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蛙崽子不知道去哪兒浪瞭,都好久沒回傢瞭」
近幾天朋友圈被一款「養蛙」遊戲刷屏瞭。盡管它是一款日文版遊戲(可能好多玩傢都還不明白每個按鈕和對話框在說什麼),但絲毫不影響各位玩傢的熱情。
一、首先,小青蛙怎麼火起來的?
要說為什麼這個遊戲能火,其實很簡單:與熱門遊戲王者榮耀、荒野行動等相比,旅行青蛙至少在下面三個點上做得非常優秀。
1. 豐富完善的虛擬世界觀
任何一款遊戲要想成功,世界觀的設定永遠是第一位的。
遊戲的本質是虛擬瞭一個人生場景,玩傢在其中能夠以選定的身份將自己代入遊戲場景,體驗比現實更完美的人生,這個場景的大背景就是遊戲的世界觀。
不管是角色扮演、還是動作、策略、競技、對戰,都離不開世界觀設定。
旅行青蛙的世界觀設定得非常巧妙:玩傢在遊戲中扮演的是小青蛙的傢長,小青蛙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傢長能做的就是拔草、買吃的買裝備、打包行李,除此之外就是等待。
按照朋友圈裡一位好友所說:玩這個遊戲的自己特別像一個等待兒子歸來的老母親,不知道自己傢崽子在外經歷怎樣的蛙生,什麼時候回傢。
這個世界觀的設定很容易讓人想到自己: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自己,不就是那隻被牽掛的小青蛙嗎?傢裡的父母也在期盼著我們什麼時候回傢。
2. 簡單的遊戲玩法設定
盡管遊戲主界面都是日文,但是和王者榮耀、荒野行動這些遊戲相比,玩法操作上真是簡單不少,就那幾個按鍵,摸索幾次大概就知道怎麼回事瞭。
體驗門檻低,實在是任何一個好產品最初吸引用戶時必須的要求。
3. 反常規的遊戲邏輯
這個遊戲在邏輯上有兩個點和當下流行的方法論不太一致:
一是絲毫不想黏住用戶的時間,現在主流的 APP 和遊戲,都在想各種辦法搶奪用戶的時間,提高停留時長;這個遊戲就很反常規,小青蛙出去瞭?沒事兒幹?那就關瞭吧,耐心等著唄。
二是高度的不確定性反而刺激瞭用戶的口碑傳播。小青蛙什麼時候回來?隨機。回來帶什麼手信?隨機。明信片是哪兒的?隨機。吃飯 / 寫字 / 磨刀到什麼時候?隨機。
在這個遊戲裡,玩傢的控制力弱到什麼都操控不瞭——這個邏輯設定讓玩傢有瞭大量素材作為社交分享傳播的內容。
二、那麼,未來的發展如何?
自今年以來,熱點都是:來得特別快,也很快消失;一個新潮流從互聯網從業者或者特定圈層往大眾范圍擴散的時間間隔也越來越短。
作為行業裡的非知名評論者,我給旅行青蛙算瞭個命:如果這個遊戲繼續按照這樣的設定不做迭代版本,大概兩周左右就進入衰退期瞭,逐漸從朋友圈、日常交談話題中消失。
如果說為什麼敢下這樣的論斷?
其實這個遊戲的素材很好,但是缺乏一定的延展性。
簡單是這款遊戲吸引玩傢的立足之本之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作為優勢的「簡單」便會成為劣勢的「單調」。
都說這是一款佛系的遊戲,但玩遊戲的大部分還都是凡人,對於一成不變的操作,倘若失去瞭遊戲玩法進階迭代、社交分享這些驅動力,那麼它就成瞭一款單機遊戲。
回頭看看遊戲史上單機遊戲的命運?早已卷入歷史的塵埃中吧——雖然也就過去十多年。
三、假如,給小青蛙續 1 秒試試
這麼可愛的小青蛙,作為互聯網從業者的算命人,不能隻判刑不給思路。
我們不妨從產品設計的方法中設想一下:如何讓這款遊戲的生命周期能延長更久?
首先從現有遊戲框架入手:
聰明的玩傢已經發現瞭:小青蛙帶回來的明信片其實有包含日本各地的風景照,而小青蛙能走多遠也跟帶走的食物和道具有一定關系——那麼是不是可以搞一個集齊日本八大區域(分別是北海道、東北、關東、中部、近畿、中國、四國、九州)的集卡專區?畢竟這隻小青蛙現在在國內也很火,也算是一隻精通八國外語的國際蛙瞭,區域可以再擴展到北京上海成都武漢對不對?集完日本再來集中國區的啊,你想不想你傢蛙崽子的足跡走遍天下?
不夠有難度對不對?
不好意思,北海道的卡是 SSR,隻有 0.1% 的蛙崽子能抽到,作為父母的你隻能每天在傢期盼著蛙崽子能去趟北海道回來帶張卡。
除瞭集卡,最重要的迭代莫過於社交瞭。小青蛙每天一個人吃飯睡覺磨刀的身影,是不是想起瞭孤獨的自己?
這遊戲最重要的不能大傢都養兒子,小青蛙必須得分公母。朋友圈裡這麼多養小青蛙的,得讓兒子們結婚配對,再生小青蛙。
什麼?文化部不讓遊戲裡結婚?
那就改基友蕾友,或者師徒也行。總之,社交體系必須得加進去,社交層面可玩的東西實在是太多瞭。
兩隻青蛙都結婚瞭,那倆親傢是不是也能增進下感情啊?劍 ( shi ) 俠 ( ji ) 情 ( jia ) 緣 ( yuan ) 三不就是很好的例子麼。
別的養成類遊戲都喜歡設定讓玩傢買好看的衣服,比誰傢打扮的好看;咱們就別跟風瞭,小青蛙穿上衣服戴大框眼鏡也不好看,倒不如做個精通吹拉彈唱和賦詩作詞的小青蛙,最近還有一個熱度沒退的熱點是直播答題可以一起聯動下。
小青蛙可以去參加答題,不會的可以問傢長(也就是作為玩傢的你),傢長也不會的要接受小青蛙的嘲諷,錯得太離譜的小青蛙就賭氣離傢出走幾天不回。
不知道這樣改編後的小青蛙遊戲,會不會有人願意繼續玩下去呢?
# 專欄作傢 #
白崎,微信公眾號:baiqinot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傢,簡書簽約作者,36 氪特邀作者。負責過多款 DAU 千萬級產品的運營工作,擅長用戶運營、社區運營等模塊。喜歡研究各類新鮮的 APP,微信分享產品運營的實戰幹貨文章,偶爾扯扯淡。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特約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