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兩重天,短視頻變現如何破局 ?

07-25

短視頻是真火爆。一波又一波網紅爆發,Papi 醬、辦公室小野、瞎看什麼等,賺瞭眼球,又有不菲收入。但對大多數短視頻團隊來說,生存與發展並不樂觀,競爭越來越大,生存環境越來越殘酷,投入成本大、運營門檻高、盈利少之又少。短視頻項目怎樣變現 ? 存在哪些商業模式 ? 怎樣實現可持續運營 ?

短視頻火爆,變現模式有限

野食小哥、大胃王密子君、閱後即瞎、陳翔六點半等項目快速崛起,采摘瞭短視頻創業的第一波紅利。但對於大多數創業者來說,短視頻各個領域已經形成頭部,品牌打造的難度日益增加。從播放量看,UGC 貢獻瞭平臺 90% 多的內容,然而,頭部的 PGC 卻瓜分瞭 90% 的流量。短視頻的品牌需要更多精力和耐心去打磨,變現已成持續發展下去的核心訴求。

目前短視頻的變現模式,主要是靠平臺分成和補貼、廣告變現、粉絲打賞等。平臺補貼和分成方面,各大平臺策略均不一樣。騰訊推芒種計劃,為優質帳號提供保底資金扶持。而今日頭條,提供的是一千人一萬元的保底計劃,不過現在已經停止瞭,主推的是流量分成。而後入局的阿裡大魚號,采用策略更偏重定額獎金激勵,每個月提供一萬的現金。據其 6 月收益數據顯示,短視頻總體收益上升 78%,月度獎金總額 1866 萬元。獎金覆蓋在短視頻創作者中應還算廣泛。

再看國外,全球最大的視頻平臺 Youtube 也有類似政策,如果 Up 主同意 Youtube 在視頻前面插播廣告,平臺會將 55% 的廣告費用分給 Up 主。出於對原創者的扶持,Youtube 在廣告分成方面也提供瞭一定的便利。廣告會通過夥伴項目和 MCN 公司,分配給 UGC 視頻內容方。反觀目前國內的廣告分成,並沒有像 Youtube 一樣明確的分成標準,各傢都比較模糊。

短視頻節目《陳翔六點半》

再看另外的廣告變現,國內短視頻的廣告形式一般分為四種:貼片廣告、浮窗 LOGO、內容軟植和視頻賣貨。然而,由品牌主直接找到創作者投放的這種方式,基本上隻屬於頭部創作者的專利。中小視頻創作者幾乎沒機會分上一杯羹。再者,即使有瞭流量,這種變現方式卻並不一定順利,現在如日中天的短視頻《陳翔六點半》,單集全網破億已是常態。但從廣告公司拿到的刊例顯示,單集視頻的廣告報價不過 20 萬的區間,有時實際交易價格僅為 5 萬。這和主創團隊所在地域、背景,商業拓展談判能力等都有密切關系。

從收益構成的角度來看,通過廣告變現取得的收益,比平臺分成和補貼所得的數額一般要高得多。但目前短視頻廣告市場並未十分成熟,就 TalkingData 今年 5 月發佈的 16 年移動廣告行業報告顯示,在廣告形式中,最受歡迎的廣告形式依然是信息流廣告,而視頻廣告僅僅是其 1/3 的占比。簡而言之,短視頻商業模式不甚明朗。

創作者如何收割行業紅利 ?

商業模式不明朗,創作成本高等形成瞭一系列發展問題,平臺因而也推出瞭一系列 " 治標之方 "。在大環境下,短視頻創作者如何及時地收割行業紅利 ? 主要註意兩個方面。

( 一 ) 選對方向比持續產出更重要

美拍上月發佈《短視頻達人發展趨勢報告》顯現出一種發展趨勢,即越是內容垂直細分的達人,商業變現就越容易。

目前不管哪種商業模式,流量和變現大多都屬於優質的內容創作者,而這些作者的領域,往往是高度垂直和細分的。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越是大的品類越不容易凸現出來。比如美食類短視頻,在早期發展起來的日食記、日日煮,大胃王密子君之後,能脫穎而出的美食類視頻,基本都在大品類下再度細分的,比如野食小哥主打的是戶外自食其力、野外餐宿,辦公室小野主打辦公室奇葩美食做法等。

進入 2017 年,短視頻行業更加註重垂直化。大魚號剛剛發佈的 6 月收益數據顯示,影視劇、動漫、音樂、美食、旅遊是短視頻收益的黑馬領域,尤其是美食類短視頻,短短一個月,收益增長的幅度達到 120%。

對比擁有粉絲絕對數量高的泛興趣短視頻,垂直細分的短視頻在商業變現方面的效能反而更高。主要原因在於,專註細分領域的作者,其粉絲忠誠度一般較高。粉絲忠誠度越高,商業轉化力就越強,因而更容易得到品牌主的青睞。

YouTube 上的旅遊博主 Vagabrothers

其實在國外,短視頻定位細分化這種趨勢早有顯現。據 Social Blade 統計顯示,專註於做某個品類的視頻帳號,更能吸引有粘度的粉絲群體,會更有成長空間。以熱門旅遊節目為例,關註如何窮遊的 Vagabrothers 是 YouTube 上知名的旅遊博主,目前頻道已有超過 35 萬的訂閱粉絲,很受歡迎。

( 二 ) 適應平臺比全面撒網要關鍵

選擇更為細分創作方向的同時,緊密聯系平臺、適應規則也是短視頻階段性發展的重中之重。在商業模式不明朗的前提下,先活下去,是發展的第一步。

目前國內有明確補貼政策的包括騰訊企鵝號、今日頭條、阿裡大魚號、百度百傢號、微博秒拍等等。在這其中,騰訊主要是推保底扶持 + 廣告分成,同時通過騰訊視頻、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等多個渠道分發。

今日頭條,走的是大眾草根路線,目前主要聚焦在流量分成,另外還有頭條廣告分成、電商模式嘗試等等,但都剛剛開始。旗下重點扶持的火山小視頻,采用的也是流量傾斜扶持,再進行分成,但隻適合幾十秒的小視頻。而大魚號,由於阿裡文娛的大平臺,分發渠道和補貼模式相對更為多樣些,包括瞭基礎創作獎金、短視頻專項獎金、UC、優酷、土豆等多個平臺分發收益、有流量和廣告分成,還有視頻的邊看邊買等,但畢竟大魚號實現融合隻有一月有餘,實際收益效果,還需要時間持續觀望。

多渠道分發,多種補貼模式的組合,會成為平臺吸引短視頻創作者的核心競爭力。不管是騰訊,頭條,大魚號,短視頻平臺和渠道都在形成矩陣化。而對於創作者而言,可以做的,是針對不同平臺不同規則,有針對性地盡可能抓住目前可以收割的紅利,在平臺的支持下先活下去。

短視頻商業壁壘形成還在於品牌 IP 化

短視頻要想獲得可持續的發展,關鍵還在打造自身的商業壁壘。商業壁壘看似是大平臺才需要關註的問題,但實際上對商業模式不明朗的短視頻領域來說,創業者從一開始就應該格外重視。好的商業模式,可以遵循這樣的步驟:1、找到未被滿足的需求 ;2、差異化的戰略定位和價值主張 ;3、建立起特有的盈利模型 ;4、整合價值鏈形成核心競爭力。

對於短視頻創作者來說,想要打造自身的商業壁壘,除瞭找到未被滿足的細分需求外,關鍵還在於持續不斷的品牌打造和 IP 化。回顧視頻網紅發展史,從後舍男孩到人大校花,從沉珂到 Mike 隋,一代新人換舊人,老的一批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由於缺乏強有力的品牌和 IP 化,被大量的後起之秀取代。

一些在短時間內靠著情色擦邊和無聊搞笑獲得大量流量的 Up 主,由於缺乏 IP 的建設能力,很容易被公眾遺忘。在投資者看來,略有小成或已有規模的 IP 更有投資價值,平臺也在不斷給這種大 IP 導流量和補貼。

從一個 ID 到 IP,是內容創作者一個重要跨越,也是短視頻創作生態很重要的一環。被稱為吐槽第一人的 papi 醬,利用各大視頻平臺走紅之後,不僅成為瞭積傢等品牌代言人,還推出瞭個人的視頻網站 papitube,通過視頻將粉絲導流到自己的平臺,提供子品牌和網紅孵化服務,將 papi 醬的品牌不斷延伸。

短視頻網紅 papi 醬

短視頻雖然很熱,但是還沒到全面爆發的時刻。短視頻形態,不管對內容創業者、平臺、廣告主,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和機遇。在內容形成 IP 後,團隊就有瞭更大的商業變現可能,可挖掘廣告贊助、轉播費、門票出售、品牌授權、周邊商品等更多變現模式。" 在內容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大傢都是以流量為主。未來內容的價值、IP 的價值會越來越重要。" 可以預見,在未來,垂直領域的大 IP 會有更大的變現價值。

所以說,下一個顛覆辦公室小野的,絕對不是另外一個小野。之所以能顛覆她,絕對不是有更奇葩的辦公室美食做法,更好吃的東西,更豪華的辦公室環境。打造下一個爆款,除瞭極其有腦洞好玩的想法,更關鍵的是專註於某一個細分領域,更瞭解平臺特性,也更善於打造自己的 IP 和品牌。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