茶葉蛋,自己剝殼,和牛肉一起浸入湯中,活色生香不過一碗"肉蛋雙飛"。

小菜也簡單,酸包菜,拌豆芽,胡蘿卜絲,白蘿卜片,嗒兩口也算補充蔬菜瞭。

小菜@磨溝沿

七 | 店鋪

我問瞭幾個蘭州朋友,他們最愛的牛肉面店:

"每年都會流行一個新店。安泊爾?那是我出去上學後才火起來的。"

"馬安君一定要去總店,分店都不行。磨溝沿要去省博旁邊那傢。"

"白建強好得很呢——問切肉師傅要盤胸叉,那才過癮。"

"那必須是8路車站終點站那傢啊,名字我叫不上,我爸吃瞭十幾年瞭。"

吃面的老太太

店傢,才是蘭州牛肉面的靈魂。他們賦予拉面各自的味道和特點。多數拉面店都取名自第一任經營者,特別洋氣,全市人民都聽過老板的名字,光宗耀祖瞭。

一邊盛湯一邊跳舞

多年前的蘭州牛肉面五大高手:東邪薩達姆,西毒馬安軍,南帝國保,北丐蒼鷹,中神通馬子祿,依然保持著優秀的水準,而更多新店的湧現,也在重新定義著最受歡迎的那些面。面大概是底線,面都拉不好的店,是沒有生存機會的。

排長隊@吾穆勒

有因為湯好出名的:"安泊爾"Amber:大概叫Amber的店都很容易出名。3層樓,還能看拉面表演。湯清淡,面筋道,蕎麥棱子拉得非常好。酸奶也特別好喝,厚厚奶皮。"磨溝沿",湯味重而不膩。

安泊爾門面

有因為肉好出名的:"白建強",除瞭牛肉,湯、面、辣子都特別棒,簡直像合為一體瞭。店小,下午1點後還有熱牛肉,熱牛肉放涼,到瞭第二天就是冷切牛肉。一般店傢,倒是不把熱牛肉提供給客人的。"吾穆勒",肉香、略幹。

門口小凳子吃@吾穆勒

有因為辣子出名的:"馬安軍牛肉面"。他傢辣子限量加10勺,超出瞭加錢(加瞭4勺覺得已經足夠瞭)嘗瞭下花椒下得重、麻。倒沒有芝麻之類的。我也很喜歡"阿拉蘭"的辣子:裡面放瞭非常多芝麻,香!

金強自助點單機

有開成瞭24小時的連鎖店,比如"金強牛肉面",設置瞭自助點單機,到瞭晚上喝酒晚瞭的,或者上夜班的,冷嗦嗦的夜裡,有這麼一碗連湯帶面地喝下去,那叫一個舒坦。

有出名後遊客多過本地人的:"馬子祿",雖然說比起以前有所退步,但我覺得對於做到這麼大的店來說,能保持這個水準也很可貴瞭。

東方宮總店門面

有把分店開向全國各地的:"東方宮",大概在北京比在蘭州還出名。

蘭州人毫不諱言,管外邊那些清湯寡水的"正宗蘭州拉面"叫做假貨。但正是"蘭州拉面"這個更為直觀的名字,讓這碗美味能為更多人所知。前幾年,蘭州商業聯合會已經把"蘭州牛肉拉面"註冊為商標。

蘭州清晨

黃河上可以坐快艇、皮劃艇,路子最野的劃輪胎

所謂"故鄉胃",每個地方的人都對當地的某些食物有著激進而偏執的感情。因此也有瞭近乎玄學的說法,出瞭蘭州,離開黃河水,即使材料一成不變地運到外地,也復刻不出這裡的味道。我想這更多是在於人吧,換個地方,做面的人,吃面的人,心境都不一樣瞭。

這些店傢是吃過覺得可以推薦給大傢的,各有特色:

文 | 美伢

圖 | 美伢、Min

設計 | Yue

編輯 | 龜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