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現金支付對社會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我常常想,在這個時代,不論是出門打車、吃飯、看病、shopping,還是交房租、充話費、聽音樂、看電影,我們生活中從蔥頭蒜苗的小事到買房買車的大事,隻需要你通過手機,動動手指,就能全部搞定。但是,這些對年輕人來說習以為常的事,是否惠及到瞭社會所有人呢?
這個問題不是那麼好回答。我的母親,即便到瞭現在這個人人都用手機在網上付款購物的時代,仍然喜歡選擇貨到付款,她出門不用手機支付,小城市的人們大多對這件事不甚敏感。有時候她會看上一件漂亮衣服,找我在網上幫她付款,她的生活並沒有因為「無現金支付」出現而發生多少改變。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在 2015 年益普索的《移動支付報告》中,顯示出超過 85% 的移動支付使用人群集中在 16-39 歲,這意味著在中國,相當一部分上年紀的人,他們仍然沒有使用移動支付的習慣。
而從今年 5 月「互聯網女王」瑪麗 · 米克(Mary Meeker)發佈的 2017 年《互聯網趨勢》(Internet Trends)來看,支付寶已經擁有超過 4.5 億用戶,騰訊移動支付用戶也增長至 6 億,可即使在進程如此快速的國內市場,無現金支付這件事仍然有等待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那麼,作為移動支付領域的重要組成力量,支付寶對於「無現金社會」究竟有怎樣的思考?從今年 4 月發起「無現金聯盟」到現在,國內無現金支付進程究竟如何?當面對「無現金社會將會消滅現金」的觀點,支付寶是如何看待?對與那些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邊緣的弱勢群體,科技的力量又該如何去幫他們改變生活?
面對這些疑問,極客公園采訪瞭螞蟻金服支付寶事業群副班長苗人鳳,以及支付寶事業群班委陳亮,聽到瞭他們關於這件事最深層的思考。同時,對於八月份即將到來的「支付寶無現金周」活動,除瞭幫助人們在線下更好瞭解無現金的意義之外,支付寶還有哪些目的?這些,都在本次采訪中有瞭答案。
無現金不意味著消滅現金
在苗人鳳看來,近兩年各城市提倡的智慧城市,以及互聯網 + 等戰略,需要技術大量應用於移動互聯網場景。而發展無現金支付,正是迎合上遊互聯網 + 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自然的對接過程,它讓新的場景從應用到支付都更順暢。通過無現金支付的普及,加速更多技術的互聯,使信息更加透明,省掉煩瑣的過程,讓許多事情變得可能。從而讓整個鏈路會形成一個閉環。
正是因為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使得無現金支付手段到達瞭一個節點:從鼓勵嘗試,到主動普及的階段。所以,截止到今年七月,中國杭州、武漢以及天津等城市,相繼宣佈推動「無現金城市」發展,吸引瞭很多人的目光,但在這背後,其實不少城市都已經在無現金支付的路上走瞭一段時間。
極客公園:支付寶提出「無現金城市」這一概念,是真的要消滅城市中的現金嗎?
苗人鳳:支付寶隻是一種支付手段,它裡面流通的也是人民幣。人民幣和其他的東西不太一樣,國傢有專門的人民幣管理條例,商傢或者服務機構首先都必須要遵循國傢相應的法律法規。
在法律規定中,任何商傢都必須要接受現鈔作為一種支付手段。所以,不存在所謂的『消滅』現金,我們隻是努力在提供一種更為便捷高效的支付途徑。另外,我們也提倡我們的幾千萬商傢對各種支付手段一視同仁,不應因種種原因引導用戶的支付手段或排斥接受現金。
提問:我們是否會通過給商傢一些鼓勵措施,讓他拒絕某一方的移動支付方式?
陳亮:今天無論是銀行卡、信用卡,或者是支付寶,微信支付,還是現鈔,這麼多的支付方式是作為市場上的選擇擺在這裡的,銀行卡會搞活動,信用卡也會搞活動,微信支付也好,支付寶也好,也會搞活動。那麼大傢都會搞活動,對於商傢來說,無外乎就是他自己選擇他認為的合適方式,他去用這樣的方式來收單,當然他不能拒絕現金,因為按照國傢的相關規定,是不能拒絕現金的,其他的方式你隨便選,反正大傢都是雙向自由選擇的過程,我們在這其中不會去做任何的限制。我們既然說要給世界帶來更多平等的機會,就不應該在這裡面去拒絕別人的平等。
我說的再直接一點,前一段時間盒馬鮮生,它主要的支付方式是以支付寶為主的,但是它在上海也是有人民幣代付通道的,你要去買龍蝦,你說不好意思我沒有支付寶,你也可以買,你把現金給店員,店員幫你代付一下,但是它去北京開店用的是會員 APP 的方式,當時是沒有現金通道的,我們看到瞭相關的報道以後,就緊急去找瞭盒馬,說我們建議你必須要有現金的通道,至少和上海一樣,你要有人民幣代付的通道,你不應該拒絕用戶萬一要使用現金。
因為盒馬是阿裡旗下的公司,我們去說還有點話語權,但市面上比如說某某理發店隻收支付寶或者隻收微信支付,它不收現金,這個我們沒有辦法有話語權對他說,你這樣做是不合適的,但是如果我們發現瞭,我們會給建議。但是他是否采納,這點我們是沒有多大話語權的。
所以我們肯定不會去引導和誘導大傢選擇哪種支付方式,但如果說商傢選擇某幾種支付方式為主,或者他願意去推薦哪幾種支付方式,這是他的選擇。
無現金應該關註到更多人
極客公園 : 在北上廣深這些地方大傢已經習慣瞭無現金支付,但在內地較為偏僻的城市,又該如何推進城市「無現金」呢?
苗人鳳:從業務角度來看,阻力主要來自於不同的人群對新產品、新技術的接受、理解和認知程度的問題,難以認識和接受就會產生質疑。所以前幾天我們宣佈瞭一個「你敢掃,我敢賠」的計劃,告訴商傢沒有關系,假如你的二維碼被掉包瞭,或者說是被盜瞭,那麼我就聯動保險公司和其他渠道給你賠償。希望通過這樣的努力,帶動大眾對新技術的接受。
回到 12 年前,我們在 PC 時代,我們喊出「你敢付,我敢賠」是一樣的,因為 12 年前在 PC 上做這樣的支付,對於當時的一二線城市用戶來說就是新鮮事,同樣會有操作便利性的問題,包括它產生很多的不安全感、擔心,這也是人面對一個新的東西、陌生的東西,這是非常自然的反饋。所以我們要做的工作,一方面是繼續提升我們的產品,讓他更加容易地掌握,這是一個。另外一個,我們是要打消他的一些擔憂和顧慮,讓他敢於去做一些嘗試,嘗試以後,理解以後,我們尊重他的選擇,這是我們能做的。
陳亮:除瞭做到安全上的保障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後來推進瞭快捷支付的發展,是什麼呢?「雙十一」。「雙十一」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雙十一」的東西基本靠搶,在 PC 時代支付的時候有一個問題,你要麼就是把錢先存在餘額裡,要麼就是快捷支付,因為碰到一些大件的商品,金額可能很高,你怎麼去付錢的問題,你很難想象碰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餘額裡沒有多少錢,還得這個時候趕緊找 U 盾插在電腦上,然後跳轉到網銀,然後再付,等你弄完這一切的時候,該搶的東西早就沒有瞭。所以說「雙十一」極大地促進瞭快捷支付的推廣,大傢對速度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一樣的道理,今天我們的 8 月 8 號會讓更多人有這個機會去嘗試、去體驗的時候,他會感覺到移動支付帶來的價值。
提問:支付寶會將「無現金支付」推廣至每一個人嗎?
陳亮: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其實想要給世界帶來更多平等的機會,所以我們會努力進行宣傳和推廣。但我們同時也要註意到一點,不要因為新技術的拓展,新的生活方式的推進,而營造另外一種不平等。
舉個例子,今年三月份,蘇州的一個朱老伯給報社手寫瞭一封信,他說我是一位老年人,看到很多人都在用支付寶,但是自己不會用,或者說不太懂怎麼用,我們看到這個報道後就通過報社聯系到瞭朱老伯,到蘇州上門去找他瞭解情況,後來經過這個事情我們發現很多的老年人確實不太會用移動支付,所以我們當時緊急和朱老伯聊瞭以後,我們制作瞭一批叫做老年人使用支付寶的手冊,我們和很多的媒體合作,通過他們去發放到很多的城市裡去,實體的手冊,然後在我們支付寶的端內也有專門有一個線上的版本,大傢可以點開去看,如果他們都沒有下載支付寶的,我們就做瞭實體的手冊,通過社區、通過線下的方式去發給他們,教他們怎麼來使用,我們希望幫助更多的人能夠使用新的這種形式。
(支付寶使用手冊節選)
另外,我們以前也做瞭無障礙支付,其實也是同樣的問題。比如視障人群使用現是金很不方便,很容易遭遇假幣等問題,手機支付就解決瞭他們很大的生活問題。所以今天我們做這些事,都是為瞭去推廣更多的平等機會,讓所有人都能夠享受到更多的選擇,而不是說今天隻讓大傢用一種選擇或者說讓大傢的選擇權利更小,這是我們今天做這件事情的很關鍵的原因。
苗人鳳 : 是的,另外任何技術都有普及的過程和普及的門檻,對於今天還未享用這些技術的人群,我們必須要保留和尊重他們的選擇權,給他們創造非技術手段之外的一些便利性,這也是必須要去做的。
無現金時代的個人隱私和安全
極客公園 : 之前有報告指出,2010 年之前中國現金交易占的總量是 60%,但是到 2020 年左右會下降到 30% 左右。那麼推進無現金支付,對人民幣流通會不會有不良影響?
苗人鳳:在討論的聲音中,有些人會擔心微信的零錢或者支付寶的餘額脫離銀行體系,對貨幣造成影響。我想說的是,並不會完全脫離銀行體系,雖然沒有商業銀行結算戶頭這樣全局的定義和功能,它擁有部分支付的功能,但是它裡面的錢都是能用的,它也不可能憑空產生人民幣。從我有限的金融知識角度,它是不會影響什麼貨幣政策和貨幣流動性,它不會改變貨幣的整個供求關系,它可能會改善整個貨幣的流通效果,甚至會改善整個治理的預測,做調節的一些功能,用技術化手段去實現是有價值的。
極客公園:個人用戶在支付寶所有的現金流通的記錄,包括支付、轉帳等等,央行會同步這些數據嗎?另外,支付寶在商業對接中是如何保證用戶隱私的呢?
苗人鳳:尊重用戶的隱私權,這是所有從事技術公司的生命線,做不到就會產生危機和巨大的災難,所以這是我們的底線。至於會不會同步給一些政府機構,其他監管部門,這是從國傢法律層面來保證的,法律允許,社會同意,該政府應該瞭解的就應該瞭解,不應該的就一切按照法律來辦事。
另外,今天大傢都在談數據 DT 時代,談 AI,談未來的智能時代,的確數據讓服務提供者更瞭解用戶,為用戶創造更好的服務。但是客戶的信息能否向服務方提供?一是要遵守法律。二是要嚴格遵守客戶的授權,無論是在商業場景的對接上,還是在為政府部門做的電子政務領域,如果你沒有獲得用戶的授權,那麼對不起我們無法提供。這是兩條根本原則。
在這個問題上,我相信我們能尋找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讓服務提供者瞭解顧客的信息,創造更好的服務,又能保護好消費者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