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溫文儒雅的李彥宏,憑借一句 " 早死早超生 " 成瞭創業圈的頭號公敵,有人斥責百度的巨頭面目,有人抱怨創業之不易,甚至有人對其進行瞭一通人身攻擊。
作為站在鎂光燈下的公眾人物,李彥宏的本意絕非是激怒創業者,其反對 " 重復造輪子 " 的觀點也不是一傢之言。但李彥宏始料未及的是,聽慣瞭雞湯的創業者儼然多瞭幾分矯情,多瞭幾分玻璃心,多瞭幾分 " 視死如歸 " 般的信念、
幹瞭這碗雞湯再創業
2010 年的一個晚上,河南某縣高中請來瞭省內一位小有名氣的成功學大師,為即將高考的高三學子們上瞭一堂生動多彩的 " 勵志課 "。猶記得那位大師講述瞭自己從一個差等生考進西安交大,又將一個個 " 庸才 " 送進清華北大的傳奇故事,鏗鏘有力的言語,不失時宜的情緒煽動,臺下數千名學生為之熱血沸騰。
據說當天夜裡高三宿舍樓燈火通明,不少人熬夜做完瞭兩套理綜試卷。那年的高考成績已經沒有人記起,在河南這個競爭最為激烈的省份裡,一夜的心靈雞湯恐怕並不能改變數千名考生的人生軌跡。
現在的很多創業者也相信成功學,就連羅永浩都在《我的奮鬥》裡提到過,當年在備考新東方的時候,也會看成功學的書,堅信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力量。到瞭今天,投身創業大潮中的羅老師,依舊是一個優秀的演講者,但錘子科技的發展是否如他試想的一般順利,就不得而知瞭。
直到今天,機場和火車站的書店裡擺放最顯眼的書籍多半和成功學相關,比爾 · 蓋茨、喬佈斯、稻盛和夫等商業巨擘的傳記仍然是暢銷書,馬雲的演講視頻在電視屏幕裡被一遍遍循環播放,就連公然 "diss" 創業者的李彥宏,又何嘗不是一大波創業者的偶像呢 ? 成功學從來都不缺少土壤,心靈雞湯從來都不缺少對象。
心靈雞湯的 " 偉大 " 之處恰恰在於,過分誇大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一切問題都可以靠熱情、勤奮和頭腦來解決,卻往往忽略瞭個人素質、機遇、商業模式等外在環境。無數創業者被心靈雞湯灌的信心滿滿,盲目地自信,未能選擇合適的領域入場,結果普遍是 " 期望入場,失望離場 "。
每年都有一波創業者出現,也都有一波創業者倒下,一些苦熬瞭好幾輪的創業者已經年過半百,偏偏和一次次 " 風口 " 擦肩而過。要怪那一碗碗心靈雞湯不夠奏效嗎 ? 聽多瞭成功學的河南考生不可避免繼續在 80 萬的人群中繼續掙紮,一飲而盡的創業雞湯又怎麼會有 " 逆天改命 " 的神奇功效。
逃脫不掉的自然規律
黑格爾說 " 存在即合理 "。假若從卡耐基開始算起,心靈雞湯的當代史都已經有瞭七八十年,正當性看起來不容挑戰。創業者所信奉的是," 為瞭取得成功,你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為瞭避免失敗,你不必走別人走過的彎路。" 大佬的觀點、名人的傳記、創業方法論等無一例外成瞭創業者奉為圭臬的 " 雞湯 ",且推陳出新,源源不斷。
卡耐基是靠銷售成功的,可卡耐基成功學盛行瞭那麼多年,並沒有把不適合銷售的人變成優秀的推銷員,不過是讓原本適合做銷售的人,更加有激情罷瞭。創業者的雞湯有著類似的功效,讓你更有信心去埋頭苦幹,成功與否仍是 " 命運 " 使然。倘若與自然規律相悖,恐怕喝瞭再多雞湯也改變不瞭創業失敗的事實。
幾乎在每個行業爆發的時候,都有大批的創業者看到瞭機遇,最終僅有一到兩傢成為最終的勝利者,近兩年的共享單車、共享出行、外賣等尤是如此。李彥宏的觀點有些苛刻,對於喝著雞湯前行的創業者卻是一個警醒:打著創業的幌子,重復著巨頭最擅長的生意,技術和商業模式上都難言創新,最終因為成本和效率成瞭別人成功路上的一具具白骨。
本 · 霍洛維茨在《創業維艱》一書中如此回憶自己的創業時光:" 在擔任 CEO 的 8 年多時間裡,隻有 3 天是順境,剩下 8 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放在中國互聯網的語境裡,就叫九死一生。市場競爭從來都不是公平的,資本會用腳投票,社會資源也會因為強弱之爭產生傾斜,導致大多數創業者成瞭 " 殉葬者 ",九死一生的說法或許並不誇張。
而當代創業者最喜歡講的大抵就是 " 顛覆 " 一詞,幾乎所有的細分市場都被瓜分殆盡,所有的新興市場都不乏 BAT 等行業巨頭的身影,想要實現自己的 " 創富夢 ",唯有顛覆。可到底什麼是顛覆呢 ? 在電商領域再造一個阿裡,在社交賽道上重建一個騰訊,還是用搜索和 AI 復制出一個百度 ?
過度強調顛覆換來的往往是歧途,在別人成熟產品的基礎上修改某些功能,增加用戶體驗,便對外宣稱是顛覆式創新,以此去忽悠投資者,籠絡消費者,有著把 10 個 BAT 幹趴下的勇氣。隻是在巨頭眼中,這種創業者不過是在重復造輪子而已。
和巨頭們鬥狠的代價
近兩年的創業潮從 " 互聯網 +" 到 "AI+",其間還夾在著新零售、共享經濟、知識付費等等,風口變換之快無疑印證瞭一個事實:投資者對某個行業的看好隻是為瞭掙一波快錢,壓根沒有耐心等到市場的成熟。
隨之崛起的創業者也無非兩種,一類是純粹的技術公司,諸如 AI 領域的曠視科技、商湯科技,無人機賽道裡的大疆等 ; 另一類是商業模式取勝的公司,滴滴、餓瞭麼皆為案例。前者需要忍受長時間的技術研發周期,並且做好和巨頭們同臺競技的準備,後者則一次次演繹瞭九死一生的創業故事,且有瞭一個既定的事實,無論是滴滴、摩拜還是餓瞭麼,哪一個的背後沒有站著一位巨頭 ?
2018 年一躍而紅的 " 撒幣遊戲 ",為市場給出瞭新的定調:" 模仿是必然,侵略是常態。" 創業者恐怕高興不起來。王思聰拋出直播答題的玩法後,映客、花椒、西瓜視頻、一直播等在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內全部跟進,即便是網易雲音樂等外圍玩傢也在第一時間內推出瞭類似的玩法。創業者可能還沒有摸清行業的脈絡,就已經被巨頭們遠遠撇在瞭身後。
或許是李彥宏的一時沖動,講出瞭巨頭眼中的遊戲法則:以開放的優勢加速行業的淘汰,大量做重復工作的公司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早死早超生 " 是一種警示也是一句忠告,至少那些被灌瞭太多雞湯的創業者,是時候思考自己的處境瞭。在一曲曲生死悲歌奏響之前,提前離場或轉換賽道無疑是成本更小的選擇。
對於創業者來說,這也並非完全是一件壞事,巨頭們之間的亂戰總會出現意料之外的復盤機會,好比說微博和貼吧在社交領域戰火不休,愛奇藝走明星路線的泡泡社區卻一度獲得 6849 萬的日活 ; 再比如在內容領域相互掐架的四大門戶……創業者們很難在巨頭們的優勢賽道撬開缺口,這並不意味著在新的賽道中不可能對巨頭進行 " 奇襲 "。
相比於令人興奮的心靈雞湯,當頭棒喝的死亡教育更加發人深省。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互聯網幾近全面進入存量時代,用戶時間成為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同時資本的投機態度和產業鏈的自然延伸等早已稀松平常。少讀寫心靈雞湯,抽出時間思考下自然規律和市場形態,才更有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向。
最後,創業者們最需要的是收起僥幸的心態,忘掉過氣的心靈雞湯,做好被巨頭淘汰的準備,或者是學會另築圍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