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年輕小夫妻背後的網紅流水線賬單

07-24

5 年打造 4 個網紅品牌,其中創辦一年多的 " 一籠小確幸 " 人氣最旺:平均排隊 2 小時,日翻臺 12 次,單店坪效 1 萬。

那麼,這個平均年齡還不到 28 歲的團隊,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一籠小確幸創始人殷良、張靚聊產品團隊

看著他倆,你似乎能瞬間明白,為啥餐廳叫 " 一籠小確幸 ",因為這對小年輕夫婦,本身就是 " 小而確實的幸福 " 的代言。

十幾年的相愛,兩人的默契,彼此的欣賞,沒特地撒狗糧你都啃瞭好幾口,特別當你聽著張靚這個女孩 " 呵呵呵 " 地笑,會突然覺得,做餐飲居然可以這麼幸福。

這是在紅餐網鏡頭前,第一次夫婦兩人同時上陣,也是年紀最小的一對,都是 1989 年出生。一起和小確幸兩位創始人——殷良、張靚,探討網紅餐廳背後的故事。

1、港式點心 + 花樣糖水,全新模式的探索

2016 年初,一籠小確幸旗艦店進駐上海最火的商圈——來福士,以一抹清新薄荷綠的文藝范,和全國首創的 " 港式點心 + 花樣糖水 " 紅瞭起來,平均排隊 2 小時,一天翻臺 12 次,單店坪效 1 萬。很多同行也都好奇這背後是怎樣的團隊。

▲一籠小確幸門面

關於 " 港式點心 + 花樣糖水 " 模式的誕生,張靚很活潑地說瞭四個字,兼吃則明,吃多瞭自然就有靈感。在一籠小確幸創立之前,張靚、殷良經常跑去香港、廣州找吃的,一天吃十幾頓是常事,把各種點心和粵菜項目都看過為止。

不過,他們可不光是去看的產品,更是奔著研究模式去的。

比如 " 添好運點心專門店 ",為什麼能從一傢不起眼的街邊小鋪,成為米其林一星餐廳,而人均僅 60 餘港元?

張靚發現,添好運把傳統粵菜中一個品類細分出來並做精,隻做點心,款式也隻有三、四十樣,同時延長營業時間,做正餐、下午茶、夜宵多個時間段。

這種在 " 質 " 和 " 量 " 上看起來能夠很好結合的模式吸引瞭她,再加之觀察到多數女生愛喝糖水的現象,則基本定下這種 " 甜咸組合 " 的模式。

▲一籠小確幸店內環境

當然,最終模式的確定,還在產品團隊更高層面的探討:產品能否實現標準化,是否具備可復制性,能否持續玩出創意。

確定所有產品都可以在中央廚房標準化制作,門店進行去廚師化的熱加工,創意團隊有好多有意思的產品創意可挖掘,這才使得港式點心花樣糖水一概念最終敲定並付諸實施。

▲張靚受邀參加《天天向上》節目錄制

作為產品團隊的 " 首腦 ",張靚認為在產品設計上除瞭要好吃,還必須要好看、好玩。

她分享,在設計 " 蝦餃三溫暖 " 這款產品時,她就想,蝦餃除瞭裝大蝦還可以裝什麼?除瞭蒸著吃,還可以怎麼吃?然後產品團隊就想到做黑松露、蟹粉、鵝肝三種口味的蝦餃,並把蝦餃泡在蟲草花雞湯裡,用好看的茶具把它們盛起來。所以,客人吃的時候,要先喝湯,再吃蝦餃。最後,一個高顏值、趣味足的產品就誕生瞭。

▲蝦餃三溫暖

那傳統的菠蘿包,又可以怎麼創新呢?做成小烏龜造型,裡面還塞滿菠蘿奶油陷,還可以吃到一顆顆的菠蘿顆粒。

▲菠蘿龜包包

說起產品設計時,張靚總是滿臉幸福的樣子。她告訴我們,一籠小確幸近 20 款的原創產品,都是由團隊這樣腦洞大開而來。

而在問到做 " 一籠小確幸 " 品牌的初衷時,張靚說道:" 現在大傢生活都太累瞭,每天都在不停地奔波,卻很少有開心的時刻。一籠小確幸就是想讓大傢在吃飯的時候停一停,提醒大傢去感受生命中那些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就像他們有一句語錄," 凡是用盤子裝不下的幸福,都靠籠子來解決 "。

2、CEO 被踢出產品團隊,產品總監是 " 鏟屎官 "

前面我們提到小確幸的模式,最終由產品團隊確定。那麼產品團隊在小確幸到底是何等意義呢?

一般來說,餐廳要賣什麼,定價多少,基本由研發團隊完成。而在小確幸,研發團隊隻負責執行,至於他們研發的方向,以及研發出來的東西到底能不能推向市場,最終都由產品團隊來決定。就像張靚所說:" 在我們公司,產品團隊還是蠻有話語權的。"

產品團隊源於互聯網思維,產品團隊專註於發掘用戶需求,產生一個想法後,把功能和訴求告訴代碼工程師,又把內容、經營、管理傳達給運維團隊,最終變成產品。

他們認為,產品團隊是品牌的核心,打造品牌最重要的因素。" 好的產品團隊能夠非常準確地把握市場動向,甚至通過不斷創新引領市場潮流。"

▲小確幸創始人張靚(左)、殷良(右)

那麼對於像小確幸這樣的品牌,應該交給誰來打造呢?殷良說,基本都是交給張靚以及更年輕的 90 後小姑娘。

因為這些年輕女性消費者,本身就是小確幸品牌受眾。用戶畫像連勾勒都不必,直接就站在眼前。

反過來,如果不是非常匹配的管理層,能加入產品團隊嗎?

" 作為智囊團,我被產品團隊踢出來瞭,因為被稱為‘直男癌’的我,很難理解這些女性消費者的心裡訴求。" 殷良大笑著說。

你能想象作為創始人兼當 CEO 的他,居然不是核心部門的一員嗎?可想而知,產品團隊對於每一位成員吻合度的要求有多高。不妨來看看他們是怎樣找到最搭調的領導者。

去年年底,小確幸在自傢微信公眾號發佈一文《聘 | 小確幸創業合夥人兼鳳總專屬鏟屎官》。要招的人是合夥人兼產品總監。試想,如果你招一個這麼重要的角色,敢說成是招 " 鳳總(公司養的一隻小貓,也是一籠小確幸的代言人)鏟屎官 " 嗎?

誒,結果人傢一看,有共鳴,說的正是自己,一位 10 年創意廣告人就真來瞭。

▲招聘產品總監的微信

3、5 年做瞭 4 個品牌,業態卻完全不同

兩個小年輕從 2012 開始,自創瞭 4 個品牌:

2012 年:丸初章魚君。

以創意把街邊小店,開進購物中心。目前在上海共 10 傢。

2014 年中:Aza Aza!芝心年糕料理。

韓式年糕火鍋街邊店改造升級,開進商場。目前全國共 40 傢。

2016 年初:一籠小確幸。

港式點心和花樣糖水。200 平米的店內還開拓一小塊 " 解憂雜貨鋪 " 地方做日式 Zakka 餐具的銷售。目前全國共 16 傢。

2016 年中:美拉得反應

外帶西式輕餐,推出 " 一杯搞定一餐 " 的概念,日售約 500 杯。目前在上海共 5 傢。

▲美拉得反應 推出 " 一杯搞定一餐 " 概念

你可能已經發現,4 個品牌的業態完全不同,小吃、火鍋、點心、西餐,不像一個大型壽司品牌延伸開來做拉面店、小吃店等的子品牌,它們看起來都搭不上邊呢。

如果不是像美心集團實力這麼雄厚的公司,也很少人敢去這樣操作,除非是打算東打一槍西打一炮,在短時間內造個品牌賺些加盟費。

面對紅餐網提出的疑問,殷良卻給出一個有意思的回答:

這裡邊有很多共通點:用戶畫像基本相似,產品標準化程度高,選址邏輯相同。也就是說,內核基本一致,找到一個群體,然後為他們輸送不同的東西。

一籠小確幸開拓一塊地方販售日式 Zakka 風雜貨是這樣,公司開拓新品牌的邏輯也一樣。既然目前服務的都是年輕女性,那麼隻要能吸引這個群體的,都鼓勵大膽開發。

而這背後,讓殷良自信的依然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產品團隊。他希望團隊的成員能夠不斷實現自身價值,也希望能把公司做成一個平臺,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團隊,而非封閉式的堡壘。

▲希望不斷吸引優秀人才

目前公司推出新品牌的頻率是:一年到一年半推出一個品牌。按照計劃,今年下半年還將推出新的一個品牌。

這樣的頻率,確實很快。紅餐網再次提出質疑,不怕有些品牌短命嗎?

殷良沒有正面回答,倒是說起瞭 2014 年和投資方的討論,他認為生命周期是一個偽命題。" 如果一個團隊能夠不斷自我更新,創新的速度比市場追逐新鮮感的速度快,那麼品牌的生命周期就可以無限長。"

他也很坦誠地告訴我們," 持續創新力 " 是他最看重的,最緊張的,也有可能是將來最恐慌的問題。

有創新力不夠,還要有持續的創新力才足夠,否則他們很可能被抄襲,甚至被超越。年輕的殷良很清楚,他們選擇瞭一條相當不容易走的路,但也已經在路上瞭。

4、復旦和上外學霸,大學時已種下餐飲種子

殷良和張靚,雖然年紀輕輕,卻已經有瞭 7 年的餐飲創業經驗,從大三就開始踏入餐飲行業,最初選擇加盟這個看似容易的敲門磚。而這就要追溯到兩名學霸的戀愛史瞭。

▲張靚、殷良合照

高中就開始談戀愛的殷童鞋和張童鞋,未能如願進入同一所大學,殷童鞋上瞭上海東北角的復旦大學,張童鞋則考上上海西南角的上海外國語大學。

他們不僅接受瞭長達 4 年的上海市內 " 異地戀 " 的組織考驗(當時地鐵還沒通,坐巴士單程要 3 小時),還瞄準瞭商機,把復旦大學門口一傢僅 6 平米,卻每天都要排隊幾小時才能買到的創意美式加州卷,通過加盟的形式引入松江大學城。拉上兩個童鞋做合夥人,並親自參與所有環節,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收回瞭所有前期投入。

問起殷良為啥放著好端端的常人眼裡的 500 強求職路徑不走,而要做餐飲這麼辛苦的行業,這個少年眼中閃爍著光芒," 一開始是初次創業信心有些爆棚,後來是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行業內做出不一樣的事情,帶來一些新的思維。"

結語

兩人帶領團隊,從創業初期投入 300 萬,做到如今估值 3 個億。有人感慨後生可畏,也有人認為是在 " 炒作 "。而他們卻始終保持著對餐飲的熱情,並不斷創新下去。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