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為什麼我堅持唱空美元

07-20

特朗普醫改提案失敗、通脹不及預期、美聯儲鴿派言論重創瞭美元指數。如今美元指數跌至 95 以下,比去年特朗普行情時的美元高點回落瞭 8%,與此同時,歐元突破 1.15,今年以來漲幅超過 10%。美元拐點確立與歐元復蘇符合筆者在今年一系列文章中的判斷。

圖表 1 今年美元走弱,歐元走強

在過去一年多的一系列文章中,我屢次提及瞭強勢美元難以持續的邏輯。盡管去年由於英國脫歐和特朗普勝選扭轉瞭去年上半年已經出現的美元走弱勢頭,但在今年歐洲經濟轉好,政治風險降低,美國經濟不及預期,以及特朗普政策面臨阻礙的背景下,被推遲的美元周期拐點終於出現。過去一年,我堅持唱空美元的邏輯主要有以下八點:

邏輯一:美國經濟情況低於預期

我曾提到弱勢美元的諸多原因,如今看來,大部分理由仍然成立。從經濟數據來看,市場對美國經濟的向好勢頭是有所高估的,而今年真正令市場感到鼓舞的反而是強勁的歐洲經濟,美國經濟實際上低於預期。IMF 在今年 4 月中旬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樂觀的上調瞭大多數主要國傢的經濟預測,唯獨保持美國預測不變,而近期甚至將美國 2017 年經濟增速調低 0.2 個百分點至 2.1%,源於其稅改方面進展緩慢。

消費是美國經濟主要動力,但近兩個月美國零售銷售數據連續兩個月下滑 ; 制造業數據也是好壞參半,ISM 制造業指數創兩年來新高,但工業訂單降幅較多,5 月工業訂單環比下降 0.8%,為去年 11 月以來最大。就業整體不錯,6 月美國非農就業增長 22.2 萬,高於預期,失業率小幅上升至 4.4%,但工資增長緩慢,平均小時工資環比增長僅為 0.15%。同時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7 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僅為 93.1,低於預期的 95.0。收入提升緩慢,消費者對前景並非樂觀,制約消費對增長的拉動。

邏輯二:特朗普政策不及預期

去年年底,推高美元的是市場對於特朗普政策的樂觀預期。但我一直認為市場對特朗普行情的期待有所高估,一旦落空必將加劇美元反轉。

今年特朗普經濟政策落實緩慢,政治醜聞頻發,都證實瞭如此。例如,特朗普醫改提案失敗,稅改推遲以及基建投資面臨高漲的債務堆積的制衡。而政治方面的醜聞接二連三,近期其長子小特朗普公開俄羅斯在去年支持特朗普大選的電郵使得 " 通俄門 " 事件雪上加霜。不少觀點認為,特朗普面臨執政危機,甚至是否會又一個 " 水門事件 " 亦在討論之中,這種不確定性對美元形成沖擊。

邏輯三:美國通脹低於預期,美聯儲表態更加鴿派

通脹影響美聯儲加息路徑,但如今美國通脹數據不及預期,使得 9 月美聯儲加息幾率非常小。美國 6 月 CPI 環比持平,同比漲 1.6%,創 9 個月以來新低 ; 核心 CPI 環比 0.1%,同比 1.7%,亦低於美聯儲 2% 的政策目標。同時,耶倫在上周出席國會半年度貨幣政策聽證會上,雖然重申瞭美聯儲將逐步加息的立場,但亦強調瞭對通脹疲軟的考慮,表態偏鴿派,推遲瞭今年下半年美聯儲加息的可能。相反,歐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近一段時間則表示瞭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支持美元走弱。

邏輯四:美聯儲加息後,美元未必升值

從利率平價理論而言,美聯儲加息通過息差的變化影響資金流入,進而推高美元,這一邏輯得到瞭大多數投資者的認可。通過梳理歷史經驗發現,其實自上世紀 70 年代以來的美聯儲 7 次加息周期後,美元大概率呈現的是走弱態勢,其中有兩次短暫走強,反而使得經濟難以承受,後使得美聯儲不得不扭轉政策,轉為降息。從這角度而言,即便 2015 年歷史性加息,美元未必走強,反而美元走弱或是大概率事件。

圖表 2 美聯儲加息美元未必走強

邏輯五:美國經濟格林斯潘式復蘇,過強美元難以承受

我曾提出,美聯儲經濟復蘇與前期寬松的貨幣政策聯系緊密,雖然經濟反彈,但結構性改革實則進展緩慢。例如,雖然貿易赤字有所降低,但主要得益於能源貿易逆差的大幅減少,非能源貿易逆差卻遠高於危機之前 ; 再工業化進展緩慢,2016 年美國制造業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下滑至 11.7%,低於 2007 年金融危機爆發前 12.8% 的水平 ; 美國高消費、低儲蓄的情況沒有明顯改觀。

此外,危機以來,美國勞動生產率持續放緩,根據美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的數據,2011 年到 2015 年,美國勞動生產率年均增幅隻有 0.34%,遠低於 1990 年到 2010 年 1.93% 的水平。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經濟雖然這兩年出現向好跡象,但與政策寬松大有關聯,結構性改善緩慢,使得復蘇根基不牢,也很難支持過強美元。

邏輯六:周期性規律顯示美元見頂

我曾在文章中梳理瞭上個世紀 70 年代初以來,美元走勢的幾個階段以及其影響。我發現,每次美元走強或走弱階段,大約經歷 6~7 年的時間,而自 2009 年美元反轉以來已經有八個年頭,所以從周期的角度來看,強勢美元也已經到達盡頭。

當然,對此周期劃分,市場上比較有爭議,有觀點認為此次美元周期應從 2014 年美聯儲加息預期出現後美元強勢反彈開始,但我傾向於把本輪周期的起點從 2009 年美元最低點 74.2 算起,原因在於當時國內拋售美元資產之聲日盛,但我當時便提出美元已是低點,應警惕美元反轉。其後伴隨著金融危機蔓延至其他國傢,美元有所反彈,直至美聯儲三輪量化放松,美元才有所走弱,但仍未跌破前期低點。而近兩年美元強勢上漲,更是引發瞭非美元匯率大幅貶值,人民幣貶值與資本流出壓力亦驟然增加。

此外,有觀點將本輪美元反轉與裡根時代做對比,當時美元最高峰值達到 160,據此認為,美元仍有上漲空間。有至少兩點不同:一是經濟背景明顯不同。裡根上任初期,美國經濟十分悲觀,而當前美國經濟要好很多 ; 二是美元周期的波幅有所收窄。我發現,每輪周期中,美元的波幅是逐步收窄的,峰值是逐步下降的,預計這與美元指數構成變化,特別是歐元推出,美元指數標的從 10 個國傢減少為 6 個國傢有關。

邏輯七:歐洲經濟明顯好於預期,政治黑天鵝並未出現

今年歐元反彈 10%,作為美元指數的最重要權重,歐元的積極表現制約美元。經濟方面,今年歐洲經濟數據表現強勁,歐元區火車頭德、法經濟向好的態勢更是顯而易見。歐元區一季度 GDP 季率終值為 0.5%,年率終值為 1.7%,高於同期美國表現,顯示歐元區經濟已經在復蘇的軌道上。其中,德國的復蘇更是非常強勁 ,IMF 近日將今年德國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 1.8%,高於 4 月 1.6% 的判斷。季節調整後,德國 6 月份失業率為 5.7%,繼續保持在歷史低位。甚至連數年前曾深陷危機的部分國傢也呈現迅速反彈增長態勢,如西班牙今年經濟增速可能超過 3%。

同時,歐洲政治風險也逐步降低,不僅法國大選並未出現黑天鵝事件,德國默克爾連任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而如果這一情況出現,核心國德法領導人會使得歐盟向一體化進程進一步邁進。相反,英國脫歐之後國內情況並不理想,首相特雷莎 • 梅提前大選受到重挫,倫敦大火應對不力,國內恐怖事件接連出現,使得英國民眾更加質疑其執政能力,歐盟內部疑歐情緒也有所緩釋。

邏輯八:非美元貨幣的積極表現

除瞭歐元以外,日元在美元指數權重中位列第二位,占比為 13.6%,日元今年以來對美元升值瞭 4.2%。此外,新興市場國傢貨幣一改去年對美元走貶的態勢,今年以來,墨西哥比索領漲 15.2%,俄羅斯盧佈升值 2.6%。同時,今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升值 2.7%,打破瞭年初市場對於今年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的擔憂,資本大規模外流壓力得到扭轉,外匯儲備逐步回升,符合我的判斷。展望未來,由於貶值與資本流出壓力扭轉,歲末年初采取的一系列資本管制措施也無必要加碼,而重拾人民幣國際化之路面臨有利時機。 ( 作者系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傢 )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 " 沈建光博士宏觀研究 " 微信公眾號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