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416- 無主之地格陵蘭
作者:盧森堡上空的雲
制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白鷗
格陵蘭導讀 +Recept 來自地球知識局 00:00 07:37
格陵蘭島在中國版 " 世界地圖 " 上大部分處於偏遠的東北角。但是它的顯眼程度絲毫不亞於其他任何地區——由於球形投影的視覺誤差,格陵蘭看上去比澳大利亞還要大,給人們一種是大陸而不是島嶼的感覺。一片雪白色更是與周圍地區形成鮮明對比。
其實格陵蘭沒有地圖看上去那麼大
但是,就是這樣一塊巨大的島嶼,在歷史的很長時間裡都被人們遺忘瞭。原因很簡單——寒冷。格陵蘭這個名字自誕生之初,就帶有" 綠色的土地 "之意,但這片土地卻是銀裝素裹,絲毫沒有綠色。
那麼這裡究竟是如何享有這個芳名的呢?它的開發歷史究竟有多麼可歌可泣?
今天請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走進這個 " 世界第一大島 " ——格陵蘭島。
最早發現美洲的人
格陵蘭的歷史就是人類發現並適應這個特殊地理環境的歷史。
1500 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紐特人就遷至格陵蘭定居 . 他們世世代代以捕魚狩獵為生,最終成為瞭格陵蘭島的原住民。但是原住民在島上自給自足,很少對人類文明的主舞臺——歐亞大陸產生什麼影響,格陵蘭也就因此一直保持著沉寂。
因紐特人有一支一路往北極冰原上發展
也是厲害瞭
直到公元十世紀,格陵蘭才迎來瞭文明世界的第一個客人。公元 982 年,挪威海盜紅胡子埃裡克(Erik the Red)因殺人罪被驅逐出冰島。他一個人劃著小船,從冰島出發,打算遠渡重洋。由於大西洋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很神秘,沒人敢遠渡大洋,他的朋友都認為他膽子太大瞭,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
紅胡子埃裡克
在經過漫長的海上漂泊後,埃裡克森來到瞭格陵蘭島,並在今天格陵蘭島的西南沿海地段找到瞭幾片平坦之地。
這幾片平坦的沿海土地在地形上可防禦北極寒風的襲擊,而且在北極短暫的夏季還長滿青嫩的植被。此地綠油油的,對於一個在海上獨自漂泊很久的 " 流浪者 " 而言,這片 " 綠洲 " 簡直就是天堂。
因紐特人從亞洲出發
紅胡子哥從北歐出發
在他安全回到冰島以後,驕傲地對朋友們說:" 我不但平安地回來瞭,我還發現瞭一塊綠色的大陸!" 於是格陵蘭(Gr ø nland)便成為瞭它永久的稱呼。
夏天的格陵蘭還是挺友好滴
北歐人出於好奇心開始陸陸續續前往格陵蘭一探究竟。但是事與願違,此地沒有什麼綠色。而且到瞭格陵蘭的北歐人必須解決眼下很棘手的問題——糧食問題。於是一部分人在埃裡克森的兒子帶領下向南航行,尋找森林和適於農耕的土地。
寒冷格陵蘭
瑟瑟發抖
從格陵蘭向西南漂流,他們還真到達瞭一個有森林的地方。他們給它起名文蘭,也就是今天加拿大的紐芬蘭——維京人不但是第一批發現格陵蘭的人,還是比哥倫佈更早發現美州的人。
原來最早發現新大陸的歐洲人
是北歐人
以上是北歐傳奇史詩的記載內容,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誇大成分。但現代考古發現部分地肯定瞭這些史詩。
紅胡子埃裡克和自己的傢人奴隸在格陵蘭島南側落戶確有其事,起名為 " 綠色的土地 " 也的確是為瞭吸引更多北歐移民。至於他兒子發現紐芬蘭的記載,也有部分真實性:紐芬蘭北部發現有一個古挪威人聚居點,時代的確早於哥倫佈。
描繪紅胡子埃裡克的畫作
不論傳說有幾成真實,自被發現之後,格陵蘭島就開始和歐洲的聯系日益緊密。這座巨大的島嶼不僅與歐洲建起瞭通商關系,還接受瞭歐洲的宗教,羅馬教皇甚至還派人來征收教區稅。
傳教也是很辛苦的
(來自 Albatros Travel)
格陵蘭的產業
農業生產方面的種種不利致使漁業成為格陵蘭早期發展的重要支柱。
原住民因紐特人及早期的斯堪的納維亞殖民者來到格陵蘭,主要為瞭捕撈鱈魚、鯡魚、鯖魚、鱸鲉、比目魚和蝦,這為歐洲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水產品。
格陵蘭各種魚
北歐殖民者站穩腳跟後,傳統捕撈行業滿足不瞭愈發龐大的市場,魚類養殖業開始出現。從業者利用格陵蘭的海水資源發展養殖業,進一步增強瞭此地的漁業實力,以鮮美著稱的格陵蘭三文魚從此享譽歐洲。
飛起來
吃起來
即使在現今,從事漁業捕撈和魚類加工業的勞動力也還是占全島的1/4。全島出口貨物的90%左右屬於魚類和相關產品。隨著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繼續開發,歐洲漁業仍將為格陵蘭經濟貢獻巨大的力量。
看起來好冷的
不過格陵蘭島可不是個隻有漁業資源的地方。島民在近代發現瞭更為豐富的礦產資源,這無疑是一個經濟上的福音。但由於格陵蘭大部分土地位於北極圈內,資源一直沒能開發。隨著全球變暖 , 格陵蘭島冰川急速消融,開采近海油氣和島上礦產資源終於具備瞭現實可能性。
格陵蘭油氣礦產
為瞭實現經濟獨立和長遠發展 , 格陵蘭島政府近些年把石油和礦業作為支柱產業加以扶植 , 鼓勵國外礦業公司和投資機構在格陵蘭島投資石油和礦產勘查開發,希望能成為第二個阿拉斯加。
援引格陵蘭島領導人阿勒卡 · 哈蒙德的話:" 格陵蘭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其開發將對世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這對格陵蘭實現經濟獨立至關重要。"
左一,阿勒卡•哈蒙德
哈蒙德之所以急於強調格陵蘭經濟獨立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塊領地的主要財政來源竟然是丹麥中央政府的補貼。格陵蘭政府一半的收入都來自丹麥。所謂 " 拿人手短 ",受人恩惠拿經濟補助讓此地的自治變得非常不徹底。
簡直互補瞭
為瞭盡快實現經濟自主,格陵蘭積極向外尋找合作夥伴,他們的目光於是放在瞭東方的中國巨人身上。非常出人意料的是,中國現在是格陵蘭的第一大外貿夥伴,穿越大洋的航運貿易把兩塊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土連接在瞭一起。
不論是對生意人還是對外籍勞工,缺乏人口又急於發展的格陵蘭都持開放態度。哈蒙德表示," 對我們來說,他們來自何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跟他們談判。他們是從中國還是從歐洲來,對我們沒有什麼不同 "。
格陵蘭和中國之間的資源交易,對歐洲內部的穩定性造成瞭不小的影響。英國外交部甚至曾發文指出,格陵蘭是歐洲的,不是中國的。但經濟因素對土地的控制力遠遠勝於單純的地理位置因素,這一點早就不是秘密瞭。和中國的密切合作,正在幫助格陵蘭從丹麥分傢。
格陵蘭旗幟
這很現代,很包豪斯,很北歐 ...
丹麥格陵蘭分傢?
格陵蘭和丹麥之間若即若離的關系,一直是很多人覺得迷惑的現象。其實格陵蘭受到丹麥控制本來就不算特別名正言順,進入現代以後想要獨立也是情理之中。
1261 年,當時的歐強國挪威占領格陵蘭成為殖民地,這裡終於成為瞭一塊有主之地。1380 年丹麥與挪威、瑞典組成卡爾馬聯盟,並由丹麥王室主導之後,格陵蘭的名義宗主國就變成瞭丹麥。
北歐國傢抱團一定程度是為瞭
對抗南方的漢薩同盟
1534 年,挪威被取消王國的地位,降為丹麥的省,格陵蘭也因此徹底進入瞭丹麥的口袋。不過長期被挪威殖民的歷史,讓島民對過去的挪威王國一直抱有同情和追思,被丹麥控制得不情不願。
17 世紀,瑞典為爭奪波羅的海霸權不斷與丹麥交戰。最終,雙方達成妥協,挪威在北歐的主體部分劃歸瑞典,格陵蘭、冰島和法羅群島保留在丹麥。格陵蘭這時候在名義上徹底和挪威失去瞭聯系,這和當地的民情有強烈的背離,也給後來的爭端埋下瞭伏筆。
" 阿拉斯加收購事件 "(可以在擴展閱讀找到)使得全世界開始重視北極地區,1905 年才剛剛獨立的挪威急於收復格陵蘭這個大寶庫,和丹麥徹底翻臉,派人占領瞭格陵蘭東部的無人區。被丹麥發現之後,雙方一直把爭端鬧到公堂之上。
就等著這個冰封的大寶庫融化開來瞭
經過多年糾纏,1933 年,海牙國際法庭把格陵蘭島及附近地區判歸丹麥。一直到瞭二戰爆發,丹麥被迫與納粹德國合作,格陵蘭便暫時被美國代管。這段歷史更進一步加強瞭格陵蘭人的獨立認知。直到現在,格陵蘭依然在爭取擺脫丹麥附屬州的地位向獨立的主權國傢邁進。
有歷史上的冰島先例在前,已經發現瞭礦產資源的格陵蘭也想要有樣學樣。
自 1953 年丹麥修改憲法,將格陵蘭納為一個州起,這個島先是跟隨丹麥加入歐共體,隨後又主動退出。
自 1979 年 5 目 1 日起,格陵蘭建立起內部自治政府,成為在丹麥王國名義下一個有著特殊地位的地區。格陵蘭政府自行管理格陵蘭事務,包括內政、法律、教育政策等方面,隻有與丹麥王國有關的案件才由丹麥司法機構裁定。
如今格陵蘭政府官網
丹麥王國駐格陵蘭的代表則隻保留主持丹麥在格陵蘭的選舉的權力。丹麥對格陵蘭作為自治領地的唯一要求,就是格陵蘭不能與其他國傢簽訂有關外交關系的協議。而另一方面,作為一種補償,丹麥憲法又承諾,所有與格陵蘭有關的聲明都將照會格陵蘭自治政府。
但根據公投結果,有75%的投票民眾支持格陵蘭離開丹麥統治,自治獨立的民意基礎非常強烈。假如哪天我們在《新聞聯播》中看到格陵蘭獨立的消息,我們也不要吃驚。
格陵蘭獨立群眾
格陵蘭在北歐領土中的超然姿態,不僅僅是針對丹麥,他們的歐洲認同感也並不強烈。長期蠻荒的歷史,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各國復雜的殖民史,讓格陵蘭這塊土地的歸屬總是難以穩定。
正因如此,在經濟發展進入正軌,能夠穩定輸出財富之後,格陵蘭才有足夠的底氣要求獨立自治。
可是,作為一個以出賣礦產和漁業為主業的典型資源型經濟體,在資源開采完畢之後,格陵蘭又該如何自處呢?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
國傢:巴西 | 泰國 | 印度 | 日本 | 越南
省區:安徽 | 廣西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城市:廣州 | 蘇州 | 杭州 | 黃石 | 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