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數學好的孩子,在生活細節上就開始培養數學能力瞭!

03-09

08

03-2018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

數學這東西能唬住不少人。大多數傢長談 " 數 " 色變,語文還能通過親子閱讀培養,數學該怎麼啟蒙?對我們這些生女兒的傢長來說,還有個更鬧心的傳說,就是 " 女孩數學一般比男孩差 "。

我不相信這種帶有偏見的說法。特意給千尋報瞭樂高班,(樂高涉及的空間想象、數量關系等與數學思維關聯度比較高)事實證明,女孩隻要做好啟蒙,並不會輸給男孩。

學習快兩年後,她比班上其他男孩更早地通過瞭能力測評,順利升入機器人班。

前幾天,和老師合作,做出瞭 EV3 大象,特嘚瑟地給我演示,這大象不但能按她設定的路線散步,還能翹鼻子抬腿,很厲害的樣子。

(私人照片,請勿轉載)

大傢都知道,樂高 EV3 針對的孩子年齡是比較大的(9-14 歲),她這個年齡,能配合老師完成搭建已經很不容易。老師的評價是,孩子數學基礎不錯,對數和類、距離、角度等參數的敏感度很高,所以學習搭建和編程時得心應手。

真是朕心甚慰啊。

不過,這朕心甚慰得來不易。回想起來,我們沒報數學相關的早教班,卻花瞭很大力氣做數學啟蒙。關於數學啟蒙,我用瞭雙管齊下的方法,一邊在生活細節中浸透,一邊用桌遊鞏固。今天先聊聊前者,桌遊大傢如果感興趣可以給我留言,下次我們專門開一篇文章掰。

生活細節,就是我們每天都會經歷的日常,做飯買菜什麼的。千尋第一次邂逅數字的地方是廚房,我就從廚房聊起吧。

吃貨的數感培養從廚房開始

1 — 3 歲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說我的特點是比較懶,我傢姑娘的特點就是比較饞。

小吃貨在一歲左右,開始對牛奶之外的所有吃食充滿濃厚興趣。每當我在廚房鼓搗輔食,吃貨娃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不遠處觀摩。

隻見她睜大眼睛盯著鍋上裊裊升起的熱氣,口水在喉嚨處滾來滾去。美食出爐,我就拖長聲音從 10 開始倒數,10、9、8 ……,她也跟著我一起喊。

我問她," 千尋,你想吃幾個餃子?"

她用手指比出個 3,我一邊盛餃子一邊數,"1、2、3,好瞭,三個!"

吃貨早已按捺不住,待熱氣散掉,伸出小手抓起一個餃子就往嘴裡送。我不忘跟著她的節奏叨叨," 千尋吃掉第一個餃子瞭,要開始吃第二個啦…… "

大傢註意,剛開始我隻是念數學,現在在數字後加上瞭單位。1-3 歲的孩子,對聽很敏感,我們在語言上去強調,比如要說出 3 這個數字,後面加上不同的單位,"3 個 "、"3 斤 "、"3 把 ",這樣他她就能認識到 3 是一個變化的量,不像漢字是固定的,而是一個可以用來描述各種東西的量。

就這樣,在一個一個餃子、一顆一顆車厘子、一勺一勺雞蛋羹、一塊一塊曲奇餅入肚間,吃貨娃學會瞭從一數到十以及更多。我發現她會數數,是在講繪本故事的時候,她忽然指著一棵蘋果樹,像模像樣地數起來," 一個、兩個……媽媽,樹上有九個蘋果!" 我一看,還真是九個,這就是所謂數感培養的成果麼。

被譽為 " 中國奧數第一人 " 的孫路弘老師對數感有個很有趣的形容,"你別看數感貌似很學術,其實它和手感、觀感、樂感是一樣的。"

孫老師的父親是作曲傢,天天在傢裡彈鋼琴,他印象中的數字,不是 123456,而是 do re mi fa sol la 。道理很簡單,孩子總是從他最熟悉的事物開始學習的過程。

對娃來說,最熟悉的,就是他最感興趣的。吃貨的興趣在食物,所以我們傢的數感是從小饅頭小餅幹開始的,如果你傢有個汽車迷,完全可以從看車牌號開始。

回想起來,在廚房培養數感,隻能算是數學啟蒙裡最初級的部分,千尋隻是跟數字們混瞭個臉熟,並不理解數字的含義。但同時我又覺得這個階段十分重要,因為她從這裡開始萌生瞭對數字的興趣。

超市是數學啟蒙的最佳場所

3 — 4 歲

娃大一點時,數學啟蒙地從廚房升級到瞭超市。我們兩個逛超市,最忙的地方永遠是嘴 , 一直說個不停。

" 千尋,幫我拿五個梨吧,哦不對,我們傢還有兩個梨,那就拿三個。"

" 這個曲奇餅有大的也有小的,你要大的還是小的呢?"

" 想買棒棒糖?要幾個自己去數吧。葡萄味是綠色的,草莓味是紅色的,你可以選你喜歡的口味,不過選好後得數一數,告訴收銀阿姨不同味道分別有幾個,阿姨才能賣給你哦。"(被我騙瞭好長一段時間,在此也要感謝配合演戲的各位收銀阿姨)

" 酸奶重,棒棒糖輕,你拿棒棒糖吧,媽媽個子大,提重的酸奶。怎麼兩個酸奶比十個棒棒糖還要重呢?"

……

耳濡目染間,簡單加減,大小,數量,顏色辨別,重量比較等等數學概念,就這麼潛移默化地吸收到瞭她的小腦袋裡。

更好用的是買單,每次買單都不亞於一次現象級教學。

雖然現在結賬方式很先進瞭,手機掃碼幾秒就能搞定。但帶娃逛超市,我還是堅持用最傳統的現金結賬法,她自己買單,勁兒特別足。

懶媽我經常抄起手站一邊,欣賞她跟收銀阿姨的對話。

" 小朋友,這個巧克力七元。"

她遞給阿姨五元。阿姨會說," 你還差我兩元哦。"

5+2=7 順利留下一道印記。

記得某一天,她決定花掉自己存錢罐裡的硬幣,於是,我看見瞭如下畫面:

想買的商品 26 元,為瞭買單,隻能慢慢清點面額不等的硬幣,真是很辛苦呢

愛幹凈的媽咪們別急,我們數完就洗手 ^_^

尋寶遊戲是加強版訓練

4 歲 +

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四歲孩子將邁入 " 具體運算 " 階段,這個階段的思維運算離不開具體實物的支持,思維的發展與身體感知經驗密切相關。

尋寶遊戲是我們傢常玩的傳統項目,正好契合瞭孩子這個階段的發育特點。通過真實生活中的尋找、感知、測量,她建立起瞭對數量和質量的內在認識。

玩法很簡單,就是給娃一張清單,在傢裡尋寶,尋到寶藏有獎勵。介於小朋友識字量不夠,清單上的物品我會畫出來。

千尋小一點的時候,清單相對簡單,比如 : 兩本與朵拉有關的繪本、三塊紅色積木之類。現在這個段位對她來說太簡單瞭,我就稍稍升瞭點級,在數量裡加入容量概念。清單包括:能裝一杯水的容器,長於 1.5 米的物品等等。

剛開始她自己估摸,如果測量結果跟她目測的接近,成就感就爆棚。後面慢慢發展到自己主動使用諸如軟尺類的簡單測量工具,十分認真地數刻度,完全忽略瞭我的 " 小心機 " 啊。

還有個好用的玩法,友情附送給大傢。

小朋友對大人手機都很好奇(誰叫你經常刷),我傢姑娘也不例外。我總是大方借給她玩,不過她得自個輸入屏保密碼才能打開。娃還小的時候,隻要在鍵盤上找出四位數密碼就 ok。現在得用上加減法,有一回,我悠悠地告訴她,密碼第一個數字是 "7+2-3+1",感覺她快崩潰瞭,哈哈。

最後,分享一個牛娃的故事。

John Urschel,麻省理工 MIT 的應用數學博士。你肯定想不到,這位數學博士小時候特討厭數學課。

John Urschel 講述瞭自己從討厭數學到成為數學頂尖人才的經歷:

" 當我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非常討厭數學。我認為數學既乏味又浪費時間,我討厭那些看起來與真實生活毫無聯系的規律,而且我無法忍受做大量的練習。這種感覺是相互的,所以。我的數學老師並不是很喜歡我。"

" 是媽媽幫我找到瞭學習數學的樂趣。媽媽會花時間和我一起做遊戲,有時是尋寶,有時讓我用零花錢買東西……我並不知道我和媽媽做的事是真正的數學,直到上大學才意識到,數學並不僅僅隻是在教室裡記公式,而是更接近於小時候跟媽媽做的事情。作為麻省理工學院數學專業的博士,當我在努力解決一個困難的例證或問題的時候,能感受到和小時候一樣的沖動與快樂,就像回到瞭和媽媽一起做遊戲的時候。"

為什麼老師都做不到的,一個普通媽媽可以做到?這背後的道理其實很簡單。

孩子與媽媽天然的親近感是無法被替代的,因此媽媽想要讓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也是最容易的。

雖然大多數媽媽並非數學專傢,也不懂專業的教法,但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然而然的機會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許是數樓梯,也許是買日用品核對找零,也許是量量自個的身高……相信我,正是這些生活細節近乎神奇地培養瞭孩子的數學能力!

真實的生活,永遠是最好的課堂

精選閱讀

美國課堂

【思維】孩子有無邏輯思維,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 一文談透邏輯能力培養

【數學】數學啟蒙,關鍵要從這 4 個維度培養孩子的 " 數感 " | 來自斯坦福教授的建議

【閱讀】美國老師發給傢長的親子閱讀卡片:讓孩子的學習超越記憶、理解和應用

【英語】自然拼讀究竟怎麼學?沒搞懂這三步就別急著開始!

育兒經驗

【心理】原來孩子有個撒謊敏感期?真的! (顛覆認知的深度研究)

【溝通】紮克伯格父母和他的聊天模式,趕快用到你孩子身上

【幼兒園】把孩子放幼兒園後會發生什麼?這些信號告訴你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小學】一年學費 20 多萬的國際學校教什麼?掌握瞭這些教育精髓完全可以在傢教娃!

公眾號回復上方 8 個藍色【關鍵詞】獲取更多幹貨

作者千尋,童書作傢。千尋是我女兒的名字,我在這裡分享我們共同成長的點滴。沒有大道理,隻有科學育兒指導下真實的實踐心得。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