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馬爭奪首富,李嘉誠拋售資產,2000 年的泡沫又將重現?

08-16

雙馬輪流做首富,是這幾天最富有戲劇性的事。

然而,比起討論在這場拉力賽裡誰又奪回第一的寶座,更值得關註的是,馬雲、馬化騰兩大互聯網大佬的前後加入,意味著房地產起傢的李嘉誠時代正在遠去,互聯網對於提高生產力、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意義,被資本市場標註瞭一個前所未有的價值,互聯網領跑中國經濟的時代已真正進入深水區。

作   者 | 彭梁潔

編   輯 | 陳光

來   源 | 華商韜略(ID:hstl8888)

首富爭奪戰

8 月 7 日,隨著騰訊股價持續上漲,馬化騰以約 362 億美元的財富超越身價 356 億美元的馬雲,成為中國首富。

但馬雲隻給瞭馬化騰半天的時間。福佈斯實時數據顯示,8 月 8 日中午,馬雲就以個人財富 364 億美元反超馬化騰,重新奪回首富之位。

實際上,這兩位互聯網大佬之間不隻是首富之爭,其掌管的阿裡巴巴和騰訊,在誰是中國市值最高公司的賽道上,也是你追我趕。二人的財富增長,也主要源於這兩傢公司股價的水漲船高。

2015 年、2016 年以及今年截至 8 月 10 日,騰訊股價漲幅分別為 35.6%、24.4% 和 65.3%,一直保持穩步增長態勢,今年增長勢頭尤甚,目前已越過 300 港元高位。

2014 年,騰訊在高位時將股票 " 一拆五 ",股價從 500 港元變成 100,而三年過去,價格已經翻瞭兩番。或許重回 500,並非遙不可及。

登陸紐交所不到三年的阿裡巴巴,熬過瞭前兩年的低迷,終於開始發力,今年以來截至 8 月 10 日,其股價漲幅達 72.9%。

就在馬雲奪回首富頭銜當日,阿裡巴巴市值同時邁過瞭 4000 億美元門檻,而這離其市值突破 3000 億美元大關僅僅過去瞭兩個多月。更富有戲劇性的是,8 月 9 日,騰訊又奮起直追,同樣沖進 4000 億美元陣營。

目前,第一之間的爭奪一直在阿裡巴巴和騰訊之間展開,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中國石油和中國移動三大國字巨頭,一時間或許難以超越。

而雙馬此番的首富爭奪戰,正值地產大佬李嘉誠拋售資產之際,時間點上的重合讓背後的意義更加耐人尋味。

華爾街為科技股狂,中概股受益

隨著股價一路高歌猛進,阿裡和騰訊都出現在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TOP10 榜單中。

實際上,二者在資本市場的輝煌,除瞭自身的業績支撐,還離不開華爾街對科技股的厚愛。在前述 TOP10 榜單中,互聯網或者說科技公司,早已穩穩地占據瞭超過半壁江山。

中概股在很大程度上從中受益。除瞭阿裡和騰訊,在財報業績的推動下,百度、微博、京東、陌陌等公司的股價也持續創出新高。

而被稱為美國科技股四大天王的 FANG(Facebook、亞馬遜、Netflix、谷歌),今年以來截至 8 月 10 日收盤,都表現亮眼,其中 Facebook 漲幅最大,達到 45.5%。

而就在 7 月底,世界電商巨頭亞馬遜市值首次突破 5000 億美元,成為由蘋果、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以及微軟組成的 "5000 億俱樂部 " 的第四位成員。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似乎都在為科技股瘋狂。

整體來看,美股科技股今年以來持續走強。衡量新技術行業的納斯達克指數漲幅遠超標普 500 指數,而標普信息科技指數的漲幅也成為標普 500 指數中表現最好的一個板塊,超過金融股。

" 今年,基金投資科技股的資金規模有望創下 15 年來最高,並且可能很快會達到全球基金經理管理資產的 25%。" 美銀美林的報告指出,投資者對科技股的偏好保持強勁。

泡沫重現?

今年 7 月中旬,標普 500 科技指數連續第九個交易日走高,一舉越過 2000 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夕的最高點,收於 992.29。

十七年前的互聯網泡沫讓人心有餘悸。20 世紀 90 年代末,美國掀起瞭一場以互聯網產業引領的投資熱潮,期間納指狂飆 17 倍,當時隻要名稱中有 ".com" 的股票都遭到投資者瘋搶。

2000 年,美國進入加息周期,流動性減少,資金大量撤出,一切都隨之化為泡影。

泡沫又要來瞭嗎?中概股的風頭無倆,是否隻是曇花一現?

實際上,當前納指早在 2015 年就突破瞭泡沫時期的最高點,仍然增長至今;另一方面,與當年的非理性狂歡不同,目前科技股估值約為 19.4 倍,而在 2000 年,科技股估值高達 73 倍。

最重要的是,兩次增長背後,有著完全不同的邏輯。

相比 17 年前,這一次的增長有兩個特點:第一,科技股公司有業績支撐;第二,這些公司已經真正融入並改變瞭人們的生活。

從宏觀上來看,互聯網時代,科技作為一種生產力,正以幾何級數增長以創造社會財富。以中國為例,今年互聯網大會上發佈報告稱,2016 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 22.6 萬億元,占 GDP 比重超過 30%。

就微觀而言,以 FANG、BAT 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已經並繼續深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從衣食住行的剛性需求,到休閑娛樂、文化教育、理財消費等領域,無所不包。

今年,《財富》世界五百強出爐,騰訊攜手阿裡巴巴,共同邁進世界 500 強的行列。相比市值,這份榜單對一傢公司硬實力和綜合能力的背書更具有說服力。

"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

中國互聯網似乎從誕生之日起經歷瞭大大小小各種泡沫:SNS、團購、電子商務、遊戲、視頻網站……

就在互聯網創業和投資最瘋狂的 2014 年和 2015 年,新的公司以每天 2 至 3 傢速度成立,另一方面,互聯網公司帶動的融資數額不斷刷新,甚至出現風投搶人的局面。

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兩側的咖啡館裡,隨處可見正在向投資人販賣故事的創業者,誇張的說法是,哪怕你隻有一個創意,隻要它足夠好,就能讓投資人掏錢。

當時流行的一個段子是,創業大街上一個廣告牌掉下來砸到十個人,九個都是創業者,還有一個是風投。

期間有兩件大事攪動瞭市場,成為互聯網創業者狂歡的興奮劑。

第一件,2014 年 9 月,阿裡巴巴在紐約上市,馬雲的榮光照亮瞭無數人的夢想;第二件,2015 年兩會期間," 互聯網 +" 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政策導向真正開啟瞭一個 "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 的時代,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無疑讓創業的門檻降低。

然而與此同時," 資本寒冬 " 的論調也在狂歡中悄然而至。2014 年,經緯創投張穎發表公開信,提醒旗下投資的公司要開始備足餘糧,準備過冬。

寒冬在 2015 年下半年如約而來。

IT 桔子數據顯示,在創業公司數量方面,2016 年新成立的公司不到 2015 年的四分之一;而在資本方面,相較 2015 年,2016 年的獲投企業數量同比下降超過三分之一。

這一輪資本寒冬,或許已經為中國互聯網行業擠掉瞭一輪泡沫。事實證明,寒冬以後,互聯網創業與投資領域正在回歸理性。

一個值得關註的現象是,2016 年獲投企業數量雖然銳降,但投資金額卻不減反增。對於投資人來說,大浪淘沙的環境更有利於幫助自己剔除 " 身子骨弱 " 的公司,讓真正優質的公司浮出水面。

跟科技股的強勁漲勢相呼應,互聯網投融資市場於今年也開始回暖。數據顯示,2017 年二季度投融資案例數量和金額雖然遠還未能達到幾年前盛況時的水平,但跟一季度相比,兩個指標都接近翻番。

第四次工業革命

美國哲學傢愛默生說,在薄薄的冰層上滑冰,唯一不掉進冰窟窿裡的秘訣,就是你奔跑的速度要快過它坍塌的速度。

十七年前,美國最大科技公司是微軟、英特爾、IBM 等,如今除瞭微軟,其他幾傢巨頭的地位已經被蘋果、Facebook 以及谷歌等代替。

實際上,此番上漲的背後,是一個更加深刻的社會命題。

2014 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提出 " 工業 4.0" 的概念,在世界范圍內,為推動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產生瞭深遠影響。

而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於上個世紀 50、60 年代開始,如今方興未艾,正是我們所處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當互聯網時代的風口所剩無幾,更加前沿的技術革命正在醞釀和萌芽。

2016 年 3 月,一場世紀人機大戰吸引瞭全球的眼球。谷歌研發的阿爾法狗對陣世界頂級圍棋手李世石,以 4:1 勝出。

而此次人機大戰最深遠的影響是,讓人工智能正式走入大眾的視線。

數據顯示,2016 年,全球人工智能企業融資額達 92.2 億美元,是 2012 年的 5.87 倍。具體到中國市場,2016 年涉及人工智能的企業就超過 1477 傢,總計融資 27.6 億美元。

今年的兩會上,人工智能正式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跟兩年前 " 互聯網 +" 的意義仿佛如出一轍。

如今的互聯網巨頭是幸運的,創新基因和技術優勢無疑能讓他們在未來這場新的革命中搶占先機,至少不掉隊。

2016 年全球范圍內,科技巨頭在 AI 上的相關投入已經達到 200 億到 300 億美元,相當於一個大型上市公司的市值。其中,90% 用於技術研發和部署,10% 用於收購。

Facebook 的 Bob 和 Alice、谷歌的阿爾法狗、蘋果 siri 和微軟小娜,百度的無人駕駛和小度機器人、馬雲的無人超市……這些或許才是他們被資本市場看好的根本原因。

是泡沫,還是風險

如今,華爾街投行的分析師們手握各種指標,跟當年泡沫破滅前夜進行對比,敲響瞭對於科技股泡沫的警鐘。

第一個對比是,科技股市盈率已漲至 19 倍,處於史上最強的 " 超買 " 狀態,已超過瞭 2000 年互聯網泡沫時期。

第二個見頂的信號是現金頭寸的低位。美銀美林表示,目前他們私人客戶賬戶中的現金頭寸已經降低到瞭歷史低位,投資者幾乎是投入全部身傢擁抱市場,這就意味著將來他們還想追加投資,也將難以為繼。

實際上,華爾街的警告已經發生瞭作用。在截至 7 月 28 日的五個交易日中,追蹤納斯達克 100 指數的 QQQ(PowerShares QQQ Trust Series 1)的資金流出量達到瞭 37 億美元,創下自 2007 年 11 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泡沫論年年有,在股市中,最終隻有極少數人能全身而退。然而,不管泡沫是否存在,風險都是值得警惕的。

有數據顯示,五大科技股對美股影響太大,貢獻瞭標普 40% 的漲幅、納指 55% 的漲幅。這種集中的後果就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一旦倒下,一損則俱損。

此外,針對在線隱私和消費者數據收集方式的新規,反壟斷法規的影響和幹涉,以及隨著科技公司涉足多個行業導致的惡性競爭加劇等,這些才是擺在互聯網巨頭面前的更加現實的關卡。

在國內,以上風險已經開始引發警醒。例如支付寶做征信一直面臨在收集用戶信息方面合法性的質疑,例如滴滴和快的合並時關於行業壟斷的討論。法律的完善,必須趕上新技術、新事物前進的速度。

此外,新技術的發展引發的倫理思考,也將成為人們對科技股公司價值判斷維度中的一個不確定因素。

今年 5 月,阿爾法狗再次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柯潔。除瞭感受到科技的偉大,在評論區有一個聲音說," 人類圍棋智慧宮殿已被攻陷,為什麼我隱約感覺有點悲傷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圖片來自網絡)

商務合作:品牌傳播、企業遊學、投融資

曹盼盼     15624955328   ( 電話|微信 )

1. 實體生意要逆襲!1.5 萬傢服裝廠,因 " 共享工廠 " 將徹底翻身

2. 許朝軍賭博、李一男入獄、邵亦波隱退,那些叱吒一時的 " 商界天才 " 如今何在?

3. 馬雲、稻盛和夫、劉曉光……為何這些大佬都有 " 驚天一跪 "?

4. 張瑞敏最新內部分享:決策權、用人權、薪酬權都給員工,你敢嗎?

5. 民企轉型的三大動因、成敗關鍵、老板格局…這篇講透瞭!

點擊 " 閱讀原文 ",追蹤內部資訊。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