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車在歐美市場從來不跟情懷掛鉤,擋在國內消費者面前的無非就是它和三廂版的巨大差價,而斯柯達國產明銳旅行車的決定,顯然讓旅行車愛好者的情懷落瞭地。
旅行車雖然目前的市場占有率很低,但對我來說這種車型並不陌生。我還很小的時候,上海大眾的桑塔納旅行車就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穿梭瞭,它充足的儲物空間吸引瞭警方的註意,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桑塔納旅行車警車就幾乎代表瞭上海警察的經典形象。所以說旅行車進入國內市場真不算太晚,但為何一直沒火起來?我覺得主要還是定價的問題,有太長太長的時間裡,旅行車都是作為進口車型進入中國市場的,這就與國產中的三廂車型拉開瞭相當明顯的價差。慢慢,這種花大價錢隻多買瞭個大後備箱的行為,就隻能用 " 情懷 " 來解釋瞭。
除瞭情懷,旅行車還有什麼
我一直認為,旅行車車主們說的情懷,大多數情況下隻是花 " 冤枉錢 " 後的托辭,因為旅行車最大的特點其實是實用。巨大的行李廂空間可以方便收納許多大物件,譬如對於傢裡有小孩的人來說,不用每次都把嬰兒車折疊起來放入車內,顯然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這次我試駕到的 1.2T 和 1.4T 兩種車型都帶有電動尾門,便利性加到滿分。
肯定有人會說,SUV 的行李廂也很大呀,那就要說到旅行車的第二個優點瞭,就是駕駛體驗。相對於 SUV 來說,旅行車的車身高度和重心都要低不少,在轉向的時候車身的反應會更快,側傾也會更小。在多年前我駕駛過進口的明銳旅行車,當時堪稱 " 堅硬 " 的避震系統令我印象深刻,這次首次國產的明銳旅行車的避震也被調得頗為運動,在平坦的路面上給駕駛者充足的安心感,經過一些顛簸時也處理得相當幹脆,但面對減速帶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為瞭 6AT 也要等 1.6L 自吸
這次先行推出的車型有 1.2T 和 1.4T 兩款發動機可選,不過給我選的話,我還是期待動力最差的 1.6 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倒不是因為發動機的輸出有問題,在明銳上,1.4T 發動機在低速深踩油門的時候已經讓前輪有些繃不住瞭,1.2T 面對城市路況也完全不在話下。主要還是雙離合器變速箱在低速時的反應有些差強人意。
雙離合器變速箱在怠速或靜止狀態下輕踩油門,離合器摩擦片的結合比較輕柔,這種輕柔的動作阻礙瞭動力從發動機傳遞到車輪上,車輛的起步動作會顯得有些拖沓,對於沒有體驗過大眾雙離合器變速箱的人來說,需要稍稍適應。在車速提升到 20km/h 以上的時候,所有的不爽都可以拋之腦後,變速箱的換擋邏輯相當出色,在減速和加速之間都一直選擇著最合理的擋位,控制車速輕松,加速反應也很快。
我還是更期待稍晚些再推出的 1.6 升自吸版本,我對在開放道路上開快車一點興趣也沒有," 動力小點兒沒關系,關鍵要夠聽話 " 是我的選車理念。在低速行駛時,6 速自動變速箱會比 7 速雙離合表現更好。如果你能忍受靜止到時速百公裡超過 11 秒的話,你也能跟我一起再耐心等等。
旅行車操控比三廂車差嗎?
在駕駛感受上我並不覺得旅行車會比三廂車差,目前三廂轎車普遍重心靠前,而旅行車的 " 大屁股 " 恰恰讓車輛重心更靠近車輛中部。車尾雖然反應會稍慢,但穩定性會更好,在過去的幾年裡,我使用旅行車完成在雪地、濕滑路面上漂移都覺得格外得心應手。這次試駕過程中,斯柯達也同時提供瞭明銳的三廂版本,我在對比之後並沒有發現有明顯的區別。明銳旅行車使用的是電動轉向助力系統,路感並不出色,但突出駕駛的輕松感,回正和轉向的力度都恰到好處。
中控屏恐受公眾詬病
外觀的分體式大燈褒貶不一,除瞭我個人完全不反感外,我也很難評判這在設計上是否成功,反倒是內飾中的一些細節令人在意。首先就是座椅,一開始我駕駛的並非頂配車型,手動調節的織物座椅倒是讓我非常滿意。菱形網格的織物面料透氣性很好,座椅調節的范圍和坐姿也相當出色,座椅靠背對肩部的支撐到位,四向調節的方向盤對於高個子來說也很實用。
白色和綠色相間的儀表盤可算是斯柯達的傳統配色瞭,雖然看起來並無太多科技感可言,但其實這樣的配色會讓眼睛更放松,在夜間也不容易影響司機視線。倒是中控屏的選用讓我比較難以接受。這次明銳的高配車型並沒有使用傳統的大眾系 MIB 多媒體系統,而是一個基於安卓系統的觸控屏,雖然擁有導航、手機互聯等實用功能。但它無論是界面設計還是配色一點兒都不 " 大眾 ",就算告訴你它是一個來自後市場、汽配城的部件,相信你都會毫不懷疑。
價格低才是硬道理
不管怎麼說,等到這款車上市之後,欣賞歐洲用車文化但囊中羞澀的、想要有實用性但又不喜歡 SUV 的消費者都可以花不到 15 萬元人民幣獲得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旅行車瞭。我想的是,如果未來明銳旅行車的市場表現出色,或許真能稍稍改變一下 SUV 在國內一傢獨大的局面呢,給我們更多與國際接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