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率不斷提升。然而,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似乎沒能成比例地同步增加。霧霾、高房價、緊張的醫療和教育資源,不斷暴露出我們快速擴張的城市在質量上仍有改進空間。
中國已經到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社會公平正義等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這進一步凸顯出中國城市在發展中取得經濟與社會、經濟與環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平衡的重要性。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城市才能讓居民感到幸福?
現代經濟學中有一個 " 伊斯特林悖論 ",又稱 " 幸福—收入之謎 ",即更多的財富並沒有帶來更多的幸福。伊斯特林悖論同樣在我國存在,據調查,發達地區的城市居民在享受較好公共服務、獲得更高收入的同時,並沒有覺得更加幸福," 大城市病 " 所帶來的教育、醫療、住房、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而蘭州、烏魯木齊、銀川等城市在總體主觀幸福排名中表現較好。
固然,有活力的經濟、更低的失業率、有保障的醫療、優質的教育、怡人的環境和更好的公共服務,可以給城市居民帶來基本物質保障,但這些物質保障對整體幸福是充分而不必要的條件。不丹雖然人均 GDP 隻有 2800 美元,卻以幸福指數排名靠前而聞名世界。我們再來看 " 四小龍 " 時期的香港,那個時期的香港年輕人雖然覺得現實的物質不充分,但是敢拼敢幹,對未來充滿希望。而現在的香港和內地一些一線城市卻在不斷販賣 " 焦慮 " 和 " 壓抑 "。
帶給人幸福感的希望是有一定區間的,是讓人離開得心應手的舒適區,來到具有一定挑戰的拉伸區,而又不會進入極其挫敗的無望區。在一些房價收入比乃至租金收入比極高的城市,不少青年人恐已陷入無望區間。好在一些地方已拿出措施解決這些痛點,如武漢市針對大學生群體出臺瞭零門檻落戶、八折購房等大招,還謀劃建設規模宏大的 " 長江青年城 ",讓青年人住下來、住得好。
人民幸福事關政權穩定,關乎 " 兩個一百年 " 奮鬥目標的實現。因此,在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領域發力,是給人民以希望的基本條件。另外,可以把國民幸福指數納入政府績效評估體系,讓政府從思想上重視居民幸福建設。同時,可利用大數據和輿情分析技術,生成動態幸福危機預警指數,幫助政府及時規避工作盲點,解決影響居民幸福感的痛點。 ( 作者是盤古智庫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