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每個傢長養育孩子,都希望他們長大後可以成熟、有見識、能獨自面來自生活中的挑戰。但什麼是見識?上海民辦平和學校校長萬瑋,在最近一次演講中分享自己的感悟與反思。他認為首先要 " 見 ",經歷一些事情,然後是 " 識 ",對這些事情有認識。表現在有理性思考,具備自我認知和對世界的認知。那麼要如何提升孩子的見識呢?他談到三條路徑:旅行、閱讀、培養審辨性思維。
主講丨萬瑋 編輯丨李臻
十一長假放棄休息來聽講座,在座各位傢長對於子女教育的執著讓人感動。我今天想跟大傢分享的主題是 " 如何提升孩子的見識 "。很慚愧,其實我並不算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曾經歷過見識短淺的切膚之痛。所以今天講的,不是經驗,而是教訓,以及教訓之後的反思與感悟。
我們傢長養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孩子成長,長大之後獨立成人,不一定指望他們養老,隻是希望他們能獨自面對這個世界。而成長的過程,就是逐漸變得 " 成熟 "。
那麼,成熟是什麼?
有人說,成熟是經歷。經歷豐富瞭,人自然就成熟瞭。古人提倡讀萬卷書走萬裡路,直接經驗靠走萬裡路,間接經驗靠讀萬卷書。既有廣度又有深度。
教育系統現在很提倡 " 研學旅行 ",就是將讀書與行走結合起來,我所在的平和學校有人文行走的特色校本課程,很受學生與傢長歡迎。
今天包括莫言在內的很多人呼籲縮短學制,原因之一就是今天基礎教育應試氛圍太濃,孩子們的時間幾乎都用在準備應試上,經歷太少。如果一路讀書讀上去,博士畢業出來,都快 30 歲瞭。古人說 30 而立,可是如果你連人生經驗都很欠缺,你又怎麼立呢?
也有人說,成熟是磨難。俗語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傢。為什麼?因為從小經受磨難,而磨難是一所最好的大學,磨難讓人成熟。
我自己的經驗是,遇到挫折與坎坷的確會讓人痛,但是痛苦意味著成長,意味著自己的短板被觸及。當遇到同樣的事情不再難瞭,不再痛瞭,自己也就不知不覺當中獲得提升瞭。我曾經跟身邊朋友講,如果把民族比喻為人,我們這個民族是經受過磨難的。正因為經受過磨難,才變得堅強,有韌性,而充滿力量。
還有人說,成熟就是能接受小概率事件。中國人常說,少見多怪。或者說,見多不怪。小概率事件通常都是很極端的情況,連很極端的情況都見過瞭,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可能就會有一顆平常心去面對,而不會大驚小怪。例如說,你經歷過大喜大悲,大貧大富,大的成功,大的失敗,你便很有可能參透人生秘密,而心如止水,寵辱不驚。
如果讓我來給成熟下一個定義,我會用 " 見識 " 這個詞,如果僅從字面來理解,那就是見和識,首先要 " 見 ",經歷一些事情,然後是 " 識 ",對這些事情有認識。
當然文字專傢會有不同的解釋。見識的本質就是我們通過經歷產生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封建專制時代詆毀女性,說她們頭發長,見識短。可是我們忘瞭那時候對女性的約束比較多,女性要深藏閨閣之中,不能隨便拋頭露面,這樣能有高明的見識嗎?
各位傢長,我們都不希望自己傢的孩子是熊孩子,熊孩子實際上是認知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也就是沒有見識的孩子。以下有幾種情況都是認知能力比較差的表現:
第一是窩裡橫,在傢裡是一條龍,出去是一條蟲。
第二是認死理,坐井觀天,狹隘膚淺,偏執得不得瞭。
第三是走極端,動輒離傢出走甚至跳樓尋短見,他要是經歷過人生中那些美好的事情,有認知,有珍惜,有留戀,絕對不會這麼不愛惜自己的生命。
為瞭加深大傢對見識的理解,我再從四個角度來談一談什麼是見識。
第一個角度來自於北京大學光華學院院長張維迎
張維迎前兩年有一個影響很大的演講,叫做 " 理性的力量 "。他說,一方面,屁股決定腦袋,但是本質的,還是腦袋決定屁股。張維迎是經濟學傢,然而他說,支配世界的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他還說,人類歷史上很多變革,不是一種利益戰勝另一種利益,而是一種思想和主義戰勝另一種思想和主義,或者新的理念戰勝瞭舊的理念。所以,我覺得也可以這樣說,人類發展的歷史,也就是思想和理念不斷提升的歷史。
張維迎提到人類有一個弱點,叫做近視,就是看近處的東西比遠處的大。因此,人要學會理性思考。除瞭工具理性,更重要的是目標理性。
我想起斯坦福大學曾經做過的有名的 " 延遲滿足 " 的心理實驗,那些能夠克制自己當下吃的欲望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國人比較註重從小訓練孩子立志,其實也是在培養孩子的目標理性。理性的力量也就是見識的力量。
第二個角度來自於企業管理學傢傅盛
傅盛的 " 認知三部曲 " 在企業管理界廣為流傳。傅盛說,人有四種認知狀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人與人的根本區別就是這四種狀態的區別。
我們每天都在做很多決定,決定乃是基於判斷,判斷的本質就是認知。所謂成長,就是認知升級。最可怕的,就是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我們身邊很多人都處在這個階段。
傅盛還提到管理的本質是戰略管理。我們身邊有很多人,戰術上勤奮,戰略上懶惰,結果常常南轅北轍,事與願違。歸根結底,還是見識需要提升。
第三個角度來自於梁漱溟
梁漱溟先生說,人一生中要處理三種關系,人與物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己的關系。這三種關系必須依次處理,不得顛倒。我想,教育工作者如傢長與教師對這一點應該有直觀認知。
小孩子小的時候好奇心很強,問的問題大多是知識性的問題,是對大自然的認知,乃是解決人與物的關系問題。等逐漸長大,進入青春期之後,人際交往成瞭頭等大事,常常為人與人的關系困擾。
及至 18 歲成人,要獨自面對世界,成傢立業,不可避免要思考人與自己的關系問題。用認知的角度來理解,就是依次解決對世界的認知、對他人的認知以及對自己的認知。我們談一個人的見識,最終還是要落在自我認知上。教育的目標是挑戰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人與自己的關系可謂是人生終極問題。
第四個角度來自於電影《一代宗師》
章子怡扮演的宮二對梁朝偉扮演的葉問說,我爹告訴我學武有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三重境界不太好理解,可以說是見仁見智。
我覺得,按照梁漱溟的觀點,這三個境界其實是到瞭人要處理與自己的關系時產生的。這是一個循環。
一個人練武,好不容易終於練成,師傅的本領學到手瞭,對於自己充滿信心,這叫見自己,下山走江湖,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叫見天地,而經歷這許多之後,知道人間疾苦,人生宿命,無人能夠逃脫,這叫見眾生。見眾生才能更好地見自己,於是進入下一個循環。
各位,我對照自己的心路歷程,20 多年前我一個人來到上海,到今天,恍恍惚惚中還是經歷瞭這樣一個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過程。
我們回到主題,如何提升孩子的見識?我覺得可以有以下幾個路徑。
第①條路徑 " 行 ",行走的行,踐行的行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多出去走一走,開闊眼界,便能增長見識,開闊心胸。我之前說過,我們這一代傢長內心深處有崇洋媚外的情結,因為在我們成長的年代,閉關鎖國多年,一旦打開國門,發現與西方國傢差距巨大,不由自主產生自卑心理。因此,大傢一看到外國人本能反應就是高大上。我們的下一代就不同瞭,在座很多傢長的孩子可能已經去過不止一個國傢瞭吧。
將近 20 年前,平和剛剛創辦時,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你最喜歡世界上哪個國傢?我很慚愧,除瞭中國,我哪個國傢都沒去過。隻好說,我最喜歡咱們的祖國。那學生也不以為意,他說,老師,我最喜歡奧地利,然後講瞭一堆理由。那孩子六年級,傢長已經利用寒暑假帶他遊歷過 20 多個國傢。我身邊接觸過的很多孩子比我們這一代人更自信,更有民族自豪感,因為上海的城市面貌以及機場、高鐵等在硬件方面已是世界一流,孩子們遊歷過之後有瞭比較,自信心與自豪感油然而生。
同樣是旅行,有些收獲大,有些收獲小。哈佛大學 300 年來惟一的一位女校長福斯特在一次演講中說,她每年都會帶著孩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然而,她是用一種學習的方式去旅行。每一次旅行前,他們都會用一周的時間去學習,包括目的地國傢的語言、文化、當地風情以及攝影技巧。在旅行過程中,福斯特會讓孩子們和她一起,品嘗當地的特色食物,熟悉各種交通路線與公共標志,體驗與陌生人的相處,適應各種氣候狀況,甚至去感受彌漫在空氣中的不同味道。而且,每天她都會和孩子們討論,這個國傢和之前去的國傢有哪裡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哪裡好,哪裡不好?孩子們的見識就在這樣的旅行學習中不斷提升。
平和有一位高中畢業生,叫侯天浩,今年被芝加哥大學錄取。(點擊查看外灘君對侯天浩的采訪。)
國外的頂尖大學真的是有眼光,這位同學成績很優秀,然而他最大的特點是有思想,他對哲學、歷史、社會學很感興趣,尤其對馬克思主義很有研究。他喜歡旅遊,但是這個旅遊跟我們大多數人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看一看他今年這個暑假的行程:
旅行 60+ 天,去瞭 10 個省級行政區(如果加上之前假期的行程,已經去瞭 21 個省級行政區),行程 35000+ 公裡;
火車一共乘瞭 350 多小時,全程硬座(除滬九直通車),最長的是從吐魯番回上海;
中國大陸四至點全部到達:
東:撫遠縣的黑瞎子島
南:徐聞縣的燈樓角
西:烏恰縣的伊爾克什坦口岸
北:漠河縣的烏蘇裡淺灘
每天平均花費 300 元
這個經歷,這個見識,我這個做校長的都欽佩。
除瞭旅行之外,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都能提升人的見識。我們有一句話,叫做女兒要富養。富養的本質是讓女孩子多一點見識,將來擇偶時做出更合理的選擇。
我很佩服一位平和的父親傢長,在女兒高中畢業即將留學的那個暑假,帶著女兒兩人把上海的各個高檔酒吧體驗瞭一遍。他的女兒端莊典雅,穩重大方,很多人不理解,我卻覺得這位父親與眾不同,女兒即將奔赴資本主義花花世界,將來一定會經歷戀愛擇偶,增加女兒的見識,這是真正愛女兒的表現啊!
上海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的生活與內地相差甚遠。如果我們的孩子一直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很可能成為 " 優秀的綿羊 ",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有機會讓他們認知體驗同一片藍天下各種不同階層的真實生活,實習各種不同職業的工作生活,與各類不同的人交往,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無窮裨益。
我在入大學讀書前,曾經軍訓瞭一年。當時很多人很懊惱,覺得耽誤瞭一年。現在回想起來,很多人都很慶幸能有那一年的經歷,因為我們相當於當瞭一年兵,對我來說,那一年的軍事知識的學習以及各種嚴酷訓練對我的體能以及意志的磨練,讓我終身受用。
第②條路徑 " 讀 ",廣泛閱讀,讀書,讀事,讀史,讀人
親身體驗固然好,人生畢竟短暫,同時也受各種條件所限,有太多的事情我們還是無法親身經歷,而閱讀可以極大地開拓我們的視野,閱讀最大的功效就是拓展我們的認知疆域。
另一方面,人類的文明世代傳承,通過閱讀獲得先人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知識,站在巨人的肩膀才能看的更高。恩格斯曾說,每一個體都必須親自去體驗,這不再是必要的瞭;他的個體的經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由他的歷代祖先的經驗的結果來代替。
閱讀的內容與方式因人而異。我在學生時代算是文藝青年,喜歡讀文學作品,現當代小說讀得很多。讀小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瞭解各種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不同職業的酸甜苦辣。
例如,讀沈從文的《邊城》,你便瞭解上個世紀 20 年代湘西一個小鎮的生活;讀陳忠實的《白鹿原》,關中地區渭河平原上個世紀上半頁 50 年的變遷史一覽無遺;讀薑戎的《狼圖騰》,便能夠感知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知青歲月與草原生活。
工作之後讀得多的反而是中國哲學經典、人物傳記,歷史尤其愛讀。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一點不為過,我們今天碰到的很多困難糾結,跟古人相比根本不算什麼。
例如我曾經讀過一段歷史,說唐代有一個人叫張巡,安史之亂時,帶兵據守睢陽,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拼死抵抗,最終城破被擒,罵賊而死。安史之亂平定之後,朝廷追加封賞,張巡卻引起很大爭議。原來睢陽被圍困很久,糧草斷絕,張巡竟然殺死自己的妾,煮瞭分給將士們吃。一旦開瞭這個頭,城裡的婦女就慘瞭,最後被吃光,又開始殺沒有戰鬥力的老人和兒童,一共吃瞭 3 萬人,城破的時候百姓隻剩下 400 餘人。要是再圍困一段時間老百姓就被吃光瞭。你說張巡應該被封賞還是被追責?根據歷史記載,最後支持張巡的還是占瞭上風,張巡被追贈為大都督,立祠祭祀。後來清代有人以張巡妾的口吻說:君為忠臣,吾有何罪?
小時候讀魯迅的《狂人日記》,魯迅說,"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瞭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那時候真不懂,長大之後,還真的讀到瞭 " 吃人 " 的歷史,而且是一位大忠臣。
平和高中有一名學生,叫吳博之,現在讀高三,特別喜歡讀書。他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把讀過的書列清單。他高一考到平和來,之前一共讀瞭 30 本書,進瞭高中之後,到今年八月初,兩年的時間讀瞭 116 本,按一年 52 周,兩年 104 周計算,在高中課業很繁重的的情況下,他平均每周至少讀一本書。其中還有不少是大部頭的英文原著。所以這個孩子很厲害,他對心理學特別感興趣,也很有研究。他站在你面前,你會覺得他非常有學術氣質。
平均每周讀一本書,這是猶太人的平均閱讀量。所以大傢想想看,這個民族該有多厲害,難怪他們以世界 1% 的人口貢獻瞭 20% 的諾貝爾獎得主。
上面談的是讀書的量,再來說一說讀書的質。很多人很苦惱學過的東西會忘記,這是大腦的規律。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學過的東西通常兩周遺忘一半,兩個月隻剩下 10%。
因此,有人提出來,讀書理解比記憶更重要。也有人強調記憶,例如一些國學老師強調背誦一些經典文本,不理解也要倒背如流。然而大部分時候我們還是要用理解的方式去讀書,把一本書從厚讀到薄。
我自己總結很多學者的讀書經驗,有幾個建議:
第一,要泛讀,更要精讀,尤其是對於一些經典作品,更是常讀常新。讀十幾遍二十幾遍也有必要。
第二,讀書的同時也要動筆動口,動筆是做讀書筆記,摘錄也好,引發自己的思考也好,都記下來。動口指的是有些篇章可以朗讀,讀完之後要找人討論,與人交流讀書心得,或者幹脆主動向別人介紹這本書。
第三,帶著困惑和問題讀書。腦子裡有疑問,從各種書中尋找答案,這樣讀書會更精準,更高效。短時間內能讀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
這三點同時指向一個要素——建立連接。即通過書,在自己與作者之間建立連接。我認識一位高人,他無論讀書也好,聽別人說話也好,常常琢磨其弦外之音。作者究竟想表達什麼?又是怎麼表達的?一旦參透其中奧秘,讀書的樂趣就體現出來瞭。
書籍是一座寶藏,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太多心靈上的困擾都可以從書籍中找到答案。
大部分讀者對文字都是有要求的,有些作者可能有思想,但文筆太差,寫出來的東西味同嚼蠟,讀者讀不下去。有人說《紅樓夢》讀來唇齒留香,我讀二月河的歷史小說真是有唇齒留香的感覺,這種讀書就是一種氣質的熏陶瞭。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讀一篇文章,竟然在文字間讀出瞭昆曲的韻味,後來才知道作者是一名蘇州女孩,喜歡昆曲,大學中文系。那文字功夫也是相當瞭得。
第③條路徑 " 思 ",中國學生比較缺乏的審辯式思維
這個詞英文原文叫 critical thinking,常翻譯作批判性思維。也有人說這個翻譯不好,因為批判不是一個中性詞匯。
那麼審辯式思維是什麼?平和學校的科學課程主任鄭騰飛博士在一篇談培養兒童科學精神的文章中說," 就是永遠抱著懷疑的、要去找事實依據和可能的漏洞的態度,對待一切結論,不管是出自權威,還是出自至親 "。
平和高中 IBDP 有一名核心課程叫 TOK,theory of knowledge,中文翻譯叫知識論,就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這門課是一種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也就是反思自己的思維。
圍棋選手下完棋之後會復盤,可以理解為一種審辯式思維,對當時為什麼下在這裡而不是那裡的思考過程的再思考。我認為審辯式思維背後是需要好奇心做支撐的,凡是審辯式思維比較強的人,一定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於別人習以為常不以為意的觀點,他常常會有追問。他有自己獨立的思維。
我自己碰到疑惑的問題,會嘗試對角度、高度與維度做變化,這樣的出來的結論會更加客觀一些。
角度很好理解,我們習慣於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跳出自己的角度,嘗試站在別人的角度,或者中立者的角度,拋開感情因素,也就會旁觀者清。
看歷史也是一樣,站在諸葛亮的角度與站在司馬懿的角度,寫出來的三國史完全不同。任何一件事情,嘗試從至少三個不同的角度去看,你的見識一定與眾不同。
高度是一種格局。取決於一個人的胸懷、目標、自控力,我們身邊有一些人為一點小事耿耿於懷,為一個小坎而愁容滿面,歸根結底還是高度不夠,視野太窄。我小時候喜歡下象棋,下棋比拼的還是計算力,你能算三步,人傢能算十步。你肯定下不過人傢。如果把人生比喻成棋局,格局便是這樣的一種計算力。
維度就厲害瞭。前幾年流行一個詞叫降維攻擊,出處是科幻小說《三體》,是一種極其厲害的攻擊手段,就比如一個人是三維,把他降為兩維,變成一幅畫,他就被消滅瞭。反過來,思考問題如果能夠升維,那就更厲害。例如,在一個小系統之內無解的大問題,加一個維度便成為一個大系統內的小問題,在大系統內來看,可能根本不成為問題,甚至不是弱點而是優點。再比如,加一個時間的維度,就會理解滄海桑田,禍福相倚。想想宇宙大爆炸之前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前面提到的那位行萬裡路的平和高中畢業生侯天浩,就是一位很有審辯式思維的學生。在一些學校管理者眼中,他可能會制造一些管理上的麻煩,但是我卻很欣賞他。他申請大學的文書寫的主要內容是 " 如何與學校談判,改變宿舍電腦管理制度 ":
平和有寄宿制度,宿舍裡有一項規定,如果學生要用電腦,要先填電腦單,這張單子還需要科目老師簽字,證明學生確實有相關科目作業需要帶電腦回宿舍完成才行。如果作業多,學生就需要每天找老師簽字。
如果沒開電腦單就把電腦帶回寢室,就算違紀,寢室管理員會給學生開違紀單,同時這個違紀還會報到學部去,學部會再開一張違紀單。
侯天浩覺得,這個制度很不合理,執行起來麻煩,一旦違紀學生相當於一罪兩罰,管理部門也過多,應該有優化的可能。
當時他想瞭很久解決方案。他征求過老師的意見,也通過學生微信平臺征求過高中部同學的意見。
最後,侯天浩發瞭個郵件給生活部老師,沒想到生活部老師態度很開放,歡迎他去談談,侯天浩就和生活部老師展開瞭 " 談判 "。
生活部老師認為電腦管理的主要原因是怕學生自控能力不夠,做和學習無關的事情。
侯天浩則認為,這個電腦管理政策的問題在於沒有可持續性。如果現在老師管得這麼緊,等到瞭大學,誰管我們用電腦?不如現在放開一點,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才是關鍵。他又舉瞭別的學校類似的政策,和這個政策具體實施時的不合理之處。
經過這輪開誠佈公的談判,高中部新的電腦制度出來瞭,學生每周隻要填一次電腦單上交即可,也不需要老師簽字瞭。在他的幾番努力下,這條制度竟真的被打破瞭。
未來社會更需要的是創新性人才。審辯式思維是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在過去幾年反復呼籲創新能力的培養,他曾提出過一個很有影響的公式:創造力 = 知識 × 好奇心和想象力,後來,他把 " 好奇心和想象力 " 又提煉為一個詞,叫心智模式,於是公式變成:創造力 = 知識 × 心智模式。
錢穎一說,心智模式是創造力最重要的來源,除此之外,創新的動機也值得深究。有三種創新的動機,分別是短期功利主義、長期功利主義以及內在價值的非功利主義,後面一個都比前面一個有更高的追求。
兩年前,我們傢收養瞭一隻流浪貓。這隻貓在我們傢養尊處優,吃高級皇傢貓糧,定期體檢打針,養得膘肥體壯,英明神武,威風凜凜。暑假裡有一天我經過菜市場,突發奇想,買瞭兩條河鯽魚,帶回傢放到水槽裡,註滿水,兩條魚歡快地遊來遊去。
說實話,我是覺得我們傢的貓太無聊,那兩條魚是買給它玩的。我萬萬沒想到,可能是魚有點大,大約有手掌那麼長,那隻貓根本就不敢靠近。我不耐煩瞭,把它抓住,抱到水槽邊,一條魚尾巴一掃,激起幾滴水花,我們傢那隻貓驚恐萬狀,奪路而逃,在我手臂上留下兩道血痕。
各位,你們知道嗎?那一刻,我被震驚瞭!那一天我坐在沙發上想瞭很久,論養育這隻貓,我是很失敗的。我的見識水平決定瞭這隻貓的見識水平。
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傢!
註:本文轉載自 " 平和教育 "(ID:pingheeducation),有刪節。
相關閱讀
北京十一學校校長:為什麼閱讀比上語文課管用多瞭?
從復旦附中到上海市中心首所雙語學校,這位校長用 " 無為而治 " 辦真正的素質教育
這位女校長對哈佛新生的最後一次演講,談瞭大學教育的兩個關鍵點
整合全球優質教育資源
針對 21 世紀學習型傢庭的核心需求
外灘教育邀您加入 "VIP 專享 "
點擊下圖
瞭解更多 VIP 福利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開通外灘教育 VIP 專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