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用車漂移指南

08-15

沈陽鋪瞭一批共享寶馬,還沒幾天,網上就傳出瞭共享寶馬漂移的視頻。

你一定是被這個標題吸引進來的。然而我不太想說漂移,想聊聊共享汽車這個事兒。

但為瞭不做標題黨,我還是先給你講講初級玩傢應該怎麼玩漂移:漂移,轉向過度,後驅車猛踩油門打方向,比較簡單,前驅靠手剎也能做到。做到轉向過度不難,難的是救車。

所以一定不要在公開路段或者是沒有安全保障的大空地試漂移,不要用傢用車試,搞不好翻車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更不要因為覺得心疼自己傢車,就用共享用車漂移。

說回正題,其實共享用車已經出現好久瞭,隻不過最近因為又一款豪車加入共享用車,這個已經很老的概念再次被炒熱瞭一回。正面態度都是花上不多的錢,就可以用上自己暫時買不起豪華車,負面態度的話 … 那負面可就太多瞭 ...

歸根結底,共享用車遭遇瞭和共享單車一樣被蹂躪的命運,因為亂停車被磕碰,因為司機是新手出事故,因為不是自己的車而不愛惜。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媳婦兒和車概不外借。在這種觀念之下,好不容易拿到共享用車的車主,似乎總有一部分覺得占到瞭便宜,用車過程就遵循一個信條:使勁兒造。


就算沒有碰上缺德車主,共享用車依然面臨著很多讓人用瞭,就不想再用的問題。

目前國內的租車平臺一共有三種還車方式:必須把車還到合作停車場、可以隨意放在合法停車場但要根據離合作點的距離收取一定費用、在指定區域內隻要放在合法停車位置就行。還車的方式會影響到整體的用車體驗,其實開車的目的整體來說就可以分為簡單兩類:固定的通勤和隨機性的出行。如果是固定通勤的話還車的方式一般不會影響自己太多,因為畢竟點到點的距離和目的地都是確定的,用戶隻要確定自己出發的地方是不是有車,目的地是不是有還車點或者是不是在規定用車范圍內就好瞭。

但如果是隨機性的出行,在確定出發點有車可以用後,目的地的還車方式就會對自己有比較大的影響,顯然不讓車開出規定用車區域就能隨意停車的方式是最為方便的,而另外兩種方式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確定最終的還車方式和計算可能產生的額外費用。

取用難是影響體驗的最大問題。

你會發現,無論是共享單車還是共享汽車,共享是少的,搶資源是多的。也就是說,用戶會在一個集中的時間段內高頻的使用共享資源,而在其他的閑時內,共享資源的使用率相當低。

於是共享單車就像非洲大草原上面的角馬,開始瞭從地鐵到各大辦公聚集地以及從各大辦公聚集地到地鐵的每日遷移,你會發現,想用車的時候還是拿不到車,不怎麼用車的時候車倒是堆的到處都是。

共享汽車也面臨類似的問題。自行車體積比較小,隨便找個地鐵站周邊的一塊空地就能隨便放上二三十輛,但汽車不同,汽車占用面積比較大,純電動車型的話又要考慮到充電和後期維護的問題,每個取用點車輛太少又會讓用戶經常無車可用,所以共享汽車的佈局是個比共享單車入門門檻和維護難度都要高上不少的事情。

現在共享汽車一般都集中在各大商圈和辦公區,地面價格寸土寸金,共享汽車一般就放在地下車庫。要想在地下車庫靠 GPS 找到一輛共享汽車,真是堪比大海撈針。就別說找一個不確定在什麼位置的共享用車瞭。我之前的工作在三裡屯,停車時候換個口進門我都容易找不到車位。

取用難其實倒還好,維護難是最要命的。說要命並不是誇張,畢竟汽車出瞭問題,會容易出現嚴重的安全事故的。

從去年到今年,我以及我的同事,前同事,身邊朋友們體驗共享用車的過程中,出現過這些魔幻問題:停在固定停車位結果被租車方打電話說被貼條瞭要付罰款的。好好停瞭車被租車方說還車以後車燈丟瞭要他賠償的。開純電動車冬天因為電池削弱拋錨在二環上,租車方讓租車人推車的。

別笑,這都是真事。

共享單車的很多問題在共享汽車上被放大瞭,很多共享單車絕對遇不到的問題,共享汽車也有瞭。甭管共享究竟是不是風口,共享用車這碗雞湯,我建議你真的不要喝,無論你是創業者還是普通用戶。

用戶的遭遇的硬傷上面說瞭,文章最後一點說說為什麼創業者最好也不要入坑。

車輛牌照、車位、高運營成本、安全維護,每一項都是大坑。今年 4 月份一名駕照被扣 12 分的剛畢業的大學生,借用朋友賬號租用瞭一輛共享汽車,在四川成都行車時發生交通事故,將車後的三人撞倒,造成一人當場死亡、另外一人膝蓋粉碎性骨折。這事兒到現在還沒認定出責任,但平臺作為服務提供方,顯然也是有連帶責任的。

另外從品牌運營的層面來說,要想獲得足夠的認知,要麼有足夠廣的鋪展范圍,要麼有足夠高的話題性。共享寶馬話題性有瞭,但你想想 1000 輛寶馬分散到一個城市,還能看到多少?有運營 1000 輛寶馬的成本,做共享單車恐怕回本和實現收益都要快很多。

所謂共享汽車亦或是共享單車,本質上除瞭共享車的使用權,還共享瞭大量的社會資源,而這些共享服務規模越大,理論上占用的社會資源就越多。但實際上,我們缺的並不是這些共享單車或者是共享汽車,而是這些公共資源,比如車牌,比如停車位。

共享汽車本質上是個好項目,能解決不少人沒車但想用車的剛需,不過和共享單車最早遇到的情況一樣,還是那句話:入局創業者和用戶,都還需要培養。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