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留學底薪 2000?人才還是值錢的

09-08

深圳晚報評論員 李屾淼

小林傢花 180 萬元送他留學 6 年,學成歸國求職困難,幾經周折後才找到個月薪不到 6000 元的工作。與此同時傢裡的房子在 6 年間從 180 萬元漲到瞭 400 萬元。

這個事首先說明,這些年我國的房地產投資非常好賺。6 年下來,房產投資賺瞭 220 萬元,年均接近 37 萬元,月入超過 3 萬。6 年前小林還在讀高中,如果當時選擇輟學在傢賦閑,然後拿省下來的 180 萬元再投資一套房產,那麼現在高中畢業證都沒拿到,手持初中文憑的小林,這 6 年來靠投資房產賺的錢,足以傲視他的大部分同齡人。關於小林的新聞標題就有可能這麼寫:高中肄業生買房 6 年賺 220 萬,名牌大學海歸情何以堪。

一個是花瞭 180 萬元留學 6 年月薪不到 6000 元的小林,一個是高中肄業 6 年賺瞭 220 萬的小林,非要拿這二者做橫向對比分個高低,以此評判一個年輕人的價值,那麼結果似乎已經無可爭議。幾十年來社會價值觀經歷過一波又一波沖擊,這樣的對比反復上演。曾經人們說大學生是天之驕子,後來大學生遍地都是,人們說海歸是天之驕子,現在海歸又遍地都是,人們又說拆二代房二代才是天之驕子。人們如此善變,這會讓天很苦惱,哪來那麼多驕子?

從大學生到海歸,光環一個接一個地幻滅,唯一不會幻滅的隻有人的價值。光環幻滅不是壞事,這意味著社會對於人的評價將更為客觀,而不至於被一些虛頭巴腦的光環迷惑。反過來說,想用光環來掩蓋自身的平庸也將越來越困難。大學生可以不值錢,海歸可以不值錢,但人才總是值錢的。培養一個人才不一定非要花 180 萬元,卻肯定要付出很大代價。

教育投資很難以簡單的數字漲跌衡量回報,甚至根本沒有一套說得清摸得著的標準可以用來判斷其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時間精力或是金錢,不投入就肯定沒有回報;投入得越多,回報優厚的概率也就越大。當 " 海歸 " 這個詞已經變成一個普通名詞而非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概念時,人們的教育投資理念也將趨於務實,更關註實際價值的提升,而非形象光環的塑造。對於教育投資回報的價值判斷,則應更加全面。處在加速變革的時代,一切既有利益都有可能在新浪潮沖擊下土崩瓦解,沖擊與瓦解中又同時孕育著新的機遇。不必對眼前的損失耿耿於懷,也絕不要因已有的回報高枕無憂。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