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低端制造業陸續遷出珠三角

07-17

【財新網】(記者 林金冰)渣打銀行關於珠三角制造業的調研報告顯示,紡織與服裝業等行業的低端制造企業,傾向於以遷廠應對工資上漲。尋求遷廠至海外的制造企業比例,近年持續上升,2017 年首次超過遷往中國內陸的比例。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學傢劉健恒,近日在深圳發佈前述調研報告。今年二三月間,渣打銀行調研 200 多傢珠三角制造業企業,這些企業多數將工廠設於珠三角,但總部通常位於香港、臺灣或大陸。

隨著中國人口持續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問題日益顯現。渣打銀行調研發現,勞動力供給緊張局面仍在持續,12% 的受訪企業反映,過去 12 個月用工短缺情況有所惡化。受訪企業預計,2017 年平均工資漲幅可達 7.2%,高於上年 5.9% 的實際漲幅。

勞工展開集體工資談判,已是大勢所趨。渣打銀行調研顯示:38% 的受訪企業表示,過去六個月與職工代表有過正式工資談判。這往往導致較大規模的工資調整:談判後上調工資的企業,漲薪幅度平均達 12%。

前述 200 多傢制造企業可分為電子類和非電子類。電子類中的高端制造企業傾向於以增加資本支出、投資自動化等,來提高生產率;非電子類企業除瞭投資自動化,還考慮將工廠搬遷至中國內陸或海外。

" 珠三角在電子制造、通訊設備等領域已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渣打銀行華南區總經理馬健認為," 這是最核心的,搬不走的。產業鏈不是一點工資就能解決問題的,它有很多效率問題。現在外遷的主要還是非電子類。"

渣打銀行 2013 年開展此類調研時,企業考慮遷廠至海外、中國內陸的比例分別為 9%、30%,而到 2017 年,這兩個比例分別為 17%、10%。這是尋求遷廠至海外的企業比例,首次超過遷往內陸的企業。

劉健恒分析稱:最新調研結果反映出,近幾年,中國內陸工資增長要比沿海更為迅速;從宏觀層面看,2016 年中國經濟增速大范圍放緩,或已損傷內陸城市競爭力。另一面,這也說明,海外勞動力供給充足、稅收優惠等因素吸引力日增,而且,隨著當地消費能力提升,企業也能接近新的買傢。

考慮將產能遷出中國的制造企業,多數為紡織與服裝業等行業的低端制造商,首選目的地是東盟國傢,其中,柬埔寨和越南最受歡迎。企業遷廠至海外的擔憂因素,主要是交通和基建設施落後、法治不健全、勞動力素質和生產率較低。

調研報告稱:由於工廠重新選址涉及長期規劃和重大投資,在有遷廠意向的受訪企業中,多數仍處前期考慮階段,另有 17% 剛剛開始遷離,9% 遷廠行動進展到一半,17% 完成遷廠並已開始投產。

報告同時提及,雖然遷廠日漸成為珠三角制造商應對宏觀經濟挑戰的長期解決辦法,但多數企業主要應對之策,還是更多投資於自動化和流水線工藝,既能緩解工資上漲壓力,也可提升生產效率。

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統計,自 2013 年起,中國每年都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銷售市場。2015 年,中國購買工業機器人數量約為 6.86 萬臺,同比增長 20%。■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