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創建瞭全世界女人都愛的時尚品牌

09-02

范主說:風格永存

鬼使神差,毫無預兆地,沒有任何爆點觸動地,這幾天看瞭三部關於香奈兒的傳記片以及一本她的傳記。

或許,這本身就說明,香奈兒這樣的傳奇,其魅力超越時間與潮流。

前法國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有言:"20世紀的法國,有三個人將名垂青史:戴高樂,畢加索,香奈兒。"

一如畢加索,香奈兒是另一個富有爭議的傳奇。

甚至,關於香奈兒生平的敘述都版本眾多。香奈兒自己,也是始作俑者之一。

"幾乎她每一次對自己過往的講述,都會有些不同,讓這些講述本身就成為故事背後的故事。"《可可香奈兒:她的傳奇與人生(Coco Chanel: The Legend and The Life)》的作者Justine Picardie如是說。

香奈兒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人?絕對的真相,可能永遠無從得知。不同的影視、傳記作品,刻畫她的視角、呈現出的故事,都有出入,甚至其間可以相去甚遠。你甚至無法辨別香奈兒自己的講述,是她在有意掩飾不堪過往,還是她下意識地在按照自己的美好願望"修改、重塑"自己的人生腳本,並真誠地如此相信——正如她奮力突圍,重塑瞭自己的人生。

"生活不曾取悅於我,所以我創造生活。"

恰恰在"創造力"這點上,恐怕也是關於香奈兒的評價裡最無爭議之處。

她不僅是創造瞭自己的人生,在一個女性普遍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時代,創造瞭第一個以女性設計師命名的全球時尚品牌,從一個孤兒、依靠富有男性資助起傢的情婦,最終蛻變為一個獨立的職業女性;她還改變瞭20世紀女性的穿衣方式,推動瞭女性獨立、自由、解放的進程——相比之下,引領耳目一新的時尚潮流,不過是一種新的價值觀、審美觀的表征,而後者的意義才更為重大。

同時,我們也無法忽視香奈兒那充滿爭議的"成長路徑",更無法忽視她內心中的darkness(黑暗)。隻是,弱者被黑暗吞噬,強者卻能從黑暗中蓄積成長與突圍的動能,在一片沼澤泥濘之中開出暗夜之花。香奈兒顯然是後者。

那麼,香奈兒是怎麼成為香奈兒的?

下面是我個人的視角與分析。

- 壹 -

關於香奈兒的傳記有很多版本,我選擇的是英文版Coco Chanel: The Legend and The Life。作者Justine曾被授權接觸瞭不少私密檔案,本書也獲得英國國傢圖書獎的提名,在英國各大嚴肅媒體的書評版裡都口碑甚佳,還上過《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暢銷書榜"。

說來我也與作者有一面之緣。今年6月我曾應邀出席羅斯柴爾德傢族與我的好朋友餘晚晚在沃德斯頓莊園(羅斯柴爾德傢族捐贈給英國國傢信托、但仍由羅氏傢族運營打理的莊園)聯合舉辦的"中國之夜"晚宴,現任英國版《時尚芭莎》的主編Justine也有出席,隻是當時我隻知她的職務頭銜,卻不知她就是這本傳記的作者。

她的氣質十分知性,當時就覺得並不很像位時尚主編,倒更像位作傢、知識分子。果然。她除瞭寫時尚之外,還出過五本著作,寫小說,也寫人物傳記。她給我的印象,讓我覺得她的作品也更有可信度。

我後來查閱,她寫的香奈兒傳其實已有中譯本——《可可香奈兒的傳奇一生》(下簡稱"傳記"),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一讀。

按照Justine所述,香奈兒於1883年的8月19日誕生在一個貧窮之傢,父親是當時法國社會底層的流動商販,穿梭於各類集市兜售商品,而她的母親也出身於同樣的傢庭。她的父親是一個"流竄"成性的男人,香奈兒誕生時,她的父親也不願意和她母親結婚,在香奈兒前面,她還有個長她一歲的姐姐茱莉亞。

她父母最終結婚,是在香奈兒誕生後的第二年。可是,婚姻並沒有改變她父親。他依然常常不著傢,和別的女人廝混在外。最後,香奈兒的母親孤獨痛苦地死於肺結核。那一年她11歲。

所以,在奧黛麗·塔圖主演的《時尚先鋒香奈兒》中,香奈兒曾說,女人做妻子更可憐,還不如做情人。

母親過世之後,香奈兒的父親把傢中的女孩子都送到瞭修道院開辦的孤兒院,至此便徹底消失在香奈兒的人生中。

盡管日後香奈兒對自己的貧寒出身、父親的不管不愛曾試圖掩蓋和美化,但事實上,原生傢庭的不幸,父親的反面示范,給香奈兒留下瞭終身難愈的創傷。她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渴望愛,同時又不相信男人、不相信愛情。更不幸的是,她一生中相逢的所有情人,也的確都無忠誠可言,沒有一人能真正填補她心裡的情感黑洞。

- 貳 -

"現實中的愛情,實質隻是做愛。遺憾的是,我們確實需要男人。"《時尚先鋒香奈兒》中,香奈兒在成為她第一個富豪情人艾提安·巴桑的情婦之前,如此說。

那時候香奈兒白天在縫紉店做工,晚上在一個三教九流混跡的咖啡館裡賣唱,並在這裡遇到瞭艾提安。

她的倔強、不順從吸引瞭艾提安的註意和征服欲,兩人上瞭床。但很快艾提安就離開回自己的莊園瞭,且無意帶她同行。根據這部電影,在咖啡館失業瞭的香奈兒是主動去找艾提安,並成為他莊園中的"常駐情婦"之一。

事實上,艾提安是個花花公子,情婦眾多,最初隻是把香奈兒當作"女性玩物之一"。他認為她端不上臺面,在他的朋友們做客莊園時,將她藏於閣樓之間,和傭人一起吃飯,用主客們用過的餐巾擦嘴。在他的口中,她就"像隻小老鼠"。

香奈兒是一個極度自卑與驕傲的混合體。這樣的待遇當然讓她感到受辱與不滿。她最初因生計之迫,選擇"投奔"艾提安,但她也清晰地看到,艾提安絕不是她永久的靠山,他們之間沒有真正的愛情,他的喜怒無常可能隨時會讓她得卷鋪蓋走人。

像她這樣出身的女人,嫁入豪門是完全不切實際的幻想,她隻可能在年輕時憑借姿色成為上流階層男士的情婦,而且還是"之一"。求生本能,混雜在極度的不安全感中,催生瞭她強烈的想要獨立的願望,隻是此刻她還茫然不知前路。隻是偶爾憑借自己的才藝,給艾提安的女性朋友、包括他的情婦們,做一些美麗的帽子。

- 叁 -

正是在給艾提安做情婦其間,香奈兒遇到瞭艾提安的朋友鮑伊·卡伯(Boy Capel,真名是亞瑟·卡伯),他也被公認為香奈兒的終身摯愛。

在他這裡,香奈兒初嘗愛情之甜蜜,體會到瞭被欣賞與一個男人由衷的贊美。然而,仍然,她隻是鮑伊眾多情婦中的一個。盡管,他也會說:如果讓他離開香奈兒,不如砍下他的一條腿。在他們長達近10年的關系裡,鮑伊真心愛她,卻與忠誠和婚姻無關。

電影《香奈兒與鮑伊》對二人之間的戀情描繪有過於美化和理想化之嫌,在我看來,基本做不得數,雖然我看片的時候潸然淚下。

《時尚先鋒香奈兒》和香奈兒傳記對此描寫比較一致,鮑伊要娶一個上流社會的女子結婚生子並繼承傢業,香奈兒註定隻會是他的情婦,對此,香奈兒的態度是接受。

從父親、艾提安、鮑伊的身上,香奈兒看到瞭男人基本無忠誠可言,也對男人同時和多位女性來往習以為常,雖然她內心裡依然會痛苦。也正因此,她意識到,她人生的唯一出路,是自己的經濟獨立,不依附於任何男人。她要use這些生命中的有錢男人,幫助她實現這一點。

這裡,要說一個細節。在香奈兒愛上鮑伊之後,艾提安才發現自己其實也愛香奈兒,他出於嫉妒和挽留的心理想要香奈兒留下,並許諾與之結婚。面對這樣的超級誘惑,香奈兒非常瞭不起的一點是,她竟抵禦住瞭。

理性、聰慧如她,多半是明白這個婚姻之諾可能隻是男人的一時沖動,即便是真兌現瞭,她也不可能就此過上幸福生活,因為風流成性的艾提安依然會在婚姻之外繼續他從前的生活方式,她為瞭保住婚姻,必須容忍,而即便如此,她也並不能確保一定不"被離婚"。屆時,她仍可能將一無所有。

而她深愛的鮑伊呢,雖然他已明示自己不能給她婚姻,卻許諾可以資助她發展她的事業,出資給她在巴黎開傢帽子店。與其說香奈兒選擇瞭愛情,不如說她選擇瞭一個通向獨立與自由的可能性。

有意思的是,由於香奈兒同時是艾提安和鮑伊的情人——鮑伊第一次帶香奈兒外出時,是經得艾提安同意的,一方面她像兩個權勢男人之間的交易物,另一方面,她又能非常神奇地說服兩個男人就具體如何資助她在巴黎開店進行"談判"。最後達成的協議是,艾提安提供自己在巴黎的單身公寓給香奈兒居住,鮑伊出資給香奈兒開設門店。

從此開始,香奈兒的人生迎來瞭一個新時代。

- 肆 -

事業起步於男人的資助,但香奈兒能成為後來的香奈兒卻離不開她自己的天賦才華,特立獨行的性格,對時代脈搏的敏銳把握,以及超常的勤奮和執行力。

正如我們都知道的,在新舊交替的時代裡,勇敢的她率先讓法國女性從舊式繁復的著裝傳統裡解放出來,放棄瞭束胸,穿起瞭褲子,創造瞭簡約、舒適、能自由呼吸的時尚潮流。

她設計的小黑裙如今看是經典,在當時卻十分前衛大膽、冒天下之大不韙。因為那時候女性在上流社會的社交場合裡絕不會穿不吉利的黑色。

著名的小黑裙

香奈兒不會畫圖,她的設計完成,基本就是她親自裁剪、手工制作,再反復修改、最終成稿。那麼多品類設計、那麼多產品的完成,就是她在剪刀和一針一線之間完成,這是很驚人的工作量。

作為一個嗅覺十分敏銳的成功時尚商人,她從帽子起步,卻未止步於此。她開發各種產品線,從帽子到服裝到香水到配飾。同時,她也是一個天生的店鋪運營與管理者。在影片《香奈兒的秘密情史》裡,我們從一些片段中看到瞭她對雇傭工人的冷酷與決絕,對成本的嚴格控制。

為瞭她的時尚商業帝國,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關系和資源,並精心維護各種關系,為人也頗慷慨大方。香奈兒情人眾多,不論情仇,她與他們一直維持著友誼,而這些男人都或多或少從不同方面幫助瞭她的事業發展。

她與艾提安一直維持著友誼,艾提安給她介紹瞭諸多客戶;鮑伊車禍去世給她留下一筆4萬英鎊的遺產,讓她得以進一步拓展商業規模,並買下一處別墅;在鮑伊之後,她的情人一直不斷,從俄國的流亡大公、作曲傢、藝術傢,到英國的西敏公爵,德國的納粹軍官等等。

她的情人之一、花花公子俄國狄米崔大公是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堂弟,是他介紹瞭沙皇的調香師恩尼斯·鮑給香奈兒,著名的香奈兒5號香水就出自於他之手。而藝術傢們則給香奈兒帶來瞭創作靈感,西敏公爵則讓她成功進入瞭英國的上流社會,並結識丘吉爾、成為好友。

和西敏公爵

《香奈兒的秘密情史》就是講述瞭香奈兒與俄國流亡作曲傢伊戈爾的戀情。她在自己經濟獨立之後,資助她欣賞心儀的落魄藝術傢,並獲得瞭愛情的主動權。同時,我們也看到,在香奈兒這裡,諸如員工的抱怨、伊戈爾妻子的道義指責,從來不會困擾她。

眾多戀情裡,她與德國軍隊情報組織高級軍官漢斯·君特·凡·丁克拉在戰時的相戀,最受爭議。德軍占領巴黎時期,她萌蔭於此,也被疑曾為德國間諜。戰後,她雖未因此受刑訊與折磨——簡單審訊兩個小時後即被放出,有傳說是多年好友丘吉爾幫她說瞭情,但她終究受到此事牽連,後遠走法國、避居瑞士多年。

71歲時,不安分的她終於不顧阻攔決定復出,再度回到時尚舞臺,結果大獲成功。

至此之後,她在時尚舞臺上再戰近20年,再創輝煌,本人也一直勤懇工作到去世前一天,享年88歲。

香奈兒的商業成功,不僅在於她成功地設計和銷售瞭時尚產品,她同時銷售瞭自己獨特的時尚理念。她把自己經營成瞭時尚史不可取代的ICON,把她自己關於美、關於獨立的女性哲學銷售給瞭全世界。

- 伍 -

香奈兒的上位路徑,包括她在事業版圖的拓展過程中多有"男士"相助,甚至她的豐富情史,在很多正統人士看來,都是不道德也不光彩的。

怎麼說呢,在一個時代尚不能賦予女性體面工作機會的社會裡,在一個女性整體尚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時代中,貧寒出身的香奈兒想要憑借一己之力跨越自己的階層,在當時的歷史處境中幾乎不可能。

人,都很難跨越自身以及自己所處時代的局限性。

所以,對於香奈兒的選擇,我更傾向於將之放到歷史的坐標系裡去考量,更多一點去理解、體諒她的不得已。而她特別瞭不起的一點是,在借助鮑伊的資金發展起瞭自己的事業後,她將鮑伊當年資助她的資金如數奉還,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實現瞭真正的經濟獨立與人格獨立。

對於一個有雄心、有生命力,也有才華的女人而言,她的不擇手段,對一切可利用資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從倫理道德上來說是具有爭議性的,但這客觀上也是她能成為"the Coco Chanel"的重要原因。

我們有時不得不承認,往往是這種見山開山、見路開路的人,才會更容易做成事情。一如她自己的名言:"不要跟一堵墻死磕,你要想辦法在墻上鑿出一個門來。"

盡管,她也為自己的選擇付出瞭代價。

"過簡單的生活,有丈夫孩子——和你愛的人在一起,這才是真正的生活。"這是她曾經的理想,但她臨死也未能實現。

她即便是後來在世界范圍內獲得瞭巨大成功,成為貴族、公主、明星、名流爭相結識的傳奇女性,她自己,卻始終未能對自己的過往完全釋然與接受。否則,她不會在對外界的敘述中反復地"修改"個人的歷史。

但是,不可否認,香奈兒依然是二十世紀最瞭不起的女性之一。一如本文開頭所言:

她不僅是創造瞭自己的人生——在一個女性普遍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時代,創造瞭第一個以女性設計師命名的全球時尚品牌;

從一個孤兒、依靠富有男性資助起傢的情婦,最終蛻變為一個獨立的職業女性;

她還改變瞭20世紀女性的穿衣方式,推動瞭女性獨立、自由、解放的進程。

她,當得起傳奇二字。

- 陸 -

最後,一起再回味下香奈兒留下的名言。

生命中最好的東西,是不以金錢標價的;

次好的,則是非常昂貴。

一個人要做到無可取代,就得始終獨特。

女人要穿得好像今天就要去

面對你最兇險的敵人一般。

穿得難看,人們記住那件衣服;

穿得無可挑剔,人們記住那個女人。

最勇敢的事情,

是始終保持獨立的想法,並勇於表達。

一個女人需要具有兩項特質,經典和絢爛。

Last but not least, 放我最喜歡的這句: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兒,

你也可以沒有多少衣服可供選擇,

但永遠別忘記一件最重要的衣服,

這件衣服叫自我。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