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上市這 10 年,口香糖的銷量卻下降瞭 15%

08-08

競爭對手不僅僅來自於行業內,也可能來自潛在的進入者、替代性產品、供應商、甚至顧客心智。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組有趣的數字:iPhone 上市這 10 年,口香糖銷量下降瞭 15% 。

我們都知道,超市的收銀臺都會擺放著小物品 / 促銷物品的貨架,人們結賬的時候順手購買一盒口香糖。但是隨著 iPhone 帶領智能手機迅猛發展,人們結賬前百無聊賴的時間被手機填滿瞭。所以人們順手購買口香糖的行為就會隨之減少,口香糖的銷量從而受到影響。

完全不搭界的兩種物品,卻是真真切切地存在著競爭關系。

你的競爭對手是誰?

事實上,企業經常犯這類錯誤:制定市場 / 產品研發 / 營銷策略的時候,隻會考慮行業內的競爭對手,但對行業影響至深的因素可能根本就在本行業以外。

比如做少兒英語教育的機構,這些機構通常認為競爭對手是其他少兒英語教育機構。殊不知,消費者的資金有限,如果一個傢庭在其他教育上(比如藝術)花銷增多的話,英語的費用就可能會縮減,這樣藝術培訓機構也會成為英語培訓機構的競爭對手。

如果做在線少兒英語教育的機構,把競爭對手界定在其他在線少兒英語教育機構,這樣就會極大的限制公司發展規模(在線的規模還非常小),而如果把傳統少兒英語教育機構界定為競爭對手的話,這傢機構的市場前景就極為廣闊瞭。

界定的競爭對手不同,打法就不同,市場前景、公司影響力也自然會有極大不同。

商業圈有個赫赫有名的 " 波特五力模型 ",是專門用來分析市場競爭的工具。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模型來思考競爭對手——競爭對手不僅僅來自於行業內,也可能來自潛在的進入者、替代性產品、供應商、甚至顧客心智。

行業內的競爭對手

前面已經提到瞭,將行業內的競爭對手界定為競爭對手是最常見的情況。這時候最常見的打法就是 " 封殺品類、開創特性 "。

如果你是一個行業的領頭羊企業,那麼就想辦法讓你的品牌成為顧客心中的品類代名詞。

比如,新浪微博開創瞭國內微博這個品類,在用戶心智中,微博就是新浪微博的代名詞。而提到搜狐微博的話,就一定要提到加上搜狐二字,搜狐微博的結局大傢也知道瞭,在此不多說瞭。

比如,紅牛開創瞭能量飲料的市場,所以當顧客看球 / 加班 / 登山 ……,就會想起紅牛的 " 困瞭累瞭喝紅牛 "。而其他能量飲料就必須另辟蹊徑才行,或者等紅牛丟失掉原本的優勢場景 " 困瞭累瞭喝紅牛 "、玩起瞭 " 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跟進的企業撿個漏,說不定還能創造奇跡。

如果你不是領頭羊品牌,那麼就開創一個新特性,成為這個新特性的代名詞。

比如,牙膏領域的高露潔就是防蛀的代名詞。比如,陌陌封殺瞭陌生人社交這個特性(也可以說是細分品類)。

潛在的進入者

對於潛在的進入者,經常會被企業忽略,有時候企業會在競爭對手勢不可當的時候才意識到,原來這個是我的競爭對手。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主要有 2 個,一是,企業對於自己的行業范圍界定不清,未意識到對方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威脅;二是,已經清楚判斷出對方的發展趨勢,但是因為不忍放棄短期利潤,長遠來說可能會一敗塗地。

比如, 蘋果剛進入手機行業的時候,諾基亞還嘲笑 iPhone 不抗摔。但是 iPhone 帶領整個智能手機行業迅猛發展,諾基亞也迅速跌落神壇導致破產的慘痛命運。據諾基亞內部人透露,諾基亞後來意識到智能手機的威脅,但是大企業的盤根錯節的關系、當時的傳統手機的利潤還相當豐厚等原因,所以就錯失瞭智能手機的發展紅利。

應對潛在的進入者的破解之道:

企業需要不斷更新自己對行業的認知,新公司 / 新業態可能對自己造成威脅,企業設置警報系統,並據此及時調整企業經營。

看準瞭長期趨勢,需要放棄短期利益而博取企業的長遠發展。

通過多種手段建立自己的壁壘。比如,用戶規模、用戶心智中的品牌印記、技術、資金 / 資源 ……

替代性產品

對於替代性產品的競爭,企業更容易錯失先機而導致企業陷入被動局面。

PPTV 的創始人姚欣曾經提到,2008 年的時候,PPTV 認為當時的優酷土豆是用戶上傳視頻,與自己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所以構不成競爭。但是從用戶角度來說,有視頻看就行瞭。PPTV 在停止增長兩年後才意識到,優酷土豆居然是自己的競爭對手,但是悔之晚矣。

柯達在 70 年代就研制出瞭數碼相機,但因為不忍放棄膠卷的巨額利潤,而選擇擱置這項技術。但後來數碼相機迅猛發展,柯達最終破產。再之後,隨著智能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數碼相機的頹勢也變得無可避免。

應對替代性產品的破解之道:

企業需要不斷更新自己對行業的認知,對哪些新公司、新業態可能對自己造成威脅,設置警報系統,及時調整企業經營。(此項與潛在進入者相同)

找出自己與替代性產品的本質差異,建立護城河,守住自己領地。

尋找自己的產品其他可能性,進入新品類、開發新功能。

如果企業資金 / 資源足夠大,自己推出替代性產品封殺競品,但是切記,新品牌名稱與既有品牌必須不同。

如果企業資金 / 資源處於劣勢,及時止損、另尋他法也不失為上策。

供應商

提到供應商也是競爭對手,你可能就不懂瞭。為啥呢?我先給你舉個例子。

小米的聯合創始人劉德在混沌大學分享過小米移動電源的發展,小米在推出手機一代和二代的時候,曾經推出過移動電源,成本 100 多,售價 200 多,但是銷量很少,所以就停售瞭。

後來他們發現,如果把移動電源界定為筆記本電腦電芯的尾貨生意的話,移動電源的成本會大幅度下降。而之後他們從各種市場信息中意識到,1860 標準電芯會出現全球性尾貨,這樣小米就可以從工廠以極低的價格購得這種電芯尾貨,從而令移動電源的售價可以降到 69 元,小米就這樣在移動電源市場實現瞭 " 高性價比 " 的商業模式,並因此占據瞭移動電源 80% 的市場份額。

所以,小米移動電源其實是在跟筆記本電腦搶奪電芯的供貨資源。

因此,我們在思考競爭對是誰的時候,可以從供應商的角度考量,公司的生意的本質是什麼(就像小米的移動電源的生意本質是電芯尾貨一樣),然後找出更有殺傷力的商業模式。

顧客

提到顧客這個維度的競爭對手,你是不是就更加不懂瞭呢?憋著急,馬上揭曉答案。

從商業的本質來說,所有的商業都是搶奪顧客的資源,例如搶奪顧客的金錢、搶奪顧客的時間 ……

從金錢的維度來說,顧客買瞭這類產品、可能就需要減少購買其他品類產品的可能性,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少兒教育就是一個例證,英語教育和藝術教育之間就存在競爭。

從時間的維度來說,羅振宇在發佈得到的商業模式的時候提到,得到的生意本質就是 " 用戶時間之爭 "。所以電視節目、電影、逛街、知識付費都是在搶奪用戶時間,因此都是競爭對手。

從這個邏輯出發的話,我認為知識付費有一天會影響到汽車市場。人們為瞭多學知識可能會放棄自己開車、而選擇打車或者公交系統,這樣就可以利用上下班途中的時間學習瞭。

從時間維度來說,文章開頭提到的 "iPhone 與口香糖的慘烈競爭 " 的原因就在於此。如果口香糖企業早就意識到這種競爭關系的話,就可以迅速做出調整。

比如,在廣告和營銷活動中,把排隊結賬的場景與口香糖掛鉤,這樣顧客在排隊的時候可以想起購買口香糖。比如,在顧客排隊結賬的時間投放廣告(根據購物高峰測算投放時間、或者利用技術捕獲顧客的 ID,定點投放)。比如,尋找新的銷售渠道和場景,與餐飲店、外賣平臺等合作售賣。

總結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的競爭對手不僅僅來自於行業內,也可能來自潛在的進入者、替代性產品、供應商、甚至顧客。並且,企業面臨的競爭,不不僅僅隻有一方面,很多時候都處於這 5 個維度的綜合競爭。

競爭對手如何界定,決定瞭企業的生意規模大小,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生死存亡。而且,企業需要不斷不斷迭代自己對市場競爭的認知,讓企業持續發展,讓企業基業長青。

對手的高度,決定你的高度。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