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夏時報網 ]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葉青 北京報道
如約而至。
8 月 18 日,棉紗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開始掛牌交易。棉紗期貨上市儀式上嘉賓滿座,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棉紡織產業是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國傢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後,棉紗價格波動加大,棉紡織企業避險需求強烈。因此,上市棉紗期貨,不僅是服務棉紡織實體產業的需要,也是服務國傢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
上市首日合約掛牌基準價為 23000 元 / 噸。上午交易時段,棉紗期貨開盤瞬間成交活躍,由開盤價 22995 元 / 噸直線上漲至最高點 23330 元 / 噸,9:30 左右空頭占上風,價格直線下跌至最低點 22900 元 / 噸,繼而瞬間拉漲至 23100 元,之後於 23000-23120 元 / 噸理性區間小幅震蕩,且盤面成交相對冷清。
根據正式公佈的棉紗期貨合約,棉紗期貨交易代碼為 CY,交易單位為每手 5 噸,最小變動價位每噸 5 元,每日價格波動限制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 4%。
下遊紡織企業熱情高
在棉紗期貨上市交易前,各期貨公司都在相繼舉辦以棉紗期貨為主題的研討會,有期貨公司表示,目前期貨公司對棉紗期貨特別重視,前期組織大傢學習瞭期貨知識,也為產業鏈客戶開設瞭期貨賬戶。棉紗期貨上市後,預計產業鏈客戶會根據公司的購銷規模,做一定比例的套期保值,把期現結合經營落到實處。
據記者瞭解,棉紗期貨上市已經準備瞭數年之久。從鄭州商品交易所之前的籌備工作來看,參與交易企業中不僅僅隻是下遊企業,還包括紗線生產銷售企業,貿易商和坯佈生產銷售企業。
" 目前,作為我們這些下遊紡織廠來說,之所以對棉紗期貨如此重視,是因為不少企業現在通過棉花期貨套期保值,已經很難覆蓋風險敞口。特別是在國傢加強棉花市場調控、國外廉價棉紗沖擊國內市場的形勢下,上市棉紗期貨已成為國內棉紡企業的共同期盼。" 山東某紡織企業領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過,對於棉紡產業來講,推出棉紗期貨的目的,更多的是完善棉紡產業鏈期貨應用工具(棉花期貨已經於 2004 年 6 月 1 日上市,棉花與棉紗是上下遊關系。滌綸的上遊主要原料 PTA 於 2006 年 12 月 19 日上市)。
對此,招商期貨上海營業部總經理楊志江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費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紗進口國,中國棉紗期貨上線,必定會擴大中國棉紗價格的影響力,成為國際棉紗價格的重要參考。
" 棉紗作為棉花的下遊產品、棉紡織行業的中間產品,推出期貨品種後,更方便紗線企業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保,推動期貨服務實體的更進一步發展。中國的棉紗體量一直在兩千萬噸以上的水平,遠遠大於棉花幾百萬的體量。2016 年中國紗線產量 4039 萬噸,其中棉紗占到 2742 萬噸。" 邁科期貨研究部經理劉毅在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采訪時表示。
劉毅指出,截至 6 月,2017 年棉紗產量已經達到 1397 萬噸的水平,同比增加 3.93%,呈現穩步增加態勢。鄭商所棉紗期貨上市後,是世界上唯一的棉紗期貨交易平臺,對價格的指導作用不僅僅限於中國市場,在進口放開的當下,在國際市場定價權中也占據一席之位。
因此,上下遊各參與企業不僅可以對國產紗進行套保,還可以對進口紗、加工利潤進行保值。原料端有棉花,成品端有棉紗,替代品化學纖維紗通過 PTA 套保,形成瞭一個完善的產業鏈條。
浙江華瑞信息資訊有限公司分析師金燁表示,棉花與棉紗作為上下遊品種,相關性較高,下遊織廠等企業也可以通過對棉花的操作進行套期保值等。不過,在某些行情之下也會存在棉花與棉紗的分化情況,而棉紗期貨的推出解決瞭這一問題,織廠可直接操作棉紗期貨。對於紡紗企業來說,增加棉紗期貨後,可進行棉花、棉紗跨品種套期保值,從而達到鎖定利潤等目的。預計後期實體企業會逐漸加入。
上市初期棉紗期價或回落
據瞭解,8 月 18 日棉紗期貨掛牌基準價 23000 元 / 噸,當日停板幅度正負 8%,期貨公司加收 2% 保證金,棉紗期貨一手保證金 23000 × 5 × 10%=11500 元。
楊志江表示,棉紗期貨按 5 噸 / 手的設置,是最小設置瞭(一些交易所把之前很多品種從 5 噸 / 手調整為 10 噸 / 手),這種設置還是比較適合企業和個人投資者參與的。32 支普梳紗的成本構成普遍是,棉花價格 +6500 元 / 噸加工費。
若棉花價格在 15000-15500 元 / 噸之間,加工費按最大 7000 元 / 噸計算,則 32 支普梳紗價格在 22000-22500 元 / 噸比較合理,超過(棉花成本 + 合理加工費)過多,說明價格過高,價格有回落風險。不過,面對剛上市的棉紗期貨合約,金燁表示,對於紡企而言,可通過對棉花 - 棉紗跨品種操作進行利潤的鎖定。
另外,棉紗期貨的交割有別於其他期貨品種。劉毅表示,由於上遊棉花生產具有季節性,全年消費;而下遊棉紗的生產屬性更接近於工業品,隻要原料充足,隨時可生產,全年供應,季節性規律不明顯。因此,棉紗同時具備農產品屬性和工業品屬性,這一點和其他品種有所區別。
由於棉紗品種繁多,且機采棉成為主要品種後,三絲、麻繩等異性纖維含量增加,通過異性纖維紗含量設置升貼水,拓寬瞭可交割品范圍。從目前的交割規則看,可交割品為純棉紗,進口紗和化纖不能參與交割。上市初期僅采用廠庫非標準倉單交割,以後還可以進行倉庫標準倉單交割,因此,未來不排除進口紗和化纖的交割可能。
事實上,從基本面看,制約棉花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國儲庫存壓力巨大,儲備棉輪出政策常態化後,利空逐漸消化,價格底部抬升。 劉毅表示,紡織企業的需求量較高的高品質棉花依然短缺,價格堅挺。從成本端來看,32 支普梳紗生產成本約為 22380-23380 元 / 噸,與合約上市基準價基本吻合。
從棉紡織行業來看,2016 年紡織企業的訂單量開始恢復,服裝及紗線制品銷售量增長。隨著國際市場企穩,出口貿易增多,企業利潤情況轉好。據此,我們給出棉紗逢低買入的策略,考慮到上市初期,價格出現異常波動的可能性較大,建議投資者設置合理的止損。
編輯:劉春燕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