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終於要上市瞭!文藝青年賺錢為何這麼難?

08-07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一大部分以內容為主的創業者們來說," 知識經濟 " 的到來使他們輕松找到瞭創業的方向,不管是自媒體人還是知乎、分答、得到等社區,都順利搭上瞭這班 " 知識付費 " 的列車,快速搶灘瞭百億規模的市場。

但文藝社區豆瓣,卻一直與外界的風雲變幻保持著一定距離,盡管它也跟隨每一個創業風口做出瞭改變,但一直沒能成為其中最出類拔萃的那個。不過還好,等瞭 12 年後最近終於聽說豆瓣計劃要上市瞭。

這個消息來自一封被曝光的的豆瓣《年中業務調整》內部信,由豆瓣 CEO 阿北(楊勃)發出,信中表示豆瓣將進行內部業務調整,下半年各線開始啟動獨立預算,並提到 " 豆瓣的預期上市通道重新放回到境外 "。這代表經過下一階段的調整和沉淀,豆瓣將尋找機會在國外上市。

對於一個發展瞭 12 年之久的品牌,現在才上市,豆瓣顯得有點慢半拍,但這也似乎符合文藝社區一貫遺世獨立的特色。

豆瓣成立於 2005 年,最初是創始人阿北一個人的公司,他每天來到北京朝陽區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埋頭編寫程序,一寫就是 5 個月,後來 2005 年 3 月 7 日豆瓣正式上線,很快註冊用戶就突破瞭萬人。這對當時沒有廣告、沒有寫手、沒有特約文章的豆瓣來說,是非常難得的。

而如今,豆瓣已壯大為一個註冊用戶 1.5 億,月活躍用戶 3 億的大型社區,成為一、二線城市中的白領和大學生的互聯網陣地,尤其是豆瓣電影,其影評和打分已經成瞭影響無數人的觀影指南。

就是這樣一個地位舉足輕重的網站,卻也有自己的尷尬處境,而外界對豆瓣最大的質疑就是,其商業模式如何賺錢?

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社交的風口一個個到到來,又一個個離開的過程中,豆瓣也一直尋求商業化的突破。2011 年豆瓣的廣告平臺上線,成為一直以來豆瓣的主要盈利來源,但這還無法為豆瓣帶來大額收入。

後來豆瓣也還想出其它不少變現的方式。比如發展閱讀平臺,賺取作傢的分成;上線豆瓣電影的在線選座功能,收取服務費;為豆瓣 FM 打通付費或包年套餐,獲得音樂收入;上線豆瓣 " 東西 ",做一個有品質的電商平臺;以及後來在內容上嘗試瞭豆瓣書店的出版業務和豆瓣閱讀的影視改編業務。

盡管豆瓣有數量龐大的用戶和興趣化的線上社區,但以此為基礎的商業模式似乎已經過時,這些年來豆瓣沒能賺得盆滿缽滿,其商業模式仍讓人看不懂。而且事實上,豆瓣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一直都並非資本的寵兒,12 年來累計融資金額僅為 6000 多萬美元,而如今的創業公司隨隨便便融一輪就可能是數億美元。

都說文藝青年擅長創作,不太懂得推廣,豆瓣在商業道路上的遲滯和迷惘也印證瞭這一點。在廣泛嘗試瞭太多繁雜又不賺錢的項目後,豆瓣打算開始精簡業務瞭。根據阿北的這封內部信,我們可以看到豆瓣將在未來陸續關閉一些沒有起色和虧損的項目,比如一拍一、豆瓣東西、一刻和同城票務交易等。

雖然被關的業務有點多,但對豆瓣來說這不算什麼,豆瓣的豆瓣閱讀、豆瓣 FM、豆瓣小組、豆瓣電影等部分仍舊有極大的發揮空間。縱觀如今的知識付費領域,果殼極客,知乎精英,豆瓣文藝,其實豆瓣早已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接下來就看怎麼把這手牌打好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