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科技創業公司來說,知識產權是商業模式的根基。但是,在市場競爭中,不少企業會失去自己知識產權的優勢,有些公司錯誤判斷瞭自己知識產權的本質,有些過度急於將產品推向市場而忽略瞭產權保護,還有絕大多數公司自始至終都沒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知識產權計劃。知識產權法律師 Tom Kulik 就此表達瞭自己的觀察。
創業公司會制定多種多樣的方案,例如描述自己商業模式的企劃書、獲取不同輪融資的路線圖、還有為瞭獲取客戶的市場營銷方案,但是很少有公司為最有價值的財產,即知識產權,制定一套發展計劃。這其中有三點原因:
首先,一些公司急於高速進入市場,最大化釋放知識產權的價值,沒有優先關註所擁有知識產權的價值本身。團隊傾向於配置更多資源迭代產品,使業務上的數字更加好看;而不會去采取必要的步驟明確自己知識產權的價值以及討論如何最好地保護這筆資產。
其次,也是更為常見的是,創業公司容易過度關註單一的知識產權類型,而不是相關產權的組合關系。例如,一個創業者認為自己找到瞭某種技術創新瓶頸的解決辦法,然後重點關註保護自己的技術本身;但是他可能忽略保護使這些技術有用武之地的信息權、將這種技術轉化為商品推向市場的渠道壁壘、或者阻止那些可能會通過終端產品專利壓縮技術專利利潤空間的方式。沒有系統性地思考這些問題,就沒法制定相關的商業策略,也就為競爭者壓縮自己的競爭空間留下瞭機會。
第三,也是最為常見的,一些公司完全會忽略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直到為之過晚。有些公司會在完成知識產權確認前,公開自己的專利信息;沒有就獨立第三方開發的軟件與之簽署書面產權保護協議;從最開始,就沒有設計針對第三方侵權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
Kulik 認為避免這些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在公司發展初期,團隊需要和知識產權專傢一同將已有和未來可預見的知識產權描述出來,然後基於此制定面向未來的發展計劃。隻有明確瞭最有價值的資產,公司才能更有效地配置資源,把發揮、維持和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優勢作為重要的發展目標;同時,也能更早地預見可能被侵權的方式,並做好防備。
圖片來源:csoonline.com