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電器在華陷中國式困局

08-09

松下電器轉型艱難 在華陷 " 中國式困局 "

作者:曾高飛 來源:法治周末

從開路先鋒到市場落後生,松下電器陷身困局的原因既有戰略和體制上的,又有戰術和機制上的。體制僵化,不用中國本土化人才,是松下電器在華的一個致命缺陷

正在步入 " 百年老店 " 行列的松下電器,迎來遲暮之年,身陷泥淖之中,艱難前行。

1918 年,日本 " 經營之神 " 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創立松下電氣器具制作所,生產燈泡插座和雙燈泡用的旋轉式插座,宣告松下電器正式誕生。

2018 年,松下電器將迎來百年慶典。但在這喜慶之下,卻暗流洶湧——松下電器正在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轉型期。

轉型是陣痛,意味著以前的業務正漸漸變成雞肋,而將來的業務正在摸索中。無論進與退,都充滿瞭死亡的味道。這是包括松下、東芝、夏普在內的日本企業正在面對的一道坎。東芝在不斷賤賣自己的核心業務;夏普已經 " 賣身 " 於富士康;松下也在不斷收縮戰線,如履薄冰。

對於百年慶典,松下電器曾經充滿憧憬,稱要 " 在 2018 年公司創立 100 周年時,成為電子產業 No.1 的環境革新企業 "。現在來看,近的是時間,遠的是目標——松下電器百年慶典已經觸手可及,目標卻遙遙無期。

艱難轉型:變賣傢產也難有希望

在日本經濟發展史上,松下電器地位尊崇。即使是現在,松下電器仍然堪稱巨無霸。2015 年,松下電器實現營收 629.21 億美元;2016 年,在世界 500 強中排名第 128 位。目前松下電器在全球有 29 萬多名員工,僅中國地區高達 5 萬多人。

雖然規模大,員工多,業績卻不理想。前些年,松下電器連續在虧損泥潭中掙紮,近兩年近況雖有好轉,但經營狀況得到改善的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大規模裁員,開源節流,這也導致大量優秀人才流失,內部人心惶惶,元氣大傷;二是來自新業務轉型,特別是為特斯拉生產電池獲得回報。

由此可見,松下電器的扭虧為盈並非出自傳統業務。松下電器曾以生產傢用電器見長,在電視機、空調、冰箱、DVD、手機、洗衣機、數碼相機等領域業績輝煌,但現在在這些領域已經趨於平淡,其曾經主導的等離子電視,已被液晶電視徹底打敗,不得不宣佈退出在中國和北美的市場。而智能手機業務,松下電器連日本本土市場都保不住,也不得不宣佈退出。

在電器方面,還沒有退出的業務,松下電器的日子亦是過得艱難。為扭虧為盈,松下電器解散瞭數碼相機、電話交換機、光盤三個業務部門,將其整合至其他業務部門,以縮減員工人數,縮小業務規模。最近,松下電器計劃在其 2017 財年(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3 月)內出售液晶面板業務、半導體業務的股權。松下電器在日本兵庫縣姬路市的液晶面板工廠目前擁有 2 條生產線,其中一條將停止生產,生產設備也計劃賣掉。松下電器在日本國內的主要生產基地魚津、礪波和新井工廠面臨整合或關閉。

沒有傢用電器業務的松下電器是不完整的,這種缺口就像漣漪在不斷擴散。

讓松下電器倍覺欣慰的,是最近其財報顯示,截至 6 月份的本財年第一季度實現瞭 839.3 億日元(約合 7.5893 億美元)利潤。其業務主要新增長點來自與新能源汽車特斯拉的合作,為其提供蓄電池等汽車零部件業務。2014 年,松下電器即與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在內華達州合作建造生產鋰離子電池的超級工廠。2017 年,松下電器計劃與特斯拉在位於美國紐約州佈法羅市的太陽城公司下屬工廠共同生產高性能太陽能 ( 5.720, -0.16, -2.72% ) 電池及模塊。雙方已經在共同投資 50 億美元建造的 Gigafactory 工廠生產 Model 3 電動車電池。Model 3 是特斯拉面向普通大眾的一款新能源汽車,計劃 2018 年生產 50 萬輛,這款車將標志特拉斯從此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批量生產商,有助於松下電器短暫渡過難關。

這種變化已經讓人觸摸到松下電器轉型的軌道:即從傢用電器轉型汽車零部件,從 B2C 轉型到 B2B 模式。在這個領域,同樣競爭激烈,LG 化學、三星 SDI 等巨頭在新能源汽車電池市場表現搶眼。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璀璨明珠,很難斷定將來 LG 和三星不會以更優惠的價格來挖松下電器的墻腳,松下電器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特斯拉身上,或許確實有點兒懸。

陷入日韓企業在華的 " 中國式困局 "

無論是在傳統傢用電器領域,還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市場都是松下電器不可忽視的—— " 新能源汽車全球標桿 " 特斯拉固然重要,但在產和銷售上都風起雲湧的中國市場,也是松下電器未來轉型的重點市場之一。

松下電器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之一,1978 年中國改革開放伊始,松下電器就來中國開疆拓土瞭。但現在松下電器與東芝、夏普等其他日本企業一樣,正在越來越深地陷入到日資企業在華的 " 中國式困局 " 中。

盡管越來越萎靡,松下電器對中國市場仍然充滿期待,尤其是傢電市場。在松下電器的規劃中,希望 "2018 年實現銷售額 133 億元人民幣,外資白色傢電品牌在中國認可度第一名 "。

理想很飽滿,現實很骨感。中怡康最新數據顯示,其在華已經到瞭 " 最危險的時刻 "。截至今年 4 月,在冰箱市場,松下零售量占比為 1.53%、零售額占比 3.36%,市場排名第 12 位,已經跌出前十,不及第一名海爾冰箱(零售量占比 27.78%、零售額占比 31.72%)的零頭。在空調市場,松下空調零售量占比僅有 0.69%、零售額占比 0.8%,量額排名第 14 位,同樣被擠出前十,不及第一名格力(零售量占比 39.39%、零售額占比 43.54%)的零頭。在洗衣機市場,松下電器的顏面勉強被保留,零售量占比為 6.11%、零售額占比為 7.5%,排名第六,但這個數與行業一線領軍企業的量額差距仍然相去甚遠,如排名第一的海爾洗衣機零售量占比為 27.63%、零售額占比為 30.11%。即使縱向自比,松下電器各種產品占比已經很不樂觀瞭,仍處在 " 跌跌不休 " 的困境中。在其他小傢電產品市場,如電飯煲、微波爐,空氣凈化器、吸塵器,以及各種美容小傢電,松下電器一直無法躋身主流市場,沒有形成規模化銷售。

從開路先鋒到市場落後生,松下電器陷身困局的原因既有戰略和體制上的,又有戰術和機制上的。體制僵化,不用中國本土化人才,是松下電器在華的一個致命缺陷——事實證明,中國職場已經湧現出一批熟知中國本土特點的優秀職業經理人,但在日資企業裡,很難有中國本土職業經理人,即使有,也對其信任度不高,給予他們的發展空間不大。在戰略上,松下電器對於等離子電視的堅守,讓其在電視機領域鎩羽退出。

這種戰略性退縮帶來瞭一系列惡性後果,讓松下電器陷入一種惡性循環——退出後,由於以前用戶在售後上得不到保障,這給其造成巨大的品牌傷害。另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松下電器產品質量神話的破滅以及中國品牌在質量和技術創新上的全面崛起。

發展到現在,中國已經不再是供不應求的時代,而是一個供過於求,講究消費體驗的時代。以前松下電器以過硬的產品質量俘獲瞭中國消費者,但現在中國品牌如海爾、格力、美的生產的產品,在質量上並不比松下電器差,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經領先。從百度搜索上可以看到,最近幾年,在各地質監部門的抽檢中,松下電器產品已經成為質量黑榜上的常客,這極大地削弱瞭松下電器的銷售力,也透支瞭其品牌信任度。

責任編輯:王碩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