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樓市的消息再看天氣 這次風向真的變瞭嗎?

07-12

原標題:評論丨看樓市的消息再看天氣 這次風向真的變瞭嗎?

今天,全國多地發佈高溫預警,今年最強的一波熱浪來襲。不過,時下的樓市可能和現在的天氣形成瞭鮮明對比。

如果你問上半年樓市最重要的時點,很多人會回答 "3.17"。這一天,北京再度加碼樓市調控,隨後數十個城市跟進、並屢出新招。多傢地產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樓市上半年銷量出現下滑,北京、上海、深圳的新房成交套數同比降幅都在三成以上。

降溫 !17 個城市 上半年成交量同比下降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中國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交易情報 ( 2017 年上半年 ) 》顯示,30 個重點監測城市中,17 個城市上半年成交面積同比下降。其中,一線陣營中的北上廣深成交面積同比降幅較高,深圳降幅超 50%,北京、上海降幅高於 30%,廣州累計同比降幅為 20%。

限購令發威 環京樓市成交大減

在北京等一線城市樓市降溫的同時,原先受到外溢作用影響的環京區域,比如廊坊等城市的住宅成交量開始明顯下降。據一傢知名房地產公司統計的 6 月份 50 城市環比跌幅數據,包括河北廊坊、安徽蚌埠等城市都有明顯下跌。其中,廊坊環比跌幅達到 64%,領跌全國。

業內人士分析,作為環京最主要的區域之一,廊坊市場的迅速降溫,代表著整個環京區域的成交走弱。

不光是成交量大幅萎縮,不少地方的房價也出現松動。據央視財經報道,燕郊最大的一個樓盤 3 月份時平均成交價可達每平米 29000 元,到瞭 6 月初,則隻有 21000 元,降幅接近 30%。從 6 月 7 日至今,該樓盤一套房子都未成交。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日前公佈瞭 6 月房地產市場成交數據,深圳 6 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 54492 元 / 平方米。至此,新房均價自去年 10 月以來連續九個月環比下降。

昨天,房地產界還出來一條勁爆消息,萬達轉讓 13 個文旅項目和 76 個酒店項目,涉及金額達六百多億,一時引來熱議。很多人認為萬達的做法正是當前房地產市場的最好註腳。這次樓市風向真的變瞭嗎?

央視評論

今年 3 月以來,各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繼續顯現,15 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基本穩定,反映出政策的累積效應正在逐步釋放," 打補丁 " 式的調控也進入到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

調控的市場傳導機制是暢通的

從 " 認房又認貸 " 到嚴查商辦房,從上海 70 年隻租不售,到環京區域成交量下滑,再到三四線樓市逆襲,說明政策調控的市場傳導機制是暢通的,密集出臺的政策確實起到瞭給過熱的樓市 " 滅火 " 的作用。受各地調控政策密集出臺的影響,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也在回落。

調控要抑制樓市非理性上漲 滿足剛性需求

調控政策雖然方式各異,但落腳點都是為瞭更好地滿足剛性需求。從需求方面看,近年來城鎮居民的居住條件確實有瞭明顯改善,在國傢發力租售並舉的措施下,國傢統計局最近發佈瞭一個有趣的數據,稱 2016 年中國人均住房面積達到 40 平以上。這一數據讓不少 " 蝸居 " 者無言以對。

住房面積平均值掩蓋瞭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更與市場情況有偏差。人均 40 平米聽起來很寬敞,但卻仍有大量人望房興嘆,人們被高揚的房價和沉重的房貸壓得透不過氣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城鎮居民居住條件改善不夠普遍、大多數人難以真正提升居住品質的話,再大的 " 人均面積 " 也是鏡花水月。不但很難讓人們有獲得感,反而隻能感慨 " 被平均 ",相比之下 " 中位居住面積 " 會比單純的 " 平均居住面積 " 更接地氣。

另一方面,之所以統計出的人均居住面積能有這麼大,客觀說明中國的房子確實不少,這一人均面積甚至超出瞭一些發達國傢的水平。如果這些存量房子都能物盡其用,回歸居住屬性,那麼對於改善民眾的住房條件會有巨大的潛力。樓市調控在滿足居住需求的同時,通過降杠桿等方式減少其金融屬性,本身也是為瞭促進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從目前來看,無論是提高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限購以及限賣,還是鼓勵出租通過租售並舉的方式來解決住房問題,都是為瞭讓房子回歸其本來屬性。雖然一些地方的房價出現松動,但調控政策目前卻沒有放松的跡象,顯示出政策的定力。政策的累積效應還會持續釋放,要問風向是不是真的變瞭,隻需看之前的這一句定調:中央已經明確 " 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 "。

文丨央視評論特約撰稿 王亞宏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