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如何從邊緣地帶變為經濟之王的?

08-13

文字:柳丁 | 制圖:孫綠 | 編輯:大綠

在萬裡長城與南海之間,是歐亞大陸上最大的一塊季風農業區,廣東位於其最南端。同時,他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端,是東亞大陸與東南亞、印度洋世界的結合點。

這使得廣東既能充分汲取農耕文明的養分,又展開雙臂擁抱來自海洋的饋贈,這也成就瞭廣東千年的繁華。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一覽廣東的地緣和歷史。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黃梅次第新

梁啟超 1902 年在《中國地理大勢論》中指出:

"(廣東)其握大江之下流而吸其菁華也,與北部之燕京,中部之金陵,同一形勝,而支流之紛錯過之。其兩面環海,海岸線與幅員比較,其長卒為各省之冠。其與海外各國交通,為歐羅巴、阿美利加、澳大利亞三洲之孔道。"

梁氏三句話,準確的概括出廣東省的特點——大江和海洋的滋養讓這裡成為大陸型中國的天然海洋門戶。

廣東全省有三條大的河流——西江、北江、東江。三江最終在廣州附近匯流入海,形成瞭省內最大的沖積平原——珠江三角洲,面積大概在 1 萬平方公裡。

西江、北江、東江與珠江三角洲

在粵東,潮汕地區的河流為韓江,下遊的潮汕平原為全省第二大平原,面積大概在 1200 平方公裡。不過平原並不是該省的主要地形。廣東全省平原大概占全省面積 10%,臺地大概占 15%,丘陵山地占 75%。省內東、北、西三面環山,粵北有騎田嶺、大庾嶺與江西、湖南相接;粵東有蓮花山、羅浮山、九連山;粵西有雲開大山、雲霧山等。

山丘多,平原少

群山環繞的地理環境,有利於軍隊的集結隱蔽,並能依山據險,外可出擊,退可固守,對於珠江三角洲等平原起到瞭重要的屏障作用。廣東省有四大城市群。分別是珠三角城市群、東部沿海城市群、西部沿海城市群、、北部山區城市群。盡管廣東貴為全國第一經濟強省,2016 年 GDP 為 79512.05 億元,但是區域發展並不均衡,穗、深、佛、莞遙遙領先;珠江三角洲惠州、中山、江門等城市居中;粵北、粵西、粵東等諸多城市經濟總量偏小。

高度集中珠三角


廣東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光、熱、水資源豐富,是水稻、甘蔗主要產地; 香蕉、荔枝、龍眼等亞熱帶水果是優勢農作物。南部還可以種植橡膠、胡椒等熱帶作物,農業總產值一直居全國前列。但是由於人多地少,是全國人均耕地最少的省,所以廣東也是一個缺糧大省。

珠三角地區的城市化進程

目前還看不到減速的可能

瘴江南去入雲煙

望盡黃茆是海邊

華夏文明的傳播,從黃河流域中遊開始,大概以同心圓形勢向著東亞大陸彌漫開來。秦始皇派遣 50 萬秦軍南征,將兩廣納入帝國版圖,設南海、桂林、象群三群。

秦帝國第一次擴張至五嶺以南

底圖為中國歷史地圖集

秦末趙佗自立南越國,其後到漢武帝時,因南越內亂,漢朝再次出兵南下,盡並南越故地,從此廣東成為中原王朝南部邊疆一省。

南越國疆初期域圖

縱覽南部諸省,雲貴晚至清朝才建立有效統治,越南自唐以後脫離中國,那麼兩廣尤其是廣東為何始終穩在中原王朝版圖之內再未脫離呢?

首先在於距離。中原王朝的力量核心區,在漢朝時北至幽州,南到荊湖。遼寧和廣東作為核心區外的邊緣區,較易接受核心區力量輻射。所以歷朝歷代,一旦中原統一,便能立刻騰開手來消滅廣東割據力量。和處在中原文化強勢輻射區外的越南和朝鮮不可同日而語。

其次在於交通。秦征南越,建立瞭四條通道溝通嶺南與中原。一是自湖南全州入廣西桂林;二是自湖南道縣入廣西賀縣;三是自湖南郴州入廣東連縣;四是江西大餘入廣東南雄。這些交通要道的建立有利於軍隊征伐、移民南下。

反觀雲貴、越南北部,崇山峻嶺,交通不便,中原王朝力量即便是短暫征服此地,如東漢馬援征交趾、南朝宋的宗愨破林邑,但是一旦後援不濟,或者中原動蕩,很容易丟失這些地方。

第三在於有效的統治。自秦征服南越以來,行政上設置郡縣,行管理之事;軍事上屯駐大軍,賦征伐之權;文化上將其納入華夏文化圈,沐浴王化;經濟上在廣東省內最適宜農業的珠江三角洲築番禺城,以此為基地,逐漸輻射到全省,令廣東成為中原王朝穩定的一部分。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在於人口。自秦開始,廣東經歷瞭幾次大的移民潮,如秦末、東晉、唐、宋等,漢人不斷南下,成為廣東的主體民族。歷史上的雒越、西甌等族要麼在戰爭中被消滅,要麼被漢族同化。

漢族歷代遷移路線

今日廣東三大族群,潮汕人和客傢人基本都是來自中原移民,廣府人中的移民片人基本上為漢人或漢人與當地人通婚的後裔,僅有鄉下片人為原百越土著後裔。漢人主導的人口結構,使得華夏文明站穩瞭腳跟。

乘船浮鷁下韶水

絕境方知在嶺南

由於地理位置的偏南的客觀現實,使得廣東基本上呈現兩個特點:高邊緣化和高離心力。在中國漫長的帝國時期,政治和軍事重心長期在北方。即便是宋元以後經濟重心南移,也是止步於長江。廣東在帝國內部始終無足輕重,沒有機會成為重要的地緣板塊。

如果是流放到越南就更慘瞭 ...

唐代的韓愈就曾流放潮州,蘇東坡也被流放過廣東惠州。在古代,廣東作為 " 嶺海之間,去京師萬裡哉 " 的煙瘴之地,發配嶺南是一種及其嚴厲的判決。

荔枝是惠州的特產,

蘇東坡在惠州曾寫下

"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

圖為十七世紀來華傳教士筆下的荔枝樹

直到鴉片戰爭以後,珠三角受到西方思潮洗禮,廣東才有機會影響全國局勢。從廣東出發進圖中原,至少要打下兩湖。過於繁瑣的遠征路線讓近代化以前的地方勢力往往滿足於偏安一隅。廣東古代史上僅有的一次北上,應該是南朝梁末年,西江督護、高要太守陳霸先率兵北伐侯景。後陳霸先擊殺王僧辯,擊敗北齊,建立陳朝。

這位老兄能從南海(廣州)出發

北征建立陳朝,也是厲害瞭

盡管廣東地形易守難攻,但是一旦中央王朝統一,集全國之力南下廣東還是易如反掌。歷史上的趙佗、劉龔等人都是如此。

但每到王朝末年,中央權威減弱時,廣東還是很容易出現獨立或者半獨立的割據政權。

東晉末年孫恩、盧循、唐末黃巢、清初尚可喜等都曾以廣東為基地,舉兵反叛中央朝廷。元軍南下,廣東甚至成為皇室的最後堡壘,最終崖山兵敗,南宋滅亡。

近代史上,由於軍事技術的進步,廣東人才終於又有瞭北伐的興趣,且頗有斬獲。孫中山武裝反清第一次起義,便是 1895 年廣州起義。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廣東成為長期對抗北洋軍閥的大本營。最終國共聯合的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打垮瞭北洋軍閥的統治。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今天的廣東,由於地接南海,在國防上有著重要位置。南海艦隊司令部即在湛江市。未來南海局勢未必平靜,廣東在維護國傢海洋主權中必定發揮重要保障作用。

南海地圖

北風航海南風回

遠物來輸商賈樂

以黃河流域華夏文明核心區向外的海陸通道有兩個樞紐:陸上的敦煌和海上的廣州。

陸上 & 海上絲綢之路

中華文明最強勢的傳播到此結束,隨後開始與臨近文化產生互動和交融。這裡也隨之成為商人的樂園、外貿的熱土。

從漢朝到明清,每當新舊政權交替之時,不堪戰亂的百姓與沒落的權貴都會南下避難。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從北方到來的新移民不斷擠壓南方人的生存空間,使很多廣東人不得不轉戰東南亞。

這種漂洋過海到南洋謀生的移民浪潮史稱 " 下南洋 ",也稱 " 過番 ",意指到南洋一帶謀生。

19 世紀華人移民圖

鴉片戰爭前,東南亞的中國移民及後裔有 150 多萬,晚清時南洋地區的移民達 500 萬左右。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使得廣東人在政治和經濟上在東南亞留下瞭深遠的影響。

1671 年,廣東雷州人莫玖率千餘人至越南,開拓河仙地區;1679 年,明朝龍門總兵楊彥迪、副將黃進及高雷廉總兵陳上川一、副將陳安平等率士卒 3000 餘人到越南開發嵋公河三角洲地區 ( 嘉定 ) 。

在經濟上,廣東人為東南亞發展做出瞭巨大貢獻。歷史上,印尼的 84 個蔗糖工廠中,有 79 個是中國老板。他們帶去瞭熟練的工人和先進的商業思想,深遠影響瞭東南亞的農業和手工業。在其他行業中,中國商人的勢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今的華人,在東南亞各國經濟上有很大影響。比如泰國最大的公司正大集團謝氏傢族,其第一代創始人謝易初、謝少飛也是自廣東澄海漂洋至泰國,最終創立瞭今天的企業帝國。

金鱗豈是池中物

一遇風雲便化龍

地處南疆的廣東在歷史上長期無足輕重,但是作為大陸省份中最接近海洋的省份(廣西的海岸線和海南,在歷史上都屬於廣東省),一旦整個國傢打開大門,廣東必定首先受益。

明清時期,玉米、番薯、土豆等作物經廣東、福建等等省最先進入中國,改變瞭整個中國的種植結構,也間接促成瞭清朝時期中國人口的大爆炸。

明末形成瞭以廣東為中心的東亞貿易圈。自馬六甲為南端起點,沿途經南海至澳門、廣州,東南有菲律賓,東北航經臺灣直到日本。

清朝中前期,廣州成為整個帝國唯一對外通商口岸。

廣州巨商伍秉鑒通過貿易積累巨資,傢財達 2600 萬兩白銀,成為世界首富。

廣州十三行,1780 年

遺憾的是,鴉片戰爭前三百年,盡管其中不乏個別中國人在闖蕩外海中留下濃重一筆,但是這種國民個人行為始終未能轉化成國傢行動,以至於錯失緊跟世界潮流良機。

鴉片戰爭後的 100 年,廣東尤其是廣州,成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改革開放後,廣東成為率先開放的省份。第一批五個經濟特區,廣東獨占三個,可見在中國接軌世界戰略中廣東的重要地位。

從內部看,深圳作為最接近香港的城市,率先發展起來。此外,臺商和華僑大量來粵投資,也助推瞭廣東的崛起。廣州由於千年的積淀以及政治上的加成,也迅速成長。隨著經濟發展的溢出效應,東莞,佛山等城市陸續崛起,帶動瞭珠三角城市群的發展,也成就瞭廣東二十年來中國大陸最發達省份的地位。

如今的粵港澳灣區,成為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同時也是國傢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區域載體之一。港珠澳大橋的修建,將進一步加速灣區融合,助力區域城市崛起。

港珠澳大橋

從外部看,廣東作為東南亞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經濟最發達的一環,未來也大有可為。人口上,東盟十國接近 6 億,其中越南 0.93 億,菲律賓 1.03 億,印尼 2.6 億,這是個潛力巨大的市場。經濟上, 東盟成為僅次於歐盟和美國,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交通上,除瞭南海這一天然航道外,中國正在力推環繞東南亞各國的泛亞鐵路建設,也將為廣東包括廣西、雲南在內的諸省之間與中國互聯。

泛亞鐵路

從長遠看,以南海為核心,涵蓋東海、黃海的亞洲地中海,將成為未來世界的重要一極。如果眼光再往西,還要加上印度、伊朗、沙特、土耳其等地區強國。這樣,在整個亞歐大陸邊緣地帶將形成一個繁榮的外環。

廣東作為大環之內的重要一小環,發展潛力無限。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