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國傢捐瞭 3 萬座樓,卻為 20 塊錢和下屬翻臉

08-06

邵逸夫活瞭 107 歲,是全球任期時間最長的上市公司 CEO。

他出生的時候,慈禧還活著;他念中學的時候,中國共產黨剛成立。漫長的一生中,邵逸夫歷經清朝、北洋政府、民國、抗日戰爭、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活成瞭一尊 " 神祇 "。

他不是香港最富有的人,但向來是最受尊敬的企業傢之一。作為曾經的亞洲娛樂之王,他拍瞭一千多部電影和電視劇,是香港成就 " 東方好萊塢 " 的奠基人;他捧紅瞭數以千計的明星,包括 " 四大天王 " 和一代代 " 港姐 "。

然而,其恢弘的娛樂版圖,在另一張圖前卻黯然失色——遍佈中國的、密密麻麻的逸夫樓分佈圖。

而他所有電影中任何一部,精彩程度也不及邵逸夫本身的百年人生傳奇。

本文由 "135 編輯器 " 提供技術支持

華商韜略 · 華商名人堂(ID:hstl8888)

作者丨陳光 編輯丨畢亞軍

美編丨劉彥潮

邵氏兄弟

1907 年,邵逸夫出生於浙江寧波,後到上海念書。他本名邵仁楞,在傢中排行老六," 逸夫 " 是他後來自起的 " 號 ",意為一生安逸。

邵傢曾是滬上的大戶人傢,其父邵玉軒經營顏料生意,頗有名望,去世的時候康有為還前來吊唁。邵逸夫出生的那一年,父親邵玉軒第一次看到電影,便決定投資,當時,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剛誕生 2 年。

中學時,邵逸夫經歷父親去世和傢道中落,傢產隻餘留一棟房子和一傢劇院。兄弟幾人均無意接手父親的顏料生意,而是抱團闖進瞭尚處草創時期的電影行業。

1925 年,大哥邵醉翁創辦瞭天一影片公司,擔任經理,其他幾個兄弟則分管會計、發行等。

邵氏兄弟都很有能力,天一影片也迅速崛起,依靠古裝片闖下一片天地。但是,天一的發展侵蝕瞭傳統電影公司的利益,因此遭遇嫉恨。1927 年," 明星 " 公司聯合其他 5 傢電影公司成立瞭 " 六合影業 ",意欲圍剿天一等後起之秀。

六合與包括南洋片商在內的發行商簽訂合約," 六合、天一 " 隻能取其一,當時的六合占據中國電影市場大半壁江山,各發行商不敢得罪,紛紛拒絕經銷天一的影片。

這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場記錄在案的商戰,史稱 " 六合圍剿 "。

中學畢業後,邵逸夫也加入天一影業。因為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他被安排南下新加坡,發展南洋市場。

" 六合圍剿 " 開始後,南洋城市的通道被封死,邵氏兄弟隻能開辟新市場。20 歲的邵逸夫帶著無聲放映機和影片去到窮鄉僻壤,向鄉民們推銷電影。

他住鄉村的小店,有時露宿野外,當時放電影需要人力手搖,一場電影下來,邵逸夫累到胳臂都抬不起來。

2 年後,爭權不止的六合從內部瓦解,圍剿戰以邵氏兄弟取勝告終。收復國內失地的同時,他們也在南洋站穩瞭腳跟,開始兩地發展。

幾年後,邵氏兄弟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傢已經擁有超過 100 傢電影院和 9 傢遊樂場,建立瞭完整的娛樂產業鏈條。

南洋版圖是此後香港邵氏的根基,這段圍剿往事也被解讀為世事難料:如果沒有當年的被迫下南洋,邵氏電影帝國的發展未必如此順利。

與死亡的兩次親密接觸

1930 年,邵氏決定發展有聲電影,邵逸夫前往美國購買有聲器材。途中,他乘坐的輪船觸礁沉沒,邵逸夫抱著一塊木舢板,漂泊瞭一夜後才被救生還。

驚魂未定,邵逸夫卻決定繼續之前的計劃,去好萊塢買回瞭所需的 " 講話機器 "。帶著機器回國,他親任導演和制片,拍攝瞭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白金龍》創造瞭票房奇跡,這部成本僅一萬元的影片,收獲瞭百萬級的回報。

邵氏電影在兩地齊頭並進之際,抗日戰爭爆發。日寇的入侵摧毀瞭電影行業,邵氏多年的積淀面臨崩盤,生意難以為繼、影院被迫關門。

在新加坡,邵氏旗下所有的戲院都被 " 充公 ",淪陷時期,邵逸夫因放映抗日紀錄片、散發抗日傳單被抓。幸運的是,他未遭受嚴刑拷打,受審時他說:我放的是抗日電影,但那都是真實的紀錄片,並非演繹。或許是出於這一原因,他在兩周後獲釋。

" 當時我以為我死定瞭。" 邵逸夫回憶說。

抗戰勝利後,邵氏電影重新出發,邵逸夫在新加坡重建 " 邵氏兄弟 ",二哥邵仁棣回香港創建 " 邵氏父子 "。新加坡的業務發展很順利,但香港市場步履維艱。當時香港已經有 " 電懋 " 和 " 長城 " 兩大電影公司," 邵氏父子 " 隻能夾縫求生。邵仁棣寫信向兄弟們求援,表示自己已無心戀戰,希望有人來執掌大局。

於是,1957 年,邵逸夫來到香港,並於次年在邵氏父子的基礎上成立邵氏兄弟影視公司。這一年,他已經 51 歲。

到香港之前,邵逸夫曾去美國考察,期間他意識到,邵氏的電影事業需要的不是恢復,而是全盤重來。因此在香港,他希望建立一個全產業鏈條,包攬影院、影片拍攝和發行。

為瞭實現這個目標,邵逸夫賭上瞭全部身傢。

拍電影需要攝影廠,建廠就得買地。香港寸土寸金,邵逸夫隻買得起清水灣的一座荒山。在這塊土地上,他夷去 60 英尺為平地,建成瞭邵氏兄弟電影制片廠,該工程僅地價和土方就花費 50 萬港幣。

從夾縫中出發的邵逸夫,首先走的是挖角路線,他請來瞭導演李翰祥,又以雙倍薪酬挖來瞭電懋的頭牌女星林黛。

這對組合隨後創作瞭《貂禪》和《江山美人》,連創票房紀錄。在此基礎上,邵氏兄弟又拍攝瞭《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電影引發空前轟動,火遍港澳臺和東南亞。報道稱一位臺灣的老太太連續看瞭 100 多場,該片過後,臺灣還掀起瞭黃梅戲熱潮。

邵氏兄弟得以殺出一條血路,但競爭剛剛開始。

邵氏主要競爭對手是電懋公司,電懋老板陸運濤的父親是當時的新馬首富,傢族財富遠超邵氏。兩傢公司一度鬥得水深火熱,甚至互派 " 間諜 ",競拍相同題材的影片,鬧得香港影壇雞飛狗跳。

爭鬥中,邵氏和電懋都 " 很受傷 ",兩傢企業遂簽訂瞭一份良性競爭條約。但條約還沒來得及履行,1964 年,陸運濤和電懋其他近 60 名高管在臺灣飛香港的途中不幸飛機失事,機上乘客全部罹難,電懋也就此退出電影舞臺。

這次意外,也被稱為改變香港電影史的一次空難。

影響世界的邵氏流派

上世紀 60 年代起,邵氏兄弟突飛猛進,每年有超過 40 部影片於其制片廠制作完成,流向世界各地。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巔峰期,每周都有超過 200 萬觀眾觀看邵氏的電影,邵逸夫也因此被稱為亞洲的 " 娛樂之王 "。

邵氏的崛起不僅改變瞭香港影壇,也影響瞭世界電影行業。時至今日,邵逸夫的風格仍深深烙刻在諸多電影之中。

邵逸夫之前,香港是文藝片的天下,本土影片大多隻能在小劇院播放,大市場屬於進口片。1967 年,邵氏兄弟的《獨臂刀》上映,這是邵氏武俠的開山之作,也是中國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該電影令邵逸夫狂收 127 萬票房。

這部電影之後,香港影業的主流轉向商業片,邵氏緊接著推出瞭同樣留名影史的《大醉俠》,武俠片、功夫片正式成為新的流派。

邵氏那段時期的電影均帶有濃重的 " 邵逸夫情結 "。雖然經常去歐美取經,但邵逸夫的電影理念迥異於歐美,他希望在電影裡突出傢國情懷,強調忠孝、仁義,將俠義貫穿電影的始終。這一因素是早期武俠片得以風靡的最根本因素,其重要性大於炫目的武術動作設計。

以邵氏武俠片為起點,彈丸之地的香港開始擁有角逐、影響世界電影潮流的資本。這一流派被發揚光大後,有瞭李小龍、成龍、李連傑,影響瞭吳宇森、昆汀 - 塔倫蒂諾,並催生瞭如今好萊塢大片中令人眼花繚亂的打鬥動作,"Kungfu" 也成瞭英文中的固有單詞。

作為該流派的起點,外界一度以 " 有華人處必有邵氏電影 " 來形容其影響力。在此過程中,邵逸夫一手捧紅瞭大量影星,上世紀 60 年代至 70 年代,邵氏旗下的丁紅、杜娟、范麗等明星紅遍亞洲。

邵逸夫被認為是電影界的奇才,也是一個天生的企業經營者。創立邵氏兄弟之初,他已精通電影中的幾乎任何工作,導演、劇本、剪輯、攝影、化妝,他樣樣在行,經常親自上陣。

帶著專業的眼光,邵逸夫對於影片的質量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低劣影片到他手裡就直接燒掉," 邵氏出品,必屬精品 " 也因此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邵逸夫的勤奮也遠超常人。曾有人問他 " 生命中什麼最重要 ",邵逸夫回答 " 工作 "。" 第二重要呢?"" 還是工作。"

邵逸夫號稱是看過電影最多的中國人,他年輕時精力旺盛,每天隻睡 5 個小時,一有時間就 " 看電影 "。

他看電影更多是研究,好的電影、壞的電影他都看,研究好在哪裡、壞在哪裡。他曾在一天看過 9 部完整的電影,經營邵氏兄弟期間,他平均每年看 700 多部電影。

除此之外,邵逸夫還是最早看到電影制作必須和發行緊密結合、並深入佈局的人之一。邵氏兄弟步入正軌之後,他就實行 " 每月一院 " 的制度,在香港和東南亞鋪下瞭巨大的影院網絡。進入 70 年代後,邵氏影院開始走出亞洲,在北美、歐洲自建戲院,組織發行渠道,讓中國電影得以順利進入歐美市場,邵逸夫也因此被認為在輸出中國文化領域有重大貢獻。

錙銖必較的生意人

不過,早年間,輿論並未認識到、或者並不關心邵逸夫作為企業傢的魄力與眼光。身為娛樂大亨,他的相關新聞也趨於八卦,報道稱邵逸夫錙銖必較。

邵逸夫是出瞭名的 " 愛談錢、摳門 "。曾有人問哪部是他最喜歡的電影,他回答說最賺錢的電影,就是最喜歡的。

創業時期,公司劇務申請拿 20 港幣買 100 個生煎饅頭,邵逸夫不予批準,理由是公司食堂的饅頭才一毛錢一個,為此和劇組鬧得非常不愉快。結果,出外景的工作人員因為沒有早餐吃鬧罷工,公司因此損失逾萬元。

這之後,邵逸夫依舊不改錙銖必較的秉性,並由此引發瞭一系列眾說紛紜的故事。

其中之一是下屬的 " 背叛 "。邵逸夫在早年慧眼相中瞭名不見經傳的鄒文懷做制片部經理。鄒文懷有大才,是邵氏電影得以獨領風騷的重要功臣。

1970 年,獨當一面的鄒文懷提出參與邵氏的股票分紅,遭到邵逸夫的拒絕。不久後,鄒文懷對外稱 " 他和邵逸夫是一種人,一山不容二虎 ",遂出走自立門戶。鄒文懷創立的公司,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嘉禾影業,該公司成瞭邵氏兄弟日後最大的競爭對手。

鄒文懷帶走瞭邵氏旗下的一大批導演,這些導演曾對公司要求獲得票房分紅的權利,均被邵逸夫拒絕,他們因此心生怨怒並轉投嘉禾。

鄒文懷離開的同一年,邵逸夫還因為錢的問題上演瞭一出 " 最令人遺憾的錯過 "。1970 年,從美國返港的李小龍找到邵逸夫,提出 1 萬美元的片酬條件,邵逸夫認為這個要價太狂妄,隻願意給 2500 美元。

結果,嘉禾以 1.5 萬美金簽下李小龍兩部片約,並在隨後依靠《猛龍過江》狂攬 530 萬票房。再之後,李小龍很快紅遍世界,成為香港影壇名符其實的印鈔機。

邵逸夫曾希望挽回這次錯誤,他約談李小龍、提高片酬的價碼。但是嘉禾隨即給出瞭更大的合同,邵逸夫沒有選擇繼續競爭,於是,最有影響力的功夫巨星和最有影響力的功夫片老板,就此背道而馳。

邵逸夫似乎並不是很糾結於這次錯過,他稱自己 " 是一個生意人 ",付籌碼要按照生意的制度。

這之後,出於類似的理念,邵氏又相繼錯過瞭許冠傑、成龍、徐克等人,不少優秀導演和演員也因此出走,邵氏影業逐漸沒落。

邵逸夫這套制度的成敗得失,外界很難評判。他一直這麼做生意,嚴格控制成本,不似同行般為腕兒一擲千金。

在最早期通過挖人打開突破口後,邵逸夫始終堅持內部造星,通過不斷培育新血液搭建娛樂帝國。他相信這套方法不僅能保證利潤的最大化,也能牢牢把控主動權。

就在外界認為邵逸夫的保守直接導致瞭邵氏兄弟沒落之時,他又依靠同樣的策略,在新領域開辟瞭不遜色於邵氏影業的娛樂版圖。

造星機器 TVB

隨著電視逐漸普及,邵逸夫看到瞭新的娛樂時代。1967 年,他和朋友聯手創建瞭香港電視廣播公司(TVB),以免費模式對抗當時香港電視臺的 " 一哥 " 亞視(當時月費 25 港幣)。

TVB 發展很迅速,邵逸夫索性關掉邵氏影業,全力投入電視產業。在 TVB,他延續瞭此前的模式,創立培訓班,批量打造明星。

這個體系裡湧出瞭大批前赴後繼、紅至當下的 " 男神 "。從周潤發、周星馳、無線五虎、四大天王,到鄭伊健、甄子丹、古天樂 …… 新世紀初有一種說法是:香港 90% 的明星,都出身 TVB。

除培訓班體系外,邵逸夫還一手打造瞭 " 港姐 " 選舉活動,趙雅芝、李嘉欣、張曼玉、邱淑貞等女星因此脫穎而出,成為大眾情人。

對於內地受眾而言,早年的邵氏影業隻是一個飄渺的遠古傳說,而 TVB 則真真實實締造瞭一代人的記憶。

上世紀 80 年代,內地開始引入 TVB 劇集,隨即掀起瞭堪稱瘋狂的觀影熱潮。

《霍元甲》、《上海灘》、《射雕英雄傳》…… 十幾年間,TVB 幾乎每部劇上映期間都是萬人空巷,網絡上至今仍有海量的關於這些電視劇的回憶與討論。

那個年代,電視在內地還算不上普及,因此經常出現左鄰右舍提前占座等開播,甚至幾百人圍著大院,一邊翹首以盼、一邊七嘴八舌討論劇情的場景。

郭靖殘血夕陽下的彎弓搭箭,讓一代青少年萌生瞭武俠夢;一響起 " 浪奔、浪流 ",幾乎人人都能接著吟唱幾句。

TVB 於兩岸三地持續火爆,一代又一代港臺明星闖入內地觀眾的視野,邵逸夫則始終是這條綿延長線上的最大推手,就連金庸、瓊瑤走上神壇,也有他的功勞。

從電影延續至電視,邵逸夫的成就愈發震古爍今,身傢也水漲船高。2006 年,其所持 TVB 股權市值超過 100 億,加上地產等其他資產,邵逸夫的總資產超越 200 億港幣。

不過,他還是像以前一樣錙銖必較。業內稱 TVB 的員工是出瞭名的幹最多的工作、拿最少的工資。競爭對手亞視曾效仿嘉禾,針對這一點做文章,以高出 3 倍的薪酬挖走瞭沈殿霞、曾志偉、黃日華、鄭少秋等一眾明星,TVB 一時元氣大傷。

但邵逸夫依舊如故,他似乎並不在意這條流水線上的某些不和諧聲音。坊間流傳稱他手下的總監面對明星們的抱怨時曾說:" 你們來這裡混個臉熟,接的廣告不是錢嗎?"

和之前的邵氏兄弟一樣,邵逸夫體系下的 TVB,也在盛極一時之後,陷入增長緩慢的境地。在內地影視行業崛起、大筆金元註入的情況下,港臺的電視劇不再像以前般具有統治力,而 TVB 的一些明星,北上便能輕松賺到 10 倍於此前的片酬。

邵逸夫在 2011 年賣掉瞭所持的 TVB 股份,也退下瞭主席的位置,TVB 逾 40 年的邵逸夫時代宣告結束。與此同時,他一手推動的香港娛樂產業,也正逐漸走下坡路,其多年的老對手處境更為艱難—— 2016 年 3 月,亞視正式宣佈停播。

人走瞭,樓還在

邵逸夫所持 TVB 股份加上其清水灣的地皮,一共賣瞭 86 億港幣,價值相較 5 年前(2006 年)有瞭大幅度的滑坡,這也是外界判定邵氏娛樂產業持續下滑的依據之一。

不過,這些觀點沒什麼人在意。邵逸夫傳奇瞭太久,久到超脫出這些關乎成敗的數據、超越瞭娛樂版圖。更重要的則是,在他數十年善行所築起的豐碑前,風雪很難留下痕跡。

邵逸夫 1975 年在香港成立瞭邵氏基金,開始系統性地大額捐贈予世界各地的教育、醫療和其他福利事業。那時候他便說:一個企業傢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傢。

1985 年起,邵逸夫開始在內地展開持續巨額捐獻,每年的款項穩定在億元港幣左右。其中 80% 的資金投入瞭教育項目,因為邵逸夫覺得 " 國傢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培養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

除固定捐款外,他還有不定期的大額捐贈。2005 年長江流域遭受水災,邵逸夫一次性捐助災區建起瞭 118 所小學;2008 年汶川地震,他捐款 1 億港幣;2013 年雅安地震,他捐款 8000 萬人民幣 …… 過百歲生日之前,他還捐瞭 2 億港幣於內地,惠及 340 多所學校。

據不完全統計,至 2012 年底,邵逸夫已累計向內地捐款 47.5 億港幣,以 " 逸夫樓 " 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醫療中心等機構,幾乎遍及中國版圖。

這使得他成瞭一個矛盾的結合體:最摳門的老板、傾囊相授的大慈善傢。

另一個 " 奇怪 " 的點在於,絕大部分香港人並不清楚邵逸夫在內地的善行。一位香港記者曾說:" 我們到內地采訪,看到到處都有逸夫樓,才知道他在內地也捐款。奇怪的是,在香港,政府也不提。"

很多企業傢都在捐款後有配套的宣傳來服務企業發展,香港媒體因此很好奇邵逸夫的做法。曾有報道試圖挖掘邵逸夫在內地的生意,最後發現其在內地的生意很少,TVB 要進入內地市場也不太可能。

這樣的調查實際很可笑,什麼樣的商業目的,才能配得上持續 30 年的捐款、數十億的資金?邵逸夫是一個生意人,更是一個有傢國情懷的生意人。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大把賺錢,然後 " 將賺到的錢捐獻在教育事業,做一些實際的事 "。

做瞭一輩子 " 實事 " 的邵逸夫,於 2014 年 1 月 7 日辭世,享年 107 歲。中國國傢領導人在悼詞中寫道:聞悉邵逸夫先生辭世,謹致哀悼,並向其親屬深表慰問。邵逸夫先生一生熱愛國傢,關心民祉,慷慨捐贈,惠及多方。其愛國之情,其為國之志,人們將銘記在心。

人們無法不銘記邵逸夫。即便不少國人至今不知道邵逸夫是何許人,但在其一生中,或多或少會接觸到、看到鐫刻著逸夫字樣的大樓,而其後輩,也將繼續在逸夫樓裡汲取知識。

邵逸夫辭世後,有網友貼出圖片:通過在線地圖搜索逸夫樓,得出的結果近 3 萬座,地圖上密密麻麻全是紅點。

另一位網友則如此總結邵逸夫的辭別:人走瞭,樓還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來自網絡 ·

END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