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年輕女孩們的朋友圈太可怕瞭。
上個月剛添瞭四個老公,現在又立馬多出來個蛙兒子,簡直效率驚人。
跟之前曬著差不多的老公、說著差不多的劇情相比,關於蛙兒子的念叨倒是個性化很多。
兒啊,你去哪瞭,怎麼還不回傢?
天瞭嚕!兒子給我明信片瞭,照片裡披著我給它的小毯子嚶嚶嚶
我兒子隨我,天天不出門,出門也沒朋友。
就連我們那個說好一起養男人的微信群裡,現在也有人偷偷養起瞭蛙,心甘情願從總裁夫人淪為一個天天在傢等兒子的老母親。
說起來,朋友圈裡這隻小青蛙現在這麼火,一部分是要歸功《戀與制作人》的——沒被那四個野男人傷過心,哪能徹底體會蛙兒子的可愛。
被野男人騙錢?不如養蛙
這隻在朋友圈刷屏的小青蛙,來自遊戲《旅かえる》,旅行青蛙。
如果是想跟正在玩《戀與制作人》的女孩們安利它,你隻需要提一個優勢:不花錢。
在《戀與制作人》裡,如果想跟老公們好好談戀愛,你不僅得在遊戲裡上班掙錢,還得在遊戲外給老公充錢,不然老公根本不理你的。
旅行青蛙就不一樣瞭!在這裡,流通貨幣是三葉草。巧的是這玩意兒你們傢院子裡就種瞭一大堆,你每天隻需要采摘幾片,就能讓蛙兒子過上幸福生活。
你在遊戲裡需要做的,就是收割三葉草,然後去給蛙兒子買食物、工具和護身符,裝在它的小背包裡。
小蛙在傢裡時,會安靜做自己的事;在它想要旅行的時候,就會背起小背包離開。在小蛙離傢的這段時間裡,你會收到小蛙給你寄的明信片、土特產,告訴你它去哪瞭那些地方、看瞭哪些風景。
這就是你能做的所有事。小蛙在傢是看書還是寫字,削木頭還是吃飯,都隻能由小蛙自己決定。你永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離開,要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
我的蛙就超級喜歡坐在它二樓的小床上看書,就算困得不行、眼睛都要瞇起來瞭,還是要繼續看。
有人說小蛙一直研讀這本紅色冊子,是在學 PS。
每隻小蛙喜歡做的事情都不一樣,去的地方和帶回來的禮物也都不一樣。可以說是非常自我。也正是這種完全不受玩傢控制的個性化結果,才成瞭朋友圈裡老母親們炫耀或抱怨的素材,才是真正的「我的小蛙」。
如果真想氪的話,這個遊戲也是可以氪金的,你可以花錢買三葉草。
但不管你充錢或不充錢,剛開始玩或玩瞭很久,小蛙是窮遊還是豪華遊,它都不會改變對你的掛念,永遠記得給你寄明星片和帶伴手禮。絕不會像那四個野男人,一開始超愛打電話撩你,後來看你上鉤瞭就隻有見到人民幣才出現。
雖然現在出瞭很多攻略,告訴你在這場佛系又玄學的遊戲裡,怎麼給小蛙準備行囊它才會寄給你最珍稀的照片。
豪華的珍稀卡片
但我不想看,還是願意讓我的小蛙自由成長,不讓它被世俗的成功意義綁架。在現實生活中的我需要錢,需要一份能混口飯吃的工作。但是小蛙不一樣,它有我,有院子裡的三葉草,不需要被綁架。
所以,小蛙愛去哪裡旅行就去哪裡,不用非得刷出在遊戲裡最稀缺的照片,隻要自己快樂就好。
被野男人傷瞭心?不如養蛙
在日語裡,青蛙和回傢的發音一樣。所以,這個遊戲的名字和青蛙本身,都有一層「回傢」的意思。這個諧音梗在日本文化裡很常見,哆啦 A 夢口袋裡就有一個青蛙造型的八音盒,讓人聽到音樂就會回傢。
在遊戲裡,不論小蛙去瞭哪裡、有瞭哪些新朋友,傢都是它最掛念的地方。
在那些小蛙寄回來的照片裡,你會欣慰地看到小蛙戴著你給它準備的頭巾,旁邊還有你給它的帳篷。每次旅行歸來,小蛙第一件事就是給你發消息:我回來瞭!然後就是給你它從遠方帶回來的小禮物。
小蛙喜歡旅行,卻會在心裡掛念著你,它跟你分享它在外看到的風景,帶回從遠方帶來的當地零食。如果不是知道這是 Hit-Point 公司開發的遊戲,我可能會以為這是日本旅遊的宣傳手段 ……
它讓我看過天橋立,
還去草津溫泉給我帶回來瞭溫泉饅頭,
以及這樣不知地點的神秘圖片。
一開始,小蛙寄回來的照片裡,大多是自己一個蛙獨自旅行的身影。後來的照片裡,還會有蝸牛、螃蟹和蝴蝶,它們是小蛙是旅行時認識的朋友,偶爾還會來傢裡看望小蛙。
幫小蛙招待這些小夥伴之後,小夥伴們也會給我禮物券,可以去抽獎品。
我現在正趴在電腦前寫字,我的小蛙也正拿著它的羽毛筆寫字,讓人很安心。
換句話說,小蛙要麼就是我的視野范圍之內,要麼就是在不斷地寄回照片來告訴我它在哪裡。那四個野男人就不會這樣,隻要一離開我的身邊,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忙什麼,在跟多少個剛開始玩這個遊戲的妹子聊騷!
在微博上還看到 @筱原藍 畫瞭一張超級可愛的圖,把小蛙當老公養:
別人在偷李澤言的黑卡養白起,我現在想去偷李澤言的黑卡來養蛙。微博上的 @-Pytha 桐 - 就更厲害瞭,直接告訴李澤言,這隻蛙就是它的新鵝幾!說希望小蛙拿著爸爸的黑卡,在外的交友和生活都輕松些。
因為遊戲裡的小蛙總是坐在床上看書,困瞭也不睡覺,這位畫師還專門給小蛙畫瞭一張躺在被窩裡的圖。好的,會畫畫真的瞭不起。
實不相瞞,就算養瞭蛙我也還是會繼續養男人的。因為小蛙經常去遠方,我還給它起瞭個名字叫白飛飛,覺得比李澤言的黑卡管用。
真的養蛙?恭喜提前當媽
說起來,旅行青蛙這個遊戲確實有些寡淡,但它的成功之處是讓人提前當媽!
小蛙在傢裡不出門的時候,就念叨小蛙怎麼這麼宅,看看別人傢蛙都塊遊遍日本瞭;
小蛙出門不回傢的時候,又念叨小蛙怎麼這麼能浪,自己隻能看著空蕩蕩的屋子發呆——門口衣架上的草帽被它帶走瞭,桌子上的小蠟燭也會熄滅。
簡直跟自己放假回傢後,我媽對我態度一模一樣。
小蛙出門很久的時候,這種矛盾心理就內心就更重瞭。既會想它,心說下次少給它準備些行囊,讓它去不瞭太遠的地方;又會看著收到照片和小禮物為它高興,想給它最好的,讓小蛙繼續去遙遠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
我猜上大學時,我爹媽也這麼想過:如果每次隻給我一個星期的生活費,那我每個星期沒錢瞭都會聯系他們;如果每次給我一個月的生活費,那我大概就每個月底才會聯系他們瞭吧。
我看小蛙寄回來的照片,大概也跟父母看自己孩子朋友圈的心情差不多。想從這些點點滴滴的碎片裡,知道一些他們在外面過得怎麼樣,朋友們相處得好不好。
我媽就慘瞭,我根本沒有開通朋友圈。以至於連我換個真人的微信頭像,都會跟開心地發語音過來,並立馬打消掉我開通朋友圈的念頭:「這頭像不錯,對你找男朋友有幫助。」
有一個像我這樣不用朋友圈、又不怎麼主動聯絡父母、幾乎瞭無音訊的孩子,可能是我爹媽的不幸。
對他們來說,不隻是養男人不如養蛙,就連養娃也不如養蛙。
嘻嘻,玩遊戲玩得想給媽媽打個電話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