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年投入 10 億元打假 : 用機器對賣傢“畫像”

08-11

頭腦風暴是阿裡平臺治理團隊最喜歡使用的討論方式之一,團隊內出身不同行業背景的人士,坐在一起討論尋求打假的終極辦法。但討論到最後的結論往往是,並沒有一條路徑可以完全消滅假貨。

阿裡平臺首席治理官、阿裡巴巴集團合夥人鄭俊芳說,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自己會 " 感到很沮喪 "。

假貨已然成為這傢市值超過 4000 億美元公司最大的敵人之一。阿裡目前每年花費 10 億元直接投入到打假方面,其中龐大的打假團隊構成瞭這項開支的最主要部分。與此同時,防治假貨的重心,也逐漸從事後追責,變成瞭事前防治。盡管距離完全消滅售假尚遠,在近年引入新的算法模型後,阿裡希望通過類似做法來降低打假成本、同時提升效率。

10 億元打假 " 年費 "

阿裡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花名 " 師太 ")是財務背景出身,加入阿裡巴巴之前在畢馬威任職十餘年,初到阿裡同樣負責財務。2015 年年末,馬雲任命鄭俊芳擔任阿裡巴巴平臺治理官,將當時分散在各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統一收歸、管理。

8 月 10 日,鄭俊芳在專訪中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阿裡每年打假直接投入資金成本約在 10 億元左右,其中,占比第一是人力成本,阿裡內部擁有一支規模在數千人級別的 " 打假隊 ",第二是技術投入,其中包括服務器成本;占比第三的是神秘抽檢(通過抽檢疑似假貨來進行確認假貨銷售行為)服務。

馬雲曾公開表示, 鄭俊芳的帶領下,打假不設預算上線。鄭俊芳告訴記者,若年中發現打假預算高於年初計劃,則會繼續追加預算。

10 億元僅僅是阿裡打假的顯性成本。《2016 年阿裡巴巴平臺治理年報》顯示,當年阿裡協助警方破獲案件涉案總金額超 30 億元。由於阿裡發動打假,大量涉假淘寶店鋪被關閉,且背後的涉假人員幾乎終身不得再次在淘寶開店。

即便花費瞭大量人力物力,鄭俊芳坦承,阿裡平臺上的打假工作仍是一場曠日持久且短期內看不到終點的戰爭。與此同時,阿裡這傢公司很早即意識到,單靠一己之力無法打贏這場戰爭,最終需要推動 " 社會共治 "。

不可否認的是,技術的確在阿裡打假的過程中發揮瞭重要角色。簡單來說,阿裡基於打假需求建立瞭大量算法模型。鄭俊芳告訴記者,以往阿裡更多是在事後針對售假行為采取懲罰措施,但目前則更多傾向於通過事前預防。

例如,阿裡接下來會審核電商平臺所有商品發佈圖片中是否存在售假現象,這在主要依賴人力審核的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過去一年間,阿裡治理平臺最大的變化是,去年主要圍繞商品,而今年主要圍繞個人信息識別來進行判斷。" 鄭俊芳說。

換句話說,以往阿裡是追著售假商品跑,阿裡今年開始通過機器來對賣傢進行畫像,若賣傢發生過售假情況,則從多個角度試圖完全封殺售假賣傢再次進場的可能性。這被阿裡方面視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售假渠道分化

" 我們通過暗訪,得知很多淘寶賣傢開始繞過淘寶,尋求第三方平臺進行銷售。" 鄭俊芳告訴記者。盡管最終交易是在淘寶——由於社交平臺缺乏完善的交易保障機制,於是在淘寶平臺上通過隱匿商品信息,不少商傢成為逃過打假的漏網之魚。

自 2002 年開始設立投訴郵箱以來,阿裡花費瞭 15 年時間形成瞭目前的打假格局。但鄭俊芳擔心的是,由於監管再次滯後,使得在其他平臺上形成新的監管 " 窪地 "。去年下半年開始,鄭俊芳發現淘寶售假賣傢出現轉移 " 陣地 " 的趨勢。

例如,不少淘寶賣傢商品描述中寫上自己的 " 微信號 ",目的是將銷售環節轉移到微信。此舉在淘寶是零容忍的存在,因此,在平臺和這類賣傢之間,形成瞭 " 持續不斷的攻防 " 。通過加大對於優化算法的投入,阿裡試圖以圖片識別來解決一大部分問題。

換言之,即便阿裡平臺假貨減少,這些假貨同樣有可能流入到其他平臺,甚至是非電商平臺。鄭俊芳稱,就打假相關事宜,阿裡目前和微信方面保有溝通。

產品側的調整和迭代仍在繼續。8 月 10 日,阿裡巴巴宣佈自今年 6 月上線 " 知產快車道 " 計劃後運營數據,阿裡方面稱,目前惡意投訴除外的 96% 知識產權投訴都能在 24 小時內得到處理,高於此前的 3~4 天。該計劃是一項面向品牌權利人的基礎設施。簡單來說,所有品牌權利人都可以免費在阿裡巴巴知產保護平臺 IPP 上享受到知產投訴的快速處置。

簡單來說,知產快車道尋求降低品牌權利人的維權成本。" 目前我們仍在引入算法和產品技術人員。" 鄭俊芳稱。盡管短期來看無法解決假貨問題,但技術手段被視為在短期內提升打假效率的有效手段。(編輯:黃鍇,郵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內容請下載 21 世紀經濟報道 APP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