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 常寧
網絡直播在過去兩年內從小眾群體走向大眾圈層,在 2016 年一度成為風口浪尖;更重要的是,網絡直播的流行造就瞭新職業;越來越多的 90 後、95 後年輕人活躍在各大直播平臺上,做起瞭網絡主播,並把主播當成瞭長期職業。
如今,網絡直播並未像一些 " 明星概念 " 一般曇花一現,事實是,它已經慢慢侵入我們的生活,成為年輕人喜歡的一種新的娛樂方式、社交方式。
在各種各樣的直播平臺上,主播就像商品一樣琳瑯滿目。有些主播是直播平臺主推的 " 網紅 " 或 " 寵兒 ",擁有大量的粉絲,他們日進千金甚至萬金。但大多數主播都是普通人,他們拼命地積累粉絲和人氣,才能維持體面的收入,或者隻能掙到零碎銀子。
不過一直以來," 網絡主播 " 在社會大眾的印象裡,甚至在社會和媒體輿論中,都並非一個積極或正面的詞語。不可否認,人們總會帶著有色眼鏡去評判它,甚至會將 " 網絡主播 " 一詞與賣色相、錐子臉、低俗、不務正業、不正當等聯系起來。這一切 " 刻板印象 " 都要歸咎於直播行業發展之初的亂象,以及大眾媒體在新聞報道中的輿論傾向。
事實上,直播行業在近兩年的發展中,已經向不同垂直領域慢慢延展,這也意味著網絡主播的身份也更加多元化。
無論是網紅主播,還是普通人主播,他們不再是大眾印象中的靠 " 顏值 "、" 臉蛋 " 去賣弄風情,他們開始兜售知識和技能,他們展示日常生活的點滴,他們甚至隻是面對鏡頭閑聊。
慢慢地,直播就成瞭網絡主播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們的生活也開始離不開直播,時刻打開攝像頭直播 " 我正在做什麼 " 就成瞭一種生活方式(參考閱讀鈦媒體‘在線’欄目 2016 年出品的《一位女主播的移動直播生活丨鈦媒體影像《在線》26 期》)。
於是 " 網絡主播 " 的含義開始發生變化:在許多年輕人的眼中,網絡主播是一個可以開啟另一種人生的穩定職業;直播平臺的低門檻,內容生產的低門檻,都刺激著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加入主播行列,這其中人數比例最高的是年輕人(當然也不乏其他年齡段的人在此找到人生的春天)。
與此同時,看直播也成為互聯網用戶的生活方式,同時帶動瞭大量的 " 打賞 " 為主要方式的網絡消費。
事情開始變得有意思起來:為什麼線下有那麼多普通人(用戶)喜歡觀看另一群普通人(主播)在做什麼?吸引他們觀看的原因是什麼?
而這些普通人主播既不是明星,也不是網紅,也不具有知名度,那他們又憑什麼獲得跟他們一樣的普通人的青睞和關註?
基於對網絡直播的長期關註和思考,青島理工新媒體傳播研究所從今年 3 月份正式啟動 " 網絡直播 " 項目,從直播平臺、直播用戶和網絡主播角度,進行瞭長期調查研究和追蹤采訪。我們最終形成瞭 2 萬字數據研究報告《2017 網絡直播年輕用戶深度洞察》,用詳盡的數據分析深度挖掘和解讀網絡直播用戶對直播經濟的貢獻和影響。
該研究報告已新鮮出爐,將在 8 月聯合鈦媒體重磅發佈。
在項目調研階段,我們對秀場直播、遊戲直播、生活直播等領域多個網絡主播展開瞭深度訪談。我們希望近距離、直觀地瞭解這些年輕主播關於直播的真實態度和想法,瞭解他們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做網絡主播?他們在直播中最在意什麼?他們如何跟粉絲用戶互動,又如何看待這些蕓蕓眾生?他們在直播產業鏈條中如何生存?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得到瞭部分相似的答案,更多的則是不同的心路歷程。他們分別代表著某類主播人群,他們表達瞭對網絡主播這種職業方式的真實想法。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瞭年輕網絡主播的狀態縮影。
在發佈《2017 網絡直播年輕用戶深度洞察》之前,我們將在鈦媒體連續發佈兩篇深度訪談,試圖還原女主播們的直播故事和內心情感:
遊走在真實和現實邊界的直播生活
90 後姑娘桔梗(化名)在國內某互聯網公司工作。她穿著時尚,並且盡量讓自己的裝束風格顯得職業和幹練。因為經常要與各方人士打交道,所以她在工作中不得不想如何用更好、更有效的方式跟別人交流,如何才能較好地維護跟外界的關系。
這位年僅 23 歲的姑娘有著比同齡人更成熟、沉穩的表現,她的思考方式非常具有邏輯性,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和想法也很深刻。她接觸瞭許多互聯網前沿的東西,對科技、互聯網和直播行業有著清晰認識和觀察,談吐大方且富有見解。
然而,職場上的這些表現,並非桔梗的真實模樣,準確的說,並非是她認為的 " 真實自己 "。
結束瞭一天焦灼、繁忙的工作,她回到自己的巢穴,習慣性地打開她在映客上的直播房間,開啟瞭晚間的直播生活。她開著直播,有時候跟粉絲聊聊天,嘻嘻哈哈的開心一番;有時候在直播間分享有意義的事兒;有時候化妝;有時候對著鏡頭練習尤克裡裡;有時候花很長時間染指甲,一句話也不說。
工作中,那個 " 偽裝 " 的外殼終於被卸下。打開直播的時候,桔梗說,她可以在手機框中演一個更接近真實的自己,一個 23 歲的年輕姑娘應該有的樣子。我問她," 心裡面那個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 她的話匣子被打開,回答也幹脆直接。
" 沒有什麼束縛,沒人能管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變得特別醜,想不理人就不理人,不需要再偽裝,不需要逼自己變的‘成熟’,不開心的時候就可以說今天很不開心。"
由於早早踏入社會參加工作,所以相對同齡人,桔梗 " 會過早的偽裝自己,強迫自己像一個大人一樣成為更職業的工作者。"" 但我內心其實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小孩兒,我也會撒嬌賣萌,但我工作中不能表現成這樣。所以,我在直播的時候就會很開心的做自己。開心瞭就會唱兩句歌。有什麼感受也會直接說出來跟別人分享。"
褪去瞭白天的嘈雜,直播時的她得到瞭真正的放松,內心感到平靜和安全。直接間裡粉絲們對她的贊美,也讓她感到無比滿足和開心。
有時,為瞭讓 " 朋友 " 瞭解自己的動態,她會把直播鏈接發到朋友圈。" 有人想要瞭解你、聯系你,自然會關註你。沒有交集的人,可能也不會去看。" 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不過,桔梗在朋友圈做瞭分群處理,對於她的直播生活,一切與她工作有關的人絕不會知曉,這個成熟的職業者其實是一枚萌萌感爆棚的妹子。
於是,她的白天和夜晚成瞭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就像被隔離的絕緣體。
直播是一種 " 生活方式 "
2016 年初,直播熱潮開始時,桔梗受到身邊朋友影響也加入瞭直播大軍,成為一名 " 兼職 " 的網絡主播。她和朋友們一起出去玩時,朋友都會開著自己的直播,她們在 KTV 唱歌或者在商場逛街時,也會開著直播。
" 我們玩的時候,朋友們會給看直播的那些人講,我們現在在幹嘛,分享我們見到的東西。大傢很開心。慢慢的,我也被傳染瞭,然後就模仿她們這種生活方式,最後真的會上癮瞭。"
做網絡主播之前,桔梗像許多人一樣,對網絡主播這個職業存在一定偏見。然而今天,她已對直播上癮甚至依賴,直播已成為她下班後個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成為她繁忙工作之外消磨無聊時間的生活調劑。
" 我覺得,直播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對於我來說,跟掙錢無關。" 在訪談中,桔梗向我強調瞭幾次 " 生活方式 " 這個詞。對於她來說,有體面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做主播完全是隨心所願。
所以,桔梗並未給自己強行規定開直播的時間,心情不好或者不想直播時可能連續幾天都處於 " 罷工 " 狀態。她說自己並不是一個敬業的 " 網絡主播 ",也沒有刻意維護或討好粉絲," 喜歡我性格的人,自然會留下來。不喜歡的人,也不需要去攔下他們。"
訪談時,桔梗告訴我,她在直播平臺上的粉絲並不算多,到目前為止,大約有 15000 個粉絲用戶。隨後,她哈哈一笑,更正說,現在隻有 10000 左右瞭。由於直播時間的不固定,有些粉絲慢慢流失掉瞭。" 上個月也就有 100 多塊的收入吧 ",桔梗不好意思地沖我笑瞭笑。
桔梗並不十分在意粉絲的流失,因為她不需要靠粉絲供養。她的粉絲中男性用戶居多,但桔梗在直播中的率真、大方和真誠,吸引瞭許多女粉絲,還收到不少女粉絲送來的禮物。不過桔梗會好言相勸女粉絲不要給她送東西,對她的贊美和認可就是最好、最另她開心的禮物。
桔梗曾在不同的直播平臺上都開過直播間,但最後固定於其中一個(映客),因為她的朋友大多都在這個平臺上,這樣大傢互動起來比較方便。
如今,直播平臺上活躍著大量的像桔梗一樣的普通人網絡主播,他們做直播不以掙錢為直接目的。他們可能分屬於不同的行業,白天有固定的基本職業,有拼命奔波的目標,有笑臉相迎扮演的角色。而當夜晚降臨時,做回真實的自己,解放自己,便成瞭內心的渴望。隻不過,直播恰逢其時地滿足瞭這份渴望。
他們發現,直播不需要成本,不需要技能才藝,需要的隻是 " 你是否擁有表達的勇氣 "。他們在直播鏡頭前,面對陌生人袒露心聲、表達不悅、喜笑顏開時,要比帶著面具面對現實身邊世界輕松的多。
對於這類主播來說,直播,就像是無意間發現的潘多拉盒子。
直播是一種陪伴,也是打敗孤獨的良藥
桔梗笑起來很好看很爽朗,對自己想要做什麼也十分有主見。她隻身一人離開傢鄉,來到這座陌生的城市,投身到時刻變化的互聯網職場。急促的生活節奏、繁忙復雜的工作任務就成瞭她的日常。作為一個混跡於互聯網的人,她會感到焦慮,也偶爾會產生恐懼感,甚至會不知所措。當然,她也會迅速自我拯救。
" 這份孤獨感會壓抑著我,所以就想通過直播這種小成本高回報的方式來排解自己心裡的一些想法。‘打開直播’這個小動作,就可以把我的生活直播出去。雖然面對面沒有人在你身邊,但你會感覺到有人在看你,有人在關註你,你起碼不是一個人。就是會感覺到有一種很強的存在感。" 訪談中,桔梗毫不掩飾自己做主播的真實原因。
桔梗的身份不僅是網絡主播,她還是直播平臺的觀眾,她也會經常觀看別人做直播,並且會思考直播中的現象。
" 當看到別的網絡主播都在釋放自己的想法和信息時,我會想,如果我在這樣一個環境裡做主播是不是也挺好的?至少在做直播時,可以暫時不那麼現實,可以做自己。在這樣的環境裡,會找到現實當中不會那麼快就能獲得的一種自信,或者是能達到一個高度,那種感覺是真實的,但又好像是不那麼真實的放松。"
當面對眾多粉絲簇擁時,網絡主播們沉醉於備受萬千矚目的成就感和存在感當中。而這種心裡感受往往在匆忙、競爭壓力巨大的現實生活中是很難達成的。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或許是孤獨的個體,這種孤獨不隻是孤單,更多是心靈上的 " 無依無靠 " 和 " 虛無 ",即使身邊人來人去,但仍抵擋不住內心的孤獨。
但在直播中,他們可以暫時忘記現實的殘酷和冷漠,在直播中得到的精神體驗,就像排解孤獨的麻藥。隻不過,有些人嘗試並選擇瞭 " 做直播 " 這種方式去打破現實中的失落。
當直播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直播扮演的角色就發生瞭質的變化。直播不再僅僅為瞭錢,而是為瞭一種長情的陪伴。
欲瞭解更多數據分析和幹貨,敬請關註我們即將重磅推出的《2017 網絡直播年輕用戶深度洞察》研究報告。
被關註被認可的內心滿足和 " 心靈垃圾桶 " 的雙重角色
孤獨是一個人內心深層的感受,這種感受往往會因為缺乏與他人的言語互動或內心互動時悄然產生。所以,桔梗在直播時感受到自己的 " 存在 " 和有人陪伴,就會減少孤獨感。
我問她,體會到的存在感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心理感受?她的語氣隨即流露出小女生的俏皮。
" 就是會感覺到有人一直默默關註你啊,有人會愛慕你啊。有時候也會有很多驚喜。有人關註自己,總還是會心存感激的。希望被人關註和認可,能夠被別人喜歡,會增加我們生活中的信心。"
所以她在直播過程中,最在意粉絲對她的贊美,她希望得到這些精神食糧,收到贊美遠比收到禮物和金錢更讓她暢快。" 別人誇我的時候,我的感受是,Ta 眼光真好。內心很滿足吧。"
桔梗把直播看成是 " 心靈垃圾桶 ",主播們可以通過直播去拆解生活,把好的或不好的心情丟給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暢所欲言,排解生活中的煩惱。
然而,網絡主播們又何嘗不是直播用戶的 " 心靈垃圾桶 " 呢?用戶看直播時,希望將某種情感投註在網絡主播身上,他們跟主播交流互動,也渴望得到主播關註和認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也為現實生活找到一個精神釋放的出口。
網絡主播看趨勢:直播、主播將向專業化發展
桔梗對直播的發展趨勢有較深的思考和研究,她覺得,許多像她這樣的年輕人做網絡主播就是把直播當生活一樣對待,他們在直播中分享瑣事、分享心情、分享點滴," 分享 " 就成為年輕人做直播的一種形態或動力,他們樂於做這份職業,並且覺得很有意思。
因此,刺激桔梗從事網絡主播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她意識到 " 直播是一種大勢所趨。每個人都是信息的載體,同時每個人也是消息源。"
在她看來,將來的直播絕不隻是 " 賣弄風情的表演 ",也不隻是靠 " 唱歌、跳舞、錐子臉 ",網絡主播會更加專業化,並且應該成為一種可發展的職業。
" 我看到朋友專門去考主播證時,就知道直播絕不是大眾看到的那麼簡單。朋友早晨 9 點就打開直播提前搶流量,並且為瞭把直播做的更好,她還在比較專業的垂直領域(比如化妝品、治療)特意找老師咨詢、學習知識。所以,像我朋友這樣的主播就是把直播當成一份職業,一種生活手段。他們對這份職業的看重,會推動直播更趨於專業化,推動直播成為大眾化的職業。"
桔梗打算和朋友一樣,專門去考主播證,找老師咨詢學習專業類知識,希望把做直播這件事專業化,提升自己的水平。" 我希望自己是不卑不亢的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獲取正當和應有的收入。這樣的話,我會覺得腰桿很硬。我希望父母也能來看我做直播。"
對於先前媒體或娛樂節目對於網絡主播的論調(比如網紅、錐子臉、極盡能事討好觀眾等),桔梗並不認同這些帶有色彩偏見的輿論,她說 " 這些片面的評判和標簽,會誤導很多人對主播這份職業的理解,讓人覺得做這份工作不光彩。"
在對其他網絡主播的訪談中,我們同樣發現,這些年輕人無一例外地表達瞭對這份職業的認可。主播對於他們來說,或是一份職業,或隻是一種謀生,或是一種生活方式,或是為瞭展現自我。無論哪種,都無需外界進行道德審判。
網絡主播眼中的 " 蕓蕓眾生 "
當這些年輕的網絡主播們在直播鏡頭前演繹著不一樣的生活和人生時,對於那些觀看他們的普通人,又是以什麼樣的狀態、心理和目光去觀看直播呢?
在與直播用戶(觀眾)的長期互動中,網絡主播們對這些與他們一樣的 " 蕓蕓眾生 " 有瞭更多體會和理解。
桔梗對於這個現象有過認真思考,甚至專門寫瞭一篇論文來分析 " 無聊的直播經濟正野蠻生長 "。桔梗和其他網絡主播在訪談中都提到 " 無聊 " 這個關鍵詞。他們覺得,現在許多人都很無聊,不知道什麼有趣,所以在無聊時間看直播就會感到 " 有個人在身邊 ",那麼這個時間對他們來說就是 " 有價值的 "。他們消磨瞭時間,心理上可能也會得到安慰。
桔梗說,看直播的一些人在生活中太孤獨瞭,他們可能抱著觀察者的心態接觸直播,但慢慢的就把 " 看直播 " 變成瞭一種習慣,甚至變成瞭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正因如此,一些看直播的用戶也會希望得到主播們的關註。" 他們刷禮物就是想讓主播看到他們,我給你送禮物,你要關註我,回應我。"
網絡主播們也經常會遇到 " 粉絲比拼送禮物 " 的情況," 有人送的禮物超過我瞭,我要再反超過去,要讓主播知道我更喜歡 Ta。或者要讓別人知道我更有錢,我刷的禮物能上榜。這是一種炫耀,是一種虛榮心。" 即便有些人收入不高,但送小禮物能夠得到主播的回應,也會讓他們有滿足感。
正是因為這些 " 蕓蕓眾生 " 縱身撲進直播浪潮中,才有瞭直播經濟的火熱,以及直播平臺對他們的爭搶。
對於桔梗這樣的網絡主播們來說,直播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他們樂於其重,並慢慢引領和塑造著網絡直播文化。而對那些將直播更多當作謀生手段和工具的網絡主播們,又是如何在直播浪潮中遊走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