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後排中間座位有多危險?頸部傷害最常見

08-02

日常用車當中,搭上三朋兩友一起郊遊,或者五口之傢一同外出,後排中部座位雖然並不舒適,但也還是時常要發揮其乘坐的作用。但是,筆者建議盡量不要使用後排中間座位,即便難免坐人,也一定要系好安全帶,因為後排中間座位絕對是車內最為危險也是最不舒適的位置。

未配備頭枕隱患大:

汽車頭枕可能是大傢平時不太會關註的配置,不少人甚至從來沒有使用過其高低調節功能,隻是怎麼舒服怎麼來。其實,頭枕存在的意義並不僅僅是提供舒適性,而更多的是在發生追尾事故時保護車內乘員的頭部及頸部不受傷害。要知道,追尾事故的發生數量約占所有事故的 1/3,是十分常見的碰撞事故。

在車輛發生追尾時,人體由於慣性會向後傾倒,往往背部會緊貼座椅,而此時車輛加速的壓力都集中在懸空且較為脆弱的頸部和頭部,造成大幅的前後擺動,而頭枕則正是對頭部的劇烈運動起到限制緩沖的作用,避免車內乘員頸部及頭部受傷。

而在後排座椅當中,中間座位在很多車型上都沒有配備頭枕,乘員的頭部無法受到良好的保護。如果發生追尾事故,後排中央乘客的頸部則有很大幾率可能出現損傷。可能你會認為這需要極大的撞擊力度才會出現,但其實不然。C-NCAP 針對頭枕安全性的鞭打測試表明,若頭枕使用不正確,15km/h 時速下的碰撞就有可能導致頸部嚴重損傷以致死亡或癱瘓。

如果後排中央座椅配備瞭頭枕,車輛設計當中往往為瞭避開駕駛員觀察車後情況的視線,而設計瞭高低可調的頭枕。那此時應保證頭枕與頭部接觸位置為眼部高度偏上一點的位置,且頭部與頭枕之間盡可能貼近,間隙不要超過 7cm。

中間座位凸起存滑移隱患:

中間座位安全性低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其座椅普遍是凸起狀。其實汽車座椅的設計當中有一項被動安全設計——防潛滑又稱 ASPC,即 Anti-Submarining Protection System 防潛滑保護系統。在後排座椅當中,防潛滑設計體現為坐盆鈑件及坐墊後端下陷。

這樣的設計能夠防止車輛在緊急剎車時,乘員向前滑動發生危險,傷害頸椎、脊椎的現象。當車輛承受前面撞擊時,後排座椅配合安全帶的使用,把人限制在座椅上並且產生下沉的力量而不會向前滑動,降低由於人體向前滑動所造成頭部、腿部及腳部撞擊前排座椅而產生傷害。

但是後排中央的座椅往往因空間有限,坐墊成高於兩側的凸起狀,造成臀部與座椅之間的接觸面積較少,且防潛滑設計當中 " 前高後底 " 的座椅下陷也因後排折疊扶手的設置不夠明顯,因此防潛滑的效果微乎其微。如果發生緊急制動或碰撞,後排中央乘客則可能向前滑移發生危險,建議使用該座位的乘客系好安全帶,避免該情況的發生。

兩點式安全帶保護效果有限:

汽車後排座椅當中,兩側的座位往往都會與前排一樣采用 3 點式安全帶,而中間座位就不一定瞭。往往有不少汽車品牌為瞭向乘坐舒適性、結構設計、成本等妥協,因此中間僅配備瞭兩點式安全帶。

兩點式安全帶僅僅束縛瞭乘員腰部位置,當進行緊急制動或者發生碰撞時,上身會因沒有安全帶的束縛而向前傾斜,此時乘員的頭部、頸部以及上身則有可能與堅硬物體發生碰撞,劇烈的運動也可能導致身體各部位的拉傷甚至骨折。但是說兩點式安全帶不夠安全,也是相對於三點式安全帶的對比下,即便是使用兩點式安全帶也還是能夠起到最基本的防潛滑作用的,同樣應該在上車第一時間將其系好。

寫在最後:

汽車後排中央座椅,雖然是法規中認可的乘坐位置,但筆者建議將其作為備用座位使用,盡量避免使用該座位進行長途載人。因為該位置不僅不夠舒適,也難以保證乘員安全,甚至還會阻礙駕駛員對車輛後部情況的觀察。如果難以避免則應督促後排乘員系好安全帶,並謹慎駕駛。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