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好,這是我們蘿卜報告混動 CR-V 長測的第二篇,也就是論噪音篇。
相比於貼在下面的視頻,我覺得文章的部分更有必要,把影響人對噪音評判的原理部分,還有更關鍵的 —— 我們這兩周糾結的過程,寫得更清楚一些。方便大傢理解,也不枉我們走過的那些彎路啦。
NVH 工程(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 / Noise Vibration & Harshness)一直都是營造良好駕駛感受非常非常關鍵的一環。陳震曾經有個說法我非常贊同:一臺車如果隔音能做得很好,往往整車的駕駛感受也不會差,因為廠商對於一臺車的研發時間,以及生產成本都是有限的,願意在 NVH 這個相對來說層次更高的項目下功夫,往往別的方面肯定水準也不低。
而在這麼多年的試車過程中,發現瞭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人對於噪音的感受,其實是很主觀的。絕對的噪音值的大小,和人耳實際感受一臺車是否吵鬧,其實並沒有絕對的聯系。舉個例子吧,老東傢勤勤懇懇的黑哈(哈弗 H5),到最後退役時已是六七年的老車瞭,沒人愛護,車裡又是各種亂七八糟的工具,開起來叮咣亂響,車窗膠條被翹得各種漏風(因為黑哈自己鎖上),實際噪音非常大。但真正開起來,正因為哪兒哪兒都響,反而不那麼在乎瞭。而平時很安靜的車,哪怕車門有一點點異響,卻讓我煩得想砸車,扒層皮也要找到它。
其實這就是源於人腦的結構的問題。在我們的自主意識之前,大腦的潛意識就會決定哪些聲音是值得你去聽到的,哪些是要被忽略的,這樣才能避免過多無用信息沖擊大腦影響決策。大傢可能都有這樣的印象,比如去一個特別吵鬧的酒吧和演唱會現場,一開始覺得非常難以忍受,但待一會兒習慣瞭也就不覺得怎樣瞭;對於睡眠困難的人群,有一種解決方案就是使用“白噪音發生器”,鋪上一層均勻穩定的噪音,這樣就能讓睡眠者忽略一些突發的噪音,睡得更安穩。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視覺,嗅覺,甚至觸覺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幾個關鍵詞,“看不見的大猩猩”,“雞尾酒效應”。
所以說,設計 NVH 工程很重要的一點,並不是把所有噪音都壓制到消失(實際上考慮到成本和結構,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而是盡可能讓所有噪音分佈線性均勻,讓人不容易察覺到突兀的噪音。而混動車和電動車,在這方面反而有天生的缺陷:缺少發動機的掩蔽效應,會讓路噪和風噪更加明顯。具體到本田混動,問題就更麻煩瞭:平時隻有電動機在工作,急加速時發動機會從 0 轉速瞬間爆發到(估計)5000 轉,既沒有底噪,也沒有普通變速箱升降檔的韻律變化,而且本身發動機高轉速隔音水準也很糟糕,這就造成瞭急加速發動機全力供電時,噪音感受非常不好。
我們花瞭兩周的時間,一直試圖尋找一種方案,能夠記錄下客觀的數據,證明這一主觀感受。初始想到的辦法是,使用一臺 ZOOM H4N 錄音機,和一臺聲計儀,記錄下來混動 CR-V 和昂科威同樣車速下,在完全同等路段同樣加速位置,30kph-80kph 以及 60kph-100kph 的噪音分佈以及音頻樣本。但測試結果卻非常讓人失望,聲計儀並不穩定(因為有太多其他因素的環境聲瞭,而且原本聲計儀的 A 加權就是一個模擬的最終數值),而錄音機在手動控制電平的情況下,兩臺車明明聽著噪音有很大區別,錄下來回放的聲音音量卻基本一致。
Zoom 和 分貝儀
錄音機曲線
然後就是痛苦的和各個業內人士溝通請教的過程瞭。最終發現,無論是更準確的精密積分式聲計儀,還是 NVH 工程師常用的聲相儀,都沒辦法實現我所謂的“希望用儀器客觀測量出主觀感受”的目的,不過確實也學習到瞭很多。比如以前我一直忽視的,車內噪音除瞭通過空氣傳播之外,還有一個傳播途徑是通過方向盤和座椅的振動,而這一點儀器是很難模擬的。
最終結論就是:到底吵不吵,還是要人說瞭算。
那麼,混動 CR-V 到底吵不吵? 有沒有什麼解決方案?還是看我們的長測視頻吧 : ) ,裡面會有詳細的分析和講解。也不必擔心視頻太長,開場我就會給出目錄時間,大傢想看什麼,直接跳躍過去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