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這樣看待微信的不常聯系的朋友

08-18

很多人都調侃社交起於約炮,興於炫耀,衰於雞湯,死於經商。

社交產品的精髓在於克制,微信的每次迭代都是非常深入的——考慮人性、群體、社交需求 ...... 每一步都是謹慎再謹慎,克制再克制,希望盡量遵循" 去中心化 "、" 用戶即走 "、" 少即是多 " 的理念。

8 月 16 日,騰訊公佈:微信和 WeChat 合並月活躍用戶達9.63 億。這個平臺的一舉一動,每一次的迭代,都可以掀起一陣腥風血雨。筆者今天要探討的就是微信 iOS 灰度測試中的新功能—— " 不常聯系的朋友 ",換言之,你可以批量選擇刪除或屏蔽 " 不常聯系的朋友 "。

對於這一功能,很多媒體、朋友都發表他們的不同看法,都在說微信 " 不常聯系的朋友 " 功能為的是清理好友,你信嗎?認真你就真輸瞭,此功能的真實目的不在於此,本文將試圖分析 " 不常聯系的朋友 " 功能背後的真實意圖。

" 不常聯系的朋友 " 功能說明及體驗

功能說明

iOS 6.5.7 版本 微信推出 " 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圍 ";

iOS 6.5.12 版本 用戶可以設置某條朋友圈不再通知;

簡單來說,從最近幾次的微信迭代中,我們可以看出,微信主動為用戶提供瞭更多的管理權限,把更多的權限交還給瞭用戶," 不常聯系的朋友 " 功能代表你可以批量的一鍵刪除或屏蔽那些 " 不常聯系的朋友 "。(ps:此功能還在灰度測試階段,不一定是每個人都灰度到的哦)

這個功能也說明瞭微信在強調用戶關系鏈和朋友圈的私人屬性,將社交關系輕量化,回歸熟人社交的本質。

功能體驗

第一步:此功能隱藏的真的是深藏不露,藏得深,此功能在微信我 -》設置 -》隱私 -》不常看見的朋友;

有三個 " 不常聯系的朋友 " 的篩選條件:

半年內無單聊;

無共同小群;

半年內沒有回復過他(她)的朋友圈;

第二步:刪選好友,筆者以自己的微信好友(共 1537 位聯系人)為列,篩選體驗瞭一把:

半年內無單聊的好友一共有 990 人;

無共同小群的好友一共有 1223 人;

半年內沒有回復過他(她)的朋友圈的好友一共有 1167 人;

第三步:點擊右上角 " 多選 ",開啟的 " 生殺大權 "

第四步:刪除還是更多(屏蔽:不讓他看我的朋友圈 or 不看他的朋友圈)

體驗總結:

" 不常聯系的朋友 " 不是朋友?(這也是網友媒體發出的最多疑問);

這 3 個篩選有點粗糙,無法篩選出我真正想要刪除的人,不常聯系的部分人也十分重要;

作為用戶,相比這三個篩選,筆者更希望加入 " 看看誰刪瞭我 ",我不介意別人刪我,但我還是很介意一個把我刪瞭的人還留在我的通訊錄裡;

想刪除的人群主要類型?

想篩選微商,微商喜歡群發和在朋友圈刷贊;

特別喜歡使用某三方清理助手測試刪除的好友;

總是求集贊,求投票的好友;

不結婚不借錢就不聯系的老同學;

已經刪除我或者屏蔽我的好友;

而以上的三種篩選類型,無論筆者怎麼篩選,都無法直接篩選出我真正想刪除的人。

" 不常聯系的朋友 " 功能的需求背景

1、一定是基於現實用戶的行為數據為基礎

任何平臺最重要的 2 個指標數據,一個是用戶量,另一個就是用戶活躍度。

很多人調侃說,這一新功能明明是微信反 KPI 式的自殺行為,筆者不這麼認為,刪除好友功能確實是無助於用戶量的增長,但是卻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用戶活躍度。

筆者猜測,微信團隊對於用戶行為的檢測,應該是好友量相對較多的用戶群的活躍度再走低,因為用戶活躍度受限於復雜的關系鏈,甚至會引起眾多用戶發朋友圈的顧慮。

2、這確實是真實存在的剛需

你一定在你的微信中收到過很多類似刪好友的檢測:刪除僵屍粉,打擾勿回。(ps:就問你,看著糟不糟心)

這一功能對於 " 頻繁社交 " 的群體是需要的,也說明用戶在微信上所承載的社交關系正在越來越多,並且已經多到無法簡單管理的程度。

另外,我們的朋友圈已經從好朋友的生活狀態,變為營銷、微商、廣告和各種心靈毒雞湯,刪除 " 僵屍好友 "、" 休眠好友 ",清理掉(或者至少屏蔽朋友圈)那些不常聯系的、不重要的朋友關系已經成為社交用戶的需求之一。

3、著名的鄧巴數理論:一個人能夠維持的強關系數量,大概為 150 個人

一個普通人能維持的社交關系人數是多少?去年火爆朋友圈的那本《人類簡史》中反復提到一個概念,基於長久的進化,人類智力允許人類擁有的穩定社交網絡人數大概是 150 人。

如果你的關系數量超過鄧巴數,那麼你基本上不太可能跟其中的每個人都能維持長期穩定的密切關系。也就是說,你會有弱關系或偽關系。

" 鄧巴的研究表明,無論科技怎樣進步,我們終歸都隻是人,都逃不開人類的極限。"

社交網絡給瞭我們聯系,卻未必給我們交流;拉近瞭我們的距離,卻未必增加我們的親密;激發瞭我們社交的天性,卻可能磨平瞭我們溝通的能力。社交的幸福感來自社交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來自於溝通的深度而不是頻率。

不常聯系的好友就不是好友嗎?

1、不常聯系的部分人也十分重要

即時有些人使用微信的習慣讓用戶有刪除的沖動,但是並沒有特別想刪除,因為他們中的好多人,是曾經要好的朋友,而由於手機號或者生活圈子的變更,微信是成為瞭他們最後的聯系。

即時生活圈子變化瞭,但是卻一直默默關註,當你需要我的時候,我一直都在。

不要急於刪除不常聯系的好友,換言之 " 士別三日,定當誇目相看 ",身邊的每個人都有他存在在你身邊的價值,另外,每個人都有成長的可能性,多花些時間聯絡感情、溝通問候,有可能會有意外收獲。

2、微信社交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

有的人,可能就算不常聯系,也還是好友,有時候,我很想聯系那個不怎麼想聯系我的好友。

強關系和弱關系社交之間的平衡,用戶產生瞭微妙的心理變化:有的人喜歡窺探,有的人選擇被遺忘,微信在大部分人和小部分人之間搖擺,畢竟深度社交也有個名字叫打擾。

3、逼著你和那些最好的朋友聊聊天

" 拉黑 " 微信好友的成本越來越低,好友關系的維護成本越來越高;手機通信和微信通信,從來就存在著單線聯系和雙向聯系的區別。我不聯系你,你沒聯系我,那我們也許就真的越走越遠瞭。

或許這次微信就是想修建下你虛假的社交需求,讓你回到最初的社交情景下,逼著你和那些最好的朋友聊聊天。快點拿起你的微信,跟你那位很久不見的好朋友聊聊天。

這不是用戶的剛需,而是微信的剛需?

1、QQ、人人網等社交平臺的前車之鑒

很多用戶從 QQ 轉移到微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 QQ 復雜的關系鏈,很多不認識不交流的陌生人,給瞭大傢很多的社交壓力。就如開頭所說,社交產品的精髓在於克制,當生活化內容越來越受打擊,而新聞類、傳播類、營銷類的內容越來越多的充斥平臺。

那麼,正常的社交屬性已經開始變質,用戶也開始流走。畢竟,人性都是貪婪的,哪怕對資訊和信息。

2、微信需要更精準的數據,給用戶做更為精準的用戶畫像

作為一款月活 10 億的社交媒體,微信早就知道瞭你的很多信息,你是誰?你是什麼職業?你的大概收入?你的社交圈?你喜歡吃什麼?可是這些信息裡包含著大量的噪聲,許多噪聲都來源於人們的虛榮心。

微信會很煩惱,因為它需要精準的數據,給用戶做更為精準的用戶畫像,然後把最合適的廣告推送給你。微信需要找到一個點,一種不好作假更為精準的信息,來對用戶準確畫像,這個點就是你的關系網絡。

有這麼一個定律,你最好的 5 個朋友的平均工資,就是你的工資。物以類聚,任何事物之間都是有萬有引力,包括人,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做朋友。

既然需要利用你的關系網絡來給你制定畫像,越精確的關系網絡,更精確的畫像,微信需要用戶刪除那些 " 不常聯系的朋友 ",讓用戶的圈子變得更純粹,可以最大程度的校準微信的社交算法。

3、微信 " 千人千面 " 圍繞社交算法推薦和統計開拓新商業領域

依靠社交關系的數據精準,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前段時間微信實驗室 "看一看 "、" 搜一搜 ",它的內容推薦的一部分就是來自" 好友 "

你的好友在讀的內容;

圍繞用戶(好友)興趣愛好、關註領域及閱讀記錄、分享轉發等維度來做內容分發呈現;

不同於其他平臺的推薦算法,微信 " 千人千面 " 圍繞以社交關系為價值展開算法推薦。

比如:朋友圈更為精準的給你推薦最符合最精準的廣告。提高精確度,提高轉化率。

比如:筆者還有一個思考,目前的共享的火爆,也說明瞭信用評分機制的重要性,現有阿裡芝麻分信用,然而,後期,騰訊微信是否會借力獨特的社交關系算法,出臺微信信用評級系統。

寫在最後

都說一個優秀的互聯網產品需要不斷的做 " 用戶健康度管理 ",回歸到產品本身,在這個不斷做加法增量的時代,需要每一個產品人保持克制,less is more。

以上是我對 " 不常聯系的朋友 " 功能的全部看法,均為我個人的看法解讀,真實度有多少我不敢保證,隻想以不同的思考角度,打開新的腦洞。對於這個功能,幾句話總結:

留下來的,用心珍惜。

留不住的,不要強求。

如果你也有三兩好友,記得多珍惜。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