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匯
聚
焦
優化招生選拔機制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薑斯憲
40 年前的春天,27 萬莘莘學子滿懷興奮和激動的心情走進瞭大學校園,他們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個特殊群體——— "77 級 " 大學生。
1977 年恢復高考是中國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改變瞭當時的知識分子政策和人才選拔制度,已經衍變成國傢復興的歷史符號和社會變革的時代象征。40 年來,高考改變瞭億萬人民的人生命運,改善瞭經濟社會的發展面貌,提升瞭民族復興的堅強信心。
走向教育公平:
高考招生制度的歷史變遷
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傢基本教育制度。高考則是諸多考試中影響面最廣、關註度最高的考試,高考改革不僅深刻影響著整個教育體系,也時刻牽動著千傢萬戶的心。制度以常為新,回顧恢復高考以來的招考制度的變化,我們可以發現,高考制度具有以下四個功能:
選拔各類優秀人才
考試的產生就是為瞭選拔人才,因此選拔基礎好、潛力大的優秀人才理應是高考的第一功能。1977 年恢復高考也是為瞭這個目的。1985 年的減少高考科目是為瞭有利於選拔有學科特長的優秀學生。為瞭加快創新型國傢建設,培養出更多拔尖創新人才,我國高水平大學開始積極探索新的招生方式。2003 年,北大、清華等 22 所高校被賦予 5% 的自主招生權。2006 年,上海交大、復旦探索自主招生改革,對選拔高素質的多樣化的優秀人才及推進中學實施素質教育兩項標準而言,產生瞭一定的積極影響,對於我國完善自主招生體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保障教育機會公平
高考的公平關系到每個人的受教育機會是否得到充分保障,關系到個人的努力是否會得到公平認可,直接關系到民眾對未來的希望和對國傢的信任,因此公平公正一直是高考制度設計的重點。1989 年開始全面推廣的標準化考試,1997 年的普通高校招生並軌改革,2001 年徹底放開高校招生的年齡限制,2002 年全面實現網上錄取,2008 年實行平行志願錄取等一系列改革都體現瞭對公平的考量。
均衡教育資源分佈
由於我國各地區社會發展不平衡,出於國傢的整體利益、最廣泛地保障民眾的受教育權益,高考招生還必須體現均衡教育資源分佈的特殊功能。1983 年開始的 " 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 方案,1985 年開始招收國傢計劃外的自費生改革,這些政策同當時的國傢經濟體制相匹配,也在過去一段時間起到重要作用。2012 年,面向農村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是國傢根據當時的社會發展需求,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分佈的重要舉措。
促進教育體制改革
高考作為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相銜接的重要考試,其改革將深刻地影響到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體制的變革。如 1985 年的減少高考科目,1987 年起的上海高中會考制度,1999 年擴大高校招生規模後開始推行的 "3+ ⅹ " 科目考試方案,2000 年開始的春季招生改革等都深刻影響瞭高中階段教育。同時,2007 年的免費師范生政策,2010 年面向農村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等則對大學階段的教育產生重大影響。可以說,高考改革綜合性效應日益顯現。
我國的高考招生制度幾經變革,越來越向著公平、合理、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現有的高考制度對上述四個功能都有所體現,但在制度運行和完善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根據形勢變化統籌兼顧這四個功能的配比。
提升教育質量:
高考綜合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
人才選拔是培養的起點,是落實學校辦學任務的關鍵環節,創新人才培養與招生選拔的關系密不可分。高校人才培養要求招收選拔適合其培養理念的人才,培養的成效對於招生環節起到瞭關鍵性的反饋指導作用。
為瞭探索多模式人才選拔與創新人才培養,上海交大在自主招生、綜合評價等環節中將學校招生選撥工作與高考改革有機銜接,通過對學生專業知識基礎和綜合素質潛質的雙重測試,招收到適合專業培養理念與特色的,並且具有創新潛質、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有效提升瞭入校後的培養成效。招生與培養是有機統一體,高校招生選拔制度改革對創新人才培養以及可持續發展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創新人才培養的成效又將對高校招生選拔制度進行反饋,並促進選拔評價體系的不斷完善。
未來的創新人才需要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與深厚的人文素養,交叉融合的專業知識,以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為此,大類招生與平臺培養改革應運而生,正在逐漸取代按專業招生的傳統模式。1997 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國內率先嘗試大類招生,此後各高校陸續進行瞭積極的推動,已成為高校招生工作的共識。按大類招生錄取後,合理安排平臺課程、無縫對接平臺人才培養方案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上海交通大學於 2014 年創立工科創新人才培養平臺,於 2015 年創立生命與環境交叉平臺,2017 年創立理科試驗班類,並在全國部分省市進行招生。經過幾年來的學生學業、參與創新項目等情況的跟蹤,我們發現按大類招生後的平臺培養已初顯優勢,學生成績整體水平優於面上專業學生,學生參與各類創新、研究項目的比例較高,工程設計能力、工程實踐能力、集成創新能力等增長顯著,自主學習意識強。
探索高考改革:
上海高考綜合改革實踐
當下,上海已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上海一直在積極探索高考改革,高考方案已歷經數十載曲折沿革,率先開展自主命題,率先調整考試科目,率先試點自主招生,率先實施兩季高考,幾乎每一步都走在全國前列。
2014 年,上海被確定為全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按照統籌規劃、試點先行、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推進改革,實施 " 兩依據一參考 " 的新評價模式。2015 年,上海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類,並把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修習課程與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以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納入綜合素質評價。2017 年,應屆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成為高校面試及校測學生的主要信息來源,取得瞭良好的社會效果。
上海高考綜合改革不僅是對考試環節的優化,而且是以考試招生為切入點對整個教育體系綜合施策的全面系統改革。在基礎教育方面,本輪上海高考綜合改革著力增強瞭高中課程實施的選擇性,為學生提供瞭個性化學程,在註重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為學生個性發展創造瞭空間,調動瞭高中學生參與研究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根據 2017 年 6 月的調研顯示,本屆高三學生在高二年級末時已有 12057 個研究課題,其中 188 所高中做到瞭 " 人人有課題 ",占全市高中總數的 74%。
在招生錄取方面,2006 年,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開始試點自主招生 " 預錄取 " 模式。2014 年,上海交通大學率先在包括上海在內的多省市展開基於試點學院的工科平臺綜合評價招生改革。2017 年,在上海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工作中,引入綜合素質評價,為我國招生錄取政策的完善提供瞭豐富的可供借鑒的寶貴經驗。
在制度設計方面,上海高考綜合改革創新性地實施瞭 " 院校專業組 " 的志願填報和投檔錄取模式,解決瞭學生選考科目和高校科目要求之間的精準對應。以 " 院校專業組 " 作為獨立志願,可以在滿足高校選才空間的同時,讓更多考生進入到理想的大學和理想的專業,符合 " 擴大高校和學生雙向選擇 " 的改革初衷。
上海落實中央精神、結合實際、吸收融合高校先行改革的經驗,將其轉化為制度設計,有效保護瞭高校改革探索的積極性,有力保障瞭改革方案的順利實施。
對接時代特征: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新要求
中國未來發展,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十九大報告指出:"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在於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核心在於改革人才培養體制,而突破口卻在於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新時代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提出瞭四點新要求。
一是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傢要求高考招生更加有利於科學地選拔拔尖創新人才。經過幾代人努力,我國人才隊伍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創新型科技人才方面還存在結構性矛盾,在重大科研項目、重大工程、重點學科等領域領軍人才嚴重不足。因此,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要充分體現科學、高效的選拔人才準則,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拔尖優秀學生,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要求高考招生更加有利於公平地配置教育資源。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高等教育領域,這種新矛盾主要體現在人民對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需求與區域、城鄉間不平衡不充分資源配置之間的關系。1999 年高校擴招後,雖然農村學生上大學的比例明顯提高,但在重點研究型大學中的比例卻在不斷滑落。針對不同區域、城鄉之間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現象,教育部決定自 2012 年起實施面向農村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專項計劃。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也進一步提出要 " 形成保障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 "。
三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求高考招生更加有利於有效地擴大人民群眾享有優質教育的機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則需要深化改革我國的高考招生制度,釋放高校自主招生活力,關註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深化高考招生制度不僅可以優化學生的選擇權,促進學校高效選才,還可以引導不同類型高校特色化發展,增加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潛能,使高等教育資源最大化地物盡其用,讓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四是建設教育強國要求高考招生更加有利於加快 " 雙一流 " 建設步伐。一流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科學、合理的招生選拔制度。目前,在全面推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攻堅時期," 雙一流 " 高校如何抓住改革機遇,改進人才評價方式、探索出適合本校選拔優秀人才的招生錄取方案就顯得至關重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提出 " 高校要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探索出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作為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關鍵少數和重中之重,優化 " 雙一流 " 高校的招生選拔制度將能有效地緩解社會焦慮,引導基礎教育健康發展。
新時代的中國正以昂揚的姿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黨和國傢事業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我們必須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繼續推進高考綜合改革,不斷完善我國高考制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選拔和培養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
來源:文匯報
本期編輯: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