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 石省昌 韓永先 北京報道
2018 年 10 月 29 日,貴州茅臺(600519.SH)迎來上市以來的第二次跌停板。在市場的質疑和恐慌中,貴州茅臺在周一跌停、周二再跌之後,連漲三天,走出瞭一條 " 深 V" 路線,幾乎收復失地。
不可否認的是,重倉貴州茅臺的數百隻公募基金產品承受瞭短期的壓力,曾經抱團大盤藍籌的私募基金有的早已獲利抽身。
A 股遭遇大盤藍籌、白馬股的暴跌,在引發市場部分投資者的恐慌之時,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白馬股的暴跌,或許意味著市場底部正在慢慢到來,暴跌之後的修復過程預示著市場回暖。
政策底或許已經成為市場共識,市場期待的是白馬股補跌之後是否能帶來百花齊放的春天。
茅臺股價 " 過山車 "
2018 年 6 月 12 日,貴州茅臺股價一度超過 800 元,市值首次突破瞭萬億元大關。但是,從 6 月 12 日每股 803.5 元高點至 10 月 30 日盤中每股 509.02 元低點,貴州茅臺市值蒸發 3710.45 億元。
10 月 28 日晚,也就是 " 暴跌 " 前夜,貴州茅臺發佈的 2018 年三季報,今年 1-9 月,公司實現營收 522.42 億元,同比增長 23.07%;凈利潤為 247.34 億元,同比增長 23.77%。今年三季度公司收入 197.19 億元,同比增速 3.82%;凈利潤 89.69 億元,同比增長 2.7%。
相比之下,2017 年三季度公司單季收入同比增長 115.95%,凈利潤同比增長 135.70%,本年三季度單季收入增速確實明顯放緩。市場對貴州茅臺第三季度業績增速下滑產生瞭恐慌。
10 月 29 日,貴州茅臺開盤一字跌停,股價跌破 600 元,報收於 549.09 元,市值蒸發逾 750 億元。截至收盤,成交約 26.95 億元,跌停板上的跌停封單多達 7.8 萬手,近 43 億元壓頂。白酒板塊龍頭暴跌也引發瞭白酒股的齊聲下跌,五糧液、水井坊、洋河、古井貢酒等個股紛紛以跌停收盤。
" 今年預收款增加的還是蠻多,主要是對明年的業績預期可能會比較悲觀。茅臺的業績放緩瞭,確實意味著對經濟增長放緩的一個預期。但茅臺股價下跌並不意味著價值投資的轉向,美國的成熟市場來看,第一是科技股的估值最高,第二是消費品。" 天弘基金楊東博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10 月 30 日,貴州茅臺發佈公告稱,公司目前生產、銷售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整體生產經營態勢穩定,基本面沒有改變。
華泰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茅臺今年第三季度業績增速不達預期,一方面是因為消費市場整體疲弱、消費者消費意願趨向謹慎,茅臺酒的市場需求增速呈現放緩的趨勢;另一方面,則是由於 2017 年第三季度,貴州茅臺單季收入增速為 115.95%,是 2017 年全年增速最高的季度,這給 2018 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增長帶來瞭一定壓力。
" 茅臺業績低於預期是消費降級的一個表現。今年 PE、房地產、股市低迷,明顯影響瞭這些炫耀性消費。"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市場方面,貴州茅臺繼 29 日罕見一字跌停之後,10 月 30 日早盤股價也大幅低開 7.12%。在其帶動下,五糧液低開 4%,洋河股份低開 3.94%。盤中,貴州茅臺幾經震蕩,收復部分失地,截至收盤,跌 4.57%,報收於 524 元,成交 106.6 億元,創 2001 年上市以來最大單日成交金額,也是上市以來唯一一次成交破百億元。
10 月 30 日,北上資金買入貴州茅臺 16.41 億元,賣出 24.59 億元,凈賣出 8.18 億元。31 日,貴州茅臺連續兩日位列滬股通成交活躍股榜首,獲北上資金大幅凈買入 12.73 億元。
11 月 1 日,貴州茅臺收漲 2.57%,報收於 563 元 / 股,成交額 55.8 億元。滬股通數據顯示,貴州茅臺獲北上資金凈買入 15.74 億元,連續三日位列滬股通成交活躍股榜首。僅僅一周時間,貴州茅臺從跌停到收復失地,在恐慌當中走出瞭一條 " 深 V" 路線。
" 茅臺作為白馬股的代表,從 2016 年年初最低 200 元以下,最高漲到 800 元,獲利盤比較多,一旦出現利空就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這是茅臺下跌的主因。另外一點,茅臺三季報公佈的情況低於預期,增速隻有個位數,這導致很多投資者擔心茅臺盈利增速大幅下降,過去兩年高速增長的現象能否持續,這也是造成茅臺跌停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傢楊德龍分析稱。
資深資管人士李賀認為,茅臺的突然暴跌和修復,並不僅僅是業績上的問題那麼簡單。" 說是由於市場的恐慌也沒有錯,但更應該是市場的恐慌,加上市場信心的修復或者說是市場短期信心的變化,這兩個相反的心理狀態或者市場的邏輯帶來瞭一致的行為結果。" 李賀說。
價值投資轉向?
10 月 29 日,貴州茅臺攜一眾績優白馬股跌停。對此,私募圈大佬但斌旗下的東方港灣表示,從過往的經驗教訓中明白一個道理:" 為投資人避免虧損比創造收益更加重要。" 其主要的風控手段是對企業微觀經營層面的思考,以及對公司合理價值的判斷,再以相對集中的組合投資來平衡單個公司帶來的風險,同時通過倉位的控制來規避系統性風險。
11 月 1 日,但斌在發微博稱," 我們依然長期看好,但從事基金行業,不能像個人投資者一樣死守,我們必須根據長短期企業面臨的宏觀環境變化做決策,以某龍頭企業為例,能否提價對估值水平有大影響等等,如果我們不做相應措施,像 2008 年與 12 年 13 年白酒危機時一樣,這一輪下跌,我們有清盤線的基金就被強平瞭,如此想長期投資也不行。"
顯然,曾經緊抱貴州茅臺的但斌早已獲利離場。
從市場資金方面看,長期以來,貴州茅臺均處於滬港通十大活躍成交股榜上的首位。但是三季度以來,貴州茅臺則呈現凈賣出趨勢,其中滬港通共買入貴州茅臺 356.67 億元,賣出 381.57 億元,凈賣出 24.9 億元。不過其 10 月 30 日的下跌中則呈凈流入趨勢,滬港通買入金額 3.68 億元,賣出金額 2.12 億元,凈流入 1.56 億元。
根據三季報數據,以市值除以季末日當天的股價來看,不少基金公司在三季度提前減持瞭貴州茅臺,成功逃頂。減持較多的有東海基金,減持瞭其持有的 92% 的茅臺股份;北信瑞豐基金亦減持瞭 82% 的茅臺股倉位。此外,中海基金、天治基金、匯安基金、華商基金、海富通基金、國金基金等減持力度也均在 50% 以上。
不過,也有部分基金公司在三季度增持瞭貴州茅臺。從基金重倉變化來看,截至三季度末,有 94 傢基金公司選擇瞭增持貴州茅臺,增持較多的有中歐基金、中融基金、中信建投基金、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匯豐晉信基金等。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 628 隻公募基金重倉持有貴州茅臺,持倉數量為 3493 萬股,其中 173 隻基金將其作為第一重倉股。
統計數據顯示,進入 10 月份以來,貴州茅臺股價從 730 元跌到 549.09 元,跌幅接近 25%。如果上述基金持有至今,浮虧或超過 63 億元。
根據 Wind 數據統計發現,截止到三季度末,匯金、華夏、易方達、社保等機構持有貴州茅臺共計 99458.93 萬股,近百傢基金共持有 5176.99 萬股。而按照 10 月 29 日、30 日兩天的跌幅,機構持有者對茅臺的持有市值兩日縮水約 856.34 億元,基金機構預計兩日縮水約 44.57 億元。
三季報顯示,華夏基金旗下 29 隻產品共持有茅臺 893.75 萬股,持股市值兩日縮水約 7.7 億元;易方達基金旗下的 25 隻產品共持有茅臺 742.87 萬股,持股市值兩日縮水約 6.4 億元。
數據顯示,主動型基金當中,多隻公募基金產品持有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股份的額度占其凈值比例都達到瞭 28% 以上。
對於主動型基金而言,從分散投資的角度考慮,這顯然不合格。比如鵬華品牌傳承混合基金 ( 000431 ) ,依據 2018 年三季報顯示,其除瞭持有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股份以外,還持有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水井坊等白酒股。易方達也有兩隻基金產品持有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股份,占其凈值本身超過 28%。
易方達內部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大盤藍籌可能這兩天跌慘,後面又很快修復,因為它的投資價值還是在,業績增長還相當穩定。另外,外資拿的大部分都是大盤藍籌,當前美元加息預期強烈,外資很有可能暫時拋掉股票換成美元資產。另外,確實茅臺的三季報不及預期,並且明年的產量或許沒有今年多。
但上述內部人士認為,當前白馬股的暴跌還看不出市場風格的轉向,因為最近一周創業板反彈依舊不及上證 50。
有市場人士認為,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抱團大盤藍籌也是因為在市場調整時作為一種避險手段。
" 之前大傢抱團是因為在房地產比較悲觀的市場中,作為一個防禦性的策略,在資本市場都會選擇一些抗周期的消費品,尤其是食品飲料。白酒又是食品飲料中,大傢認為投資機會比較多的一個重要板塊,其性價比在市場波動的風格之下還是比較高的,所以之前他們一直在抱團。導致後來這些白酒股的估值水平也不低,投資安全邊際也在縮窄。這個時候投資機構可能會借助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時,做一個短期性的交易。" 上述資管人士李賀說。
" 茅臺下跌的背景也包括,救市措施帶來市場機會增多,市場有活躍跡象,出現熱點轉換。" 中國社科院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永森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A 股拐點隱現?
楊德龍認為,周一 A 股市場再次出現較大幅度調整,而下跌的元兇則是前期表現較佳的白馬股。由於受到利空消息的影響以及獲利回吐的壓力,白馬股的龍頭茅臺出現瞭大單封跌停,這造成整個白馬板塊的下跌。白馬股是過去三年表現最佳的板塊,有很多投資者在白馬股上獲益較大,但是一輪熊市下來,整個市場的板塊會出現輪跌的現象。往往在市場下跌的初期,一些績差股和題材股會率先下跌。然後輪到一些獲利較大的白馬股下跌。因此,從歷史經驗來看,白馬股的下跌往往是一輪市場調整接近尾聲的信號。
聯訊證券認為,在流動性欠缺以及政策面落地有待跟進的大背景下,市場的結構性重塑最佳局面是,白馬股補跌,超跌股得到更多資金的認可,大金融等藍籌股處於穩定股指的作用,市場情緒面在超跌股大面積回暖的背景下重新積聚。歷史經驗上看,一輪熊市的完結伴隨著就是白馬股的補跌,以及超跌低價股的重受追捧,但似乎劇情的前段已經出現,而後段還未顯現,超跌股的演繹可能還需要更多政策的刺激。
其實在 10 月份,政策利好就頻頻出現。10 月 19 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以及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三位掌門人集體發聲穩定市場情緒,大幅提振投資者信心。
10 月 21 日,上交所、深交所和中國基金業協會等三部門政策聯動。10 月 25 日,中國銀保監會發佈通知,允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為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提供長期融資支持,維護金融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10 月 30 日,證監會官網發佈聲明,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快推動三方面工作,回應市場關切。一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強上市公司治理,規范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創造條件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回購和並購重組。二是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幹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三是鼓勵價值投資。發揮保險、社保、各類證券投資基金和資管產品等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引導更多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海通證券認為,監管層關鍵時刻此番表態,既是對周一貴州茅臺股價出現歷史跌停的維穩喊話,也是 19 日副總理劉鶴攜一行兩會領導對資本市場支持政策的延續,股市的政策底進一步得到夯實。
11 月 1 日,財政部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 ( 征求意見稿 ) 》,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顯示,證券交易印花稅 1 ‰的稅率維持不變,而為靈活主動、便於相機調控,更好適應實際需要,證券交易印花稅的納稅人和稅率調整由國務院決定,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一系列的政策走向,對於 A 股市場而言," 政策底 " 是否已築底成為市場關註的重點之一。
華泰證券認為,一行三會紛紛出臺紓解民企債務風險、促進證券市場改革等政策,市場的政策底正在形成。西南證券也表示,結合當前的市場,政策底已經展現,但市場整體上還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
西南證券宏觀部首席分析師楊業偉認為,宏觀經濟依然處在下行區間,而且一兩個季度內會延續,下行因素後邊主要是出口和房地產吧。
上述資管人士李賀認為,還沒確認目前是拐點,機構做短線,散戶有點害怕,共同導致一致性行為和波動。表面上看有些類似市場風格轉換,但實際上還需要更多的確認,築地需要些過程。" 雖然有非常多的政策的出來,但還沒有看到基本面的一個根本的變化。" 李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