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6 所藤校錄取還獲得總統學者獎的全才,他卻從未把斯坦福列入“人生清單”?

10-31

看點    很多傢長都希望送孩子去頂尖大學,這種 " 名校情結 " 有時候會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外灘君今天要介紹的這位爸爸尹永義,他更看重過程。在今年申請中,兒子 William 被包括斯坦福、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頓在內的 6 所名校錄取,並榮獲美國中學生最高獎總統學者獎。尹永義告訴外灘君,他認為孩子做瞭多少努力,是否發現瞭自己的問題,是否總結瞭更多的經驗,才是成功的關鍵。

文丨孫康寧       編輯丨李臻

美國常春藤大學錄取學生的標準向來嚴苛,而這道高高的門檻卻從未擋住成千上萬申請者對名校的向往,對那珍貴的一席之位的競爭可以說是一年比一年激烈。

在上一年度的申請中,有一位華裔高中生一次性被包括斯坦福、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頓在內的 6 所藤校錄取,就在世人驚嘆之時,他的爸爸卻語出驚人的表示,這個結果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從尹渭博(William Yin)" 華麗 " 的個人履歷來看,他的爸爸尹永義並沒有說大話:

年級排名第一,並作為其高中的畢業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進行瞭致辭;

年年獲得學校及地區教育委員會嘉獎,同時還在學校擔任學生會副主席和樂隊首席等職位;

在高中就讀期間,他獲得過無數有影響力的獎項,如英特爾大獎、國際世界能源,工程和環境世界奧林匹克賽特等獎、全國寫作大獎、國際鋼琴比賽大獎,並受邀參加瑞典的諾貝爾頒獎典禮觀禮。

今年 6 月,William 又榮獲瞭美國中學生最高獎——總統學者獎,並成為瞭 14 年來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格林威治高中生。去白宮領獎後沒多久,他再次獲得瞭戴維森獎學金,而該獎項每年全美僅有 20 個名額。這簡直就是一個 " 別人傢的孩子 " 的典型代表。

尹渭博 ( 右 ) 2017 年 6 月 18 日在華盛頓接受總統學者獎

William 真的是一個全才:在學術學習中,他不僅成績優異,而且還能做到文理兼優;在文體方面,他熱愛音樂,擅長鋼琴和遊泳;在人際交往方面,他情商頗高,在學校同學們舉辦的民間投票中,他獲得瞭 " 最有可能成為百萬富翁 " 的頭銜。

最終,William 選擇瞭斯坦福,他給出的理由是 " 斯坦福與眾不同,不僅是學術上的造詣,我們所有同學都對自己所做的事滿懷熱忱,而不是隻關心功名。" 顯然,這並不是一個隻會讀書的書呆子,而是對自己的目標有著清晰的認知。

" 怎麼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 這個問題,幾乎一直圍繞在尹永義的身邊。顯然,William 的這些成就離不開傢庭的培養和影響,William 自己也經常說,若沒有父親的支持,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

尹永義本身是復旦大學畢業,並曾經任教於復旦大學。後來他赴美攻讀工程學博士,獲得瞭五個專業學位,並在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校任職十多年,從事瞭二十餘年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國內外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現就職於美國精英學院,從事大中小學生教學以及教師的培訓工作。

在教育學生和孩子方面,尹博士都是經驗豐富的一把好手,而且最可貴的是,他從來都不是傳統傢庭中 " 缺位 " 的父親。他不單隻註重孩子的學業成績,更關註他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名教育專傢,他也非常樂意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廣大的傢長。

快帶你的孩子去逛玩具店吧!

興趣遠比知識重要

出於自己對音樂的愛好,尹博士在 William 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學習鋼琴。他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音樂起到瞭不可估量的作用,因為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階段,音樂對大腦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無形之中增加瞭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對音樂產生興趣。其實,對音樂的學習不僅僅關乎音樂,而是在於對興趣的發現和挖掘。對於尹博士來說,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每個小孩都有天賦,傢長要認真思考的是如何引發他對探索和思考的興趣,從而挖掘小孩自身的特點。"

有些孩子在年幼的時候還並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所以會出現三分鐘熱度的現象,令很多父母頭疼,怎樣在不打擊孩子熱情的情況下,又發現孩子真正的興趣所在。對此,尹博士支瞭一招:

我在孩子小時候經常帶他去玩具店走一走,看他對哪些玩具感興趣就買下來。買來之後我們會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會發現他對什麼感興趣。比如樂高,有些孩子可能過兩天就沒興趣瞭,但如果他還不斷在玩,可能就對這個的確很感興趣。

在此基礎上我會再往外擴展一點,比如加一點電子方面的東西,形狀都是類似的,他可能就對電子有興趣瞭,然後我可能再做一點的電動的東西出來,他就更來勁瞭,這就是一個引導的作用,讓他有機會接受到各種奇妙的東西。孩子在很年幼的時候相當於一張白紙,要讓他學會去思考和發掘。

另一方面,有些興趣看似是天生的,但也是可以後天培養的。首先,傢長自己要對這些東西有興趣。尹博士自己本身對音樂很有興趣,而他的做法是陪著孩子一起學。" 最好是一起練習交流,既促進孩子跟父母的交流,也激發瞭興趣。我就是這樣陪著他練。一開始我比他學得快,但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很快就追上來瞭,他心裡就想,我比爸爸還要厲害,這時自信就出來瞭。"

三大良好學習習慣:

認真、持之以恒、好奇心

對待學業這個問題,尹博士並非單純地給兒子灌輸知識,而是教會孩子如何看待學習。我們都知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長期的積累,因此一定要從小抓起。尹博士教育兒子的第一點就是做事要認真。

" 如果小孩從小馬馬虎虎做題,得過且過,這個習慣會從小帶到大。這種心態我比較重視,從小哪怕他隻錯瞭一點點在大人看來不足掛齒的錯誤,我還是會當成非常認真重要的大事。長此以往,在他眼裡就不允許自己犯這種錯誤。這點對他長大以後做科研和學習都有幫助。"

另外一點是持之以恒,這點也可以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出來。" 因為學音樂到後來也是很枯燥的,怎樣堅持下去,這是能力的培養。長大以後他在做科研的時候碰到瞭困難,在做不下去的時候怎樣往下走?如果小時候沒有培養出這種素質,那麼他在高中階段也很難取得這樣的成績。"

第三點是要時刻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每個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要從好奇心裡發掘出潛力,父母就需要從小鼓勵孩子積極發現周圍世界有的新事物,並對孩子多多提問。" 有一次走到穿衣鏡前,我讓他從鏡子中看著我,問他為什麼鏡子能成像?這其實是在教育孩子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並且激發他的好奇心,讓他去思考。"

寫讀後感、寫小說……

學習不止,讀寫不停

William 最終在申請季中選擇瞭斯坦福,有一個原因是他認為斯坦福的環境能讓他發揮自己文理雙全的優勢。尹博士自己雖然一直學習的是理科,但在兒子的讀寫方面卻從不馬虎。在兒子小的時候,他每周都要帶兒子去圖書館借書,而且還要兒子在一周內看完借的書。

相比時間,對兒子看書的類型,尹博士卻從來不加限制。" 孩子小時候看一些漫畫書之類的也沒關系,一樣是培養他閱讀的能力和習慣。高中以後孩子很少有時間看小說類的書籍,但他閱讀的習慣從不間斷,抽空也會看一些新聞和雜志。"

大量的閱讀使得 William 有用極強的寫作能力,當然這也歸功於爸爸在培養他閱讀習慣的同時,也一直強調寫作的重要性。" 他小時候每讀完一本書,我就讓他寫讀後感,比如書裡你喜歡哪個主人公、為什麼喜歡、書裡是怎麼描寫他的,等等。這樣以來,他就是一個主動的分析思考者,而不是一個被動的觀眾。閱讀也就上瞭一個層次。"

2017 年 5 月 22 日尹渭博 ( 後右二 ) 在康涅狄格州年輕科學與人文研究會獲第二名。

William 在初中的時候,突然冒出瞭想寫一本書的點子,尹博士竟然立刻表示瞭贊同和鼓勵。於是 William 真的認真地寫瞭一本科幻小說,給老師看瞭之後也獲得瞭肯定。

不過,這本書最終也沒有出版。" 雖然他每次寫的時候很帶勁,覺得寫的很好,過段時間回過頭來看看,因為他有瞭新的成長,所以又覺得寫得很幼稚,要重頭再來。對他來說,永遠沒有最好。"

由於 William 從小在美國長大,可以說英語是他的母語。但在中文教育上,尹博士也從不疏忽。尹博士一直堅持在傢從不說英文,大傢都用中文交流。現在,William 也能用中文,流利地聽說讀寫。

" 在他小的時候,我們會買很多中文書籍過來,在睡前念給他聽。一開始的時候,隻是我們念給他聽,等他稍微大一點瞭,就是他念一段我們念一段,再大一點之後,他念一段我們念一段,念完之後我們還會討論一下其中的內容,加深他的理解。通過闡述故事裡是怎麼表述想法的過程,他就能理解到中國人的表述方法和美國人之間的差別。"

中式教育 or 美式教育?

學習能力才是王道

除瞭堅持在傢跟兒子說中文以外,為瞭讓他能充分瞭解中國文化,尹博士每逢中國傳統節日都會帶 William 去中國城參加節日活動,比如春節、中秋節等等。他希望兒子除瞭在學校接受西方教育之外,在傢也能自己對孩子進行一些中國文化的灌輸。

尹博士在中美都曾接受過教育,也都有過學校工作的經歷,不論是從學還是教的角度,他都對中美教育的不同有著深刻的認識。" 我覺得美國的孩子思維非常活躍,一道題會有很多五花八門的想法,西方教育下的孩子,想象力是沒有邊界的。但是缺點是他們會犯一些非常低級的錯誤,因為基本功不紮實。中國則是相反的,基礎很紮實,但是想象力有很大限制。"

在教育方面,尹博士堅持 " 中庸之道 ",尤其是對自己專業的數學方面。他認為美國數學教育中的基礎教育需要向中國學習,從廣度走向深度;而中國的數學教也要學習西方的發散性思維,從深度走向廣度。

尹博士非常註重對 William 學習能力的培養,他也多次強調,訓練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小的時候他喜歡計算機,想做一個計算機系統。其實我知道怎麼做,但是我不會告訴他,而是讓他自己去看書。他看完書會來問我,我就點他一下,再讓他自己去看,從零開始自己去琢磨,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就學會瞭。"

在兒子從小的學習過程中,尹博士都讓他自己動手學東西,不懂就查資料找方法。現在,William 研究的課題橫跨瞭好幾個學科,比如最近的一項關於阿茲海默癥的研究,不單他自己不懂,即使是一些專傢可能也不懂跨學科的知識,這就需要靠他自己去發掘和討論,把相關的東西聯系在一起,產生自己的想法。

尹渭博在格林威治高中畢業典禮上,以全校排名第一的身分作畢業演講。

父母帶給孩子的終極教育,

還是教會他做人

在兒子小時候,尹博士一直遵循一個和他講話的 " 原則 ":蹲下來。這是為瞭和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處於一個水平線上,親近孩子。他也從不硬性阻止 William 玩遊戲,而是和他一起玩。

" 我想瞭解他為什麼會這麼興趣濃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瞭更多的共同語言,在與孩子交流他喜歡的事時,孩子很容易敞開心扉,說很多其他的內容,而且也變得越來越喜歡與我們聊天,溝通也就變成瞭習慣,這是大人孩子都能開心的事。"

在傢時,尹博士和太太為瞭營造出寬松、民主的傢庭氛圍,經常在傢舉辦 " 傢庭會議 "、" 傢庭電影院 " 等全傢人一起參與的活動。" 我們每周都會在一起開傢庭會議,讓孩子總結一下你覺得這個禮拜爸爸媽媽哪裡做錯瞭。他說出來之後,如果確實是我錯瞭,那我會道歉,並且以後不這樣做瞭。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這是一種討論,我覺得對營造輕松平等的傢庭環境是有作用的。傢庭電影院的時候看完電影我們還會聊一聊對電影的不同觀點,在討論中也增加瞭和孩子的交流,也從側面知道瞭孩子的一些想法。"

2015 年全傢在兒子尹渭博 ( 右一 ) 及女兒尹維娜 ( 左二 ) 樂隊表演後合影。

而為人處世中,尹博士也時刻牢記要 " 以身作則 "。" 因為孩子小時候的第一個榜樣就是父母,父母怎麼做的他們就會怎麼學。而且我認為一個人的真正成功肯定是做人的成功,而不是單單學習好這一面,學會與他人的相處對於未來是更重要的能力。"

尹博士和太太在生活中相敬如賓,互相謙讓,這種無形的教育也使得 William 養成瞭為他人著想的性格。" 小時候,如果有人給他一顆糖,他一定會請求別人再給他一顆,因為傢裡還有一個妹妹,他會記得要帶一顆回去給她。有時候我們一起吃飯,他有喜歡吃的東西也一定不會自己吃掉,而是會選擇和大傢一起分享。"

William 長大後,在和老師、同學的交往中,這種為別人考慮的性格使得他在學校裡很受大傢的歡迎。在一次學生們自發組織的 " 誰最有可能成為一個百萬富翁 " 的投票活動中,William 當選瞭。作為一個華人,在華人占少數的校園群體裡可以被大傢選中,意味著美國人也都認可瞭他。這種來自同齡人的承認對 William 自信心的鼓勵也是巨大的。

新學期伊始,William 步入斯坦福,正式開始瞭他的大學之旅。在采訪的最後,尹博士還分享瞭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在 William 初中的時候,曾經給未來的自己寫過一封信,暢想瞭自己被一些優秀的學校錄取的情形,其中提到瞭麻省理工、耶魯、普林斯頓等等,卻唯獨沒有斯坦福。

雖然尹博士對兒子的教育規劃很有一套,但唯獨在升學這件事上,尹博士和太太卻從未給孩子壓力,對於很多中國父母都有的 " 名校情結 ",尹博士卻認為並不重要:" 我告訴孩子我最重視最想看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做瞭多少努力,是否發現瞭自己的問題,是否總結瞭更多的經驗。這是我衡量你成功和失敗的標準。"

也許正是由於爸爸的這種標準,使得 William 不論考試、學習還是申請學校的時候都既放松又全力以赴。我想,擁有這種享受學習的態度和能力,進入斯坦福對他來說絕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剛剛開始的起點。

相關閱讀

這位海歸全職媽媽,為中美混血娃打造 " 接地氣 " 的國際教育新模式

哈佛媽媽育兒經:如何養育男孩子?

她把兩個兒子培養去 " 藤校 ",這位 MIT 媽媽用 CEO 眼光經營中國牛娃

整合全球優質教育資源

針對 21 世紀學習型傢庭的核心需求

外灘教育邀您加入 "VIP 專享 "

點擊下圖

瞭解更多 VIP 福利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開通外灘教育 VIP 專享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