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 2018 年提前下調的消息,引發汽車行業熱議。據瞭解,目前新能源汽車補貼提前下調仍處於討論階段,但最終的結果未必是一刀切,可能跟車輛性能有關,分檔下調標準。近日四部委已對 2018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會定調,最新消息表示,最快有望這段時間發佈。
新能源汽車補貼明年提前下調?
按照此前財政部、國傢發改委、工信部等幾部委發佈的補貼方案,新能源汽車補貼 2017-2018 年在 2016 年基礎上退坡 20%,2019-2020 年補貼標準在 2016 年基礎上下降 40%。近期,有關 2018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 40% 的傳聞在業內廣為流傳,甚至引發資本市場新能源板塊股價集體下跌。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不同程度退坡是有可能的,但更希望通過提升補貼的技術標準降低實際補貼額度,實現新能源車的做大做強。
據瞭解,2016 年 12 月,在新能源騙補國傢調查第一階段結束後,由大規模行業騙補現象帶來的對新能源行業的國傢監管行動開始,一套全新的補貼監管體系在 2017 年正式實施。江淮汽車等乘用車生產商,以及宇通、安凱、中通等商用車企的上半年財報都不盡如人意,凈利潤全部出現超過 20% 的兩位數同比下滑。
新能源汽車產能或過剩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前 9 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 39.8 萬輛,同比增長 37.7%,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今年 70 萬輛新能源目標很可能落空。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指出,至 2020 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總體銷量的比例達到 7% 以上,按照汽車年產銷規模 3000 萬輛計算,這意味著 2020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至少 210 萬輛。然而,即便我國新能源產能突飛猛進,順利向目標進軍,這和新能源產能的發展也已經形成強烈反差。
據不完全統計,按照目前各大企業發佈的信息,有 32 傢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產能佈局,如這些工廠全部如期投產並實現產能完全釋放,到 2020 年總產能將達到 696 萬輛。也就是說,如果現階段不進行相關把控,那麼到 2020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將是銷量的三倍以上。
車企過度依賴補貼政策
國傢的政策尤其是行業補貼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保障 , 但同時也導致瞭行業的路徑依賴。這導致政策的風吹草動既直接引發股價的大幅變化 , 也對行業和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就在今年第三季度財報中 , 多傢上市公司反映國傢補貼的下滑導致公司利潤下降。而在經營生產上 , 補貼也往往會對公司產生直接影響。有些汽車企業過度依賴國傢補貼,對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並不是一種健康的發展狀況。
對於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最為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創新。隻有電池技術的突破才有可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而不是依靠國傢的補貼來在市場競爭。
現今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於迅速,以至於暴露出許多問題。大咖覺得國傢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下調隻是時間問題,汽車企業如果在市場競爭中過度依靠補貼,脫離產品本身對企業來說將是倒退,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要回歸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