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 侯軍 實習記者 宿慧嫻 北京報道
" 來北京這幾年,月薪不到 3000 元時租著 1300 元 / 月的房。幾年後收入漲到近一萬元時租著 5000 元 / 月的房。工作基本都拿去租房瞭。"2013 年就來北京打拼的小張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而有著類似情況的還有工作在燈市口卻傢住北五環的小吳,每月交出近 2000 元的房租後,他手裡隻剩下不到 3000 元的生活費。
北漂們每月的房租負荷有多大?日前,上海易居研究院發佈的《50 城房租收入比研究》報告顯示,各城市房租收入比值當中,北京以 58% 居於榜首。這意味著,北京的租房者們平均每月拿出將近一半的收入支付房租。迫於不斷上漲的房租壓力,許多人不得不選擇合租群租,或者搬至更遠的郊區。
但在中原置地分析師張大偉看來,雖然北京房租居高不下,但用一半收入支付房租的群體主要集中在剛來北京的人以及低收入群體當中,大多數租房者仍會將房租比例壓縮在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租金高壓下,12 個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城市近日紛紛出臺租賃政策。繼廣州的 " 租購同權 " 和上海的 " 隻租不售 " 後,成都和沈陽也將在年底之前組建國有住房租賃平臺公司。與此同時,杭州房管局公開表示,將在 9 月上線智慧住房租賃監管服務平臺。
房租居高不下
剛剛過去的 7 月,是北京每年住房租賃市場最旺的月份。
北京市統計局 7 月 12 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暑期進入房屋租賃旺季,租房需求和成交量均有所上升,6 月份租賃房房租價格環比上漲 0.3%。另據偉業我愛我傢集團市場研究院統計,5-6 月北京的住房租賃交易量持續增加,同比 2016 年同期也增長瞭 26.8%,且 6 月份月租金均價環比 5 月份上漲 1.3%,達到瞭 4410 元 / 套。
偉業我愛我傢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公開表示,北京流動人口龐大,租賃需求的基本盤本身很大。與此同時,暑期畢業季到來,大學生租房需求集中釋放,也使得北京進入交易旺季。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發佈的中國房價行情官網數據顯示,近 1 個月全北京平均租金每月每平方米 75.77 元,東城區以每月每平方米 113.76 元居北京最高位。在上海易居研究院發佈的《50 城房租收入比研究》報告中,2017 年 6 月,北京的人均住房租金達到 2748 元 / 月,位居首位。
《50 城房租收入比研究》報告顯示的結果所依據的是城市房價網公佈的各城市 2017 年 6 月住宅租金數據,以及國傢統計局公佈的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 36.6 平方米。不過,在張大偉看來,使用 "36.6 平方米的人均住房面積 " 的計算方法並不科學,而所謂租金數據也並非完全透明。
" 在北京,很少人的租住面積能夠達到國傢統計局公佈的 36.6 平方米。對於普通的北漂一族來說,一套 80 平方米兩居室的房子住 4 個人更為常見。" 張大偉說,但他並未否認北京租金的居高不下。
租收比高達 58%
北京的租金究竟高不高?在這個問題上,租收比顯得更有發言權。《50 城房租收入比研究》報告顯示:各城市房租收入比值當中,北京(58%)、深圳(54%)、三亞(48%)、上海(48%)等 4 個城市房租收入比高於 45%,屬於租金嚴重過高的城市。
不過,張大偉認為 58% 租收比這一數據有一定局限。據他瞭解,租收比達到近 50% 的群體主要集中在剛來北京的人、低收入群體當中,絕非整體北京租戶。據他瞭解,大多數北京租房者依然會將租金壓縮在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與此同時,地下室群租房也是不少低收入者們選擇的租住地帶。地下室的租金參差不齊,根據面積不同,價格從 350 元 / 月到 1000 元 / 月不等。雖然此前住建部出臺的《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規定,地下儲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員居住,但地下空間管理混亂的狀況仍然存在。
有專傢曾公開表示,目前國內房租價格的不斷攀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限購積壓瞭相當一大批購房需求,並將其轉移到瞭住房租賃市場上。而中介對房屋租賃市場的壟斷、高校新一批畢業生的擁入、舊城區的改造、地下室禁租令等,都不斷改變著供求關系的平衡,對房租的上漲產生影響。
在張大偉看來,即便北京等城市都在增加租賃土地供應,但形成房源依然需要一定時間。" 而需求的增加也意味著租金將更為堅挺。如今租賃市場房源大多控制在代理公司手裡,租戶議價空間越來越小。" 張大偉說。
各地出臺租賃政策
7 月 20 日,住建部聯合九部委發佈《關於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提出多項舉措,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更有住建部有關負責人公開表態,將通過立法,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值得註意的是,通知中有一條 " 建設政府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 " 的舉措。
所謂建設政府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意指由政府提供便捷的租賃信息發佈服務,建立住房租賃信息發佈標準,規范住房租賃交易流程,強化住房租賃信用管理,建立多部門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強住房租賃市場監測並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基礎。
根據住建部文件,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沈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 12 個城市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城市。
為響應住建部的部署,各地政府在 " 租賃 " 這一關鍵點上政策頻出。
北京在今年兩會期間就明確將 " 培育和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 作為 2017 年的主要任務,將完善 " 限房價、控地價 " 地塊企業自持住房租賃的管理辦法。
廣州 " 租購同權 " 的餘溫尚未退去,上海也緊接著宣佈 " 隻租不售 "。7 月 24 日,上海首批公開出讓的兩幅租賃住房用地分別被兩傢國企拍下。分別是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嘉定新城發展有限公司。項目采用 " 隻租不售 " 的模式,建成後至少提供 1897 套租賃住房房源。
8 月 9 日,一份深圳市住建局起草的《關於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的若幹措施(征求意見稿)》在網上流出,提出加快推廣 " 政府主導 + 國企實施 + 公共住房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實施模式 ",並規定除搬遷安置房以外,全部用於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實現隻租不售。
就在同一天,杭州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與阿裡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在杭州市人民政府會議中心就合作搭建智慧住房租賃監管服務平臺舉行簽約儀式。杭州房管局公開表示:" 預計整個平臺將在 9 月底前上線。"
此外," 國有住房租賃平臺公司 " 的方案也引人註目。成都市和沈陽市明確提出在 2017 年底之前組建國有住房租賃平臺公司。其中,沈陽市國有住房租賃平臺公司預計在 2020 年持有的住房租賃房源占全市增量的 20%、總量的 10%。而深圳新組建的國有租賃企業人才安居集團早先開始運營,未來將籌建 40 萬套人才住房,70% 為公租房。
據媒體報道,北京、上海和杭州等熱點城市已要求部分出讓土地須自持或配建一定比例的租賃型住房,有的地塊甚至要求 100% 自持,有的地塊的自持期限高達 70 年。各城市的樓市政策紛紛轉向租賃市場,或將影射著未來房地產市場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