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孩更容易患中耳炎 早期如何來判斷

10-19

中耳炎是小兒的常見病,而且中耳炎容易導致鼓膜穿孔,傢長要及時預防寶寶患中耳炎。下面我們看看為什麼小孩更容易患中耳炎?

為什麼小孩更容易患中耳炎

1、幼兒咽鼓管的位置比較低、平,而且管腔短、粗,哺乳時孩子的位置不對,很容易被嗆著導致咳嗽,使乳汁誤入中耳。咽鼓管軟骨部位比較柔弱,不能自行開放。中耳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是很完善。

2、扁桃體感染後出現的水腫和增生,容易堵塞咽鼓管的咽部開口部位。腺樣體內有細菌和病毒,就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引起中耳感染。

3、孩子的中樞神經正處在一個發育的階段,機體的調節能力比較弱,孩子免疫力的下降,易患上呼吸道疾病,進而影響到咽鼓管功能,引發中耳炎。

如何判斷寶寶得瞭中耳炎

(1)早期(醫學上稱咽鼓管阻塞期):小兒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出現耳鳴、耳內不適等(小兒不會表達),但耳部的難受會影響寶寶玩耍和睡眠。醫生在此期檢查可發現有耳膜(醫學上稱鼓膜)內陷,中耳內有積液。

(2)進展期(醫學上稱化膿前期):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可達 39 ℃~40 ℃,小兒哭鬧不安、聽力下降和耳痛,同時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這些表現類似感冒或腸炎,極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檢查後可發現耳膜充血、聽骨紅腫、外凸。

(3)高峰期(醫學上稱化膿期):小兒高燒、拒食,嚴重者面色發灰、波動性耳鳴、聽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檢查可發現耳膜外凸,中耳內積膿。

(4)後期(醫學上稱消散期):一般在患病 4-5 天後,小兒的體溫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潰,膿液從耳道流出,耳鳴和聽力下降仍存在。

小孩中耳炎護理方法

1、中耳炎一定要及時的治療,因為中耳炎會給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的,另外如果不手術的話,一般用中藥的效果比較好,每天用中耳炎散吹進耳朵裡,堅持大概兩個療程左右就能好的。另外,平時掏耳朵的時候不要太用力,多註意鍛煉身體,減少感冒也是預防中耳炎的一種好方法。

2、中耳炎在兒童裡是一種高發病,也是一種常見病,找準病因,對癥下藥就可以瞭,兒童最好不要選擇手術治療中耳炎,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可以用藥物來進行治療,中藥最為穩妥,因為孩子比較的脆弱,一旦用的藥物裡面含有激素很容易影響到大腦的發育,而中藥的話一般都是天然的草藥,沒有副作用,六味通竅靈裡的白芷、澤瀉、川芎、車前子、石菖蒲等藥材具有奏清熱滲濕、辟穢化濁、活血化瘀、疏風通竅之效,專治中耳炎。

3、當孩子患上中耳炎後,父母應該讓孩子服用解熱鎮痛劑溶液,而且讓患部靠在包裹著毛貼的熱水袋上。上溫水充填熱水袋,讓頭部疼痛的那一側朝下,以便讓耳朵的滲出液排出來。應該在 24 小時內帶他前去醫院就診。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