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模特都不能好好拍一張照片瞭?

09-01

杜少按

聽說現在姑娘想當模特越來越難瞭,主要是姿勢太難拿。

當然,我說的是拍照姿勢 ——

從早期隻愛「S 曲線」,到今天各種抽風式的詭異姿勢,時裝圈模特們究竟經歷瞭什麼?

本文由 X 分子「ID:xfenzi1」授權轉載

很長一段時期,拍片 ( Campaign/Editorial ) 是品牌、雜志甚至時尚愛好者最快速有效的廣告宣傳模式。而被拍攝對象,作為畫面的靈魂,擺什麼造型就變成一件相當有考究的事情。

一個月前,蔡依林為「ZINE Magazine」拍攝瞭一組具有極強視覺效果的 Editorial。再看看 10 年前甚至 20 年前的蔡依林,同樣的棚內拍攝方式 ( indoor ) 所呈現出的效果完全是另一種「風格」。

2010 年,臺灣版「VOGUE」內頁:

2005 年,「Girl」封面:

從最初各式大幅度動作、突顯「S 曲線」的造型,到今天各種抽象靜止的「怪誕風格」,這中間,時尚模特的姿勢究竟經歷瞭什麼?

「靜止」到「動態靜止」

比起中國,西方的時尚行業發育成長得更早,模特各階段拍照姿勢的演化經歷瞭一個相對完整的過程。而最初,拍片這種方式始於時裝品牌的自我宣傳,怎麼凸顯商品的特征,成為關鍵。在 Vestoj 的「Static Speed」一文中,作者 Edwin Jiang 闡述瞭關於這一變化的開端。

「當時(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的服裝秀是一場大型的私人交易會,為瞭讓買手看清衣服的細節,模特展示的姿勢都被限制在一個固定的模式之中。」

這個姿勢,需要滿足的條件僅僅是完美展示出當時主流價值觀中對女性美的定義 —— 凹凸有致即可。

來源:Vogue US

1990s 經典的「Pouter Pigeon - 球胸鴿」姿勢

僅展示出靜止的「S 型」美感

1920 年代,受動態走秀的影響,品牌開始選取最能表現「動態行進過程」的姿勢為吸引買手的標準。

來源:Vestoj

「Animal Locomotion, Plate 442」, 1887

Eadweard Muybridge 的人體動態拍攝實驗

最終定下來的姿勢,根據 Edwin 的描述,為「臀部前傾,肩膀靠後以及雙手別在臀部上」的姿勢。

而之後很長一段時期,時裝屋拍攝的 Campaign 都延續瞭這種風格。

50 年代,Balenciaga Campaign

棚內攝影 ( Indoor ) 到戶外攝影 ( Outdoor )

到 20 世紀中期,隨著動態走秀的風靡以及相機的普及,Campaign 的形式早已無法滿足品牌宣傳的需要,這樣「動態靜止」的姿勢逐漸失去其原有價值。而時尚及人像攝影師 Richard Avedon 的出現改變瞭這一切。

Richard Avedon(1923-2004)

The New York Times 曾稱他為一名定義瞭上半世紀美國時尚攝影風格、審美以及文化的攝影師。更重要的是,他通過離開攝影棚,轉戰戶外拍攝的方式將 Campaign 中「動態靜止」的模特姿勢推向極富生命力的「流動姿態」。

Richard Avedon 最偉大的攝影作品解析

不管是從模特的選擇到服裝造型的搭配,從拍攝畫面的設計到攝影師本身,時尚圈對於一個好的 campaign 的定義早已超越瞭服裝本身而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 —— 畫面的動態感(即畫面的故事性),時尚攝影也開始成為一種有效的藝術表達形式。於是,自 1950 年代起,模特的姿勢不再僅僅服務於品牌服裝及大眾審美,更重要是服務於畫面整體。

在 Avedon 的攝影作品中,當模特的姿勢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時,一種「動態的效果」就完美呈現在一張靜止的照片中:

21 世紀的「抽象肢體表達」

盡管 Campaign 在上世紀中期直至 21 世紀初都是品牌不可或缺的廣告形式,但據統計,在過去的 10 年內,「Vogue」雜志每年涉及品牌 Campaign 的頁數減少瞭 16%。在互聯網和 Instagram 的年代,很明顯,品牌已經適應並采用瞭全新的營銷模式 —— 滿足一個滾動屏幕消費的需要而非一張光滑的 A4 雜志內頁。

Balenciaga 品牌 Instagram 頁面

在過去,我們會認為,或許時尚攝影一直追求的「模特姿勢的動態美」並不可能做到,但今天,或許我們根本不需要追求這種「動態美」?

在一張隻被消費 2 秒鐘的照片上,花心思設計出一種「動態的」肢體語言似乎再無必要。再加上觀看時裝秀已經變成點擊一下鼠標的事情,再去追求所謂「畫面的動態感」未免太過浪費精力,好好想想如何在刷過去的一瞬間吸引觀眾停下來欣賞才是關鍵。

來源:Instagram

Gucci FW17

創作這些時尚攝影作品的主要目的,已經從滿足畫面的動態美感到今天變成隻需要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從而被分享、點贊以及轉發即可。盡管模特的姿勢仍是為瞭迎合畫面整體而存在,但在今天,他們「無怪不快」的姿勢除瞭展示商品或純粹為瞭吸引人外再無任何值得深入討論的意義。

當然,在這一轉變中最適應新興互聯網文化的代表非 Demna Gvasalia 莫屬。自 Gvasalia 接手後,在 Balenciaga Lookbook 的拍攝中早以省去畫面動態感需要,所有模特的造型從頭到腳無不服從於突顯產品的需要。

盡管這種「抽象的肢體表達」實在讓人難以稱之為藝術,但它也確實是讓 Balenciaga 成功瞭。從高聳的廓形到潛水衣式的緊身設計,這些誇張又搶眼的造型早已深入人心,中國顯然也已經跟上步伐瞭。

來源:T magazine

趙薇雜志拍攝

Vouge 編輯 Laird Borrelli-Persson 在一篇討論時裝造型的文章 ( The Spinal Analysis: Fashionable Postures From the 1900s S Curve to Today’s Tech Necks ) 中曾表示:「(模特的)姿勢反映瞭當下的社會思潮。」 在 21 世紀不可逆的現代化進程下,大傢信奉「出奇制勝。」時裝模特們自然再無法「好好地」拍一張照片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