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酒肉不膩,又到瞭一擰肚皮能掐出油的季節,想想讓人不安吶。
前不久,平時吃飯靠外賣的溫州姑娘小琳進瞭醫院,置換血漿後,發現血漿呈豬油色!原來姑娘好一口油膩辛辣的水煮魚、麻辣燙,結果吃出瞭高血脂,在 27 歲的年紀。
△ 左為小琳血漿顏色,右為正常血漿顏色 圖來源 錢江晚報公眾號
無獨有偶,福建南平市一個小夥子患上瞭特重度高脂血癥,抽出的血也是一層厚厚的白色油脂。小夥子平時吃飯不規律,又愛吃肥肉和油炸食品,而且年紀更小,才 23 歲。
這幾年,年輕人由於高油脂的飲食進醫院的新聞屢見不鮮。中國可不止有油膩的中年人,還有油膩的年輕人。
一
年輕人吃飯到底有多油膩?
餐館裡的菜通常要比傢裡的油膩,相比父母,年輕人更多是在餐館解決一日三餐,超過 7 成的餐飲消費都是由 80 後 90 後貢獻的。
來自《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 2017)》的數據還顯示,90 後正在逐漸超越 80 後,成為餐飲業的消費主體,後浪推前浪。
在外吃飯,年輕人更愛擼串。在《2017 中國餐飲消費報告》裡,80 後 90 後最舍得花錢的餐飲品類中除瞭燒烤,還有火鍋、烘焙糕點。
口味偏好嘛,年輕人幾乎都是重口味菜的擁躉,美團點評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超過 7 成消費重口味菜系的人群都是 80 後。
年輕人還有自己最熱捧的 " 國民菜 ",在北上廣深成都五個城市菜品銷量統計中,毛血旺、酸菜魚雙雙銷量奪冠。
重口味攻陷瞭年輕人的胃,也在年輕人打拼的各大城市攻城略地,比如一線城市北上廣。
北京就是一座重口味兒的城市,川菜、湘菜兩大公認重油重鹽重辣的菜系,占北京人最關註的四成。
此外,《2017 北京吃貨大數據報告》顯示,北京最熱門的 10 大菜譜中,紅燒肉、黃燜雞、魚香肉絲位列前三。
而在國內首份《外賣黨吃喝報告》中,麻辣類外賣訂單最多的城市出乎意料地花落上海,酸辣土豆絲、麻婆豆腐、香辣雞翅等都是熱銷爆款。網紅美食小龍蝦,則在美團點評公佈數據中位列榜首。
二
今年年底,有個平時一塊兒吃飯的同事,在北京一傢體檢中心檢出瞭高血脂,其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兩項指標都亮起瞭紅燈。同事還是個 90 後。
同事平時胃口特好,隻不過蔬菜吃得少,麻辣雞、麻辣兔頭,都能在他嘴裡吃出舌尖上的中國即視感。
高血脂的發病年齡段提前瞭近一輩人。目前中國高血脂患者的年齡分佈中,30 至 40 歲人群是發病高峰,20 多歲的也非常多見,以往高血脂這種疾病,在 50 歲中老年人身上才能看得到。
在快節奏的北京,年輕人的高血脂健康狀況尤其堪憂。2011 年北京首次發佈《北京市體檢統計資料報告》時,發現北京市常住居民中超半數市民血脂異常,其中 18 至 30 歲男性的血脂異常患病率已經達到 58.5%,血脂異常成為困擾年輕人最大的健康問題。
這幾年,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高血脂到醫院就醫。2015 年,我國公立醫療機構降血脂用藥市場銷售額,較上年增長瞭 16.2%,已經超過瞭醫藥市場整體的增速水平。
" 現在,死亡率最高的是 30 至 50 歲的人。" 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齊伯力在演講中提醒說:" 年齡不是個寶,血脂高很危險。"
號稱 " 百病之源 " 的高血脂,導致的死亡人數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 51%。表演藝術傢高秀敏和侯耀文等名人的猝死,都是由高血脂引發冠心病導致的。
而且它的危害是隱匿性、逐漸性和全身性的,高脂血癥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險因素,因而高脂血癥被人稱為 " 無聲的殺手 "。
三
一個更殘酷的事實是,油膩辛辣會上癮。
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高能量食物能讓大腦 " 上癮 "。換句話說,年輕人吃得越油膩,結果會越吃越上癮,如此惡性循環。
有時下班路上,我會提醒自己吃清淡點,結果還是坐到瞭蘭州拉面館裡點瞭一份烤韭菜,油膩辛辣吃著過癮啊。
好一口重油重辣,確實是從年輕時期開始的。英國某食品生產商對 1950 名英國成年人展開調查,發現人們開始喜歡重口味食物的平均年齡是 22 歲。
這可能是由於 " 味蕾退化 " 導致。在嬰兒時期,我們口腔中大約有 3 萬多個味蕾,味覺靈敏,口味重的食物刺激強烈,吃不瞭油膩辛辣。長大後,我們口腔中的味蕾數量隻剩下 1 萬個左右,食欲隻好倚賴重口味兒刺激刺激瞭。
身體的自然選擇是油膩的,社會環境也迫使年輕人趨於油膩。營養師認為,油膩辛辣受到年輕人的廣泛歡迎,一方面是受到生活節奏加快的影響,一方面是吃淡的成本比較高。
有消費數據顯示,90 後初入社會,經濟實力還相對較弱,所以他們在線下的餐飲消費會先從快餐、烘焙、燒烤等輕食開始。
一日三餐,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日常,在年輕人這裡,難道就成瞭危機?倒也未必。
下頓飯放棄油膩,苦海無邊,回頭就是岸吶。
(編輯 范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